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个地方的命名总有其根据,或依据自然因素,或依据人文因素,因此一个地名会反映当地的自然特征或人文特色.本文运用统计法、分类法和综合分析法对河南省开封市五县的行政村级地名进行剖析,探索地名命名的规律方法,归纳命名原则.通过对开封市五县的2 132个行政村的地名分析,得出地名的典型特征为地域性、文化性和独特性.依照地名所反映的信息将地名划分为三大类:自然地理类、人文地理类和其他因素类.其中人文地理类因素的地名所占比重最大,尤其是姓氏类和军事类地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家族延续兴旺和历史军事原因形成的地名是开封市五县行政村地名的主流,切实反映了地名形成的悠久和演变的复杂.  相似文献   

2.
地名是某一地区或地点的文化符号,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因此地名命名自然而然的烙上了区域自然和文化方面的印记.从地理学角度上来说,地名是文化的传承,所以地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本文以山西省临汾市下辖2个县级市,15个县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献法、统计法、分类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地形方面对地名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揭示出自然村的命名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从而为当地的农业发展,经济发展及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名是为了区别各个不同的地理实体,通过构词手段而赋予一个特定地域的名你.地名之中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它从侧面记录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命名常反映当地当时的某些自然或人文地理特征.本文通过对河南省焦作市1973个行政村的村名进行统计分类,从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地名与自然因素方面的植物、动物、地形、水文、方位以及人文因素方面的意愿、姓氏、建筑、经济、军事、传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地名是一个区域内的历史、地理、文化、语言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体,它的产生和发展与该地所处的区域环境密不可分,地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能够反映一个区域的人地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人文地理特征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以湖北省十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法、分类法、综合分析等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十堰市行政村进行归纳分析,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类和其他因素三方面进行阐述,对地名特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经研究得出,十堰市行政村名的命名和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密切相关.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湖北省十堰市的村级地名的类型与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村名不仅是某特定地区的代号,更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深刻地反映出所代表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民俗等多种要素.探索地名的命名和使用对深刻认识人地关系有重要意义.怀集县村名实为岭南地名命名规律的微缩,采用统计归纳等方法对其命名规律和特征进行地理学分析和研究.结果可为岭南地名的命名和使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地名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承载着一定地域历史时期以来的地理、历史或文化状况,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以上海市地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类统计法和GIS技术,对各行政级别的地名文化景观特征和成因进行研究,对探索上海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具有借鉴意义.研究指出:自然景观类地名多分布于东部、西南部,与上海的自然地理特征相吻合;东部与东南部是文化类地名的集中区,但各类文化地名的分布也存在着差异.上海地名文化景观特征反映出历史以来上海市独特的盐文化、海防文化、园林文化、建筑文化以及移民文化.  相似文献   

7.
地名是文化的传承,它的命名、更名、发展、演变始终受着当地自然因素和人文环境的制约,地名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性、地域性的特点,决定了研究当地地名对了解当地的文化、社会状况和地理环境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分类统计法和GIS技术,对西藏自治区各行政级别的地名文化景观特征和成因进行研究,希望对探索与研究西藏的历史与文化有借鉴意义,揭开西藏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8.
地名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遗留的文化足迹,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地名的来源和地名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当地的自然人文特色有关,承载着先人的历史足迹,从侧面也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热情.本文通过采用历史文献法、统计法、分类及归纳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石家庄4 903个行政村名进行了统计分类,进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石家庄市行政村名的命名和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村名是人们定义村庄的专有名称,不仅代表村庄的空间位置,还反映当地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榕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历史文化悠久.本文采用地图法、统计法和分类归纳法从地理学角度对榕江县村名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地形地貌类、水文类、动植物类、方位类、经济类、意愿类、姓氏类、军事类等,并分析了各类型村名的命名特点.研究村名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榕江区域地理环境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英语中的名祖词语是一类比较独特的词语,主要源于历史、神话或圣经以及文艺作品中的人名。按其结构可归纳为原型名祖词、衍生名祖词、复合名祖词以及短语名祖词;根据命名对象的不同,名祖词语的指称功能可划分为对人与事物的命名和对动作行为的命名两大类。作为英语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反映了英语国家的一些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围绕"鬱林"古地名的由来,对历史上一些类书中有关记述进行比较深入剖析,并从历史发展、地理形势和民族语言诸方面加以综合论述,证明古地名"鬱林"为壮族少数民族先民所命名的江河地名。  相似文献   

12.
同光体的得名过程与命名的内涵过往的研究存在着某些偏颇与缺失,从基本史实出发,探求同光体得名的原因以及所包蕴的时代文化寓意,分析同光体流派形成的时代气运、家族文化、个人倡导、地域渊源,将有助于理解同光体生成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三门峡历史与文化赖以发生发展的地理环境,进而探讨其历史背景的特征与历史文化特征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北京文化史可分为燕文化,幽州文化和京师文化三个不同的时期,其文化可分别概括为地域文化、特区文化和社区文化。燕文化的特征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混合体;幽州文化的特征是“胡汉兼融”;京师大化的特征是多元性,多元文化在兼融、混溶之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京师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民族成员的祖先来源不同,从文献分析、科技实验中证实,汉族和国内少数民族及国外一些民族之间,在血缘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群体单凭祖源来追求自身民族成份的更改,在此过程中容易产生新的民族认同重构,不利于国家民族确认政策的稳定实行。宗族文化突出的是祖先认同,民族称呼是国家赋予的,在确定民族称呼上应立足于文化认同的识别。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中国人名字文化与自然地理、历史地理背景的时空整合过程,揭示名字文化嬗变与地理文化演进之间的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17.
长安历史文化教学团队从注重地方特色资源、注重团队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素质与能力的理念出发,构建了以长安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且体系科学、结构合理、具有显著地域特色的课程群。课程建设遵循重传统文化普及、重地方历史文化传播、重实践与创新等原则,利用公选课通识教育平台,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革与实践,探索出了有效的教学与实践模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北京郊区包括门头沟、房山、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怀柔、平谷等八个区和密云、延庆两县,是首都北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北京历史发展的见证,它们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北京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但是随着首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多样化,北京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的境地.而京郊现有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种植、采摘、收获等原有休闲旅游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特别是文化需求,乡村旅游的文化升级势在必行.京郊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北京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既是保护遗产、发挥遗产价值的需要,也是丰富乡村旅游产品,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要.本文在全面分析北京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特点的基础上,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旅游中的利用方法与途径,以期为保护和传承北京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别是我国这样一个民族众多、语言复杂多样的国家,对于双语现象的分析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依据相关学科基础,调查分析弥渡县牛街彝族乡的地理环境、人口分布、语言使用等情况,从而结合实际分析该地区的双语现象,归纳双语类型。  相似文献   

20.
在对称谓研究已有成果进行分析、借鉴的基础上,拟结合民俗文化和语言本体,对莆田方言中母亲称谓的演变进行描写。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该语言现象产生的语言内因和文化外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