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998-2002年在江西对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的分布及栖息生境进行了调查,确证有7个分布点,另有2个可能分布点.黄腹角雉在江西的栖息生境主要有低山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亚中山草甸与山顶矮林3种类型.栖息环境承载量小,种群增长慢,人类活动干扰以及宣传不力是黄腹角雉濒危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开展驯养繁殖、加强禁止偷猎的法制宣传以及加强基础研究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
1998-2002年在江西对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的分布及栖息生境进行了调查,确证有7个分布点,另有2个可能分布点.黄腹角雉在江西的栖息生境主要有低山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亚中山草甸与山顶矮林3种类型.栖息环境承载量小,种群增长慢,人类活动干扰以及宣传不力是黄腹角雉濒危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开展驯养繁殖、加强禁止偷猎的法制宣传以及加强基础研究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3.
深圳梧酮山夏季鸟类群落结构及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深圳梧桐山鸟类进行调查,该地区夏季岛类群落的主要鸟类42种,由3个分布群落组成,即由脚农耕、水库灌木林;常绿阔叶林和山地常绿阔叶灌草丛,研究了各生境类型之间的鸟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岛类群落的现存生物量,分析了生境与现存生物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常绿阔叶林的基本特征(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浙江省常绿阔叶林的基本特征,除在本文(一)中所述外,还包括以下诸方面:三、浙江省常绿阔叶林的外貌特征常绿阔叶林首先就是从其终年常绿和具有浑圆的树冠而区别与其它类型。群落外貌主要是由群落的生活型组成、叶的性质以及周期性所决定的。(一)生活型群落的生活型组成是决定群落外貌的主要因素,它反映了群落的特殊生境以及群落内部可能产生的竞争。对前述五个地区所有样地的全部植物种类,按 Raunkiaer 生活型分类标准进行统计(图1)的结果表明,其中以高位芽植物占明显的优势(64.1%,如加上藤本植物的12.6%,可达76.7%),其次为地  相似文献   

5.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指壳斗科、樟科、茶科、木兰科的常绿阔叶树种为主组成的森林.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最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由于我国所处的海陆位置和大气环流影响,以及青藏高原的存在,所以我国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域广阔,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因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的地位也就非常显著,从而成为世界上所罕见的植被类型.中国的常绿阔叶林种类组成中,以壳斗科的青冈属、栲属和石栎属为群落上层的优势种;但在生境比较偏湿地区,樟科中的润楠属、楠属的种类显著增多;而在生境比较偏干的地区,则茶科的木荷属常成为群落上层的共建种.整个区域,高等植物种类特别丰富,全国198个特有属中,本区就有148个属之多.举世闻名的子遗植物,如银杏、水杉、银杉、鹅掌楸、喜树等均分布于此地.群落外貌是群落最明显的特征,反映群落外貌最主要的标志是生活型和叶的性质.从生活型谱分析可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介于热带雨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之间的过渡类型,并接近于热带雨林.叶的性质也是如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成层现象明显,上层是由壳斗科、茶科、樟科中的中高位芽植物层片组成,其发育状况反映了群落的成熟状态.层中有落叶阔叶中高位芽植物层片,但不占主要地位,存在于林窗之间,是季风特  相似文献   

6.
百日青 (Podocarpusneriifolius) ,土名水竹 ,罗汉松科罗汉松属常绿乔木树种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四川、贵州和西藏东南 ,以及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常绿阔叶林中 .浙江省仅分布在浙西南的龙泉、松阳两市县的低山丘陵中 (浙江植物志模式标本采自松阳县箬寮岘观山岭 ) .作者于 2 0 0 0年 7月对龙泉、松阳两市县山地作了实地调查 ,发现百日青在该地的分布区域极为狭小 ,且现存植株已经不多 ,主要分布点为龙泉道太符畲、松阳箬寮岘观山岭、松阳安岱后…  相似文献   

7.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及其生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华中武陵山脉中段,110°06′50″E-110°21′35″和28°42′15″-28°53′15″N之间,面积3 520 hm2,是我国常绿阔叶林保存比较完好的区域.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常绿阔叶林主要包括钩栗林、湘西青冈林、巴东木莲林、利川润楠林、甜槠林、栲-银木荷林、湘西石栎林等,具备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一般特征,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湿热特性和热带亲缘,可视为我国低海拔常绿阔叶林的典型代表,有利于我国亚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维持.小溪常绿阔叶林不仅物种极为丰富,而且还拥有大量珍稀、孑遗和特有植物类群以及保存和孕育这些珍稀或特有种的河谷特殊生境,对研究我国乃至全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揭示常绿阔叶林形成、分化,特别是河谷特殊生境物种多样性形成及其维持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西峡老界岭自然保护区植被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西峡老界岭自然保护区位于亚热带向温暖带的过渡地区。该区已划成六个植被型。Ⅰ阔叶林、Ⅱ针叶林、Ⅲ针、阔叶混交林、Ⅳ竹林、Ⅴ灌丛和灌草丛、Ⅵ沼泽;十个植被亚型;二十八个群系和三十个群丛,地带性植被为含有常绿阔叶成份的落叶阔叶林。优势群落为锐齿槲栎林和栓皮栎林。 2.植被垂直带谱有五条: (1)低山丘岭灌丛、草甸和农作物带,<500m。 (2)含常绿阔叶成份的低山针、阔叶混交林带,400~900m。 (3)含常绿阔叶成份的中低山落叶阔叶林带,800~1.400m。 (4)中山落叶阔叶林带,1,300~1,800m。 (5)中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和山顶灌丛林,>1.750m。 3.该区植被强烈地受过人为活动的干扰,导致了植被的逆演替,也招致了生境条件的惭趋恶化,所以,植被合理利用的途径应根据森林的现状、演替、不同的生境条件、和各种树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相似文献   

9.
陈琳 《大自然》2011,(2):56-57
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赣西北九岭山脉西段,地跨宜春市的宜丰、铜鼓两县,总面积11500.5公顷。这里的主要保护对象为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云豹、豹、白鹇、勺鸡、猕猴、南方红豆杉、伯乐树、穗花杉等珍稀动植物及其生境。  相似文献   

10.
云居山位于江西北部,在九岭山脉的东南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物资源丰富,据初步调查鉴定,有维管束植物600多种,以亚热带植物区系为主,起源古老.云居山的植被类型主要有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山地草甸等五大类型.  相似文献   

11.
残留物管理育林法对杉木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的恢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在江西武功山林场定位研究的调查材料,对以残留物管理育林法和以传统育林法所培育的两种杉木林分,在物种多样性以及垂直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残留物管理育林法对杉木林地的物种多样性有着明显有恢复作用。以残留管理育林法所培育的林分,不仅其物种多样性指数已超过江西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的下限,而且还具备良好的垂直结构及较高的生境多样性。因此,在我国南方林区,全面推广残留物管理育林法,对这  相似文献   

12.
最近在江西井冈山调查发现并采集到一例金斑喙凤蝶的雄性标本.经核实,此物种确为井冈山蝶类新记录.对金斑喙凤蝶发现地的生境进行了初步调查,同时分析了金斑喙凤蝶的致危因素并提出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黄兆祥  陈晓奇 《江西科学》1993,11(2):111-120
用Q-型聚类分析法对取自大茅山和金盆山的34个常绿阔叶林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用Q-型聚类分析法所划分的类型与按优势种划分的类型既有相似之点,又有不同之处.但是聚类分析法可以对样地进行更为详细的分类,不但可把取自不同地区而优势种相同的归为一类,也可把它们划分开来;同时还可把优势种不同而地区相同的样地归并到一起.这反映了与地区的经纬度、海拔高度等生境条件相联系的区系组成的变化.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把34个样地划分出15个类型.本文还详细介绍了Q-型聚类分析法.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开展"身边增绿"工程以来,油松作为一种常绿树被广泛移栽在我省的各个街道、通道、公园等场所.在介绍油松生物特性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油松的移栽、管护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贵州柏菁喀斯特台原区常绿落叶阔叶林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喻理飞 《贵州科学》2002,20(2):37-41
本文采用群落学研究方法,对贵州柏菁喀斯特台原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与贵州其它自然保护区森林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柏箐喀斯特台原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多样性特征与贵州典型的喀斯特森林差异较大,而与贵州喀斯特台原和常态地貌上发育的常绿落叶阔叶林相似;该区主要森林群落厚皮栲、樱群落(CC),厚皮栲、野茉莉群落(CS),厚皮栲、稠李群落(CP),花楸、石栎群落(SL)多样性较高,而分布生境严酷的杜鹃、巴东栎群落(RQ)、巴东栎群落(Q)和人为干扰强烈的珙桐群落(D)、大叶杨群落(P)物种多样性指数低;因对林下金佛山方竹长期经营,群落多样性垂直分布从乔木第一亚层到第二亚层多样性指数增大,而灌木层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江西省2011年和2016年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分别估算不同森林类型的净生产力,为森林资源科学经营提供依据。【方法】以江西省2011年和2016年两期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样本,采用生物量回归模型法,在样木水平上计算单木生物量、累计样地水平生物量并扩大到总体水平,测算乔木层生物量的生长量和枯损量,结合乔木层生物量结果估测灌木层和草本层,并估算不同森林类型的净生产力。【结果】综合考虑森林乔木层生长与枯损、林下灌木层、草本层生物量,基于复位样木,由单木生物量模型得到样地生物量,进而计算江西省主要森林类型的净生产力,得出阔叶混交林的净生产力最高,针阔混交林次之,而针叶林和阔叶纯林的净生产力较低。2011—2016年,江西省森林平均净生产力为7.28 t/(hm2·a),阔叶混交林净生产力最高为11.26 t/(hm2·a)。【结论】在国家标准框架下的森林净生产力估算模式,可为更大范围内、统一标准下客观准确评估森林净生产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浙江泰顺乌岩岭常绿阔叶林的数量分类和排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当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双向指示一种分析(TWINSPAN)和无趋势对应分析(DCA)多元等级分划分类和排序方法,运用群落内乔木层树种的重要值,对浙江泰顺乌岩岭常绿阔叶林进行了数量分类和排序,将7个样地划分为三组。其排序图较好反映了群落沿海拔高度和湿度梯度的分布格局。说明TWINSPAN和DCA对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数量分类和排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据福建中亚热带的南平等12个县市的常绿阔叶林和福建海岸带的厦门海沧等8个地区的灌草丛调查数据,分别作其壳斗科树种间和灌木属间的关联分析,所分划的地区组合都和相应采用地区间该树种重要值或灌木地理成分两相似性指数所作的地区聚类分析结果相类似,也和福建植被区划的地区划分基本吻合,表明关联分析法对植被区划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江西区域文化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地理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概要介绍江西区域文化体系及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地理因素对江西区域文化的影响,着重分析了江西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人口迁移等地理因素对江西区域文化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喀斯特森林不同种组的耐旱适应性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把土壤-植物-大气视为一个连续体,通过研究喀斯特森林树种不同适应等级种组的吸水潜能、耗水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初步评价各种组的耐旱适应性。结果表明,水分平衡方式因种组而异,先锋种为高输入低输出高效率类型,次先锋种为中输入中输出较高效率类型,过渡种为较低输入中输出较低效率类型,次顶极种和顶极种为中输入、中输出中效率类型。先锋种、次先锋种耐旱适应性强于次顶极种和顶极种。同一种组内落叶阔叶树种耐旱适应性弱于常绿阔叶树种,证实了“喀斯特森林中落叶成分是对干旱的适应”的论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