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在国际艾滋病讨论会上,医生们报导他们发现了几个患有令人迷惑的类似艾滋病的疾病,但未从这些病人身上发现感染艾滋病的HIV病毒。这些报导引起人们的忧虑:即一种来路不明的病毒可以引起一种新的免疫系统疾病。这种疾病的特征是人体CD_4-阳性T淋巴细胞减少,该细胞是抗感染的白细胞,它也是HIV病毒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2.
英国医生K.P.Coldman根据美国的一份调查报告认为,在获得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发病初期,往往已经感染了结核菌,因此,对于HIV抗体阳性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患者,应该进行结核病的治疗。人结核菌是一种病原性很强的病原菌,在艾滋病发病以前就感染了结核菌,因此,可以说结核病往往是艾滋病的前驱病。调查报告发现在爱滋病患者中,新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一种神秘的类艾滋病而付出的努力至今仍毫无结果。这种疾病具有艾滋病的特征,但患者并没有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去年7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世界艾滋病大会上,曾有大量关于这种类艾滋病的报告。之后,许多学者又会聚在美国亚特兰大疾病研究中心,他们讨论了几十位患者的资料,但仍未取得足够的证据,以支持存在一种  相似文献   

4.
白白 《科学之友》2009,(11):52-52
艾滋病是一种全球性疾病,蔓延速度快,死亡率高。自1981年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原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流行。至2002年底,世界上至少有193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有HIV感染者死亡,且  相似文献   

5.
<正>晓峰的故事一天晚上,晓峰突然感到肛门刺痛,以为长了痔疮,于是第二天便去医院检查。医生让他抽血化验,回去等待结果。不久之后,他接到了疾控中心打来的电话。工作人员让他尽快去复查,再三追问之下对方才说:"你的HIV检查呈阳性,可能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放下电话后他呆坐了许久。第二天一早,晓峰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去了疾控中心。拿到确诊结果的那一刻,他彻底崩溃了。他和疾控中心的医生坦言,自己有一次喝多了酒,稀里糊涂地被对方诱  相似文献   

6.
朱小磊 《世界科学》2005,(11):46-46
屈指数来,研究人员发现艾滋病感染的罪魁祸首HIV已有20年了。在这20年中,用于艾滋病疫苗开发的费用是以往任何疫苗都无法与之相比的。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每年投入的经费就达5亿美元,有50多种不同的制剂进入了临床实验。但是,要想拥有一个有效的艾滋病疫苗,能每年使数百万人远离艾滋病感染,仍旧是一个遥远的梦。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是一种全球性疾病,蔓延速度快,死亡率高.自1981年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原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流行.至2002年底,世界上至少有193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有HIV感染者死亡,且其仍以每天感染15000人的速度快速扩展,其中95%以上的HIV感染者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中国HIV感染人数现已超过100万.  相似文献   

8.
<正>18岁的小刘今年刚考上大学,开学时参加义务献血,谁知竟在验血时被查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医务人员发现,他有可能在进入大学前就被感染了。询问后才得知,原来他高中时被一位叔叔诱惑,发生了性行为。后来叔叔把他带进了同性恋圈子,他又与多人发生过同性性行为。所以,医务人员无法追踪到究竟是谁把病毒传染给了他,也难以判定他是什么时候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疫苗研发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自艾滋病被发现以来,科学界和产业界已经为此不懈努力了30余年.艾滋病疫苗的研发经历了从以产生抗体为主要目标,到以细胞免疫的产生为主要方向,再到抗体和细胞免疫并重的艰辛历程.RV144疫苗部分保护效果的实现使人们看到了艾滋病疫苗成功研发的希望,但目前对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保护性免疫机制仍存在诸多不足,尤为重要的是,病毒直接摧毁机体免疫细胞——CD4~+T细胞,仍未找到HIV感染的"阿喀琉斯之踵",有效的艾滋病疫苗研发仍然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近年来,HIV感染长期不进展人群(long-term nonprogressors,LTNPs),尤其是精英控制者中广谱中和抗体的发现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极大推动了反向疫苗学的发展,在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令人鼓舞的成果,新的保护性T细胞亚群也不断被发现,这些进展拓展了我们对HIV感染保护性免疫的认识,为有效的HIV疫苗研发提供了新的方向.HIV疫苗研发困境既有病毒自身的原因,也有思维认识及现有技术手段局限等因素,要大胆尝试新方法新技术,运用颠覆性科研思维开展HIV疫苗研发.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1月19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公布了最新的艾滋病年度报告,承认全球感染艾滋病病毒(HIV,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人数被高估了600万.根据新的统计方法,2007年全世界感染HIV人数为3320万(原估计数据为3950万),其中包括250万名儿童.  相似文献   

11.
曹梅 《科学之友》2004,(8):42-43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性交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HIV传播必须同时具备的3个条件:①有大量的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排出。②排出的病毒要经过一定方式传递给他人。③有足量的病毒进入体内。实验证明,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都带有HIV。因此可知,HIV是经性接触、血液、母婴(围产期)母乳喂养途径传播的。HIV的主要传播方式:在艾滋病流行的早期,首先发现大多数的HIV感染是同性恋者。但是,随着艾滋病流行的进展和流行病学调查的不断深入,发现由于异性恋爱人群规模大,HIV在异性人群中传播已经成为当今的主要传…  相似文献   

12.
余工 《知识就是力量》2004,(12):45-45,47
正当全人类同艾滋病殊死搏斗难分难解之时,在非洲中部地区,科学家从居民饲养的灵长类动物中,检测到一种新型的SIV病毒.它与HIV同宗,科学家称它为第二类艾滋病,在人与灵长类动物的亲密接触中,SIV的感染有一触即发之势.科学家们惊呼:警惕第二类艾滋病!不能让HIV的悲剧在人类社会重演.  相似文献   

13.
奇云 《世界科学》2005,(5):20-20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所引起的疾病。长期以来医学界一直认为,艾滋病病毒具有潜伏期,需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才会对身体造成实质伤害。形成这一观念的部分原因是,很多病人可能十多年之内都没有出现任何症状。然而,最近的两项研究结果却提出了相反的观点。美国两个科学家小组通过实验发现,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会立即对免疫系统内特定的免疫细胞——CD4T细胞进行攻击,  相似文献   

14.
药物化学家已合成了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在体外能使一种对艾滋病病毒的成熟和功能有极其重要作用的酶——HIV蛋白酶失活。与其他的对这种酶有潜在抑制作用的抑制剂相比,该化合物的特异结构能使其在体内的持续时间更长些。  相似文献   

15.
<正>小A是一名大学男生,因为有同性性行为,在"抗艾志愿者"的动员下进行了艾滋病抗体检测,结果竟然发现自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小A后悔莫及,他非常痛恨那位把他引入同性恋圈子的叔叔。这位叔叔是他父亲的朋友,小A上高中后,叔叔常带他出去玩。在叔叔的诱惑下,小A与他发生了同性性行  相似文献   

16.
尹琪  庄道明  蒋亚琴  赵传科  曾新  栗世铀 《科学通报》2009,54(24):3920-392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即艾滋病, 是由艾滋病病毒(human im- 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引起的一种人类免疫系统疾病. 从1983年, 法国科学家宣布第一次从艾滋病病人体内分离出艾滋病病毒[1]至今, 已经过去26年了, 虽然生物学家和医学家们一直都在和艾滋病病毒进行着不懈地斗争, 但是时值今日, 艾滋病依然是人类无法战胜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动态点击     
科学家鉴定出HIV病毒抑制基因美国科学家最近鉴定出了一个基因Apobec3,该基因可能会影响抑制艾滋病病毒(HIV)的抗体生长。这一新发现有望在人体中产生中和抗体来抵御HIV。  相似文献   

18.
历史     
《知识就是力量》2014,(12):10-10
<正>12.01 1981年12月1日,世界第一个艾滋病病例被诊断出来。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引起。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这种病毒终生传染。当艾滋  相似文献   

19.
《世界科学》2008,(4):47
南非艾滋病研究项目中心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可以让HIV毒性减弱的特殊抗原,这种抗原是从那些对艾滋病具有独特免疫系统的人身上发现的。该发现表明人类可能有新的办法来攻克艾滋病。  相似文献   

20.
吕吉尔 《世界科学》2014,(12):60-61
<正>著名艾滋病研究专家、国际艾滋病协会(IAS)前主席乔普·朗格(Joep Lange,上图)和他的妻子,于2014年7月17日因马航MH17航班失事而双双罹难。他们是去澳大利亚墨尔本出席7月20日召开的第20届国际艾滋病大会途中遇难的。艾滋病(AIDS)是朗格一生激情奉献的事业,其耐心和精力是无人企及的。国际艾滋病协会在表示震惊的同时,称"真正失去了一位巨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