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吴梦淦 《科学通报》1981,26(3):192-192
作者从紫色非硫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a)中,分离纯化获得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纯的铁氧还蛋白(Ferredoxin),通过对其生物活性、分子量、铁、硫含量的化学分析,以及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的研究,确认它是具有8Fe-8S活性中心结构的  相似文献   

2.
宋礼成 《科学通报》1983,28(20):1279-1279
我们从μ-联硫六羰基二铁起始,通过与苯基锂的还原加成及反应中间体对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成功地合成了(1)至(Ⅵ)六个(μ-苯硫)(μ-烃硫)六羰基二铁络合物。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保林 《科学通报》1994,39(12):1091-1091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富含半胱氨酸,对 Zn~(2+),Cd~(2+),Hg~(2+)和Pt~(2+)等重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亲和力.研究发现,预先诱导体内合成金属硫蛋白,可以大大地降低顺铂的毒性.在注射顺铂后的大鼠的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中都监测到以铂化硫蛋白形式存在的Pt(Ⅱ).显然,深入研究铂配合物与MT的相互作用,对于阐明顺铂等的体内代谢,弄清其肾毒  相似文献   

4.
陈立群 《科学通报》1985,30(3):225-225
铁卟啉蛋白的辅基结构绝大部分为原卟啉-Ⅸ(图1)。过去的研究指出,铁卟啉蛋白主要通过辅基中卟啉铁的价态、自旋态和络合状态的变化来实现其生物功能。这就是说,因蛋白部分不同卟啉铁可以有携带氧气、传  相似文献   

5.
《科学通报》1979,24(15):704-704
在我国某地与纯杆岩有关的原生铬矿床和砂铂矿中,找到了多种铂族元素的砷化物和硫砷化物。砷化物有砷钌矿(RuAs)、安多矿(RuAs_2)、砷铂矿(PtAs_2)、砷铱矿(IrRu)As_2.硫砷化物有硫砷铱矿、硫砷钌矿(Ruarsite)、硫砷锇矿(OsarsitC)等。这些矿物中的砷钌矿  相似文献   

6.
周彦  潘美辉  袁建刚  杜光伟  强伯勤 《科学通报》1999,44(12):1307-1310
根据不同发育阶段 ( 1 3,33周 )的人胎脑组织mRNA差异显示分析 (又称DDRT PCR)所得到的具有差异表达的EST的序列 ,设计引物筛选点阵排列的人胎脑cDNA文库 ,得到一个新的全长cDNA克隆 .这个克隆全长 1 2 0 8bp ,包含一个 889bp的开放阅读框 ,一个 1 32bp的 5′非翻译序列和一个 2 0 9bp的 3′非翻译序列以及典型的polyA加尾信号 .其推断的氨基酸序列与人硫氧化还原蛋白同源 ,而且含有硫氧化还原蛋白的保守的活性位点序列 .将它命名为人的类硫氧化还原蛋白基因 (humanthioredoxinlikegene ,hTRXL) .  相似文献   

7.
赵琨 《科学通报》1983,28(13):818-818
近十多年来,许多科学工作者仅从少数几个生物体内发现细胞色素C_3的存在,并且只对其中的硫酸还原细菌(Desulfovibrio)细胞色素C_3的生化和生理功能进行过比较深入的研究。我们在研究紫色非硫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a)与生物固氮有关的天然电子传递载体成员时,发现除铁氧还蛋白外,可能还涉及细胞色素C_3,为了确认Rps.capsulata细胞色素C_3的性质与功能,我们采用ESR方法研究了其氧化还原状态的顺磁性,以及变性  相似文献   

8.
王台 《科学通报》1997,42(14):1548-1551
二硫键是维持蛋白质二维和三维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已知的二硫键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细胞周质(Periplasm)或真核细胞的细胞器中,大多数是分泌蛋白质或是膜蛋白质,很少存在于细胞质内.一般认为细胞质的高还原势是其缺乏二硫键蛋白质的重要原因,但是,细胞环境不是影响二硫键形成的唯一因素,在细胞(Escherichia coli)的细胞周质内已发现3个能催化二硫键形成的蛋白质,它们是分泌蛋白质形成二硫键必需的.Derman等将细菌中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的基因缺失后,发现在细菌细胞质中合成的外源碱性磷酸酶及其他外源蛋白质能形成二硫键,认为细胞质有催化二硫键形成的机制,只是某些因素如硫氧还蛋白还原酶阻止了二硫键的形成.本文报道了枯草杆菌细胞质中的一个二硫键蛋白质,并讨论了细胞发育状态对该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乳胶清除蛋白LcpK30是一种内型双加氧酶,其通过活化分子氧催化裂解化学惰性的聚顺-1,4异戊二烯,进而生成醛和酮.实验发现活性区域的谷氨酸148对活性有重大影响,然而其作用机制和整个反应机理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使用量子力学/分子力学组合方法研究了乳胶清除蛋白催化分子氧氧化裂解天然橡胶模型化合物的反应机理.计算结果显示谷氨酸148在反应过程中为质子化态,并与铁(Ⅲ)-超氧物种形成稳定氢键,因此其作用可能与调节铁(Ⅲ)-超氧物种与底物的位置有关.可能反应机理为:(1)铁(Ⅲ)-超氧物种的远端氧进攻底物碳碳双键,形成过氧烃自由基中间体;(2)近端氧回弹到碳自由基,形成过氧化物中间体和铁(Ⅱ)中心;(3)铁(Ⅱ)调节的过氧化物中间体O–O键还原裂解,生成邻二醇自由基负离子中间体;(4)邻二醇自由基负离子C–C键断裂,生成产物醛和酮.此外,计算发现,过氧化物中间体O–O键直接断裂反应能垒超过160 kJ/mol,表明铁(Ⅱ)的催化对于过氧化物中间体的后续转化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结果不仅加深对于Lcp_(K30)反应机理的理解,而且为Lcp酶降解合成橡胶材料的设计和工程化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0.
黄龙波 《科学通报》1995,40(5):469-469
铁电薄膜(BaLiO_3,PbLiO_3,(Pb_(1-x)La_x)(Zr_yLi_(1-y))_(1-x/4)O_3(PLZL_x/y/(1-y)),LiNbO_3,Bi_4Li_3O_12等)在近20年来由于其在电、光学上的大量应用而被广泛地研究,尤其是铁电薄膜存储器综合了半导体存储器与磁存储器的优点,具有高速度、高密度、非挥发性和极好的抗辐射性等特点,并能与半导体工艺相兼容,是国际上研究的热门领域.这些应用都需要高质量的铁电薄膜,许多薄膜制备技术,如纪光闪蒸、溅射、外延沉积、化学蒸发沉积和sol-gel方法等,已被用于在各种衬底上制备铁电薄膜.  相似文献   

11.
杨频 《科学通报》1984,29(22):1368-1368
铁(Ⅱ)卟啉是血红蛋白(Hb),肌红蛋白(Mb)和细胞色素等的基本组分。X-射线结晶学的结果指出,铁卟啉具有四方单锥构型,接近C_(4v)点群对称(图1a).在五配位高自旋铁(Ⅱ)衍生物中,铁原子并不位于卟啉环的四氮原子平面。当由高自旋五配位(去氧)转化为低自旋六配位(含氧或含一氧化碳)时,铁原子即进入卟啉环平面。在铁(Ⅱ)结合部位的平均键长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2.
大气海洋物质交换中的铁硫耦合反馈机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海洋表层水中的铁已被证明为某些大洋海区表层水生产力的限制因素. 1992年我们报道了在远洋气溶胶中检测到二价铁Fe(Ⅱ), 提出了大气海洋物质交换中的铁硫耦合反馈机制的假设. 最近在中国的沙尘暴样品中检测到了相当数量的Fe(Ⅱ), 其浓度高达1.8~4.3 mg·m-3, 占总铁的1.4%~2.6%. 气溶胶中硫和铁在沙尘暴期间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 Fe, Fe(Ⅱ)和S无论在沙尘暴和非沙尘暴期间其浓度高峰均在粒径为1~3 mm的分级样品中. 在自然光照和紫外光照条件下, 加入三价铁后四价硫的氧化速度要比不加入分别快6.5和14倍. 气溶胶的Fe(Ⅲ)部分转化成Fe(Ⅱ)并产生OH·自由基把S(Ⅳ)氧化成硫酸盐这一过程, 可贡献北太平洋中部Midway岛地区所产生的非海盐硫酸盐气溶胶的约3%~20%. 上述结果进一步支持了铁硫耦合反馈机制的假设. 气溶胶中的Fe(Ⅲ)还原生成可为海洋表层生物吸收的Fe(Ⅱ). 海洋表层的浮游生物随二价铁的增加而增加, 导致其排放物二甲基硫(DMS)的增加. DMS的增加又导致海洋大气中S(Ⅳ)及硫酸盐气溶胶的增加, 从而又导致生物必需的二价铁的增加. 如此反复循环不已. 大气和海洋中的这一铁硫循环耦合反馈机制可能直接影响了全球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3.
绿硫细菌是一类厌氧光合细菌,能够利用光能以硫化物为电子供体进行非产氧光合作用。绿硫细菌的光反应系统由捕光天线绿小体、能量传递体FMO蛋白和反应中心三部分构成。文章主要介绍用冷冻电镜解析的绿硫细菌FMO蛋白-反应中心复合体的原子结构、基于结构推测的复合体内部的能量传递机制和它们对早期光反应中心进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朱道本 《科学通报》1985,30(13):993-993
二,二硫醇金属络合物能作为电子受体并具有很宽范围的氧化态,这二个不通常的性质在合成低维导体中引起了特别兴趣。最近,从二,二硫醇金属络合物衍生来的新导电化合物,M(dmi-t)已有了报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报道一系列部分氧化的,1,3-二硫杂环戊烯-2硫酮,4,5-二硫醇过渡金属络合物盐,D_x·M(dmi-t)_2,1,2-二硫杂环戊烯-3-硫酮  相似文献   

15.
孔繁敖 《科学通报》1980,25(10):450-450
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了许多通过红外多光子离解使SF_6中硫同位素发生浓缩的实验,这些实验都是以红外光谱或质谱鉴定残存SF_6气体中~(34)SF_6与~(32)SF_6相对含量的变化。本文报道在此基础上,将已浓缩的同位素SF_6经过水解、分离、钠还原、碘氧化等程序,提取成元素硫,  相似文献   

16.
铁-卟啉(TPPS)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明连 《科学通报》1991,36(15):1145-1145
铁是动、植物生长的一个必需元素,在生物体内参与载氧、储氧以及电子传递等重要过程。Kadish等对铁-卟啉在非水介质中的电化学性质作了大量工作。本文在HAc-NaAc水溶液  相似文献   

17.
α-巯基吡啶(PySH)的脱质子衍生物硫代吡啶(PyS)在与金属作用时能利用其环外的硫原子和环上的氮原子分别或同时与单个或多个金属配位形成各种结构非常不同的配位模式。作者最近报道了用[Mo(CO)_3  相似文献   

18.
徐吉庆 《科学通报》1986,31(8):584-584
许多铁硫蛋白的活性中心都是铁硫原子簇化合物。如植物铁氧还蛋白,皮质铁氧还蛋白和假单孢氧还蛋白的活心位置是Fe_2S_2原子簇化合物。固氮酶的铁蛋白活性中心是Fe_4S_4原子簇化合物。固氮酶的钼铁蛋白中,除Mo—Fe—S原子簇、Fe_4S_4原子簇外,还有Fe_2S_2原子簇等等。铁硫原子簇化合物的主要特点是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而能传递电子。它们在生物体中所起的正是活化和传递电子的作用。所以,铁硫原子簇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具有重要的仿生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忠 《科学通报》1988,33(1):37-37
一、引言 近年来,Co(en)_2L~(n+1)(en是乙二胺,L表示含一个配位原子硫的螯合配体)类型的Co(Ⅲ)螯合配合物已成为广泛研究的课题,关于它们的合成、结构及热反应已有了许多的近期报道。Adamson等研究了一系列含硫和硒的这类Co(Ⅲ)螯合配合物的光化学,并把这些配合物分成三类。  相似文献   

20.
石有茂 《科学通报》1993,38(19):1823-1823
<正> α-巯基吡啶(PySH)的脱质子衍生物硫代吡啶(PyS)在与金属作用时能利用其环外的硫原子和环上的氮原子分别或同时与单个或多个金属配位形成各种结构非常不同的配位模式。作者最近报道了用[Mo(CO)_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