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语码转换是指操双语者在同一或不同话轮中对两种语言进行交替使用的双语现象或言语行为。语码转换是语言之间发生接触、互动的必然结果。文章以当代高校学生之间日常语码转换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旨在阐述高校学生语码转换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2.
黄从玲 《科技信息》2011,(3):I0199-I0199
因英汉双语在结构及习惯表达上的差异性,在英汉翻译中运用视角转换的方法,可使译文通顺流畅,符合译语读者的语言习惯。本文主要分析正反转换,形象转换和虚实转换,说明视角转换的翻译方法对于增强译文的可读性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双语类型是双语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双语类型在诸种社会人文因素的作用下会产生转换。从西南地区的双语类型转换看,移民、民族地区治理及西南边疆治理与开发、商贸发展、文化教育的发展、民族杂居、婚姻家庭组合、民族心理及语用观念等方面是诱发双语类型转换的主要因素。双语类型转换对语言结构发展、语言使用及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裴丽华 《科技信息》2009,(3):302-303,312
语码转换是语言与语言接触自然产生的结果,由此而呈现的语言变化是语言变异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各国学者又从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种种不同的角度入手,把语码转换作为一个普通的语言的社会现象。本文旨在使读者对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双语或多语环境中未被人所重视的语码转换现象有更深的了解,重新思考我们对语码转换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双语语义表征的脑功能成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介了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有关双语语义表征的理论观点及其研究方法,重点总结了近几年来双语语义表征的脑功能成像研究结果,指出当前双语脑功能研究的主要问题是:1) 不同语言的语义表征是否具有完全一致的神经基础;2) 语言熟练程度和语言获得年龄对语义表征及其神经基础有什么影响;3) 两种语言的转换和翻译由哪些脑区负责,是否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数学双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提高双语者的数学语言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数学语言的学科特点给双语者带来了诸多学习上的困难,培养加强哈萨克族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对提高数学阅读、数学表达以及数学理解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为支撑,以实例论证日常交际中在威胁面子的情景下,语码转换可以用于协商人际关系;而在政治语境中,交际者可利用语码转换意义的模糊性来间接地建立、加强或破坏人际关系。语码转换既可保全双方的面子,也不影响交际目的的实现,是熟练的双语者乐于选择的一种间接语言策略。  相似文献   

8.
英汉翻译,离不开形合与意合的统一,这一特点要贯穿英汉翻译始终。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的主要差别为"形合"与"意合",这种差别对翻译的影响较大,译者在双语转换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分析双语的特点,发挥译语的优势,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提高语际转换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语码转换已经被许多研究人员讨论过。然而,对这一主题进行一些研究后,我们注意到,对校园语码转换现象研究的很少,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大学校园里中英双语者语码转换的原因,以及被调查者对校园语码转换这个现象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从行为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两方面,对双语经验与执行功能的相互影响的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日常生活中双语者往往需要抑制非目标语言、激活目标语言,并根据不同场合或对话者,交替转换两种语言,而这些活动中,双语者需要执行功能的参与.新近的双语经验对执行功能影响的研究发现了双语优势效应,即双语经验使得执行系统获得大量训练,进而在非言语抑制、转换的执行功能任务中表现出一定的优势效应,并从神经可塑性角度分析双语优势效应的内在机制.最后从发展角度、执行功能研究的细化角度,提出有关双语优势效应研究方面的一些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