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流体包裹体在沉积盆地中广泛分布,它是封存于矿物晶穴或裂隙中的原始流体,是流体运移聚集过程的原始记录。流体包裹体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因后期油气继承性活动的叠加改造而消失,在这些保存至今的形成于油气生、运、聚、散各阶段的原始样品中,含有丰富的油气成藏信息,对成矿流体的运移聚集成藏具有重要的示踪作用,成为追踪盆地流体活动的有利工具,近年来流体包裹体技术在油气成藏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运用流体包裹体测温方法确定上古生界的油气成藏期次和成藏时间。  相似文献   

2.
南京栖霞山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树成 《科学通报》1997,42(12):1312-1315
绝大多数金属矿床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着重于矿石和围岩中的吸附烃类和干酪根,但与成矿有最直接联系的有机质往往是在成矿流体中,而有机包裹体是成矿有机流体遗留下来的最为直接的样品.作者结合有机包裹体常规非打开性光谱学研究及打开性色谱-质谱(GC-MS)分析检出了成矿流体中系列生物标志化合物,并与岩石、矿石中的吸附烃类进行了对比,探讨了流体中可溶有机质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3.
范宏瑞  张文淮 《科学通报》2002,47(24):1905-1905
由中国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包裹体专业委员会、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国家开放实验室、中同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主办,国际矿物协会包裹体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成藏重点实验室协办的第13届地质流体及流体包裹体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0月14-17日在南京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各主要地球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地质院系、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的120余位代  相似文献   

4.
塔中地区晚燕山-喜马拉雅期油气调整与热液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期海相油藏的后期调整改造是塔里木盆地油气藏的重要特征之一.大规模的油气调整与强烈的区域构造活动有关,并伴随有成岩流体、成矿流体等盆地流体的大规模运移.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构造断裂溶扩缝及岩溶风化壳溶洞内萤石等热液矿物烃类包裹体的发育,钻井证实具矿床规模的萤石脉也是重要的油气储集层,形成萤石热液成矿与油气运移成藏独特的伴生或叠加关系.结合区域构造背景与萤石成矿环境,通过热液矿物电子自旋共振测年、包裹体激光拉曼、群体包裹体烃类化石等分析后证实,晚燕山-喜马拉雅期(110.4~30.8Ma)塔中地区发生了成矿热液与成藏流体的大规模运移事件,为重要的油气调整期,喜马拉雅期(34.3Ma以来)为重要的油气成藏期.  相似文献   

5.
应用PVTsim模拟软件,对不同储层流体包裹体成分与GOR(油气比)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奥陶系储层中发育三期石油包裹体,石炭系与三叠系储层中发育两类石油包裹体;奥陶系储层中的三期石油包裹体与石炭系及三叠系储层类型1石油包裹体成分相似,为正常原油聚集条件下形成,而石炭系、三叠系储层类型2石油包裹体具有较高的GOR与C1值,油质较轻.结合油气藏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本研究认为轮南低隆起现今油气藏主成藏期有两期,一期是正常原油,另一期是轻质油,均发生在晚第三纪;轻质油充注来源于东南部,具有东南强,西北弱,下部强,上部弱的特点;油气藏的多期充注及保存条件造成的油气散失是轮南低隆起油气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盐源斑岩铜矿流体包裹体中黄铜矿子矿物的发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有关斑岩铜矿多相流体包裹体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地质学者的高度关注。80年代初,国外依据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发现美国西部一些斑岩铜矿床的流体包裹体中含有黄铜矿子矿物。然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至今在国内还没见报道。近年来我们在对四川盐源斑岩铜矿床开展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电子探针发现多相流体包裹体中除NaCl子矿物外还普遍含有黄铜矿子矿物,从而确定成矿流体是一种铜含量很高的高矿质流体。  相似文献   

7.
云南马厂箐铜矿床氦同位素组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胡瑞忠 《科学通报》1997,42(14):1542-1545
众所周知,氦同位素对示踪地壳现代流体(如地下水、温泉、地热体系、海底热液、火山气体和天然气等)中有无幔源组分加入十分灵敏.但是,在示踪地壳古流体(如成矿流体)方面,则因长期以来难以评估氦在扩散丢失过程中所产生的同位素分馏,以及难以扣除原地放射性衰变对流体初始氦同位素组成的影响,而一直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只是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以来,随着对这些问题认识程度的加深,一些学者才先后以矿床中的矿物流体包裹体为测定对象,研究了部分成矿古流体的氦同位素组成,从而开拓了氦同位素在成矿古流体研究中的应用.这些工作主要包括对秘鲁Casapalca Ag-Pb-Zn-Cu矿床和Pasto Bueno W-贱金属矿床、韩国Dae Hwa W-Mo矿床以及一些洋中脊热水沉积黄铁矿等的研究.不过,至今国际上被研究过的矿床和矿种都极其有限.  相似文献   

8.
黔西南金锑矿床成矿流体中轻烃物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庄汉平 《科学通报》1997,42(16):1752-1755
成矿流体是金属元素沉淀的直接介质,成矿流体中的有机物质是研究有机质在金属成矿中的作用的最直接窗口之一。由于许多矿床成矿温度均已超过液态烃稳定存在的温度范围,在流体包裹体中仅存轻烃物质。因此,轻烃物质就成为判识成矿流体中有机质的最直接标志之一。本文选择了黔西南有代表性的金锑矿床(烂泥沟金矿床和大厂锑矿床),实验研究了矿物包裹体中的轻烃物质。  相似文献   

9.
应用储层流体包裹体信息研究天然气气藏的成藏时间   总被引:57,自引:2,他引:57  
以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深盆气藏为例,应用储层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其他信息,结合该盆地古地温演变与沉积构造史,推算出该气藏成藏时间为150-125Ma,并且具有南部早北部晚的特点。这一结论与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气藏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根据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在普光气田三叠系储层中发现一批高密度甲烷包裹体,其均一温度Th=-117.5~-118.1℃,相对应的密度分别为0.3455~0.3477g/cm3,测定的甲烷包裹体的拉曼散射峰v1位移主要为2911~2910cm?1,也反映甲烷包裹体密度很高.样品中与甲烷包裹体主要共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Th=170~180℃,结合拉曼光谱分析的甲烷包裹体组成,用PVTsim软件模拟高密度甲烷包裹体在地质历史中的捕获压力达153~160MPa以上.观测数据表明,普光气田目前虽然为常压气藏,储层中流体压力在56~65MPa左右,但在白垩纪时期原油裂解气大量产出阶段可能形成高压.高密度甲烷包裹体的发现,为气藏在地质历史中的超压现象提供了重要证据.同时,根据拉曼光谱分析,发现部分高密度甲烷包裹体含少量H2S,CO2和重烃等信息,也揭示了包裹体捕获的地球化学环境可能与H2S的生成有关.甲烷包裹体的观测结果为研究油裂解气藏的压力条件和探讨H2S成因的硫酸盐化学反应(TSR)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透岩浆流体成矿作用理论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十年来中国学者在内生金属成矿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可以用透岩浆流体作用将这些研究进展整合在一起,称为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与传统的岩浆热液成矿理论不同,岩浆与含矿流体被看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质体系,它们的耦合有利于成矿物质的迁移,解耦导致成矿作用。该理论更注重成矿预测的宏观标志,有助于矿产资源的快速预测。本文的目的是以与高位火成岩相关的成矿作用为例,简要介绍透岩浆流体成矿作用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2.
周作侠 《科学通报》1979,24(20):931-931
成矿物质来源的研究是矿床预测的基础。由于稳定同位素方法在地质学上的应用,以及新的构造和岩浆成因理论的发展,已经成为地质学研究引入注目的课题。本文初步总结了作者几年来在铁铜矿床理论研究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锡石40Ar/39Ar 法直接定年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赣南漂塘钨矿共生白云母和锡石40Ar/39Ar 定年对比研究, 前者采用激光阶段加热分析,后者采用真空击碎法提取流体包裹体. 白云母形成平坦的年龄谱, 坪年龄为159.3±1.5 Ma(2σ). 锡石形成下降型年龄谱, 最初6 个阶段表观年龄明显偏老且迅速下降, 从3954 Ma 降至196 Ma, 表明锡石中次生包裹体含有过剩氩; 第7~18 阶段形成了年龄坪, 坪年龄为159.1±1.8Ma, 对应的数据点构成高度线性相关的等时线, 等时年龄为158.6±2.9 Ma, 代表了原生包裹体的年龄. 锡石原生包裹体年龄与白云母年龄一致, 代表了漂塘钨矿的形成年龄. 研究结果表明锡石是40Ar/39Ar 真空击碎分析理想的定年对象, 其原生包裹体年龄代表了成矿年龄. 继闪锌矿之后, 再次拓展了流体包裹体40Ar/39Ar 法应用于矿石矿物直接定年测试对象.  相似文献   

14.
对应分析在地质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彦波 《科学通报》1979,24(22):1036-1036
一、对应分析简介 对应分析是由因子分析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它是最近几年引入地质研究中的一种新方法。其原理与因子分析有些类似,因而有人称它为对应因子分析。对应分析是寻找多指标观测资料中内在规律性的强有力工具。它通过数据集合降维的方法,抓住影响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来研究样品之间、变量之间,以及样品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对样品或变量进行分类。因此,它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心理学、生物学、气象学、地质学  相似文献   

15.
浅谈矽卡岩铁矿床的矿体赋存地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军 《科学之友》2008,(9):13-14
论述了矽卡岩铁矿床的形成条件,指出矽卡岩铁矿床的成矿作用及矿床的赋存地段。  相似文献   

16.
地质异常理论与遥感地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遥感地质的图像解译实质上就是一个求异的过程。本文在分同感图像释译特征基础上将地质异常理论引入遥感地质研究中,系统地论述了地质异常的图像显示特征,成因分类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貌演化与隆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揭示青藏高原生长过程和重建不同时期的古高度,是备受关注的科学问题。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广泛分布的高大山系和盆地,是高原地貌演化的结果,也成为认识高原隆升过程的重要地质记录。对西宁盆地的沉积分析表明,这里的山盆体系在距今~50 Ma就开始发育,并相对稳定地持续到了16~10 Ma,表明这段时间高原东北部已经基本形成。在16~10 Ma,盆地河湖相沉积停止,遭受侵蚀、河流开始下切,指示这时有一次重要的构造活动和地面抬升。在~2.0 Ma以来,广泛发育的河流阶地序列(高度差达400 m以上),指示了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对地貌的影响;存在的数百米的河流阶地高差、河流侵蚀速率近10倍的增加是地面构造抬升控制河流下切的证据,指示青藏高原东北部在~2.0 Ma以来的抬升。西宁盆地及其周边山系地貌发育过程,可能是高原东北部隆升对欧亚和印度板块碰撞和挤压响应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Metal oxide-based gas sensor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portable systems for conventional gas or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VOC)vapor detection because of their fascinating advantages such as low cost,easy production,compact size and convenient measuring integration.For improving gas sensing properties including sensitivity,selectivity and response speed,many novel nanostructured metal oxid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s the sensitive materials.Among them,hierarchical structures are promising because of their sufficient inter-spaces which enable gases diffusion through the inner position of the entire sensing film.Here,we provide a summary focusing on the synthesis,gas sensing properties to VOCs and sensing mechanisms of the meso-macroporous SnO_2 hierarchical structures,and a flower-like hierarchical ZnO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porous single-crystalline nanosheets.Our review would be able to provide an understanding on the evolution and the challenges of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metal oxide-based gas sensors,and create some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as-sensing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19.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永佩  陈会鑫 《大自然探索》1998,17(1):43-46,61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诞生及发展给石油科学的方法研究注入了新生力量。该方法能应用于同气勘探及开发的各个阶段,在储层横向预测及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神经网络方法在石油科学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