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3-氨甲基吡啶和2,6-二吡啶甲酸为原料合成了多功能桥联配体2,6-双(N-(3'-吡啶甲基)酰胺基)吡啶(L),配体L和硫酸钴反应得到了一个新的配位聚合物[Co2(L)2(CH3OH)4(SO4)2]n·4n CH3OH(配合物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该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具有20-元大环的双核结构亚单元,通过配体L和SO2-4双桥联成一维双链结构,再通过链间弱的C—H…O氢键作用组装成三维的超分子.此外,对配合物1的磁性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N,N'-双(2-羟基-1-萘酚醛)-2,6-二亚胺吡啶配体(L)及其Co(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及差热-热重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Co(NO3)2L·2H2O.在PH值为7.25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以溴化乙锭为荧光探针,用荧光光谱、黏度实验测定研究了Co(NO3)2L·2H2O与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o(NO3)2L·2H2O与Ct-DNA客易发生插入作用,结合常数Ka=2.34×105 L/mol,结合位点为1.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配合物Co(Pydca) (L1)3 (1),{[Co2(L2)2Cl4]·3DMF}n(2) (H2Pydca=2,6-吡啶二羧酸,L1=5,6-二甲基苯并咪唑,L2=1,4-二(5,6-二甲基苯并咪唑)丁烷,DMF=N,N'-二甲基甲酰胺),并借助于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中存在着一种晶体学上独立的单核钴单元,钴中心为六配位畸变八面体构型,通过N-H…O氢键作用单核钴单元从零维堆积成三维的网络结构;配合物2通过配体L2桥联呈现出Z型一维链结构,并进一步通过7-7堆积作用形成二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单核配合物[CoL(NO3)]·(NO3)·8H2O单晶,其中L为穴状配体。配合物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Co(Ⅱ)离子和大环上的四个氮原子以及NO3上的两个O原子配位呈八面体构型。该配合物能有效地催化4一硝基苯酚醋酸酯的水解反应。实验表明,在pH=9.10时,二级速率常数Kcat=0.0027L·mol^-1·s^-1。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用两种结构相似的含N羧酸配体:3-(4,4’-联吡啶)丙酸(BPA)和对氨基苯甲酸(p-ABA),合成得到两个过渡金属配合物:[Ni(SO4)(H2O)3(BPA)]2·2(H3O)·6(H2O)(1)和[Cd(H2O)(p-ABA)2]·2(H2O)(2)。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1中BPA配体的吡啶N原子和羧基原子都参与了配位,两个BPA同时与两个Ni(Ⅱ)离子配位,形成首尾相连的双核配合物;配合物2中p-ABA配体的两个配位基团氨基和羧基也都参与了配位,形成与配合物1相似的配合物结构单元,并进一步形成一维配位聚合链。两个配合物都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结构的超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2例铜(Ⅱ)的配合物[Cu(phen)2Cl]NO3·3H2O(1)和[Cu(bipy)(H2O)2SO4]n(2)(phen=1,10-邻菲罗啉,bipy=2,2′-联吡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表征,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其结构.配合物1和2都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其中配合物1是单核小分子结构,Cu(Ⅱ)离子具有变形四方锥的配位环境,分别与2个邻菲罗啉配体上的4个氮原子和1个氯离子配位,离散的小分子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平行于bc平面的2D层状结构,进一步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是一维无限链结构,Cu(Ⅱ)离子具有扭曲八面体配位环境,分别与2个联吡啶氮原子、2个水分子氧原子和2个SO2-4氧原子配位,SO2-4桥连相邻的Cu(Ⅱ)离子形成1D链结构,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独特的双链结构,由于双链两侧的bipy分子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平行于bc平面的2D超分子结构.此外研究了2例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溶液法合成一个二维Co(Ⅱ)配合物Co(pmida)(pica)(H2pmida=2-氨甲基-N,N’-二乙酸吡啶, Hpica=2-吡啶甲酸), 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红外光谱和电子光谱对配合物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在标题配合物中, 中心原子Co(Ⅱ)呈扭曲的N3O3八面体配位构型;晶体相邻分子间存在C-H…π边对面作用和π-π相互作用, 使得沿b轴方向看, 配合物形成两条平行的波浪形链条. 运用Gaussian 03程序, 以配合  相似文献   

8.
以多氮杂环配体二吡啶[3,2-a:2',3'-c]并吩嗪(DPPZ)和[2,3-f]吡嗪并[1,10]菲罗啉(Pyphen)为配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两个配合物[Zn(DPPZ)2SO4]·2H2O(1)和[Cd(Pyphen)2Cl2](2),利用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都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都为C2/c.配合物1的晶胞参数为:a=17.500 7(9),b=7.234 4(5),c=23.182 2(14),β=94.942(5)°,V=2 924.1(3)3,Z=4;配合物(2)的晶胞参数为:a=8.509 8(17),b=12.524(3),c=22.683(5),β=95.31(3)°,V=2 407.0(8)3,Z=4.配合物(1)和(2)均为零维结构单元,配合物(1)的单元之间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的配位单元之间通过Pyphen配体的π-π堆积作用构筑成一个二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配合物[Cu(DPQ)2(ClO4)](ClO4)·H2O·0.5CH2Cl2·CHCl3(DPQ=2,3-双-(2-吡啶)喹喔啉)的合成及表征(元素分析、电导、红外和紫外光谱).室温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标题配合物(C37.5H28Cl6CuN8O9,分子量=1010.92)处于正交晶系,Pmmn空间群,a=1.0547(2)nm,b=1.1819(2)nm,c=2.0014(4)nm,V=2.4949(9)nm,Z=2,Dc=1.346g/cm3,F(000)=1024,μ(MoKα)=0.813mm-1.最终精修得到的R及wR因子分别为0.0452和0.1070,独立衍射点个数为2367.配合物由分立的[Cu(DPQ)2(ClO4)] 阳离子,未配位的ClO4-阴离子和溶剂分子组成.中心Cu 离子分别与两个DPQ配体上的4个吡啶氮原子以及高氯酸根上的一个氧原子配位,其配位几何构型为理想四方锥.两个DPQ配体仅通过吡啶氮原子与Cu 离子螯合配位,形成两个七元环.此外,结构中两个平行喹喔啉环之间存在着π…π堆积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两个以含氮杂环芳基羧酸为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Mn(L)2(CH3OH)2(H2O)2](1)和[Co(L)2(H2O)4]·2H2O(2)(HL=4-(1-四氮唑基)苯甲酸),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中的金属离子均采取八面体配位几何构型,但对相同配体的不同配位原子具有配位选择性:在1中,与Mn(Ⅰ)配位的是羧基上的氧原子,而在2中,与Co(Ⅱ)配位的是四氮唑基上的氮原子.另外,配合物1和2均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将单核结构单元连接成三维超分子网络.  相似文献   

11.
通过自组装制得[Zn(4,4'-bpy)(CH3COO)(NO3)]n(配合物1)和[Y(bpy)2](NO3)3(配合物2).其中,4,4'-bpy为4,4'-联吡啶,bpy 为2,2'-联吡啶.对配合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结构表征.配合物1是聚合物,锌离子为6配位,4,4'-联吡啶作为双齿桥联配体使配合物呈线性一维链,而醋酸根作为双齿桥联配体和链间的π-π堆积作用,又使配合物形成一维网状的结构.配合物2中Y(Ⅲ)是10配位,2个2,2'-联吡啶各提供2个氮原子,3个硝酸根各提供2个氧原子参与配位.  相似文献   

12.
在水热反应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型Co(Ⅱ)配合物[Co2(cpa)2(phen)2(H2O)2](1)(cpa =3-(4-羧基苯基)丙酸、phen=1,10-邻菲罗啉).采用CHN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及单晶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体学参数:a=1.26192(14) nm, b=1.59916(17) nm, c=1.04130(11) nm,β=111.935(2)°.配合物1为环状双核结构,其基本结构单元由1个Co原子、1个3-(4-羧基苯基)丙酸、1个1,10-邻菲罗啉和1个配位水分子组成,形成畸变的八面体配位构型.相邻的配合物分子间通过氢键的识别作用形成1维超分子链.π···π堆积作用将邻近的超分子链进一步扩展为2维超分子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Co(Ⅱ),Ni(Ⅱ)的氯化物和2-乙酰吡啶、乙醇胺为原料合成新型Schiff碱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一锅煮"法合成得到了两个新的配合物[C23 H22 N4OCoCl2]·(CH3CH2OH)(1)和[C23H22N4ONiCl2]·(CH3CH2OH)(2).结果 根据结构分析推测,2-乙酰吡啶、乙醇胺在金属离子模板作用下,发生复杂的反应,形成了新的Schiff碱配体.结论 配合物的结构测定表明,新的N4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1:1的配合物,其中有3个N原子与金属配位,另有2个抗衡阴离子Cl-参与配位,配位单元呈畸变的三角双锥构型[MN3Cl2].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烟酸为原料合成得到了有机配体1-(3-吡啶基)丁烷-1,3-二酮,再同Cd(N03)2·4H2O进行配位反应,得到一双核镉配合物.采用1H NMR、UV-vis、FrIR等技术对其组成进行了表征,并经X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a=15.666(5),b=7.701(2),...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3种吡啶-2,6-双酰胺分子吡啶-2,6-二[N-(1'-羟乙基)甲酰胺]、吡啶-2,6-二[N-(2'-羟丙基)甲酰胺]、吡啶-2,6-二[N-(1',1'-二甲基-2'-羟基)甲酰胺]的镉(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方法确定配合物的组成,比较分析配位前后游离配体与配合物的红外和紫外吸收光谱,推测了配合物的可能结构,并采用紫外光谱滴定法对配体与Cd(Ⅱ)离子在溶液中的配位行为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3种镉(Ⅱ)配合物的配位模式相同,均为1∶1 ML型,配体中两个酰胺键N原子和吡啶环N原子作为配位原子参与金属离子Cd(Ⅱ)配位成键。  相似文献   

16.
以2-吡啶甲酰肼为起始原料合成了5-巯基-2-(2-吡啶)-1,3,4-噁二唑(L),以此为配体与CoCl_2·6H_2O反应得到双核Co~Ⅱ配合物Co2(L)_2(DMSO)_2Cl_4,并对该配合物的结构进行研究.X-ray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结构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_1,由2个配体分子、2个CoCl_2和2个DMSO分子组成.  相似文献   

17.
将CuCl2的二氯甲烷溶液缓慢倒入含有N-(邻氯苯甲酰基)-N'-(2,3-二甲基苯基)硫脲的乙醇溶液中,得到一个对称单元C32H30N4O2Cu Cl3S2·CH2Cl2的二聚物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的单晶结构数据表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2)。采用DSC/TG测试了二聚物和配体的热分解性能,发现配合物和配体的熔化和分解过程同时进行,且配体与Cu形成双核配合物后,热稳定性增高。  相似文献   

18.
以金属盐Cr Cl3·6H2O与2-(1H-四唑-5-基)吡啶(tzp)配体通过H管溶剂扩散法合成了双核铬配合物[Cr2(Cl)2(tzp)4],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其单晶结构.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配合物中每个铬离子分别和四个tzp配体的四个氮原子,两个氯离子配位,形成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另外对配体和配合物分别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3-吡啶甲酸(L=3-吡啶甲酸)和钴(Ⅱ)的配合物Co(L)2(H2O)4。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对所合成的对3-吡啶钴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位聚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m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4.155 2(13),b=6.882 7(6),c=8.492 1(8),β=118.284 0(10)°,晶包体积V=728.57(11)nm3,Z=2,Mr=375.20,Dc=1.710,F(000)=386,μ=1.224 cm-1,R1=0.023 2,w R2=0.069 2。通过对其结构的分析,认为它是一种新的钴(Ⅱ)的配合物,钴(Ⅱ)与配体分子上的N和水分子中的O形成了六配位结构。  相似文献   

20.
以3-乙酰基吡啶和草酸二乙酯为原料,合成得到3-吡啶甲酰基丙酮酸乙酯(简称HL),核磁共振波谱表明该物质的?-二酮部分在溶液中采取烯醇式结构。通过界面扩散法合成了该配体的第一个配合物{CuL2}n,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详细的结构分析。该配位聚合物中Cu(II)与四个L?配体形成拉长的反式CuN2(OO)2八面体配位构型。两种晶体学独立的L?配体都是以?-二酮基的两个O原子螯合一个Cu(II), 以吡啶N原子与另一个Cu(II)配位,形成二维网格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