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附着藻类多样性和TLI的府河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府河是白洋淀重要的源头河流,其水质直接影响白洋淀水质的优劣.为了了解府河水质的时空变化,2016年4月至11月在府河设置10个采样点,在白洋淀的鲥鯸淀设置1个采样点,对府河附着藻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府河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营养评价,分析了其对白洋淀水质的潜在影响. 结果表明:1)府河附着藻类以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种类为优势种,共计6门147种(属).从时间维度上,夏季分布最多,秋季分布最少.从空间维度上,鲥鯸淀采样点的种类最多,东湖采样点的种类最少;2)府河附着藻类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Margalef多样性指数(M)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夏季普遍高于春秋两季,而Pielou均匀度指数(J)秋季较高,H'、M和J最高值均出现在鲥鯸淀采样点,H'和M最低值均出现在望亭采样点,J最低值出现在东湖采样点;3)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表明,春季和夏季水体中以轻度富营养化的水体为主,秋季水体主要以中营养程度为主.从空间维度上看,北湖和鲥鯸淀采样点的TLI普遍较低.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府河水质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府河水质随季节和空间变化的现象明显,秋季水质最优,春季水质最差,上游水质最差,北湖水质最好.本研究利用2种评价方法对府河水质进行了评价,为府河和白洋淀生态修复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进行综合治理后的重庆市大足区窟窿河三驱镇河段水质状况。【方法】于2015年11月对该河段中浮游生物指示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及水质理化参数进行了调查。【结果】窟窿河三驱镇段共有浮游植物8门84属174种(含变种)、浮游动物3门25属33种。河段上、下游生物群落结构差异较大。浮游植物密度在上游两个采样点分别为1.35×107,1.58×107个·L~(-1),在下游采样点仅为4.3×106个·L~(-1);浮游动物密度在上游两个采样点分别为3.96×103,5.20×103个·L~(-1),在下游采样点则降至3.20×103个·L~(-1)。指示型为多污、中污带的3种隐藻即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和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在河段上游为绝对优势种,而在下游仅少量发现,且优势种中的中污、寡污带指示种数量增多,暗示窟窿河水质有所好转。【结论】综合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结果可知,经过治理后的河段浮游植物的丰富度与群落稳定性有所提高。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的结果显示,研究河段水质由上游的中度/重度富营养状态向下游轻度富营养级转变。研究结果表明河道整治工程对研究河段水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白洋淀入淀河流府河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现状,于2020年夏季对府河5个采样断面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定量调查,并基于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密度、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指数对府河夏季的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府河夏季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11种属,群落组成以绿藻门、硅藻门为主,其次是蓝藻门,优势种包括微囊藻(Microcystis sp.)、小环藻(Cyclotella sp.)、细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minima)、冠盘藻(Stephanodiscus sp.)和集星藻(Actinastrum hantzschii).各采样断面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的均值分别为13.51×106 ind/L、5 748.8×10-3 mg/L,各采样断面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的均值分别为2.36、3.25和0.59,显示夏季府河浮游植物的多样性较高.根据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密度和生物量,夏季府河整体水质状况为中-富营养;根据H、D值,夏季府河整体水质状况为β-中污染;根据J值,夏季府河整体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夏季府河水质状况为轻-中度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9年春(3月)、夏(6月)、秋(9月)、冬(12月)四个季节瓯江干流丽水段(28°16′47.03″-28°24′42.66″N、119°42′31.41″-119°57′13.03″E)的浮游生物调查资料,对瓯江干流丽水段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群落的种类、数量、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结构特征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瓯江干流丽水段共发现浮游植物55种,隶属于8门55种(属),调查区域内浮游植物以绿藻和硅藻为主,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介于0.2×104~4.88×104 cells·L~(-1)之间,平均为1.16×104 cells·L~(-1),生物量介于0.005 1~0.104 mg·L~(-1)之间,平均为0.043 mg·L~(-1),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和生物量最高点出现在夏季的9#采样点,四季变化趋势为夏季(1.63×104 cells·L~(-1)和0.078 mg·L~(-1))春季(1.09×104 cells·L~(-1)和0.034 mg·L~(-1))秋季(1.05×104 cells·L~(-1)和0.027 mg·L~(-1))冬季(0.92×104 cells·L~(-1)和0.023 mg·L~(-1));生物多样性指数中Margalef指数(D)介于2.20~3.71之间,ShannonWiener指数(H′)介于1.39~2.52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J′)介于0.27~0.46之间,Simpson指数(d)介于0.68~0.80之间,其中H′、J′和d最高值均出现春季,而D最高值均出现夏季。浮游动物共发现4大类22种,优势种为砂壳虫;浮游动物细胞丰度介于8.25~246 ind·L~(-1)之间,平均密度为73.53 ind·L~(-1),生物量介于0.01~3.10 mg·L~(-1)之间,平均为0.49 mg·L~(-1);浮游动植物细胞丰度和生物量最高值出现在夏季的9#,细胞丰度四季变化趋势为夏季(19.26 ind·L~(-1))秋季(5.54 ind·L~(-1))春季(3.14 ind·L~(-1))冬季(0.58 ind·L~(-1)),生物量四季变化趋势为冬季(0.98 mg·L~(-1))夏季(0.81 mg·L~(-1))秋季(0.13 mg·L~(-1))春季(0.05 mg·L~(-1));生物多样性指数中Margalef指数(D)介于2.20~6.26之间,Shannon-Wiener指数(H′)介于1.40~1.92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J′)介于0.29~0.38之间,Simpson指数(d)介于0.61~0.83之间,其中四种多样性指数的最高值均出现春季。浮游动植物数量及群落多样性指数显示,瓯江干流丽水段水质已受到中度污染,处于贫-中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5.
利用浮游植物群落评价白洋淀水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1991~1993年调查研究了河北省白洋淀的浮游植物,共鉴定451种,隶属51科136属。其中,1991年出现261种,1992年243种,1993年201种。平均细胞密度为280.88×104个/L,最大值为679.80×104个/L,出现在1993年4月,最小值为55.37×104个/L,出现在1992年4月。应用浮游植物群落资料通过指示生物法、藻商值、营养状态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评价了白洋淀水质,同时利用理化分析方法对水质进行监测,两种评价结果是一致的。1991~1992年白洋淀的水质为中性或微碱性贫营养型水体,而1993年则为碱性富营养型水体。漾堤口1991年为重污区,烧车淀1992年为中污区,其他淀区均为轻污或无污  相似文献   

6.
利用3种微生物及其复合微生物制剂对5组制药废水进行处理.在20 L制药污废水中分别加入1.2 L光合细菌(7.8×1010cell·L-1)、枯草芽孢杆菌(8×108cell·L-1)、反硝化细菌(7.8×109cell·L-1)和它们的复合制剂(三种微生物各0.4 L)进行处理,时间为14 d.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处理效果远高于单一微生物处理.经过复合细菌处理的制药污废水中TN下降92.5%,CODcr下降79.5%,色度降低了74.5%,pH值下降了2.5.结果显示复合微生物对制药污废水有明显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重庆江津复兴河流域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水质及鱼类资源现状.[方法]采集复兴河流域7个采样点的浮游生物、水质理化参数和鱼类资源数据,通过计算生物多样性指数、水质标识指数等,研究分析该流域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水质以及鱼类资源的现状.[结果]复兴河流域浮游植物共5门44属78种,平均密度为387.1个·L-1,平均生物量为0.5020 mg· L-1,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的平均值为1.9618、0.7549和2.0174;浮游动物共3门6属11种,平均密度为18.7个·L-1,平均生物量为0.3316 mg·L-1,H',J和D的平均值分别为1.7653,0.7453和2.9812.7个采样点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分别为3.102,2.502,3.502,3.202,2.502,3.202和3.002.流域内鱼类共2目5科13种,其中鲤科(Cyprinidae)鱼类9种,占鱼类总数的70%.[结论]复兴河流域水质总体上为Ⅲ类水,水体有机物含量过高;流域各段水体营养水平为贫或中营养型,水体污染类型为寡污型至β中污型;复兴河鱼类资源较以往有所减少,且主要集中在下游.  相似文献   

8.
塘-湿地生态复合处理系统的硅藻生物指数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塘-湿地生态复合处理系统的硅藻群落组成进行分析,利用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多样性指数(D)、Lloyd-Ghelardi均匀性指数(E)、Margalaef丰富度指数(R)并通过模糊隶属函数对各指数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对该生态复合处理系统的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厌氧塘和兼性塘为α-中污带,好氧塘为β-中污带,生态湿地为轻污带,生物监测和理化监测基本一致,即塘-湿地生态复合处理系统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水体营养物质低限浓度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于2006年4月研究了浮游植物在自来水及添加不同浓度氮和磷后的自来水中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自来水中,浮游藻类仍然能够大量生长繁殖,培养28 d后个体密度可达8.00×104 inds·L-1.在添加总氮(TN)浓度分别为0.8,0.4,0.2,0.1,0.05和0.025 mg·L-1的自来水样中,浮游藻类浮游藻类密度分别达到1.69×105,2.81×105,1.19×105,1.03×105,5.88×104和8.12×104 inds·L-1.在添加总磷(TP)浓度分别为0.16,0.08,0.04,0.02,0.01和0.005 mg·L-1 的自来水样中,密度分别达到1.71×106,7.23×105,5.13×105,5.00×105,3.85×105和3.75×105 inds·L-1.藻类密度与添加的TN浓度之间关系为y=-88 650x2 895 456x 26 326,与TP浓度之间关系为y=8×106x 262 582.添加P对藻类生长的影响比N更为显著.控制水体氮磷浓度难以达到控制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白洋淀轮虫群落结构及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8年5月(春)、8月(夏)和10月(秋)对白洋淀26个采样点轮虫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调查,测定了水温(WT)、溶解氧(DO)、pH值、水深(WD)、透明度(Tr)、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a)等环境因子,分析了轮虫群落参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综合评价了白洋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共鉴定出轮虫21属61种,以耐污性种类为主,角突臂尾轮虫、萼花臂尾轮虫和小多肢轮虫为优势种.各采样点轮虫种数差异较大,最多为20种(聚龙淀),最少仅为6种(大麦淀).轮虫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季最高(3 372 ind./L,0.90 mg/L),夏季其次(1 240 ind./L,0.88 mg/L),春季最低(210 ind./L,0.22 mg/L);轮虫最高丰度为6 930 ind./L(三角淀,秋季),最低仅为2 ind./L(平阳淀,夏季).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夏季最高(分别为2.30和0.86).经相关性分析发现,轮虫丰度与DO、WD、Chla、TP呈显著正相关,而与Tr显著负相关;轮虫种数与WD显著正相关,与WT显著负相关.与历史资料相比,白洋淀水质在一定程度有所好转,但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