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链环式超越离合器自锁条件及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链环式超越离合器是一种原创性的、高性能的摩擦式超越离合器,其自锁条件的数学模型一直以带传动的Euler公式作为条件判据,与实际的情况有很大的偏差。该文对链环式超越离合器的自锁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建立精确的力学模型、分析机构工作原理的本质,重新定义了其自锁条件判据。新判据的计算结果为两个随工作状态变化的量纲1的数据比较,实验证明其真实反映了超越离合器的自锁情况。新数学模型可作为该离合器设计和研究的指导依据,对于该离合器的产品化、系列化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CGL-1 型差动惯性式摩擦离合器性能试验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差动惯性式摩擦离合器性能试验台。该试验台可以对2.5t以下轻型汽车离合器的综合性能进行试验。其特点是运用差动运动原理,使试验转速可以达到轻型车离合器较高的起步转速,以较好地模拟离合器的实际工作情况。该试验台由计算机控制,进行数据的实时检测、处理、显示及存储,从而提高了试验的效率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种可用于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新型差动式A/B轴双摆头结构.该双摆头采用4台伺服电机驱动,基于差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实现摆头的摆动和俯仰运动.双摆头的驱动电机及蜗轮蜗杆减速装置均不参与摆头运动,与现有典型的双摆头结构相比,有效减少了摆头运动部件数量.采用双电机主从消隙控制方法,能有效消除摆头两个自由度的传动间隙,进而提高其运动精度.对差动双摆头的传动、消隙和结构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为后续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链环式超越离合器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具有比传统超越离合器更高的承载能力。该文着重分析了影响链环式超越离合器承载能力的各种因素,指出接触应力是影响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的最重要的因素,并对链环式超越离合器的力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导出了计算链环式超越离合器接触点接触应力的计算公式,并考虑了摩擦力的影响,根据结果编制出相应的计算程序,对链环式超越离合器的设计计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用于定轴式混合动力车变速器的电控电动膜片弹簧离合器执行机构的功能需求,提出了将双向超越离合器应用于离合器执行机构的设计,用于同时实现正向高效驱动和反向锁止功能;描述了新型离合器执行机构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样机的具体机械结构,详细分析了所用单锲块式双向超越离合器实现反向锁止以及正向高效驱动功能的原理;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所述新型执行机构的可行性,并分析了样机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双驱动和双速驱动系统中传动箱用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在使用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失效分析,分别从超越离合器的承载能力、外星轮以及弹簧的结构上进行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后的超越离合器进行了相关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结构优化有效提高了超越离合器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可为今后类似产品的设计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双离合器总成模块难于生产制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分置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技术方案,分析了该方案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建立了该变速器的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变速器起步和换挡过程的运动学关系;然后根据整车参数的要求,对变速器主要参数进行了设计;利用AVL Cruise仿真软件,建立整车动力传动系统模型,并进行了整车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的变速器不仅满足了车辆设计要求,而且与普通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相比,在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加速时间、循环工况油耗方面的性能差距在2.5%以内。因此,该分置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设计方案的双离合器模块克服了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双离合器总成难于生产制造的缺陷,具有较好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电驱动履带车辆动力性与经济性,设计并研制了新型齿形带式制动器以替代行星变速机构中的湿式多片离合器. 依据齿形带式制动器结构与工作原理,建立了制动过程的数值模型,研究了制动过程中制动鼓转角、转速和制动力矩等参数变化规律. 同时搭建齿形带式制动器试验台架验证了方案可行性和数值模型的正确性. 结果表明,制动鼓初始转速直接影响制动时间和制动力矩大小,且初始转速越高,制动时间越短,制动力矩相应增大. 相比原有装置,新结构方案提升了制动转速范围,具有更优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分离式离合器使用性能的分析,发现了分离式离合器存在的缺点.针对分离式离合器存在的缺点,提出了增加制动式行星齿轮离合器,并对制动式行星齿轮离合器的性能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重型汽车研究了横摆稳定性差动制动模糊控制方法,以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为控制目标,利用差动制动产生适当的横摆力矩,提高车辆的横摆稳定性。根据具体车型建立了重型汽车的虚拟样机整车模型,并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差动制动模糊控制系统,通过ADAMS-Matlab联合仿真分析了不同车速、制动减速度、路面附着系数和转弯半径下的车辆响应。结果显示,应用差动制动模糊控制方法,在各种工况下均能使车辆的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侧向加速度明显减小,且制动减速度、转弯半径越大控制效果越明显,在低路面附着系数下也能达到明显的控制效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重型汽车在转向操纵下的横摆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仅用一个摩擦离合器实现无动力中断换挡的新型自动变速器——超越离合器辅助换挡自动变速器.该变速器采用摩擦离合器与超越离合器交替传递动力的方式实现连续换挡.为研究该自动变速器的换挡平顺性问题,搭建了两个挡位的6自由度变速器动力学模型,提出了换挡过程中离合器和动力源的协调控制策略,开展了仿真和台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升挡和降挡控制策略能有效降低换挡冲击,使得换挡时的冲击度保持在10m·s~(-3)以内.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湖南朱亭人工杉木林的生长量与其立地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杉木的生长量与其立地条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在生长量中以树高与立地条件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影响生长量的主要立地条件因子分别为经营级、坡位和土层厚度。应用这—方法可以分析出某一地区影响杉木生长的主要立地条件因子,从而为合理制定人工杉木林的经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企业管理新型激励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经典的激励理论双因素论与期望理论有机地进行了整合,提出了一个新的激励模型,着重强调了激励员工的三大要素,即工作的成就感与挑战性、员工对工作的期望以及工作自身的实际可行性。阐明了该三大要素对员工激励效果的作用及影响,表明企业应针对员工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还指明了企业激励员工的方向,即以内在激励为主,外在激励服务于内在激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企业员工激励方法,对企业管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变频器控制面板操作复杂,专业化要求较高且无法实现实时控制的问题,建立了基于RS485串行通信接口的三菱变频器网络控制系统。采用三菱变频器专用通信协议实现工控机对变频器的启动、状态监测以及对变频器内部参数的读写。以速度控制为例,给出了基于RS485进行串行通讯控制的解决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实现电机在工作过程中的平滑无极调速,调速精度小于±0.2%。  相似文献   

15.
Drag increment due to internal waves generated by Rankine ovoid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drag increment caused by internal waves, which are generated by a Rankine ovoid towed horizontally at constant velocities in a two-layer stratified water (a strong pycnocline) initially at rest, are presented. The drag increment due to stratification is obtained experimentally as a function of internal Froude number Frd and Reynolds number Re. From the results, it is shown that as a function of Frd or Re, an increment in mean drag coefficient due to stratification ΔCd has both increasing and decreasing region attributable respectively to internal wave and to collapse of mixing fluids in the wakes. A most significant result shows that when Frd=0.838 there exists a maximum of ΔCd, which is equal to 0.05 in the exciting region of the strong internal wave generation.  相似文献   

16.
机床中的工作台或工作平台是一种具有强横隔的单箱或多箱室结构,以往的设计都凭经验而确定,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或刚度不足等现象。本文试图从理论上来解决此类结构的设计计算问题。通过实例的计算与测试,本文提出对具有强横隔的箱室结构,其内力计算可先按肋梁的荷载分配系数决定各肋梁荷载,再由各单肋梁相应截丽的内力计算值而确定的计算方法,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双机联合拖动差动调速连轧机调速系统,是一种电气和机械方法并用的新型调速系统。它既发挥了交流电动机机械特性硬之优点,又吸取了直流电动机调速方便灵活之精华。本文以差动调速连轧机调速系统的设计和近两年成功的生产运行为依据,介绍了差动调速连轧机调速系统的原理,提出了既切实可行又经济实惠的设计方案,讨论了避免非正常工作状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发动机故障诊断中工况的模式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项工回归的方法获得不同工况下发动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基于测试工况定义时的模糊性,故在测试中采用模糊式识别的方法,确定实际的测试的工况,以用于测试参数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肋形隧道机械加工表面多孔管(JK—2管)单管管外池沸腾实验。实验工质为R—113和R—11。实验结果表明:对R1131质,JK—2管沸腾给热系数比光滑管高2.5~15倍,临界热负荷高约100%;对工质R—11,JK—2管的沸腾给热系数比光滑管高1~10倍;与机械加工表面多孔管(JK—1管)相比,在工质R—11和R—113中,沸腾给热系数高20%~150%。并建立了一个预报值与实验值误差在±15%以内的准数关联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涡流地震检波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频率响应特性——涡流检波器的输出特性在固有频率之上是按外界激励频率的平方递增。高频灵敏度随着激励频率的增加而增高,有助于弥补高频信号通过地面传播时的急剧衰减,从而提高了地震勘探的分辨率。在固有频率之下,则加强了低频滤波的作用。本文还以对单自由度线性振动系统的动态分析为基础,研究了利用实验幅频特性曲线来求该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系数的方法,推导出必要的计算公式。最后举出一个应用实例,并检验了这种方法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