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代“文化大散文”代表作家之一李存葆是个文体意识很强的作家,他对散文文体作了多方面的探索。他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跨体、跨文类写作,借鉴小说、诗歌、论文、报告文学、戏剧的笔法写散文,将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融为一炉,根据需要随意取用,体现了他驾御多种文体并融汇贯通的高超能力,使他的作品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 《续古文观止》收录的浙籍作家及其作品为视角, 论析清代浙江散文作家队伍的构成及其创作, 有清一代文网严酷, 崇奉程朱的桐城派几乎流衍全国。浙籍散文作家以才人、“狂士”为领军, 冲决罗网, 自外于桐城, 自由思想,恣肆落笔, 使浙江成为清代散文创作的希望之地  相似文献   

3.
当代彝族散文整体上具有写实倾向,产生了一批富于表现力、充满激情与力度的杰作;同时,拘泥于生活现实对艺术表现的自由也有所限制,文学观略显单一。以写实为基点,一些当代彝族作家逐渐走向“文化大散文”,深掘少数民族审美特质,贡献出许多新的文学意象。因此,突破单一化的文学观、走向更加自觉的文体探索、开掘民族审美文化的新内涵,产生自己的文体家,是彝族散文走向当代形态的重要环节。只有获得文体的自由与自在,当代彝族散文才能够超越民族风情之展现,对自身民族深厚的审美意识有一种新的认知,进而为中国文学艺术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澳门,人们一般认为,散文是仅仅次于诗歌的重要文体。澳门散文有其独特的品质和发展足迹。文章从澳门散文发展的三个时期、澳门散文的主要特征、澳门散文类型和重要作家作品、澳门女性散文等方面入手,勾勒澳门散文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许地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其散文创作中浸润着浓厚的宗教思想;联想丰富、想象奇特,富有人生哲理;文短语精,构思精巧,富有“诗意”,是“五四”时期现代抒情散文和散文诗的代表,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梁实秋与钱钟书是我国四十年代散文写作的两位大家。感知相依、情理相融的文体特征,机智幽默的行文风格是其共同之处,而出身教育、创作思想与个性的差异亦导致了他们不同的散文风格,即洒脱容与、幽默雅谑与汪洋恣肆、谑而多虐。他们的幽默散文创作于当时国势日危的背景之下,于政治意义上固无足取,但在审美意义上却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方英文创作散文,下笔自由,随心所欲,趣味和性情自然流淌,形成独特的“卧谈”风韵。“卧谈”风韵表现在方英文创作无“为文”、“为人”之心,从容洒脱,信手从生活中拈取素材,随心所欲地调用语言,坦露性情。“卧谈”风韵还表现在方英文散文的情节性上,常使读者沉浸在小说般的氛围中,而作家却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寄寓着他的真情与精神。  相似文献   

8.
序跋文是周作人散文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散文文体的一个分支,从侧面丰富、深化了对周氏散文文体创造力与风格特征的认知,是解读周作人的一个重要向度。表述方式、文体风格、文学语言三位一体,相生相成,共同呈现了周作人序跋文体独特的审美创造,使其真正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亚类型体式,具备鲜明的文体特征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许多中国当代散文中蕴含着作家各自独特的语言特色和风格,陈忠实在闲话桑麻中传达出了他的西部乡土散文语言淳朴浑厚的风格。《陈忠实散文选译》是中国文化尤其是陕西文化走向世界的有益尝试,译本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各种转换手段巧妙地译出了原文的“味”。都说翻译是“戴着脚镣跳舞”,译者通过结构转换、词类转换和单位转换等翻译转换技巧跳出了陈忠实散文这支“舞蹈”的节奏和韵律,展示了“舞蹈”的美。  相似文献   

10.
名人写书是当代审美文化中的独特文学景观,这种打着大众化散文的旗号。掀起的“散文热”现象留给我们很多思考。从中国散文发展的各阶段特征来看,名人创作的自传体散文无法达到精品散文的高度。从当代审美文化的社会心理背景来看,具有广阔市场的大众消费文化契合了当代审美文化中名人自传体散文的走向。对于这样的文化现象要持包容甚至是宽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涌现出大量优秀的散文作品和散文家,散文成为中国文坛的重要支柱之一.新时期散文创作把传统散文的优秀品质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在表现空间和表现技巧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拓展;在主体意识的思性、行文技巧的诗性、个人风格的鲜明性等方面都表现出锐意创新的尝试,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时代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论王禹偁对欧阳修思想和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禹偁和欧阳修有着相似的人生轨迹。和王禹偁一样,欧阳修不满晚唐五代以来士风之不振,以儒家十分积极的入世态度,投入变革现实的斗争。他们极力倡导君子风范,以求道取义的名节观念、行道救时的责任意识和守道不屈的人格精神为主要内容。欧受王的影响,重视儒学传统,更注重儒道致用的品格;对文的作用给予更多的重视,更强调文的平易自然。作为重建儒学信仰和推动诗文革新的先驱,王禹偁对欧阳修和宋代士大夫人格精神的熏陶和诗文创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3.
西部散文魅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散文以其磅礴大气的风格、深邃凝重的意蕴、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富有生命意识、文化色彩、历史深度的精神内涵形成了独有的魅力。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主要得益于她秉承并发扬了中国西部文学的创作主旨,对应了我国当前的时代精神;也得益于西部自然、历史、文化的滋养;诚然,与西部作家深厚的创作功力、严肃的创作姿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精神品格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白马湖文学群体概念的表述中,主要有两种称谓:一谓白马湖作家群,二谓现代散文白马湖派。通过考察白马湖散文家群体之形成流派所显豁的共同美学追求与风格特征,讨论其认定流派的种种客观的学理依据,进而阐释现代散文白马湖派,作为一个体现流派特质的散文作家群体的存在,是无庸置疑的,其散文白马湖派的称谓是相宜的。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文坛,宗璞以小说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实,宗璞的散文艺术成就并不逊于小说。宗璞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影响,所以她的散文既具有中国传统散文的典雅,又表现出尊重个体生命价值的现代意识,另一方面,学者和女性的双重身份,也使宗璞散文呈现出深邃的生命意识与细腻的生命感悟并存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6.
张承志走上文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内蒙古大草原。是草原培育了他文学的神韵和个性,他创作的以草原为题材的小说和散文足以证明他是一名出色的草原歌手。其中的散文创作,更是表现出在喧嚣的商业时代张承志对理想、对清洁精神的执着追求和执拗歌唱。  相似文献   

17.
历代赋各有特点,各有擅场。宋赋各体(骚体赋、大赋、骈赋、文赋)兼备,而文赋则是最能体现宋人赋体新变之艺术成就的赋体。宋代文赋作家远绍古赋,力求创新,选材较前代更广泛,往往以文为赋,好为议论,语言散文化,由艰深华丽而变为平易流畅,追求理趣。本文对文赋在北宋阶段的产生、定型、发展过程作了概括性的梳理,并对各个文赋作家的文赋风格予以探析,也对文赋产生的原因及在赋史上的定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