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代华 《科学通报》1995,40(22):2088-2088
铁铝氧化物对重金属微量元素的吸附-解吸,是控制这些元素在可变电荷土壤中的有效性和迁移转化的主要因素.目前有关重金属离子解吸特性的文献,通常将较高浓度的碱或碱土金属的氯化物或硝酸盐类所解吸下来的那部分重金属元素,称为交换态(静电吸附态);不能解吸下来的,则作为专性吸附态.为评价交换态和专性吸附态金属离子各自所占比例,一般总是使用很高浓度如M的碱或碱土金属的氯化物或硝酸盐溶液作解吸剂,以将交换态部分尽可能完全解吸下来.现有的文献资料也都表明,交换态重金属离子的解吸率随解吸剂盐浓  相似文献   

2.
土壤和氧化物对稀土元素的专性吸附及其机理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冉勇 《科学通报》1992,37(18):1705-1705
土壤对重金属离子,如Cu、Zn、Co、Ni、Cd、Pb等的吸附和解吸行为,国内外研究较多,而且在吸附机理方面也做了许多探讨。研究表明,合成的或土壤中的铁、锰和铝等氧化物对这些元素有专性吸附现象,吸附过程强烈地依赖于体系的pH。对于这个现象,目前已提出  相似文献   

3.
骆梅青 《科学通报》1989,34(16):1276-1276
在以前的研究中,我们通过量子化学计算或二次离子质谱实验,论证了碱金属、碱土金属、铝、锌和稀土金属在其卤化物熔盐或氧化物熔渣中溶解的机理,认为有Me_(?)~+一类原子簇离子形成。为了探讨Cu族元素在熔盐  相似文献   

4.
水热法直接合成介孔功能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种合成碱土金属或过渡金属氧化物负载型介孔功能材料的“直接法”原位改性新途径. 它不再沿袭传统的“先合成样品再进行改性处理”工艺思路, 而是利用某些盐类不干扰强酸性合成体系, 却易形成氧化物的特点, 将它们加入合成体系, 吸附/沉积于介孔硅分子筛表面上, 但是在样品焙烧时转变成目标氧化物. 新方法将“合成”和“改性”集为一举, 在合成过程中同时就完成了调变改性.  相似文献   

5.
徐羽梧 《科学通报》1988,33(14):1079-1079
含硫氮配位原子的螯合树脂是一类对过渡金属,特别是对贵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的螯合树脂。因为有机硫和氮化合物一般具有软碱或中间碱的性质,而贵金属离子则多属软酸,故它们二者易形成稳定的螯合物。目前文献报道较多的是以交联聚苯乙烯和聚甲基  相似文献   

6.
张铨昌 《科学通报》1979,24(4):175-175
天然丝光沸石是一种比较常见、用途较广的天然沸石。它可以作为吸附剂用于脱水、富氧、吸附氧化氮等;作为离子交换剂可以吸附重金属离子,浓缩同位素Li-6等;也可以作为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用于石油化工和其它化学工业。因此,对于天然丝光沸石的结构、性能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1972年在我国浙江发现第一个具有相当贮量的天然丝光沸石矿床。为利用天然丝光沸石提供依据,我们对浙江丝光沸石岩(T-4)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杨晓宁  朱斌团  王榕树 《科学通报》1997,42(17):1894-1897
无机固体吸附剂由于吸附速率快,加之本身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被广泛用于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已有的大量研究工作侧重于吸附质在吸附剂表面吸附热力学的研究.而对液固体系中的离子在固体吸附剂的表面扩散行为研究报道较少,特别是在进行动力学研究时常假定表面扩散系数为常数,这样处理不能正确地描述表面扩散的真正行为.对于水体中有害离子的处理,工业上多采用固定床吸附剂(fixed-bed adsorber),它能更有效地利用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因此开展溶液离子在吸附剂表面扩散行为的研究在理论及实际中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吸附剂表面非均匀的特点,即在不同的吸附中心其吸附能不同,引入吸附能分布函数,导出描述固体表面的表面扩散系数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对离子在吸附剂表面的扩散行为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将其用于计算纯电解质水溶液中铅离子在两种新型吸附剂表面上的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8.
李建军 《科学通报》1990,35(21):1678-1678
协同发光现象应用于稀土元素的例行分析,可以提高分析方法的稳定性和灵敏度,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遗憾的是,由于增敏离子(一般为稀土、钇或碱土金属)的浓度要严格控制,使得此法在稀土矿样分析中受至了限制。  相似文献   

9.
γ-射线辐照对MSO_4:Sm~(3+)发光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巩雄 《科学通报》1995,40(24):2223-2223
稀土掺杂的碱土金属硫酸盐是一类重要的发光材料.钐掺杂的发光材料可望用作光谱烧孔材料和光存储材料.实验证明,含掺杂离子的晶体被辐照后,容易产生缺陷,形成色心;同时,晶体内掺杂离子又可作为陷阱,俘获由辐照产生的电子或空穴,使掺杂离子的价态发生改变.国内外对铈掺杂的CaF_2晶体发光机理进行了一定研究,但未见对钐掺杂的碱土金  相似文献   

10.
电气石对溶液中Cd2+离子的吸附特性和机理研究的结果表明,电气石对Cd2+离子的吸附受吸附时间、温度及初始浓度的影响.在酸性、中性及碱性条件下电气石对Cd2+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这主要归结为电气石能将酸性(除pH2.0和3.0外)、中性或碱性溶液pH自动调整至6.4左右.在强酸性条件下(相对工业废水酸度),电气石对Cd2+离子吸附优于其他矿物材料且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相比之下,更符合Langmuir模型.通过Langmuir模型计算得出,在pH4.0,温度15,25和35℃时电气石对Cd2+离子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1.77,33.11和40.16mg/g,因此,电气石对酸性溶液中Cd2+有较好的吸附效果.电气石对Cd2+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热力学参数表明该吸附过程是吸热自发过程.通过对溶液中Cd2+离子吸附过程pH的变化趋势、电气石吸附前后Zeta电位的变化、不同温度下溶液中Ca2+,Mg2+和K+总释放量与Cd2+离子吸附量的相关性,以及FTIR红外光谱分析,证实电气石对Cd2+离子的吸附机理涉及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过程,主要包括水体自发极化、静电吸附和离子交换.在这些机理中,电气石对水体自发极化是电气石特有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陈怀满 《科学通报》1986,31(9):698-698
镉(Cd)是一种能导致环境污染的物质,它危害人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对土壤和水质的污染而污染食物链。土壤中Cd离子的活度,直接影响植物对Cd的吸收,但它又取决于土壤或胶体对Cd的吸附与解吸。而土壤或胶体对Cd离子的吸附和解吸却受控于土壤中粘  相似文献   

12.
在K/MgAlO催化剂上测试了气态及吸附态NO2与碳烟(soot)的反应,结合原位红外表征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确认了反应中间物,对两类反应的差异进行了机理解析.结果表明,吸附态NO2的活性弱于气态NO2.吸附态NO2以硝酸盐的形式参与反应,导致出现了2个红外特征峰2234和2110 cm-1,分别归属为K位上的氰酸离子和MgAlO载体上的氰离子.此外,气态NO2的反应中间物异氰酸离子也得到证实.吸附态NO2(即硝酸盐)的反应受到K+静电场的束缚,倾向于形成氰酸离子,氰酸离子易裂解成氰离子迁移到载体上;气态NO2与碳烟反应则倾向于形成相对稳定的异氰酸离子.吸附态NO2较弱的低温活性可归因于K+静电场的束缚.  相似文献   

13.
非决定电位离子共沉淀吸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宏韬 《科学通报》1981,26(9):542-542
本文在离子吸附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非决定电位离子的共沉淀吸附模型:1.固面上吸附的每一个决定电位离子是吸附溶液中非决定电位离子的吸附中心。此中心只吸附与其电荷相反的离子,当每个吸附中心形成,即同时吸附等电荷数的电荷相反的离子,使固面维持电中性,从而构成固面双电层。  相似文献   

14.
李彬 《科学通报》1985,30(3):186-186
引言稀土元素是硅酸盐等基质的良好激活剂。由于硅酸盐基质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耐热性,所以很早就有人对硅酸盐为基质的发光材料进行研制。最近又报道了稀土离子激活的稀土硅酸盐发光材料的合成。激活剂Eu~(3 )离子在单一碱土金属硅酸盐中的发光,在文献中曾有报道,Jenkins和Mckeag曾研究过Eu~(3 )离子在MeO—SiO_2中的发光行为。然而,Eu~(3 )  相似文献   

15.
程杨  赵宗山  张帆  崔平  宋伟杰 《科学通报》2010,55(30):2904-2909
制备了一种高磁响应的Fe3O4-SiO2-Polypyrrole纳米复合核壳颗粒, 并成功应用于水相体系中重金属离子Cr2O72−的吸附研究. 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仪(FT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产物的结构、形貌与磁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揭示, 核壳复合吸附材料由400 nm大小的Fe3O4多晶球簇内核、100 nm厚度的非晶SiO2壳层以及外层聚吡咯材料组成, 其饱和磁化强度为43.5 emu/g. 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研究了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按照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计算的饱和吸附量为35.52 mg/g. 证明对于Cr2O72−离子, 该核壳结构纳米材料是一种性能良好、可高效磁分离的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16.
薛志元 《科学通报》1988,33(7):509-509
分子筛表面对吸附质具有给予质子或接受电子的位置。对它的研究是复相催化中很重要的问题。分子筛中这位置是Brnsted酸位,它来源于与骨架铝离子相联系的,吸附分子可接近的羟基。表面羟基及其相联系的铝离子的类型,用核磁共振法对HY沸石作了探索。对  相似文献   

17.
吴功保 《科学通报》1963,8(12):45-45
自从Blake等发現核燃料萃取的协同效应以来,許多学者对此現象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常用的萃取剂HO_x(8-羟基喹啉)与TBP萃取鈾或其他金属元素有无协同效应,文献中尚无报导,只提到在HO_x的氯仿溶液中加入醇、醚或胺,就能萃取碱土金属离子。我們研究了HO_x-TBP的苯溶液在盐酸介貭中  相似文献   

18.
阴离子表面剂与重金属离子在高岭矿物表面协同吸附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大清  刁桂仪  彭金莲 《科学通报》2001,46(10):860-862
十二烷基苯磺酸离子与铜离子在高岭石表面协同吸附实验表明,前者可提高后者在高岭石表面键合常数,后者则降低前者在高岭石表面键合常数,同时它们相互抑制高岭石表面吸附过程的质子吸收或释放。  相似文献   

19.
磷溶液浓度与针铁矿表面吸附磷的化学状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凡 《科学通报》1994,39(21):1996-1996
磷是植物生长的三要素之一,铁、铝氧化物对磷的固定是可变电荷土壤中磷有效性低的主要原因.对有关机理的研究限于从平衡吸附、追加吸附和解吸等常规的化学分析,结合氧化铁表面羟基类型和测定电荷量进行,认为磷酸盐的浓度影响着铁、铝氧化物对磷吸附的牢固程度及其结合方式,高浓度时,氧化铁与磷形成单核(基)配合物,易于解吸;低浓度时,则形成双核(基)配合物,难以解吸.但就不同浓度磷酸根在铁、铝氧化物表面化学状态的直接  相似文献   

20.
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Yb3+和Er3+的强交叉弛豫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氟氧化物玻璃陶瓷是一种兼有氟化物低声子能量和氧化物机械强度的新型上转换发光材料.在Er3+和Yb3+离子共掺杂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紫光激发时产生较强的红色辐射,而不是常规的由于多声子逐级弛豫引起的绿色辐射.荧光光谱分析表明,Yb3+离子的敏化引起的强交叉弛豫过程是红色辐射相对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紫光激发时产生相对强度较强的红色辐射说明在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稀土离子掺入到氟化物微晶中,而氟化物微晶则被包埋于氧化物基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