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心理咨询室老师:我正在读高二。我想告诉你我的内心活动,请求帮助。我觉得我很复杂,我摸不透自己。明明给自己定下目标,却一点也不能坚持,而且老爱走神,总之就是静不下心来。自己属于那种比较内向的人,但又特别想交朋友,尤其是异性朋友。学校里,哪个年轻男老师对我多看一眼,就认为他对我有好感。初中时我在班中成绩总是第一,年级第十。现在班里前十名都站不住脚。看着昔日的竞争对手一个个拿奖状,心里甭提有多难受。是不是因为老想一些与异性交往的事,是不是由于我没有同异性有交往所致?我们班长就是经历成绩由差变好的过程,我是否该向他取…  相似文献   

2.
<正>与人类其他机能的发展一样,经营两性情感能力的发展过程,也需要遵循一个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青春期异性交往心理发展的规律。每一个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都应该对自己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明白自己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与行为。青春期异性交往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在我们9~10岁的时候出现,持续时间1~2年。这个阶段由于我们的身体开始出现一些青春期早期的生理变化,比如女孩  相似文献   

3.
人们普遍认为忌妒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不知道它还有另外一面。因为忌妒是相爱的人最普遍的心理行为,有爱才会有忌妒,而且爱得越深,就忌妒得越多。忌妒的好坏在于人的做法及其艺术性。首先是要长相知不相疑,互相信任。对配偶与异性的交往,不要心胸狭窄,疑心太重而无端吃醋。如果因此心中有一丝不快或心烦时,要提醒自己是在忌妒,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不任意胡为,可以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如坠云雾般眩晕的感受,很难把它仅仅视为一种瞬间即逝的激情。如今科学家也证实:恋爱不仅是一种甜蜜的幸福感受,它同时也促使恋爱的人体内发生若干变化。研究表明,无论是人还是其他动物,在他们与异性交往的不同阶段,其脑部活动都不是一成不变  相似文献   

5.
青年异性间的交往,既有择友上的比较、选择,也有如何尊重他人、自重自爱的问题。正常的比较、选择是交友阶段所应谨慎把握的,而自尊自爱却是恋爱阶段所应遵从的。一旦确立恋爱关系,就意味着彼此选择的结束,也是对双方"爱"的约束和认同。前来心理咨询的她,就面对恋人脚踏两只船,自己该怎么办的问题。对咨询员说:在我以往的想象中,恋爱是多彩而浪漫的。然而当自己涉足爱河时,才发现爱恋是那么使人捉摸不透,又是那么让人沉迷其中。说起来也很简单,我和他是在文艺社团的新年联欢晚会上认识的,晚会上他清新、别致的表演吸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社会中,同性恋的存在相当广泛,但人们对同性恋的认识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常常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甚至酿成悲剧。所谓同性恋,是指在幻想中或在实际行为中,更喜欢与同性个体发生性关系的癖好,是性偏离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同性恋现象在一男性、女性都可能发生。它的倾向也有轻重之分,重者对异性毫无兴趣,绝对厌恶异性,其矫治较为困难,常常终生保持独身;轻者  相似文献   

7.
问与答     
问:为什么一个外向、快乐、喜欢与人交往的人远比那些爱独处的人更喜欢向人露出笑脸?大多数人都会对这一问题不以为然:参加到社交活动中去当然远比一个人坐在墙角要有意义得多。但是,答案也许不那么简单。科学家认为,外界事物要引起人们的反应,需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其中有生物、遗传和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参与,更重要的是还与一个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很久以来,科学家部没弄清楚一个人的大脑在决定性格方面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最近,美国科学家用功能性磁共振扫描仪对人的大脑进行观察发现,对于一件愉快的事,每个人的反应是不同的,由此快乐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单位、学校、社团内部,我们与哪些人来往密切,喜欢与什么样的人进行交往,是受许多因素制约的。那么,影响人际间吸引的因素有哪些呢?一、外表如果一个人具有下述两种外在的吸引因素时,他就会产生魅力.别人就会不由自主地为之吸引。一是天生丽质或是相貌奇特这些自然诱发的吸引因素,二是表现出新奇、特异、引人注目的服饰等装  相似文献   

9.
结束了多年的寒窗生涯,你总有一天会步人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从此离开父母的羽翼,独立承担人生。许多人在这个时候往往有一段心理不适期。涉世之初,需要结交新的朋友,融入新的社交圈子,这可谓是一种心理上的挑战。与人交往是每一个人生存的社会需要,但人的交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后天环境的熏陶和接受培养的程度不同,每个人的交际能力也必然不同。  相似文献   

10.
心理咨询室老师: 我与一个同学吵架了,我觉得她这个人很坏.我努力让自己不要再想她,但是却做不到.特别是在上课的时候,她与我隔开一排坐在前面,看黑板的时候,我眼角的余光老是落在她身上,没法集中思想听老师讲课,甚至有时候教室里没有她,我也会分心.如果我们是异性的话,这种情况还情有可原,但我们是同性啊!我已经高三了,虽然成绩还可以,但是这样下去的话,我想我会完蛋的.我一个人偷偷在被窝里哭了好几次,为自己的无能,也为自己的不争气.我怎么会让我最讨厌的人牵着鼻子走呢?  相似文献   

11.
正拨浪鼓只有在你晃动它时才会响,这就是一种因果关系。最近,科学家调查了14只狗和12头狼(它们愿意与人交往)的因果推理能力。在研究中,这些动物必须在两个物体间做选择。其中一个物体包含食物,另一个则是空的。首先,科学家测试这些动物是否会利用交流  相似文献   

12.
王瑞良 《科学之友》2002,(10):23-23
通常人们认为,鸟类(如鸳鸯)和某些哺乳动物对爱情是忠诚的,其中有些被人类当作是爱情专一的象征,然而事实上,情况远非如此。利用基因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表明,在终生成双成对生活的动物中,只有大约10%能够对性伙伴一心一意,而大多数常常会以与非配偶异性交配为乐。即使是看起来用情最为专一的动物夫妻,也常常会去附近的巢穴或群落寻找陌生异性欢爱一番。例如,一向被认为是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东蓝鸲,它们的性交往其实相当活跃。一对共同生活的东蓝鸲所抚养的后代中,有15%~20%不是雄鸟的亲生后代。  相似文献   

13.
心理咨询室老师:我与一个同学吵架了,我觉得她这个人很坏。我努力让自己不要再想她,但是却做不到。特别是在上课的时候,她与我隔开一排坐在前面,看黑板的时候,我眼角的余光老是落在她身上,没法集中思想听老师讲课,甚至有时候教室里没有她,我也会分心。如果我们是异性的话,这种情况还情有可原,但我们是同性啊!我已经高三了,虽然成绩还可以,但是这样下去的话,我想我会完蛋的。我一个人偷偷在被窝里哭了好几次,为自己的无能,也为自己的不争气。我怎么会让我最讨厌的人牵着鼻子走呢?老师,原本我以为自己能够解决这件事的,哪知赔上自己不堪重负的…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青年人当中,就其恋爱者本身来讲,一般有以下七个特点。一、主动性。恋爱要求主体做出具有目的的行为,实现关于感情的交流,关于充实而完整的亲昵情谊的理想。这种主动性同克服各种障碍紧密联系着,使主体始终处于一种情绪激动状态。二、专一性。这是恋爱的一个显著特征,主体将爱情集中于一个异性,对其他异性的关心明显地减少。爱情作为对特定的人  相似文献   

15.
正一项新研究表明,英国巨石阵中的一些大石碑可能来自另一个在更早期建造的环形巨石纪念性建筑——瓦恩曼石圈。瓦恩曼石圈是英国最古老的石圈之一,它的周围有一个人口密集的威尔士人居住点。但到了公元前3000年前后,可能有一些威尔士人在迁居他乡时把圈中一些石碑也带去了,因为这些石碑很可能是他们祖先身份的纪念物。  相似文献   

16.
文静、内向的小靖来咨询室找我,看见她腼腆的样子,我感觉她又有心理困惑需要求助。在高一时她曾因异性交往障碍前来咨询过,还参加了“牵手你、我、他——异性交往技巧训练”的团体辅导。“小靖,读高三了压力很大吧?”我主动问。“是的”。她肯定地点点头。“今天找我,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我试探着问。“杨老师,有一件事我感到非常为难,不知该如何处理?”她十分严肃地对我说。“碰到了什么难事,是高考压力,还是人际关系冲突?”我无法肯定地问。“不是高考压力,但它确实已影响到我的学习,我真的很着急。”她像是要哭出来了。“那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美剧《生活大爆炸》里塑造了一个聪明绝顶但不擅与人交往的青年科学家谢尔顿。谢尔顿自幼才智过人,11岁进大学,14岁获硕士学位,15岁做客座教授,16岁获第一个博士学位……谢尔顿这一虚构人物自然有很多科学家原型,但据说在他身上,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的影子最浓。1916年,年仅12岁的奥本海默  相似文献   

18.
吴权 《科学24小时》2010,(11):45-45
换位思考,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学会换位思考,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在生活中,我们常会说到的一句话叫作“将心比心”,指的也就是换位思考。如果每个人能抱着这种心态去处理问题,现实中将会少了许多纷争,多了许多美好,也会使我们的人际关系相处得更和谐。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同时也越来越便利起来.间接的不见面交往方式的增多了,这主要是依赖于交通和通讯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微笑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的。有些人由于牙齿不整齐而担心被别人耻笑,从而不敢开怀大笑,并因此将真实的情感隐藏起来,这样既压抑了自己,也常常使对方产生误解,直接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牙齿排列不齐会带来很多危害。许多人因牙齿排列不齐,而难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