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08年第10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女单、男单、混双、三人和六人5个项目的前6名29套动作中的难度组合动作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表明,第10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各项难度组合形式主要以C组-A组、C组-C组为主,难度组合中多数"前难度"为"屈体跳类","后难度"为"提臀腾起类",组合显示较好的空间性、动感、灵活和流畅性;难度组合选择的分值主要集中在0.5~0.7分;难度组合多数分布在"前半套",这有利于运动员高质量地完成动作并获得0.1的连接加分.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第13届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大学组男子单人操项目前8名的难度动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男子单人操前8名成套动作难度动作平均分值较高,多0.7~1.0分之间的难度动作,且0.7分值的难度动作选择最多;C组难度动作选用最多,A组和B组力量类难度动作是男子运动的强项,D组难度动作则是薄弱环节;难度组合动作以C+C和C+A为主,技巧动作与难度动作的组合运用缺乏等。建议:难度动作的选用要因人而异,确保高质量的完成;加大男子运动员D组难度动作的开发与运用;鼓励技巧与难度动作的组合运用等。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观察记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9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混合双人决赛的难度动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双人的成套难度动作总体趋向于"2个A组、2个B组、6个C组、2个D组"的编排特征;前3名优秀选手的最高价值难度动作呈前、后半套分布,分布的趋势是编排在第4和第8个;男女运动员通过身体接触同步完成B组高分值难度动作以及采用1-2次组合难度动作也是当前世界健美操混合双人项目难度动作编排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14年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吊环单项决赛前八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难度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第45届体操世锦赛男子吊环项目决赛前八名选手的成套动作难度平均D分为6.8分,成套难度相对偏低;动作难度主要集中在D组难度上,难度动作较低的B组动作及难度动作较高的F组动作使用数量都比较少;难度动作的类型(除下法之外)主要集中在水平十字、水平支撑、倒十字、十字支撑、前屈两周等五类动作上,其中十字支撑类、水平十字类的动作选用人次最多,前屈两周选用次数最少;前八名选手的下法种类单一,主要是直体720°旋下、后直360°旋下两种,其中62.5%运动员选用后直360°旋下。  相似文献   

5.
赵慧 《科技信息》2010,(17):I0148-I0149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数据统计法,对第十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和第八届世界运动会女子单人操前六名运动员成套动作中的难度动作、操化动作、过渡与连接动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新规则下女子单人操在难度动作数量上有所减少,A、C组难度的选取没有大的变化,B组难度稍有减少,D组难度稍有增加;难度分值的选取集中在0.5—0.8的范围内,整套操的难度水平稍有提高;整套操中操化动作的编排数量没有增加,过渡与连接动作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数据统计法,对第十届健美操锦标赛和第八届世界运动会女子单人操前六名运动员成套动作中的难度动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新规则下女子单人操在难度组别的选取上,A、C组难度没有大的变化,变化范围不到1﹪。B组难度减少了2﹪。D组难度增加了3.3﹪;运动员的难度完成率明显提高,动作完成质量更高;难度分值的选取集中在0.5—0.8分的范围内,整体难度水平稍有提高,难度分平均值提高了0.03分。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大学生竞技健美操比赛难度动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005年安徽省大学生竞技健美操比赛六人操项目的前8名共8套动作中难度动作数量、组别、分值和C组难度动作空中姿态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安徽省大学生运动员的成套动作中所选择的4个组别难度动作的比例基本合理,且符合运动员各自的身体素质能力和训练水平,完成质量比往年有很大的提高.但在C组跳与跃类难度动作的选择上缺乏多样性,存在着较多的空中姿态重复现象,与竞技健美操最新发展趋势有差距.  相似文献   

8.
王晓伟 《科技信息》2012,(4):276-276
本研究以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自由体操单项决赛前八名运动员成套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对前八名运动员成套动作进行统计与分析,探究当今世界男子自由体操动作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结果表明:第Ⅱ、Ⅲ组别的动作组成了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的主体;D+D的高难连接得以发展,C+D/D+C难度的二连接空翻成为自由体操的潮流连接;难度的提升是自由体操发展的趋势,同时成套动作的完成质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赵莹 《科技信息》2010,(31):I0093-I0093,I04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及数理统计法对相关资料、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从难度动作的分值及数量、难度连接加分及难度动作的完成、难度动作类别及分布等方面,对第11届世界竞技健美操锦标赛男子单人项目前五名的难度动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本届世锦赛男单难度动作平均分值较高,多选0.7~1.0分值间的难度动作,以C组难度数量最多;难度动作分布欠合理,总体难度得分值较高、完成较好,难度动作编排出现的位序不太合理。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对比分析,使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我国男单项目难度动作编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参加第4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平衡木决赛的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编排进行深度系统解析,探讨平衡木成套动作的编排特征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平衡木的D分、E分均呈上升趋势,并朝着高难度、高完成质量和高艺术性的方向发展;2)上法动作难度有所加大,成功率高的D组难度动作仍是运动员的最佳选择,技巧类上法动作颇受运动员青睐;3)木中单个动作的比例下降,跳步、技巧类动作呈现多样化趋势;木中连接动作占比较大,混合动作连接逐渐占据主导地位,"D+C+C,D+D+C,D+D+B"动作组合是木中连接动作的发展趋势;4)下法编排多样化,单个动作的下法被淘汰,踺子接空翻转体类的高难度技巧动作依旧是主流下法动作,美国选手拜尔斯"后手翻+后手翻+旋儿"的三连接将引领下法向更高难度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摘要]从近4年来4次具有代表性的全国健美操比赛女单运动员竞赛成绩的视角看,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女单运动员的训练,存在过于注重难度要求、缺乏成套动作的艺术性训练和基本功综合训练等问题。高水平竞技健美操女单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升,应从成套动作的音乐选择、艺术编排、难度动作选用以及整体完成质量相互关照与平衡的角度,采用多样化训练模式,重视成套动作的艺术编排,融合运用多种训练方法,加强综合基本功训练和竞赛规则训练,从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不同视角,强化成套动作的艺术性和完成质量。  相似文献   

12.
孙翼阳  王晓伟 《科技信息》2010,(36):I0196-I019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录像观察等方法,对第41届和第4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双杠决赛前8名运动员成套动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成套动作以支撑摆动动作为最多,挂臂动作虽少但发展迅速,悬垂类和短半径类动作所占比例相差不大,下法单一;D、E难度价值的动作构成双杠成套动作的主体,但总体难度价值有下降的趋势;完成情况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2011年北京市健美操系列赛女子单人操比赛的成套难度动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本次参赛队伍女单选手的难度系数整体较高,一些高难动作也逐渐使用;(2)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发展主要趋势是越来越接近体操向着高、强、难的方向发展;(3)成套动作的难度位置安排缺乏合理性以及根据运动员自身能力情况对于难度动作的选择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以第十二届全运会长拳项目为研究对象,对运动员比赛中长拳套路编排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难度动作的编排顺序基本上类似,大多数运动员都会选择将323A+353C+4(旋风脚360度+旋子转体720度+竖叉)作为第一组难度动作,将355B(侧空翻转体360度)或333A(旋子)作为最后一个难度动作。  相似文献   

15.
唐苏丽 《科技信息》2010,(30):275-276
难度动作是竞技健美操的核心内容之一,科学地选择难度动作,不仅最大限度地体现运动员的力量,技巧与运动能力,通过难度动作的完美完成更是可以充分展示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从而获得优异的成绩。本文通过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高校部竞技健美操比赛中,对普通学生组五个项目决赛前8名队伍难度动作的分析,探讨普通学生组运动员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如何更加科学地选择与训练难度动作,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旨在更好地在高校普及和推广竞技健美操运动,更快地提升高校普通学生组的竞技健美操水平。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2005—2021年间世界级别女子跳马比赛的竞争格局及比赛难度动作选用情况,总结和论述了难度动作的演变特征及对我国体操女队的启示,旨在为有关部门制定巴黎奥运规划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跳马比赛前8名运动员及奖牌主要分布在美国、俄罗斯、朝鲜、中国、瑞士5个国家,美国一直占据霸主地位;2)难度分均值呈“波浪形”,且差距逐渐减小;3)4个组别难度动作此消彼长,第4组踺子后手翻类和第5组踺子转体180°类动作逐渐减少,而第2组前手翻类以及第3组冢原类呈上升态势;4)动作组合由相对集中趋于分散,呈现出“踺子后手翻类+踺子180°类”、“前手翻+冢原类”势均力敌,“前手翻+踺子后手翻类”稍次之的和谐局面;5)“直体多度转体”难度动作依然占绝对优势,高难度、高质量、高稳定亘古不变.新周期、新奥运、新挑战,中国应认真研究规则,顺应跳马难度动作发展潮流发展难度,同时加强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提升人才质量和储备厚度.  相似文献   

17.
论世界男子跳马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调查访问法、录像统计法和资料研究法对第36、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28届奥运会男子跳马比赛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动作选择集中于前手翻类、侧手翻类和踺子上板类等三组动作中,并以侧手翻类和前手翻类动作为主;运动员的能力不断提升,动作质量日益提高;落地的稳定性依然是取胜的关键;掌握两个10分起评的高难度动作,追求姿态美、落地稳是跳马发展的不变趋势.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10年第11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男单、女单、混双、3人和6人等5个项目前3名的动作技术得分与中国队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认为,在本届世锦赛上,中国队在3人和6人项目上仍具有雄厚竞技实力,男单、女单实力较弱,混双是亟待解决及攻克的难题.与前两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相比,我国竞技健美操的竞技实力在下降,且后备力量不足.  相似文献   

19.
"高、难、美、新"的技术特点是现代竞技武术发展的方向。根据最新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评分体系分为A、B、C三部分,C组难度动作的评分已成为套路的核心部分。对第十一届全运会武术套路决赛中的太极拳、长拳、南拳中男子运动员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决赛的比赛中,三项男子拳术难度动作的失误率相差不大,动+动+静的难度动作比动+静的难度动作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中国花样游泳队集体自由自选技术难度的优劣势,通过影像资料对比第29届与第28届奥运会花样游泳比赛前六名队伍集体自由自选的技术难度。结果显示:中国队腿部动作及其组合的难度提升较显著;上肢踩水动作的推进技术难度还有待提高;全套造型变换的难度选择还需进一步完善等问题,为中国花样游泳队巩固世界领先地位,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