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天下水浒论坛(菏泽)——水浒文化研讨会暨山东省水浒研究会年会"在山东菏泽召开,来自全国的近五十名专家学者围绕水浒文化、水浒文本阐释及人物解读、《水浒传》的传播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2.
从金圣叹的同时代人李渔开始,就陆续有人评论金圣叹对《水浒》的评论。其中,肯定的意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金圣叹提高了《水浒》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二、对《水浒》本身评改得好。 本世纪三十年代初的赵苕狂,在《水浒传考》一文中说:“金圣叹这个人,当然是这部现行《水浒传》的一个大功臣”。还称:“(金圣叹)说《水浒》与《史记》、《国策》有同等的文学价值,说施耐庵、董解元与庄周、屈原、司马迁、杜甫在文学史上占同等的地位;又说:‘天下文章无出《水浒》右者,天下之格物君子无有出施耐庵先生右者!’如此的眼光,如此的胆气,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可谓‘前无古人’”。稍后的刘半农,也赞扬金圣叹对《水浒》的“删改”、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关于评论《水浒》的指示发表后,中文系党总支及时地、认真地组织全系师生学习毛主席有关评论《水浒》的指示和鲁迅对《水浒》的评论,积极开展了革命大批判,评论和讨论《水浒》的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为“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系党总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 12月 7日至 9日 ,杭州师范学院的浙江《水浒》研究会 ,在该院人文学院的大力协助下 ,举办了第 16届学术研讨会。3 6位省内外学者、专家及《水浒》爱好者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是 :杭州与《水浒》。首先 ,与会者指出 :杭州应是《水浒》的孕育之地。其依据 :一、自北宋灭亡 ,水浒故事在各地开始萌芽、诞生的时候 ,杭州是发展水浒故事最为合适的地方 ,它具有最为优越的条件。因为 ,南宋建都杭州 ,城市急剧发展 ,成为全国第一大都 ,再加上西北大量军队驻扎于杭州内外 ,数百万的市民与士兵都需要文化娱乐 ,而“说话”是最受他…  相似文献   

5.
由湖北省《水浒》研究会、北京市《水浒》研究会和浙江省《水浒》研究会联合发起的全国第三届《水浒》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八月三日到七日,在河北省秦皇岛举行。  相似文献   

6.
《水浒传》作为四大奇书之一 ,存在很多可研究之处 ,如 :它的译名、异名、标点等 ,另外它也广泛流传于民间 ,成就了许多以说水浒出名的“水浒人”。  相似文献   

7.
《水浒》文化肯定“仁者好人”、“富者好仁”的正确理念,启发及时行义的社会责任,宣扬大一统思想,《水浒》文化中的忠义传奇故事目前轰动了台湾,这些都说明《水浒》文化具有现代价值.当此大时代快速进步转化之际,《水浒》文化也在去芜存菁中更新转化,在继承传统中转化传统,以适应新时代、新社会.  相似文献   

8.
十月十三日至十七日,浙江《水浒》研究会在我校举行第四次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除本省《水浒》研究者外,还邀请了江苏、河南、四川等地的学者、专家,收到论文共二十二篇。讨论会主要就两个专题进行了的交流和讨论。即:《水浒》研究中的观点,方法问题;宋江“征方腊”的性质和宋江形象的意义问题。一、《水浒》研究中的观点、方法  相似文献   

9.
宋、明文武科举均盛,《水浒》中却少见科举文化的渗透,数百人物中只有6人跟科举相关;《三国演义》每写人物的拜师求学,赞颂文士的出众文才、非凡见解,《水浒》则很少有斯文气息。鉴此,文章认为《水浒》的最早定稿蓝本当出于科举衰落、斯文扫地的元代,且出自不甚精通文史、未曾进过科场的下层人士之手。  相似文献   

10.
明刊《水浒》的版画插图在插图形态上主要有上图下文的"全像"和整版全幅的"出像",《水浒叶子》为清代"绣像"《水浒》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出像"的图目较"全像"概括。"全像"的插图风格较为质朴通俗,"出像"的风格体现出明显的雅化倾向,《水浒叶子》的风格更趋向文人化。"全像"的图文关系极为紧密;"出像"图与文的位置较为疏离,但图文关系仍密不可分;《水浒叶子》的图像虽从文字独立出来,但受文字的影响痕迹依然很深。  相似文献   

11.
《水浒》这部反映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长篇白话小说,其成书无疑是在元末明初;在建都临安后的南宋时代便是“水浒”故事的产生、丰富和传播、演变的重要时期。水浒的民间故事与杭州“水浒”故事的的形成,最早阶段自然是民间故事。据南宋遗民周密在《癸辛杂识》续集上引龚开《三十六人画赞序》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不足采者。”龚开与周密都是南宋时人;而《癸辛杂识》便是周密在南宋亡国之后,隐居在杭州的癸辛街时所著。周密还是一个熟谙杭  相似文献   

12.
从总体艺术上看,金圣叹删改《水浒》,既有成功之处,亦不乏失败之笔。较之原本《水浒》,金本的情节结构更加谨严缜密,语言文字更加明快流畅,但在刻画主要人物形象上则远不及原本完整统一。  相似文献   

13.
姜鸿飞的《水浒中传》是一部博采众书的《水浒传》续书。它通过陈丽卿、祝永清形象与猿臂寨的更改对《荡寇志》做了全面的颠覆;通过招安、征辽、征方腊情节的改写对《征四寇》做了变更;通过预叙的表现手法对《水浒后传》做了照应。《水浒中传》最成功之处在于对《荡寇志》情节的颠覆,俞万春借《荡寇志》对《水浒传》肆意反击的一套被姜鸿飞利用,这种借续书来对其他续书发泄不满之情的作品,在《水浒传》接受史上是一个奇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古典小说史去考察《水浒》──浙江《水浒》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讨论会纪要浙江《水讲》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讨论会,于1994年5月7日至10日在杭州举行。本次讨论会由杭州师范学院筹办,来自省内外的《水浒》研究专家、学者等50余人参加。杭师院党委、科研处...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在对《水浒》的研究中,作者的政治态度和道德立场一直受到异乎寻常的关注,并每每作为论证成书年代,写作目的以及版本等诸多问题的重要依据。诚然,作者在现实政治和道德压力下,不得不同传统话语方式达成某种妥协,但《水浒》成书的决定性因素不在于此。我们认为:从话本和杂剧中吸取继承的现实主义精神贯穿全书,成为《水浒》一书的最大特点。这种现实主义精神迥异于现当代文学中流弊甚深的那种虚假的现实主义,而以“人情物理”为指导原则。其结果是达到了对传统话语及其隐含的道德二元结构的解构。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在对《水浒》的研究中,作者的政治态度和道德立场一直受到异乎寻常的关注,并每每作为论证成书处代,写作目的以及版本等诸多问题的重要依据。诚然,作者在现实政治和道德压力下,不得不同传统话语方式达成某种妥协,但《水浒》成书的决定性因素不在于此。我们认为:从话本和杂剧中吸取继承的现实主义精神贯穿全书,成为《水浒》一书的最大特点。这种现实主义精神迥异于现当代文学中流弊甚深的那种虚假的现实主义,而以“  相似文献   

17.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1):57-62
2005年12月中旬,我国著名史学家、现已84岁高龄的史式教授应邀来菏泽学院讲学,并应学报编辑部之邀,担任“水浒文化研究”专栏的主持人。在接受记者的访问时,他畅谈了自己对《水浒》作品、水浒故事、水浒文化等一系列概念的理解,在菏泽市这一“水泊梁山地区”建立起一块研究水浒文化基地的设想与规划,以及对水浒文化研究中许多问题的看法。问:史老!您以80多岁的高龄,这一次冒着滴水成冰的严寒,奔波万里,从西南的重庆市来到山东省水泊梁山地区,一定经过深思熟虑,要做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要实现一项比较远大的计划,请问是这样吗?答:不错,是有这…  相似文献   

18.
四月二十二日下午,应贵州省作家协会、贵阳市文学工作者协会和我院中文系的联合邀请,武汉师范学院《水浒》研究专家张国光同志,在我院联合教室向五百多名省市文艺工作者、教师、学生,作了题为《如何开创〈水浒〉、〈三国〉研究新局面》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张国光同志阐述了自己的学术见解,对于传统的研究《水浒》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高度评价了金圣叹,认为金圣叹的文学观是正确的,文学批评是深刻的,他是伟大的文学批评家。对于金圣叹批注的《水浒》,张国光同志也给予  相似文献   

19.
《潍坊学院学报》2014,(3):31-32
《水浒》中之山寨林林总总,但归结起来可分四类:一是"避祸型"山寨,此类山寨意之所在唯一,就是避祸;二是"欲成大业型"的山寨,此类山寨是想干番大事业的山寨;三是"主动招安型"山寨,此类山寨因不得已而据山寨,其归宿仍是主流社会,一心招安投降是他们所努力以求的;四是"打家劫舍以谋食型"的山寨,此类山寨将据山寨作为一种谋生之手段。  相似文献   

20.
《水浒》问世的确切年代,或说元末明初,或说明代嘉靖初年,目前学术界仍在争论。但是,对《水浒》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以及社会效果等方面展开评论的,据现在的资料看来,最早确实是在明代嘉靖间。田汝成、李开先、天都外臣等,褒褒贬贬,是是非非,常常出现针锋相对的观点。随之,李卓吾、金圣叹等名家接踵而出,对《水浒》的思想和艺术进行了相当全面而深刻的评论,为明清两代的《水浒》评论奠定了基础。这里,只略述田汝成,李开先等之间的争辨与天都外臣的有关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