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在发生故障时将故障区段隔离减少停电事故和故障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而目前配电系统有的只装设柱上油断路器和跌落式熔断器。尚无其他保护设备。当配电网上发生永久性故障时大多依靠变电所出口重合器跳闸,造成整条线路断电,重合器仅起到具有重合功能的断路器作用,智能设备技术性能的优势远未发挥出来,只有在中小城市小型化户外变电所运用机电一体化功能的重合器和分段器相配合,形成有层次、有逻辑的递进保护,才能实现中小城市配电网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2.
线路检无压重合闸属于开关保护的范畴,被广泛运用于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特别是线路两侧都有电源点的线路开关保护中.其原理就是当线路上有故障保护动作跳闸后,被设置为检无压重合闸的一侧保护装置,立即启动重合闸对线路进行重合.如果故障为暂时性故障则重合成功,另一侧则采用检同期重合闸;如果是永久性故障,检无压重合闸重合后则重合闸后加速保护动作,将开关跳开,同时向对侧发永跳信号,将对侧三相开关跳开,因而很好地避免了因再次重合对故障线路造成更为严重的破坏.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通讯的保护型馈线自动化方案.配电网络中相邻连接的保护单元相互交换带方向的故障信息,实现馈线故障快速切除,完成故障隔离和系统重构,瞬时性故障通过重合闸恢复供电.在光调制解调器(MODEM)中通过编码将通讯功能和电平(即故障标志)传输功能分开,故障标志传输不需要专用的通道.光MODEM之间的帧传送是自主的,相邻MODEM间能够快速地传送电平信号,实现了点对点的故障信息交换、提出的快速保护方案通过了动模实验,在实际配电系统中运行了2年,对有通讯通道的城市配电系统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无通道保护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线路保护方案。本文在介绍无通道保护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无通道保护发展现状,分析和比较了4种配电线路无通道保护方案,分别适用于双端电源无分支的配电线路,双端电源有分支的配电线路,单端电源辐射状配电线路,单端电源单断路器辐射状配电线路;分析和比较了单回线输电线路无通道保护方案和双回线输电线路无通道保护方案,论证了他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的范围,并展望了无通道保护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配电线路无通道保护能在不依赖通讯的前提下快速、有选择性切除不对称故障,以此为核心的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在发生对称故障时却性能不佳。该文提出一种在对称故障时快速切除故障、闭锁备用电源投入的方案:靠近电源的配电线路无通道保护在对称故障时瞬时动作切除故障,避免电气设备过热损坏;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检测电压跌落时两周期前的负序电压大小,避免环网开关在对称故障时合闸到永久性故障后再次跳闸。EMTP(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program)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区电网110kV线路发生单相瞬时性接地故障,造成110kV主变间隙保护误动作跳开主变各侧开关,线路重合成功后不能恢复对用户供电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解决方案,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潜供电流计算的输电线路单相永久性故障判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适应重合闸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分析对比了线路发生永久性及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点潜供电流的不同,研究了利用线路一侧健全相电压和两侧健全相电流及故障测距结果来计算故障点潜供电流的方法.提出了根据潜供电流有无来识别永久性故障和瞬时性故障的新型自适应重合闸判据,解决了某些输电线路因电压互感器安装于母线侧而在单相故障后无法获得跳开相端电压,以致不能实现自适应重合闸的问题.该方法运算简单,准确可靠,判据不受线路参数误差和测距误差及过渡电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付春燕  饶棋 《科技信息》2013,(6):475-475
在地铁直流供电系统发生短路的故障中,大多数是瞬时性故障,因此往往在直流系统中配置自动重合闸,以提高可靠性。但在重合闸前,需经过线路测试,确认线路上是否存在短路后才能重合闸。本文主要简述了线路测试及自动重合闸的配合原理,并结合地铁的实际运营经验,说明了线路测试在直流保护中的作用,对其在运行中暴露出的整定值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邓丽 《科技咨询导报》2011,(26):112-112
重合闸装置是将因故障跳开后的断路器按需要自动投入的一种自动装置,在电力系统中作用重大。本文分析了重合闸的作用、重合闸运行要求、以及重合闸的选择,阐明了重合闸在各级电网中的整定原则,对运行管理中正确运用重合闸装置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梁光勇 《科技资讯》2008,(34):107-107
保护电器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切断故障电路的器件主要是低压熔断器和低压断路器。如果设计中整定不正确,将导致不能在要求的时间内切断故障电路,从而损坏电线、电缆,甚至扩大事故,或者导致非选择性动作,扩大停电范围。本文对配电保护的合理配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低压真空断路器的双稳态永磁操动机构的基础上微处理器为控制单元,研究了断路器电流三段保护的工作原理。以全波傅里叶算法为测量算法滤除复杂环境下的高次谐波干扰及恒定直流分量,得到的基波幅值与微处理器的设定值比较后发出指令控制晶闸管基极触发信号利用晶闸管来控制分合闸线圈中电流的通断。样机测试了三段电流保护性能并利用仿真工具MATLAB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配电系统发生故障时,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对断路器实现有效分合闸从而提高了断路器控制的可靠性增强了配电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高速动车组行车途中发生车头照明灯熄灭不能重新自启状况,在排除高压供电线、380 V 母线、 负载侧影响后,将故障原因锁定在110 V 母线系统及网络控制系统使断路器跳闸; 综合运用计算机控制、变频 调压、传感器测量等技术,结合上位机控制,搭建成一套测试系统,经验证,该系统能快速寻找出故障源。  相似文献   

13.
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所能承受的电流水平不仅反映了整个网络向故障点的馈能情况,同时也是其内部各开关器件承受能力的外在体现。直流电网的稳态潮流分布及故障时的电流变化情况则是高压直流断路器载流支路及主断路器支路参数选取的重要依据。本文以直流电网潮流分布为基础,考虑了直流电网可能存在的多种运行方式,分析了高压直流断路器承受的稳态电流水平,进而为其载流支路参数选取提供参考。同时,在基于半桥子模块结构的换流器故障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直流电网线路发生故障时的网络电流、换流器出口电流及换流器桥臂电流的变化情况,为高压直流断路器所需开断故障电流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高压直流断路器的主断路器支路参数及限流电感参数整定及其与换流站闭锁保护相互配合提供一定的参考。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搭建的四端环网模型上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激光器已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驱动电源是决定激光器整体性能的重要因素.针对大功率机载激光器对驱动电源的要求,采用RLC谐振变换技术及全桥拓扑结构,设计出用恒流源驱动的激光器电源,系统采用恒流源、软启动,限流及限压等保护措施,实现对激光器的有效保护,并采用温度控制电路,对激光器进行温度控制,从而使得电源的输出功率稳定.文中同时给出了输入滤波电路、主电源电路、控制电路及保护电路的原理图.最后,通过实验测试证明了文中所设计的电源具有高稳定性和强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分布式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SCADA)远程智能终端(RTU)中的直流在线式UPS电源的设计方案,它具有交/直流掉电预警和过、欠压保护功能.论述了其工作原理,对预警电路输入端进行了改进,给出了改进后预警信号产生的原理图.设计电路已应用于水源井微机无线SCADA系统中,也适用于其它需要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控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快速电流保护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能更快地切除故障,在对含分布式电源(DG)配电系统进行故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含DG配电网的快速电流保护方案.该方案需要在DG的上游区域为每个保护配置OC、DGOC、AOC、DGAOC 4个独立的保护模块,其中加速模块AOC和DGAOC可以利用跳开端断路器的动作信息来加速断开本端断路器.故障发生后,根据方向元件的判断结果,相应的保护模块可以自适应地启动并正确动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在不改变配电系统原有断路器配置的前提下快速地将故障线路从两端切除,并且不用将DG退出运行,可以使其继续维持对周围负荷的供电.因此,该保护方案能够改善含DG配电系统的保护性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功率D类功放芯片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短路操作导致芯片损坏的风险,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具有自恢复能力的D类功放过流保护电路。在功放芯片输出管脚发生对地短路、对电源短路、或者2个输出管脚之间相互短路时,能够及时关闭功率电路输出以保护芯片不会损坏。芯片测试结果表明,5 V/4 Ω条件下,该D类功放输出最大功率2.75 W,效率90%。过流保护电路工作正常,过流域值约为3A。较之其他电路方案,本方案的优点在于,当短路事件去除后,能够及时自动恢复正常输出,克服了传统保护方案需要芯片复位才能恢复正常工作的缺点。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压断路器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高压断路器故障诊断模型.该模型利用Parzen窗函数和Bayes分类规则建立了前向型自监督神经网络,在分析分(合)闸线圈信号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压断路器故障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断路器的故障模式识别过程具有训练速度快、输出误差小和收敛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由于维护的原因,常规的电源无法应用于铁路货车,因此一些行之有效的电子保护设备无法应用于货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辆垂向振动的发电方案,确定了能量获取方式,分析了发电机的输出工况,并以此为根据设计了储能电路,选取了合适的控制策略。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对电子保护设备稳定的供电,有利于提高铁路货车的运行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