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采用有机合成法合成茶多酚-锗化合物.运用反相液相色谱技术初步分离茶多酚和茶多酚锗的酚类组成.选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化飞行时间(MALDI-TOF)质谱技术分析茶多酚及茶多酚-锗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茶多酚主要由儿茶素及酚类化合物组成,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棓酸甲酯(EGC-MG)和表三羟基黄烷-3-醇没食子酸酯(EZG)易与Ge4 反应且形成含锗的酚类化合物.茶多酚及茶多酚-锗化合物均有抑制肺癌细胞生长的能力,其抑制速率随着酚类化合物浓度增加而提高,但茶多酚锗抑制速率高于茶多酚近1倍.  相似文献   

2.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并结合小鼠耳肿胀法和局部创面止血实验,研究壮药山风山芝麻复配牙膏抗炎止血的最佳配比.结果显示,山风、山芝麻复配牙膏具有抗炎和止血作用,而且山风山芝麻配比为1∶2时,复配牙膏的抗炎和止血作用与云南白药牙膏相当,是最佳的配比.  相似文献   

3.
茶叶中茶多酚的分析测定方法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多酚是目前公认的对自由基具有卓越清除能力的天然抗氧化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与药品方面.随着茶多酚应用的开发,其分析方法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完善.本文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茶多酚含量的分析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概括介绍了国内外二十余年来用于测定茶多酚含量的光度法、色谱法、电化学法等化学分析测定方法,以期为今后茶多酚分析测定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河南科学》2017,(6):909-913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法对茶多酚醇提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选择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温度为自变量,茶多酚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茶多酚醇提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取20%,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76℃.在此工艺条件下茶多酚提取率理论值为18.75%.  相似文献   

5.
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在食品、油脂、保健、医药、日化、精细化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就茶多酚提取的各种方法的基本流程及各自的优缺点及茶多酚的用途作一综述,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茶多酚微胶囊对油脂自氧化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β-环糊精、乙基纤维素作为复合壁材,单苷酯为乳化剂对茶多酚进行微胶囊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包埋工艺条件:芯壁材比为1∶6,β-环糊精与乙基纤维素的比为4∶1,单苷酯的添加量为壁材质量的0.3%.考察了茶多酚微囊的释放性能及对大豆油自氧化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茶多酚微囊在不同极性的介质中均有缓慢释放的特性,在油溶性介质中的持续释放时间最长.茶多酚微囊的形成使其抗氧化活性大大提高,添加0.02%的微胶囊茶多酚,其对大豆油的保护系数高达5.27,抗氧化活性与茶多酚相比提高了18.2%;酒石酸对茶多酚微囊的协同效应最强,增效系数为2.86.  相似文献   

7.
茶叶有效成分的综合提取分离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茶叶中提取分离茶多酚、咖啡因和茶多糖.方法:以绿茶为原料,95%乙醇回流提取,采用氯仿、乙酸乙酯萃取分离咖啡因和茶多酚,茶渣水提醇沉提取茶粗多糖.结果:从单一原料,成功提取分离出了茶多酚、咖啡因和茶粗多糖.结论:此法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  相似文献   

8.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而茶多酚具有抗肿瘤和抗氧化的作用,作者研究茶多酚对体外培养的卵巢癌COC1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茶多酚处理卵巢癌COC1细胞,24h后分别采用AO/PI双染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DNA Ladder),观察和分析茶多酚对COC1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茶多酚(≤500μg/mL)处理24h后,出现早起凋亡现象;而高浓度的茶多酚(2 000μg/mL)后,出现了明显的晚期凋亡现象;过高浓度(4 000μg/mL)处理,细胞出现死亡现象.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处理后,细胞均可检测到DNA Ladder,且随着茶多酚浓度的增加,DNA裂解程度加深,电泳中DNA Ladder更明显.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茶多酚处理均可以诱导卵巢癌细胞株COC1产生细胞凋亡,研究结果为筛选新型的抗癌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量研究表明,长期饮茶尤其绿茶者,可大大降低各种癌变的发病率,而且对多种体内外肿瘤具有直接杀伤作用.作者通过采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初步探讨茶多酚对Hep-G2细胞的凋亡作用.采用MTT法(噻唑蓝比色法)和AO-PI(吖啶橙-碘化丙啶)双重荧光染色法研究了茶多酚诱导Hep-G2细胞株的凋亡作用.MTT法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茶多酚对Hep-G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存在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随着茶多酚浓度的升高,其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也升高.Hep-G2细胞经茶多酚作用后,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可见凋亡小体,荧光强度增强,细胞呈现凋亡现象.茶多酚在体外对Hep-G2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诱导其发生凋亡.研究结果为茶多酚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浸取方法对黑茶中茶多酚的浸取效果,并分别用分光光度法和间接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黑茶样品中茶多酚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2种测定方法的相关性良好,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