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人口犯罪问题一直是广州市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运用社会学方法对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这一现象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并分析了它的缺点。之后,结合他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形成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指出流动人口的就业需求与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之间的突出矛盾是引发犯罪的重要因素。最后,针对广州市的现实提出了对控制流动人口犯罪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聚集地的刑事案件大量增加,盗窃犯罪是其中的常见、多发犯罪。东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流动人口占到常住人口的四分之三,对这一地区盗窃犯罪进行抽样实证研究,根据实证数据分析流动人口聚集地的盗窃罪特征,以期在盗窃罪的预防、打击工作中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预防和减少此类犯罪。  相似文献   

3.
李艳敏 《科技信息》2011,(25):397-398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难题是急剧上升的犯罪率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社会进程中犯罪发生的社会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转型引发犯罪;犯罪控制模式的影响;流动人口的影响;文化多元性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4.
兵团文化是兵团精神的集中反映,是兵团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稳固、持久而强烈的兵团精神的体现,是兵团保持生命力的源泉。升华兵团精神,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就要进一步开发传播兵团文化、保护兵团文化。发扬兵团精神离不开弘扬和传播兵团文化,兵团精神的传承弘扬促进了屯垦戍边事业的发展壮大。兵团精神是兵团创业者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成为兵团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值得兵团人永久珍惜、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
在长期的发展与不断的进步中,兵团文学创作日臻成熟,逐渐形成蕴涵丰厚的兵团文化,彰显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奋进"为主要文化内涵的兵团精神。韩天航的小说《母亲与我们》通过对刘月季以及围绕着她的一系列英雄群像的塑造,表达了作者、读者与作品中人物对兵团精神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6.
兵团影视剧着力反映兵团社会生产生活,力图立体式地勾绘出其全貌,展现兵团人的精神风采。兵团影视剧中经常选用地窝子、分配婚姻、超越血缘的感情、棉花、水渠、军垦细毛羊这些文化元素,关键性的故事情节也多围绕它们展开。对这些文化元素进行分析,从中透视出兵团文化,希冀对兵团影视剧的创作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人口迁移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的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人类学整体观的角度 ,从兵团建立以来人口的迁移与流动状况、地理自然特色、人口的地区来源和分布等方面对兵团文化进行了尝试性分析 ,认为兵团文化体系具有多元性、交融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它是一个多维的不稳定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地区间、城乡间的人口流动日趋频繁。流动人口的激增,补充了城市劳动力的不足,为社会创造了财富,缩小了城乡差距。但与此同时,人口流动的频繁给社会带来了诸多消极的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加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打击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活动,已成为公安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目前城市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原因及时策出发,探索一些有利于解决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一直是现代社会中一个备受大家关注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犯罪在我国日益突出。这种状况不仅影响单个家庭的幸福稳定,还会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极大的损害。要实现对流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和控制,有必要加强对流动未成年人的服务、关爱、管理和完善诉讼程序。要加强流动未成年人权利的保护,需引入适当的多方社会主体的参与,从社会防治和程序保护、教育帮扶等方面展开工作,探索区别于传统的帮教模式,将行之有效的新方法规范化、法律化。  相似文献   

10.
城市认同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重要路径。依托对合肥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田野调查资料,从社会文化、制度、个体三个方面分析制约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认同的因素,认为提高心理素质、完善社会保障、搭建社交平台、改革管理方式等有助于引导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认同。  相似文献   

11.
以和谐宿舍文化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发挥宿舍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既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推动,也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该文通过对兵团高校宿舍文化现状的调查分析,指出了兵团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兵团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后,广东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其中包括大量来自西部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广东珠三角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涉及三类主要人群的社会文化特征及社会互动过程。广东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进程是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青藏铁路开通和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建设,城东区在西宁乃至全省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近年来西宁市进城务工、经商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这必将对竞争性就业市场的形成、推进城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给流入地政府管理、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方面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应针对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进行有效治理,以促进城市的安定。  相似文献   

14.
文化冲突与犯罪有着内在的联系,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及其历史背景观念的各异,不可避免地产生碰撞与冲突,犯罪行为也成了文化冲突的一种副产品。本文结合当代转型中国的犯罪状况和文化冲突的表现,从根源上寻找犯罪的原因,并进而在整合文化冲突中,正视文化冲突与犯罪的相互关系,在多元文化形态中倡导积极主流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大量外来人员的涌入给重庆市三峡库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带来活力和动力的同时,外来人员犯罪已成为影响本地区社会治安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外来人员大量涌入而引发的城市各种社会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并妥善解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随着社会变迁和经济的发展,外来流动人口的构成主体发生变化,外来人员犯罪也不断产生新情况、新问题,有效解决外来人口犯罪问题需要结合当前的形势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浅析城市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及其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斌 《科技资讯》2007,(13):171-171
本文从经济、社会、文化三方面分析阐述了城市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的正负面影响,并且分析了对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的现状及其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7.
哈萨克族是新疆的游牧民族之一,为新疆的建设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现有的兵团体制下,哈萨克族与汉民族一起生活、工作、学习,逐渐改变了一些原有的习俗。通过介绍兵团哈萨克族婚礼和葬礼的变迁,展现在新疆特有的兵团体制下各民族的文化融合,可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我国流动人口的因素进行分析。定量分析主要用于对社会经济因素的分析,通过相关分析、因子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发现全国31个省(市、区)流动人口与全省(市、区)GDP等11项社会经济因素指标因子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全省(市、区)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等3项指标因子无显著关系,同时提取两个主成分代表所有的变量,得到流动人口与各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此外,结合制度、信息、宗教文化对流动人口的影响进行简要定性分析,认为政府不仅要发展经济也要进一步完善制度、信息可获得性等方面的政策,从而更好地管理流动人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新疆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的进程中,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青少年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也对传统社会管理模式提出挑战。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人口流动及流动人口的管理都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目前我国唯一一个实行国家计划单列的特殊社会组织。兵团连队相当村庄,又与一般农村迥然相异,它的发展走过了与其他省份不同发展道路和模式。回顾了兵团连队的发展的历程和经验,解读了它的文化内涵,提出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