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合理的产业结构作为前提.以2005-2009年的经济数据为基础,以山东省为参考系,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济宁市工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济宁市煤炭产业、纺织业、造纸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占主导,其中,煤炭采选业结构和竞争力出现两极差异.济宁市需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推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  相似文献   

2.
《河南科学》2017,(4):655-661
运用静态偏离-份额(SSM)分析法,以2005年为基期,2015年为末期,对东营市三次产业的份额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三大指标的不同状况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静态偏离-份额在研究时存在的不足进行补充.通过动态和静态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东营市近10年的产业结构发展做了精确的分析.最后,对东营市产业结构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将2006-2010年重庆市工业行业的增长率分为区域增长份额、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和区位偏离份额3个部分,对重庆市38个工业部门进行研究,找出各个工业部门的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通过对测算结果的分析,重庆市38个工业部门对于全国来说大多数属于增长性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主导产业特性和对主要选择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选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以重庆市2002年和2007年两个时间点的29个制造业产业部门为分析对象,并以全国的29个制造业产业部门作为参照,对重庆市29个制造业产业部门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进行份额偏离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的分析研究,绘制Shift-Share分析图。通过对分析图的分析研究筛选出了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3个产业部门;作为最有可能成为主导产业的优势产业部门,对以上3个产业部门的现有基础及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并与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产业进行比较,结果较为吻合,说明筛选出的主导产业比较符合重庆市的实际。研究结果表明偏离-份额分析法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也具有易忽视规模较小的新兴产业的不足;确定重庆市未来的主导产业还有待于全面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慎重确定。  相似文献   

5.
对区域的制造业结构及竞争力进行合理的分析,找出具有相对优势的制造业行业部门,能够帮助区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广东省江门市2007—2016年制造业中的29个具体行业数据进行分析,从区域竞争优势、结构分量、竞争力分量等视角分析江门市制造业发展态势.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江门市制造业产业结构竞争力具备一定的优势,是制造业增加值的主要来源;江门市制造业区域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江门市制造业传统优势行业产业基础良好,是江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江门市要发挥已有的产业结构竞争力优势;贯彻落实工业立市战略,提升制造业区域竞争力;扶持重点骨干制造业行业部门.  相似文献   

6.
对六安市的资源禀赋条件及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特征与趋势做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在此基础之上,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SSM)对该市2005至2010年29个产业部门的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及竞争力偏离分量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对其主导产业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六安市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及通用设备制造业在定量分析指标上具有显著优势,同时拥有优越的资源依托条件,有利于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最适合作为现阶段的主导产业.采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并结合区域的资源禀赋条件及所处的宏观经济背景对欠发达地区中小城市的主导产业进行选择是可行的,有效的.可从完善产业链,维护资源优势,注重科研创新,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四个方面着手促进六安市主导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产业结构变动是考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参数。对2000—2005年间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四省市的产业结构,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进行评测,可发现区间总体偏离分量呈不平衡发展状态,竞争偏离分量优于结构偏离分量。在四省市的产业结构偏离分量比较中,四川的绝对值最大,优势最为明显。加大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是推动四省市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是我国工业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先进的制造业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本文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法,从增长分量、结构分量、竞争力分量对中部六省制造业28个行业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发展最快,山西省最慢;以传统制造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少;除个别产业发展较好外,其他行业的竞争力分量和结构分量均低于平均水平.建议中部六省应加强合作,减少产业趋同、错位发展;充分发挥各省的优势,借鉴东部地区优势产业的经验,发展属于中部六省独有的产业,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1997年为基期,2001年为末期,对重庆市第三产业十个行业进行偏离一份额分析,分析表明重庆直辖后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且部门结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较大,第三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但有些部门的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为负。应重视第三产业发展,并制定相应政策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0.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区域产业效率评价——以西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效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生变量,是区域产业内部协调性和外部竞争性的表现。文章以西藏为例,通过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各产业部门的份额分量、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进行实证分析,动态揭示西藏产业结构合理程度和产业竞争力强弱性。研究表明:西藏第一产业发展缓慢,结构亟需优化;建筑业竞争优势大于工汪,第二产业发展不平衡;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好,产业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