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超临界流体技术进行熔融肉豆蔻酸的微粉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和搭建了一套能够进行熔融物制备固体微颗粒的实验装置,利用超临界CO2以及超临界N2制备肉豆蔻酸的超细微粒,研究预膨胀压力、预膨胀温度、喷嘴大小对颗粒大小以及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随着预膨胀压力(8~16 MPa)的增加,肉豆蔻酸颗粒粒径变小和粒径分布变窄;随着预膨胀温度(50~70℃)的增加,肉豆蔻酸颗粒粒径变大和粒径分布变宽;喷嘴大小(60~120μm)对肉豆蔻酸颗粒几乎没有影响;使用超临界CO2制备的肉豆蔻酸颗粒形貌为不规则形状,但颗粒可以方便地控制在0.5~2μm内;使用超临界N2制备的肉豆蔻酸颗粒形貌为球状,颗粒可以控制在0.5~20μm内.  相似文献   

2.
用超临界CO2 法制备了药物α 细辛醚和布洛芬的微细颗粒 ,考察了膨胀压力、膨胀前温度、沉析室温度、喷嘴直径等因素对颗粒平均直径的影响 .对制备的微粒分别用XRD ,SEM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利用超临界C2制备α—细辛醚及布洛芬微细颗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超临界CO2法制备了药物α-细辛醚和布洛芬的微细颗粒,考察了膨胀压力、膨胀前温度、沉析室温度、喷嘴直径等因素对颗粒平均直径的影响。对制备的微粒分别用XRD,SEM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萃取木香挥发油的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法,在流量2~4 L/min,木香颗粒度0.144~0.200 mm,萃取温度33~48℃,萃取压力10~25 MPa的范围内,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木香挥发油,分别考察了CO2流量、原料颗粒度、萃取温度及萃取压力等因素对挥发油萃取收率的影响;并根据萃取器微分单元和固态原料颗粒微分单元的质量守恒建立了微分方程,对一定萃取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木香挥发油萃取收率随CO2流量增加而增大,随原料颗粒度减小而增大,随压力升高而增大,随温度则呈现出交叉现象。结论:CO2流量、原料颗粒度、萃取温度及萃取压力等对木香挥发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有显著影响,所建立的数值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实际萃取行为。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因素法,在流量2~4 L/min,木香颗粒度0.144~0.200 mm,萃取温度33~48℃,萃取压力10~25 MPa的范围内,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木香挥发油,分别考察了CO2流量、原料颗粒度、萃取温度及萃取压力等因素对挥发油萃取收率的影响;并根据萃取器微分单元和固态原料颗粒微分单元的质量守恒建立了微分方程,对一定萃取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木香挥发油萃取收率随CO2流量增加而增大,随原料颗粒度减小而增大,随压力升高而增大,随温度则呈现出交叉现象。结论:CO2流量、原料颗粒度、萃取温度及萃取压力等对木香挥发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有显著影响,所建立的数值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实际萃取行为。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过程中的均相成核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灰黄霉素(GF)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RESS)过程中的过饱和度、溶液的非理想性以及表面张力等因素对均相成核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过饱和度越大,形成晶核所需的对比功就越小;表面张力越小,形成晶核所需的对比功就越小。超临界溶液的非理想性对喷嘴内部的过饱和度和成核速率的影响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7.
在超临界反溶剂(SAS)过程中,液滴的传质行为是影响微粒尺寸和尺寸分布的关键因素.建立了有机溶液液滴与超临界反溶剂之间的传质模型,用于模拟超临界反溶剂制备超细微粒的传质过程.根据所建的模型,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对超临界CO2和丙酮液滴进行了传质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CO2-丙酮溶液系统,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升高,液滴直径膨胀的比率增大,液滴寿命缩短,液滴中心密度最大值增大,液滴达到饱和需要的时间增长.由于液滴膨胀和寿命是影响微粒形态分布的主要因素,最大液滴直径越大,液滴的存在时间越短,则反溶剂过程越迅速;过饱和度越大,成核速率越大,系统的扰动程度越大,因而获得的微粒尺寸就越小而且尺寸分布越均匀.  相似文献   

8.
姬文苏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8,38(S2):113-117,122
以液态二甲醚(DME)为溶剂,利用超临界快速膨胀法(RESS)制备亚微米级颗粒形态球形沉淀RDX.探讨了提取温度、提取压力、喷嘴内径对RESS过程的影响,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原理对工艺优化,并对产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3个因素影响力均较为显著,影响力大小依次为喷嘴内径 > 提取压力 > 提取温度;优化参数为提取温度293 K、提取压力15 MPa、喷嘴内径50 μm;RDX产品呈颗粒和球形形貌,亚微米大小,平均粒径为0.183 μm;结晶焓变(ΔH=714.4 J/g)高于原来RDX (ΔH=381.5 J/g),爆炸概率点估计值由76%降为55%.综合来看,新制备的RDX爆炸性能明显改善,猛度增大而感度降低.  相似文献   

9.
RESS过程在微细颗粒包覆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包覆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包覆微细颗粒的影响因素,总结了RESS包覆技术的应用,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氯唑沙宗在SC-CO2中的溶解及微粒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静态法测定氯唑沙宗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考察温度(308~328K)和压力(10~30MPa)对溶解度的影响,并用经验关联方程对其进行关联。研究结果表明:氯唑沙宗的溶解度可达到105mol/mol,满足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RESS)的实验要求;经验方程Chrastil及其修正式的关联效果比Mendez-Santiago-Teja方程好,特别是Adachi和Lu-Chrastil修正式,平均值绝对相关偏差(AARD)为0.0170。另外,通过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技术制备长度为0.5~5μm,宽度为0.1~1μm的氯唑沙宗棒状颗粒,体积为原料的1/20,甚至更小。实验证明,粒子的具体大小和形状与平衡温度(308~328 K)、平衡压力(10~30 MPa)、喷嘴温度(343~383 K)、喷嘴直径(0.1~0.4 mm)和喷射距离(10~30 mm)等操作参数密切相关。因为这些操作参数影响着超临界流体的溶解度、过饱和度和扩散情况等,从而决定了晶核的形成和生长。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抗溶剂雾化技术制备壳聚糖微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临界抗溶剂雾化技术(SAS-A)从壳聚糖的乙醇水溶液中制备壳聚糖微粒,探讨预膨胀压力、溶液流量和浓度等工艺参数对微粒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超临界CO_2流体为介质,预膨胀温度为50℃的条件下,采用SAS-A技术能制备得到壳聚糖球形微粒.通过改变操作条件可以控制微粒形态和大小:增大预膨胀压力,微粒平均粒径先增大,后稍减小;8 MPa下微粒分布最均匀;增大溶液流量或增大溶液中壳聚糖的浓度,微粒粒径变大,粒径分布变宽;升高溶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易形成球形微粒;增大喷嘴直径,微粒粒径稍变大,分布更均匀.在研究的操作条件下获得的壳聚糖微粒粒径大小主要在0.5~5.0μm之间.红外分析表明壳聚糖微粒化前后,结构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二维数值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送粉气流压力和温度对冷喷涂过程中流场及粒子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涂中不可忽略送粉气流对流场及粒子速度的影响;为将粉末注入喷管,送粉气流的出口压力不能小于出口处的主气流压力,但增大送粉气流压力会使得进入喷管渐缩段的送粉冷气体流量增大,从而排挤高温主气流,同时也降低喷管气体流动的滞止焓,导致喷管喉部声速减小,不利于粒子加速;增加主气流温度对粒子加速效果不明显,而增加送粉气流温度可有效提高粒子撞击基板的速度,进而提高粉末粒子的沉积效率.  相似文献   

13.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在考虑液氮物性变化以及液氮与磨料颗粒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模拟液氮磨料射流流场,并分析液氮射流对磨料颗粒的加速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喷嘴压降下,液氮磨料射流不仅具有比磨料水射流更高的射流速度和颗粒速度,而且能够在壁面上产生与水射流相当的射流冲击效果;液氮射流能够对颗粒产生较好的加速效果,最大颗粒速度随着喷嘴压降和喷嘴直径的增加而增大,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加而降低;围压和颗粒初始速度对最大颗粒速度影响极小,在工程应用中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4.
铟是一种重要的多用途战略金属,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但无独立可供开采的矿床,常伴生于铅锌等硫化矿中.因此,本文在传统电加热条件下进行了高铟闪锌矿氧压酸浸过程中铟浸出动力学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固态产物层的液-固相浸出反应动力学模型”对铟浸出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可知其浸出速率受到界面化学反应控制,其表观活化能为69.735kJ/mol,以及高铟闪锌矿氧压酸浸过程中铟浸出率随粒度减小、初始酸度增大、氧分压增大、浸出温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以头孢羟氨苄-水+乙醇-二氧化碳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超临界流体膨胀减压过程成功制备出了水溶性药物头孢羟氨苄的超细微粒,测定了混合器压力和温度、进液速率、溶液浓度对微粒形态、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用水+乙醇做溶剂,在适合的操作参数下可制备出粒径在1~3,μm适于吸入武给药的头孢羟氨苄超细微粒,且大部分微粒...  相似文献   

16.
利用PIV测量水煤膏雾化粒径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垂直式水煤膏雾化试验装置,采用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及二次开发的图像处理软件对水煤膏雾化特性进行了测量,分析了水煤膏雾化颗粒测量的影响因素。PIV测量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流场测量,通过对PIV图像的二次处理还可以用于颗粒粒径的测量,为进一步研究水煤膏喷嘴的雾化性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结果表明,随着气膏质量比的增加,雾化平均粒径降低.当气膏质量比大干0.6时.雾化颗粒质量平均粒径降低的幅度很小.  相似文献   

17.
缩放喷管内的气固两相流动和缩放喷管长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一元流动理论和拉格朗日方法,研究了用于气、固两相分离试验装置的缩放喷管内,被气流拖曳的颗粒加速率与颗粒大小和缩放喷管长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在气流参数和缩放喷管长度不变的情况下,被气流拖曳的颗粒越大,颗粒在缩放喷管出口处的速度就越低;在颗粒加速率相同的情况下,颗粒越大,所需的喷管长度就越长.为了更好地实现气、固两相分离,颗粒在缩放喷管出口处的速度应该足够大,因而缩放喷管就应该足够长.  相似文献   

18.
在流化床模型实验台上使用萘升华热质类比技术对气粒两相间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考查了流化床床料重量、流化风风速和床料平均粒径对气体与颗粒间换热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流化床内气体和颗粒两相之间的表观传热传质系数随着流化风速的加大和床重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床料颗粒粒径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克服常规泡沫稳定性评价方法难以模拟高温高压多孔介质环境的不足,基于激光探测技术,根据激光透过不同衰变阶段泡沫时的透射性能差异,首次提出了一种高温高压条件下定量评价多孔介质内泡沫稳定性的实验方法。此外,为验证激光法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开展了泡沫粒径微观可视化实验,研究了压力、温度、多孔介质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相同条件下,较无多孔介质,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稳定性更好,且在高压条件下,多孔介质更有利于稳泡。原因是压力升高,孔隙受压缩其水力半径减小,空气与表活剂疏水链的分子间作用力增强,二者均会导致泡沫粒径减小,稳定性增强;升高同样温度,多孔介质中泡沫稳定性下降的幅度更大。是由于多孔介质中的固态颗粒导热系数比纯泡沫更高,单位时间内辐射出的热量更多,加剧了气泡膨胀及液膜排液,使泡沫粒径增大,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探索COREX过程固体物料的运动状态,对COREX过程中涉及到的细小颗粒渗流行为进行了DEM模拟。考察不同颗粒直径比、阻尼系数及滑动摩擦系数对细小颗粒渗流行为的影响,特别是计算得到不同模拟参数下细小颗粒在填充床内的运动轨迹。模拟结果显示,渗流过程中细小颗粒的平均渗流速度为一定值。随着颗粒直径比的增加,颗粒竖直方向的渗流速度逐渐减小,停留时间与径向弥散逐渐变大。随着颗粒间阻尼系数的增加,颗粒渗流速度逐渐增加,停留时间逐渐减小,径向弥散逐渐变小。滑动摩擦系数对细小颗粒的渗流行为影响较小。从细小颗粒运动轨迹分析可知,颗粒直径比变大时,细小颗粒易在空隙中缓慢移动,易趋于静止床层中,导致颗粒沉积。随着颗粒间阻尼系数变小,颗粒运动轨迹向填充床边缘发展,偏离床层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