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振冲碎石桩是在砂土及粘性土地基中利用振动和水冲就地振制的碎石桩。是一种快速加固地基土的有效方法。振冲法加固后的地基土能满足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及抗液化的要求,制成的碎石桩是一个良好的排水通  相似文献   

2.
【目的】CFG桩+振冲碎石桩可提高原始地基承载力,并达到消除土体液化之目的。【方法】选择开封地区的粉土地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FG桩+振冲碎石桩组合型地基的处理方法,通过现场试验验证处理效果。【结果】结果表明:经过CFG桩+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后的粉土地基强度显著提高,并且强度变得略微均匀一些,液化基本得到消除。【结论】采用该方法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从桩间土的75 kPa,增至复合地基的300 kPa,满足荷载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建筑物基础形式多样、不同部位地基承载力要求差异悬殊且地基沉降变形要求严格的设计条件下,只采用单一的地基处理技术无法有效解决地基问题.本文依托北京某地基处理设计项目,对采用CFG桩复合地基、碎石桩复合地基、换填垫层等多种地基处理形式联合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同时,为了深入研究复杂荷载条件对不同部位地基变形的影响,使用MID...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地基处理手段也日趋多样化,复合地基由于其充分利用桩间土和桩共同作用的特有优势和相对低廉的工程造价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钻孔灌注超流态砼桩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工艺,其桩径在400mm~800mm之间,柱长可达30m。本工程应用CFG桩复合地基,充分发挥了CFG桩的高承载力性能,并通过褥垫层的设置发挥桩间土的承载力。它克服了钢筋砼桩忽略地基土承载力及搅拌桩桩身强度较低的缺点,适用于有较好的持力层的软土地基。一、基本原理CFG桩复合地基粘结强度桩是复合地基的代表,多用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CFG桩是水泥…  相似文献   

5.
在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与地基加固有关的工程问题。为了推广交通建设中的振冲碎石桩法加固软弱地基技术,本文根据近年来对碎石桩加固软弱地基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对其加固原理以及设计、施工和检测等进行全面的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岩溶地区高层建筑砼桩复合地基运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晨 《甘肃科学学报》2003,15(Z1):183-185
通过某高层建筑实际工作资料,对岩溶发育地区地质勘察、施工手段、地基处理和基础方案选择作了运用分析,其中在地基处理上采用砼桩复合地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岩溶地区覆盖土的加固处理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软弱下卧土层直接加固法是一种新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该方法充分发挥了上部良好土层的力学性能,在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同时,避免了大量土方的开挖和堆放,具有节约成本,缩短工期,清洁环保等优点.简要介绍了软弱下卧土层直接加固法的受力机理和施工方法,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该法加固后基础的沉降、应力分布、桩身压缩沿深度变化、桩土应力比及桩土模量比等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与加固前的天然地基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上部荷载作用下,采用软弱下卧土层直接加固法能有效地减小基础沉降,显著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地基土的应力水平.  相似文献   

8.
程渊博 《河南科技》2022,(1):121-124
湿陷性黄土地区由于土体结构的特殊性,在较重荷载的作用下,如不进行地基处理往往会有较大的附加沉降,严重影响主体结构安全.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点,以洛阳市洛龙区东西霍屯棚户区工程改造项目为载体,对项目浅基坑高层住宅区域采用复合地基以满足地基承载力的处理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得出采用复合地基能够有效地满足上部结构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河南三门峡地区湿陷性黄土的特点,提出挤密桩的地基处理方法,阐述了挤密桩加固原理及桩间距的确定,详细介绍了挤密桩加固地基的设计过程,并比较了灰土挤密桩及素土挤密不同的加固效果。探讨了结构性及应力应变关系等工程特性的影响,所得成果可供实际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0.
林波 《河南科技》2012,(4):83-84
<正>灰土挤密桩是一种软基处理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的软基处理加固工程中。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区,使用该处理方法可以消除黄土的湿陷性,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地基压缩性。本文,笔者以丹拉国道主干线西宁过境公路西段6-1标K20+103~K22+100段工程为例,介绍灰土挤密桩加固地基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地基的处理显得尤其重要,处理不当,在通车后,因地基沉陷,会引起桥头跳车等多种不良病害,严重时影响车辆通行,为此,在工程施工中,对路基的不良地基处理、尤其是桥头处理就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CFG桩复合地基是在碎石桩加固地基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基处理技术。其施工工艺已日趋成熟,被广泛应用到高速公路的地基处理,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介绍排水固结法的固结原理、组成部分及常用的排水材料,堆载预压处理公路软土地基设计及施工要求,以及复合地基加固机理和破坏模式,分别总结了水泥搅拌桩及预应力混凝土管庄在工程应用中使用条件、加固机理、设计原则及施工工艺。通过总结排水固结法与复合地基的特点,提出了组合型复合地基采用塑料排水板与混凝土管桩联合的新型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地基处理技术种类较多,但任何一种技术和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都不可能适用于每种地质条件或工程建设。针对沿海某高速公路桥头高填土深厚软基路段,采用砼芯砂石桩复合地基技术进行地基处理,研究该方法对地基的加固效果,并与其他地基处理方法作对比,分析其适用性及经济型。  相似文献   

14.
灰土桩复合地基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灰土桩复合地基受力机理.结果表明:在固结作用最大位移发生在布桩的位置,沿着桩径的增大,位移逐渐减小;桩顶附近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比较大,桩端下地基上中的超静孔隙水压力较小,且沿着桩身长度方向孔压值呈现一种递减的趋势;下卧层和加固层间水压力差逐渐减小,桩间土的有效应力明显小于桩和桩下端土体的有效应力;荷载作用下整个复合地基桩的位移比桩间土位移小,桩左右边界附近均有一定量的隆起,但是隆起量不大,对工程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在地基稳定性的模拟与计算中,桩左右的隆起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在荷载作用下桩的有效应力明显大于桩间土的有效应力,在桩头和桩端有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最大有效应力发生在桩端与土体接触的界面附近.  相似文献   

15.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设计理论的发展明显地落后于工程实践,基于工程实践成果以及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对刚-柔性桩复合地基设计理论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的基础形式对刚-柔性桩复合地基进行分类,分析了不同型式复合地基的适用性,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步骤,探讨了承载力与变形等相关问题.此外,还提出了刚-柔性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的建议,并通过工程实例对上述设计理论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6.
湿陷性黄土地区经常会发生由于地基处理不当或基础设计不当产生房屋倾斜现象.某四层混凝土框架结构住宅楼,建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建成后产生过大沉降和倾斜,对使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我们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生石灰桩的桩土挤密,吸水膨胀作用使地基土得到加固,防止基础继续下沉,保证房屋的正常使用.通过对某湿陷性黄土地区4层框架房屋的地基及上部结构的检测鉴定分析,找出房屋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进而为此建筑物拟定了加固纠偏设计方案.对其他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房屋纠偏加固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锚杆静压桩的诸多优点,结合郑州市某高中新建教学楼工程对原有地基进行加固的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锚杆静压桩承载力的计算及合理选用静压桩的施工方法,解决了狭窄场地条件下的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18.
软弱土一般指土质疏松、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软土和未经处理的填土.持力层主要由软弱土组成的地基称作软弱地基.软弱地基是一种不良地基,因此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建筑物,必须重视地基的变形和稳定问题.地基处理是为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使其达到规范要求,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提高软弱土的压缩模量,最终使地基的沉降量和不均匀沉降量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实用的考虑上部结构影响的桩筏土非线性共同作用分析方法:用薄厚板通用矩形单元建立筏板刚度矩阵用分层地基模型,建立地基柔度矩阵和刚度矩阵, 通过调整土的压缩模量近似模拟土的非线性针对层状地基中桩与桩、桩与土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用剪切位移法和递推原理导出桩顶柔度系数的计算公式,建立桩土支撑体系柔度矩阵的近似解析公式,获得桩土支撑体系刚度矩阵上部结构用子结构方法分析,将刚度和荷载向筏板中性面凝聚最后用该文给出的耦合方法,将上部结构、桩土支撑体系和筏板的刚度矩阵进行耦合,建立共同作用方程利用该方程可方便地进行桩筏基础桩顶反力及筏板位移特性研究,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刚性桩复合地基能很好地改善软弱地基,其中的褥垫层、承台、刚性桩、土和注浆体都能不同程度地影响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本文基于正交设计法,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在工程实例的基础上进行了褥垫层厚度、褥垫层模量、承台厚度、承台模量、桩的长度、桩径、桩的模量、上层土模量、下层土模量和注浆体模量、桩距11个参数对复合地基最大沉降和承台差异沉降的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刚性桩复合地基中的注浆体模量、上层土模量、桩径、桩距基数对复合地基最大沉降的敏感性显著,桩距、桩径、褥垫层模量、上层土模量基数对承台差异沉降影响相对较大,桩距、桩径、上层土模量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变形计算结果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