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耳茨海默氏症至今仍是很难治的,这个跟痴呆患者认识力降低伴有胆硷能神经递质耗损的假设是相一致的——这个假设认为记忆力衰退和脑的胆硷能神经递质的耗损有关,——所以,最有效的药物是抗胆硷脂酶类药物如毒扁豆硷和四氢喋呤,这些药物有防止  相似文献   

2.
两栖类和爬行类峡核内的AChE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书荣 《科学通报》1985,30(20):1571-1571
电生理研究表明,乙酰胆硷可能是两栖类和爬行类峡核内的一种神经递质,但对其水解酶乙酰胆硷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在峡核内的分布却了解不多(两栖类)或一无所知(爬行类),而丰富的AChE又是鉴定胆硷能神经元的必要条件。此外,我们曾根据神  相似文献   

3.
正日常生活中听到或看到的营养误区很多,近几年经过专家们的大力科普,像"豆浆和鸡蛋不能同吃""菠菜和豆腐不能同吃"这样食物相克的误区基本被破除,但还有一些大家不太了解的营养误区。高血脂的人不能吃鸡蛋每枚鸡蛋中胆固醇的含量大约是290毫克,可是对蛋黄中脂类进行分析发现,胆固醇占4%~5%,磷脂占30%~33%,磷脂具有降低胆固醇沉积血管壁的作用,而蛋黄中的甜菜碱具有降低血脂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美国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4.
陈邦华 《科学通报》1989,34(15):1173-1173
可逆性胆硷酯酶抑制剂(简称可逆性抑制剂)可与乙酰胆硷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发生可逆性结合,使酶活性暂时受到抑制,以后酶活性又可恢复。临床上广泛利用这类药的特点来治疗青光眼、重症肌无力,或用于有机磷农药及神经性毒剂中毒的防治;近年来还用于麻醉催醒、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及治疗老年性健忘症和老年性痴呆等疾病。  相似文献   

5.
王书荣 《科学通报》1985,30(12):941-941
一些研究表明,乙酰胆硷(ACh)是无尾两栖类视顶盖中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峡核是顶盖胆硷能活性的重要来源;峡核的乙酰胆硷酯酶(AChE)活性通过顶盖受眼摘除的影响。Felix和我们已在前文指出,ACh可能在蟾蜍峡核中起突触递质作用。为进一步揭示两栖类峡核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我们采用微量离子电泳技术研究了ACh、谷氨酸(Glu)和甘氨酸(Gly)对蛙峡核神经元胞外记录电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江连海 《科学通报》1985,30(10):782-782
一般认为副交感节前神经元是胆硷能的,但我组过去看到:大白鼠HRP标记的颌下腺节前神经元区域不出现胆硷酯酶阳性神经元。这种情况是大白鼠特有的,还是普遍的?为此,我们在猫做了同样的工作。接着又用逆行荧光染料永固蓝(Fast B1uc简称FB)浸泡颌下  相似文献   

7.
有些冠心病人认为,鸡蛋是高胆固醇食品,怕长久食用后会加重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因而敬而远之。其观点对吗?用现代科学方法测定后可以知道,平均每枚鸡蛋含胆固醇约200毫克左右,含脂肪约5克,因此结论为鸡蛋是一种低热食物,不必担心。一些冠心病人只吃蛋白,不吃蛋黄,这种吃法也不科学。因为蛋黄除营养较蛋白更丰富外,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早餐的认识也有所提高。俗话说,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这是有科学根据的。于是大家在早餐桌上多加了一杯牛奶或是一只鸡蛋。但仅仅这样,很多人就认为早餐吃好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其实,这里有一定的误区。早餐要吃好,但是到底需要吃什么?恐怕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一份具有科学营养的早餐应该是由四大类的食品组成:第一类是粥、面包、面条等主食;第二类是鸡蛋和肉类等;第三类是豆腐脑、豆腐干、豆浆等;第四类是蔬菜和水果。早餐的份量多少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9.
金国章 《科学通报》1959,4(16):529-529
我国出产的蘿芙木(Rauwolfia verticillata(Lour.)Baill.)已有过化学和药理的报导。刘铸晉等从广西蘿芙木全硷中获得一种生物硷,称之为山馬蹄硷(samatine),它是一种季胺类型的强硷。根据其化学結构和药理的关系,作者研究了它的外周作用,特別是对N-胆硷反应系統的作用,以期闡明全硷的一些作用机制。材料和试验山馬蹄硷(C_(20)H_(25)O_3N_2Cl)盐酸盐易溶于水,是刘铸晋等从广西蘿芙木根部經离子交換剂(zeo-Karb226)获得的結晶品。猫用乙醚或氯醛醣麻醉,从靜脉注射山馬蹄硷3  相似文献   

10.
你吃对了吗?     
<正>报刊、电视和网络上各种健康知识和饮食建议层出不穷,彼此矛盾的说法也比比皆是,那么孰是孰非?让我们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随着现代人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五花八门的"健康常识"也随处可见。它们一会儿说咖啡对健康有益,一会儿说咖啡致癌;这个说鸡蛋是最佳的营养来源,那个说鸡蛋吃了升高体内胆固醇……越是听得多越是  相似文献   

11.
正是由于人类复杂微妙的情感行为,我们的生存环境才变得丰富多彩。那么,对于我们种种的情感行为,又是如何来进行检测的呢?科学家们利用了一种叫做生化检测的方式来诠释它们。忧郁的检测当身心感到痛苦压抑时,人很容易变得烦躁起来,久而久之会直接影响身心健康。研究认为,无论是皮肤还是大脑,每个人细胞的化学特性是相同的,而烦躁者脑细胞神经传递乙酰胆硷便会增多,所以可用测定乙酰胆硷来测定烦躁不安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现在,大家知道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早餐吃得好”是健康的保证。然而很多上班族早晨起来,喝一大杯牛奶,煎一个鸡蛋,吃一些肉片,拿上一个水果便匆匆离开了家门,认为这样的早餐已是很理想了。但营养专家指出,如此搭配,蛋白质、脂肪摄入量是够的,但却忽略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膳食结构中,合理的早餐营养结构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产热值比例应该在12∶25~30∶60。由此可以看出,碳水化合物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而谷类食物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营养搭配基本要求是:主副相辅、干稀平衡、荤素搭配。早餐…  相似文献   

13.
欧玲 《科学通报》1991,36(1):61-61
我们过去的工作表明,5-羟色胺(serotonin,5-HT)除作为豚鼠椎前神经节非胆硷能迟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late slow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ls-EPSP)递质以外,还对N型胆硷能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ast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f-EPSP)传递过程有明显的易化作用,并对其易化作用进行了定量和介导受体的研究。 本工作旨在应用细胞内记录技术,在离体豚鼠腹腔神经节上研究5-HT易化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过程的作用机理,以期进一步阐明5-HT在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要了解中国人的饮食结构首先要了解我们每天都在吃什么。早餐是我们一天中最早摄入的营养,通过早餐我们能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人的饮食结构问题。一般来说,早餐中必须含两大类食物,即碳水化合物(如粥、馒头、面包等)和蛋白质类食物(如鸡蛋、牛奶、豆腐等),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     
咸鸡蛋怎么变成的?许多人都喜欢吃咸鸡蛋,不过知道咸鸡蛋是怎么做的人就不多了。你知道吗?也许你会想是不是在鸡蛋上开个孔,然后再用盐水煮就行了?可是,无论你怎样仔细地查看咸鸡蛋,都不能发现这个孔开在哪里。那么,咸鸡蛋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16.
鸡蛋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与人体蛋白质的组成相近,是一种理想的天然"补品"。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却将鸡蛋视作引起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元凶,原因就是其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使原本就有上述疾病的患者觉得,再吃鸡蛋,简直就是"火上浇油"。不少人开始对鸡蛋敬而远之,甚至"谈蛋色变"。  相似文献   

17.
<正>曾几何时,国产食品自毁长城,食品安全引来无穷恐慌与诟病。如今,李嘉诚投资制造的人造植物蛋乘虚杀入市场,于2014年6月13日在香港正式发售——以绿色、营养、低价为招牌,引发养殖业界、餐饮业界一片哗然!人造鸡蛋能生鸡吗?人造鸡蛋与真鸡蛋一样吗?如果人造鸡蛋能生鸡,这可证明一大难  相似文献   

18.
鸡蛋里何时会长出血管?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或许会难倒不少人。但是,科学家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鸡蛋,可以让你很直观地看到问题的答案。我们常吃的鸡蛋基本上是不会发育成小鸡的,  相似文献   

19.
谁都想拥有一头秀发,那么,怎样得到呢?增加营养。一般来说,要想使头发乌黑秀美,需多吃些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质的食物。头发细黄的人应多吃鲜奶、豆类、海带、紫菜、菠菜等,少吃糖与脂肪;脱发明显的人应多吃花生、黄豆、海带、芝麻、鸡蛋等。经常梳头。经常梳理头发,能刺激头发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头发生长期的延长,避免头发的过早脱落。其顺序是先由里向外,再从后脑向前,最后再理顺发型;早晚各轻巧梳理1次,注意不要用力过猛,否则会扯断头发。经常按摩。按摩是保养头发的重要环节。按摩  相似文献   

20.
正A鸡蛋美味而营养丰富,深受人们青睐。如今,鸡的饲养技术越来越科学,鸡蛋的保存期得到延长,各种风味的鸡蛋料理也被开发出来,使得鸡蛋的全球产出和消耗量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在2009年,全球共有64亿只母鸡产出了6210万吨鸡蛋。鸡蛋是性价比超高的蛋白质来源,它能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全部种类的氨基酸,是一种"完整蛋白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