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证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90~2007年在国内期刊发表的有关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39篇实证研究论文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对象、研究工具、研究主要结论和结果归因加以总结和阐述,揭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大致轮廓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抽样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存在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利用二年时间从体育锻炼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进行了研究,证明合理的体育锻炼对维持或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有显著性,通过体育锻炼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来揭示科学的锻炼方法有助于改善与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中央民族大学教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状况的基本感受,对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态度与认识的抽样调查、成因分析,探讨了进一步有效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前针对少数民族在文化适应的研究已成为少数民族教育及心理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对少数民族参与社会文化的适应力的研究较为薄弱.文章探讨藏族大学生对社会文化所表现出的适应及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针对湖南藏族学生在跨文化意识、态度、情感及能力四维度开展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藏族学生在跨文化适应能力方面主要受到跨文化意识及跨文化态度方面的影响,在年龄、性别、生源及专业方面都存在差异.湖南藏族学生入学早期普遍缺乏文化适应的主动性,需加强学校和社会的共同作用,以有效地改善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力.  相似文献   

5.
试论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德育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大学生95%以上来自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勤奋学习、热爱劳动、吃苦耐劳、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们具有传统的民族风俗和民族特点的健康心理。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不断冲击,他们同样面临着社会适应不良、自我意识不良和人际交往不良的心理。因此,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其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是摆在高校领导、师生面前的一个十分急迫而严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近十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试图对真正的教育践行有所启示、指导与完善。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研究的起步较晚,但自1995年以来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作为一个拥有多民族的国家,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数量也不少,其中主要包括(1)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状及民族差异性的探讨;(2)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探讨;(3)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模式的研究。不过,这部分研究涉及内容并不完善,问题主要存在于(1)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危机及行为问题预防的筛查与评估体系并没有专门的研究;(2)少数民族大学心理危机及行为问题应对的研究缺乏系统性,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凌齐 《科技信息》2012,(4):299-299,301
采用SCL—90量表对广西民族大学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某些心理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倾向,男生和女生在这一方面有差异,本文提出了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调节作用及在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学业倦怠包含了情感衰竭、讥诮和个人成就感低落,对个体的学业发展、能力提高和人格完善有影响,也与文化适应态度的倾向性有关。从整体上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倦怠水平偏高,而四种文化适应模式也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大学教育在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倦怠状况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积极倡导合理的文化适应模式,并进行融合意识的培养和双文化认同态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云南少数民族师范类大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同学要回到自己的家乡从事中小学教育,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兴趣、情绪、心态、心理健康状况等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云南少数民族师范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中小学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及内隐测量的方法,以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探讨民族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自我认同的调节作用.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上无统计学意义,在强迫、抑郁和偏执因子上有统计学意义;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整合、自尊水平、自我认同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自我认同在民族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起调节作用.因此,应加强内地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意识教育,提高自我认同感,促进认同整合,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大学生常模在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和偏执三因子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父母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与父母文化程度为中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强迫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文化程度为中学与父母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不显著;父母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与父母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强迫和其他二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其心理问题检出率越高.  相似文献   

12.
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情况不甚理想,存在着诸多亟待完善和解决的问题,要坚持以主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立体化,网络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进步以及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机遇和新挑战。所以,我们应以一种新的观点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既有个体自身的心理素质,也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涉及了来自于生物、心理、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得到高等院校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党永灵  石颖 《科技信息》2009,(23):I0114-I0115
近年来,大学生的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般认为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压力。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各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身心健康,以积极、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痰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东北少数民族大学生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究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为民族地区的心理咨询和民族教育工作提供依据,为此本文采用EPQ(adult)对153对照组大学生和157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测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格特征的成因做深入的分析,少数民族男女大学生内-外向(E)维度得分和掩饰性(L)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神经质(N)维度和精神性(P)维度得分子常模,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民族文化背景是形成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格特征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元琳 《科技信息》2009,(7):117-117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子,通过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开展网络心理辅导,以及加强朋辈心理辅导等途径.开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群体中的精英,对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少数民族大学生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的发展受年龄、社会和民族三个因素的制约,三个方面因素交互作用,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呈现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新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他们脱离自己熟悉的母体文化来到一个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环境中,跨文化适应便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近些年,多元文化教育被广泛地运用到学校教育中,以提高学生对多元文化社会的适应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针对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现状,有必要借鉴多元文化教育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谈起,总体概括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障碍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使大学生能在备方面特别是心理上更适应当代的急剧变革,培养跨世纪的新一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20.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较大的推进和加强,但是还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特别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创建全新的教育模式,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朝着系统化、科学化、整体化和规范化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