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者对毒隐翅虫亚科,膝角毒隐翅虫属的分类研究中,发现膝角毒隐翅虫属Ochthephilum与相关属隐毒隐翅虫属Cryptobium的相互关系不太明确.为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并检视了本实验室标本.结果表明膝角毒隐翅虫属为隐毒隐翅虫属首异名,即膝角毒隐翅虫属为有效名.澄清了两属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记述了中国菲隐翅虫属Philonthus三新记录种:采自云南省的大眼菲隐翅虫P.aliquatenus Schubert和寡毛菲隐翅虫P.nichinaiensis Coiffait;采自西藏的邻菲隐翅虫P.confinis Strand.对该3种隐翅虫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成虫的主要分类特征进行了描画.  相似文献   

3.
记述四川异茎隐翅虫属一新种——南坪异茎隐翅虫Lepidophallus nanpingensis sp.nov,该种与欧洲及北非种L.herperius Erichson相似,但雄性外生殖器侧叶及内囊有别,模式标本保存在四川师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4.
记述了大眼隐翅虫属、缘隐翅虫亚属1新种:仲夏大眼隐翅虫Stenus(parastenus)solstitialis.  相似文献   

5.
记述了四川大眼隐翅虫属,缘隐翅虫亚属一新种:王朗大眼隐翅虫.模式标本保存在四川师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6.
记述了中国广西直缝隐翅虫属一新种,广西直缝隐翅虫Othinsguangxiensissp.nov.本种在外形上与日本种O.rufipennissharp相似,但体较小,仅第4可见见腹板中部具有的细毛斑,与之有别。  相似文献   

7.
记述了中国梨须隐翅虫属1新记录种:Oedichirus lewisus Sharp,上海突眼隐翅虫属2新记录种:Stenus proclinatus L.Benick和Smercator Sharp,首次给出了S.proclinatua的特征图,并提供了上海突眼隐翅虫属10种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8.
记述了我国四眼隐翅虫属Omalium一新记录种——日本四眼隐翅虫Omalium japonicum Sharp,采自上海佘山和江苏东山,描述了该种的形态特征和成虫的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记述采自中国重庆缙云山和四川南充金城山的颊脊隐翅虫属一新亚种,中华颊脊隐翅虫金城亚种Quedius(Raphirus)Chinensis jinchengius。新亚种与指明亚种十分相似,但阳茎中叶末端和侧叶端部感觉钉毛以及雌性生殖节等10背板略不同,前胸亚侧刻点列后刻点位于大的侧刻点之前,与之有别。  相似文献   

10.
涉及离鞘隐翅虫属的厘家及中国种的引证,再记述与分布。  相似文献   

11.
考古发掘材料表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古人类就一直生活、劳动在浙江境内,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化石和文化遗迹,翻开了浙江历史光辉篇章的第一页.回顾浙江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历程,并对一些重要发现或问题作一评估,可为今后深入研究浙江人类早期发展史提供比较切实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外向型经济是苏、浙、粤、沪经济增长的一大支撑,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很大。利用外向型经济发展评价指标和主成分分析法,实证分析苏、浙、粤、沪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提出在当前形势下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1930年6月,浙江省政府于杭州设立浙江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学校。该校成立后,一方面根据既定的培养目标,设计教学课程和训练方法,为本省的民教事业输送人才;一方面利用实验民众学校、实验民众教育馆等民教机关,开展识字教育、生计教育、国防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民教活动。民教人才的培养与民教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浙江近代民教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2种分布于浙江的蕨类新记录植物,分别是蹄盖蕨科(Athyriaceae)的沼生蹄盖蕨(Athyrium palustre Seriz.)(中国大陆分布新记录)和凤尾蕨科(Pteridaceae)的擬乌来凤尾蕨(Pteris pseudowulaiensis Y.S.Chao)(浙江省分布新记录),提供了形态描述与生态照片,并讨论了该发现的生物地理学意义,凭证标本保存在浙江自然博物院标本馆(ZM).  相似文献   

15.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浙江省与联邦德国合作的现状和前景,提出浙江省在对外经济和科技合作中,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及建立中介机构的必要性,中对我国和德国经贸、科技合作的情况也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是在全面抗战开始以后,以刘英、粟裕为首的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于1938年1—3月在浙南的平阳山门镇创办的。它虽存在时间不长,却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学员生活和师生关系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为浙南以至整个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浙江水龙骨科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区系特征。浙西南的分布种类最多,热带性分布属的成分占优势,省内以附生型为主,其资源丰富,有不少种类为常用中药及民间广泛使用的草药。因此,合理开发利用这类野生植物资源是有潜力的。  相似文献   

18.
对浙江省清凉峰国家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进行了广泛调查采集和标本鉴定,共发现并报道浙江省藓类植物新纪录种31个,其中浙江省新纪录属2个:毛齿藓属(Trichodon Schimp.)和变齿藓属(Zygodon Hook.Taylor).对它们的主要特征、生境和地理分布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farmers’ rice fields in 2001 and 2002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N) management strategies on N use efficiency in recovery (RE), agronomy (AE) and physiology (PE) and redistribution of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DMA) and nitrogen accumulation (NA) in two typical rice cultivars in Jinhua, Zhejiang Province. This study aimed mainly at identifying the possible causes of poor fertilizer N use efficiency (NUE) of rice in Zhejiang by comparing farmers’ fertilizer practice (FFP) with advanced site-specific nutrient management (SSNM) and real-time N management (RTN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to FFP, SSNM and RTNM reduced DMA and NA before panicle initiation and increased DMA and NA at post-flowering.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SNM and FFP in post-flowering dry matter redistribution (post-DMR) and post-flowering nitrogen redistribution (post-NR).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high input rate of fertilizer N and improper fertilizer N timing are the main factors causing low NUE of irrigated rice in the farmer’s routine practice of Zhejiang. With SSNM, about 15% of the current total N input in direct-seeding early rice and 45% in single rice could be reduced without yield loss in Zhejiang, China.  相似文献   

20.
浙江道教史发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浙江在道教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道士、宗派领袖、思想家,一大批籍贯不是浙江的道教学者、思想家和著名道士也长期在浙江传道、讲学,他们的行为与思想构成了浙东学派诞生的部分前奏和思想背景,其影响使得浙东学派形成了一些独到的特点和富于特色的面貌。浙江目前仍保存有众多的道教历史遗迹。这两方面说明,浙江当之无愧地可以称为道教大省。在历史上,浙江道教注重道、学、术的紧密结合,观念开放,态度务实、灵活,注重创新,长于著述,注重文献的保存、继承与阐述,对中国道教和传统文化有重大的贡献;现在它正在发展中。可以相信,它在未来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