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Iosipescu剪切试验原理和编织碳/碳(C/C)复合材料的微结构特征,设计了相应的夹具和试件,建立了三维碳/碳复合材料剪切性能的试验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细编穿刺C/C复合材料进行了剪切试验,得到了材料在不同方向上的载荷-应变曲线。结果表明改进的Iosipescu试验方法能有效测定编织C/C复合材料的剪切性能。通过试件的断口分析,揭示了材料在加载过程中微结构不断演化导致材料最终破坏的断裂机理,材料的τ-γ曲线也体现了明显的分段线性特征,不同材料方向的剪切性能和破坏模式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由真空-高压浸渍法制备的C/Al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界面层微结构、纤维涂层对界面结合及界面反应产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Al复合材料界面处局部地区分布有层片状、块状Al_4C_3相,沿铝基体(111)面形核,垂根于C轴方向生长。Al_4C_3晶体中存在一种特殊的亚结构,即内部的亚晶会绕C轴转动60°,使其衍射花样上出现双晶体衍射的特征。该相的生长速率符合Z-t~(1/2)线性增长规律,且受碳原子在Al_4C_3中的扩散  相似文献   

3.
3D C/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三维四向编织结构炭纤维增强碳化硅基复合材料的弯曲、断裂韧性和拉伸性能进行研究,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材料的断口形貌,获得该材料主要的力学性能及破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三维C/SiC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最高值分别为465 MPa和15.1 MPa·m1/2;界面结合适中的材料纤维与纤维束被大量拔出,表现出较好的假塑性断裂特征;材料的拉伸强度最高达到168 MPa: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其纤维束在外力作用下向受力的轴向靠拢,纤维束间的夹角减少,材料总应变增加.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2.5D C/C(碳/碳)编织复合材料的失效机理,对矩形截面试样开展损伤演化模拟试验.针对轴向加卸载过程中的应变响应,使用弹性模量法逐级计算试样损伤值,研究其损伤演化过程和规律;结合试样断口分析,总结不同失效模式对应的损伤效应.试验结果表明:2.5D C/C编织复合材料的失效位置具有分散性,失效模式具有多样性特征;分层破坏时损伤累积较小,损伤值达到10%~13%时试样即发生破坏,且裂纹只在层间扩展;纤维拔出和断裂时损伤累积效应较明显,在试样断口附近正反两面损伤演化过程均较显著,损伤值达到20%~25%时试样破坏.  相似文献   

5.
以T700炭纤维准三维编织针刺整体毡为预制体,在炭纤维表面CVI预沉积热解炭涂层,利用化学气相渗透-反应熔体浸渗法(CVI-RMI)制备C/SiC复合材料,观察材料的微观形貌,并探讨界面对弯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CVI-RMI联合工艺制备的C/SiC复合材料致密度高,开孔率较小(10%),基体分布均匀;材料弯曲强度达133 MPa,呈逐层破坏机制,表现出良好的假塑性;热解炭涂层与CVI-SiC基体减少了RMI工艺过程对炭纤维的损伤,且热解炭涂层调节了炭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状况,有利于纤维的拔出。  相似文献   

6.
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测试了三维碳纤维/环氧树脂编织复合材料在20~300℃下的面外冲击压缩性能,分析了温度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冲击压缩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冲击压缩性能具有明显的影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面外压缩刚度、失效应力和能量吸收随着测试温度的增加而下降,失效应变则随着测试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失效模式主要为剪切破坏,随着测试温度的增加,破坏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编织结构三维仿真及其对C/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连续碳纤维增强的碳化硅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实现了纤维预制体结构的三维仿真;同时采用CVD PIP联合工艺制备了2.5D与三维四向2种结构的C/SiC复合材料,研究了预制体结构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维四向编织结构C/SiC复合材料的x向弯曲强度达到399.2 MPa,层间剪切强度达到38.1 MPa,断裂韧性达到16.0 MPa.m1/2,各项力学性能均高于2.5D编织结构的C/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轴棒法编织三维四向碳纤维预制体。经高压沥青浸渍碳化致密化工艺(HIPIC)处理后,该预制体被制成高密度三维四向碳/碳(C/C)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学显微镜(OM)对其微观结构和断面形貌进行分析;采用拉伸、压缩和三点弯曲等试验方法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轴棒法编织的三维四向C/C复合材料致密均匀,力学性能良好;断口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表明复合材料的破坏方式以假塑性断裂为主。  相似文献   

9.
二维编织C/SiC复合材料开孔构件的拉-压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大量试验研究了二维编织C/SiC复合材料带孔构件的拉伸和压缩性能,结合断口观察分析了其在拉伸和压缩载荷下的损伤和破坏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二维编织C/SiC复合材料带孔构件的强度主要受孔径w和构件宽度d之比的影响,其拉伸表现出完全的非线性特性,压缩在低应力时表现为线性,应力较高时则表现为非线性响应.断口观察表明,二维编织C/SiC复合材料开孔构件的拉伸和压缩都沿着开孔中线破坏.其拉伸断口较为平齐,基体开裂以及纤维拉伸断裂是主要破坏形式;压缩破坏呈现剪切断面,压缩断面和压缩加载方向形成一个较小夹角,层间分层和纵向纤维剪切断裂是其主要破坏形式.  相似文献   

10.
新型三维编织碳/碳化硅复合材料存在较强的各向异性,而各个方向的性能数据积累不足,复合材料的强度计算方法尚不完善,为了发现新型三维编织碳/碳化硅复合材料在冲压发动机喷管中应用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找到相应地解决措施,开展了这种复合材料应用于冲压发动机喷管的承压强度计算和承压实验研究。对承压实验中出现的低压破坏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了低压破裂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分析结果表明:C/SiC喷管喉部密度较低,导致强度较低,承载能力下降,是首次强度验证实验过程中该局部破坏的原因;为提高喷管强度,需要通过其形状设计并控制沉积流场,保证其喉部的沉积密度达到1.9g/cm3以上。对改进后的喷管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满足要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对喷管喉部和纵向密度的分布进行工业CT无损检测,确保喷管密度的分布均匀。   相似文献   

11.
12.
论B2C与C2C两种模式的融合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电子商务流行B2C和C2C两种模式。通过对当当网和淘宝网的分析,不难发现,B2C和C2C这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从发展趋势来看,伴随而来的将是一种全新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一个跨模式的全方位电子商务平台很快就会诞生;融合B2C和C2C,不仅可能,而且将是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电子商务从C2C到C2B2C模式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子商务领域中,技术不是决定性因素,对交易模式的创新,也能收到良好的效益。针对C2C电子商务中的信用管理,本文提出了C2C电子商务中新的模式即C2B2C模式,从理论上推导出信用管理不完善最终会导致C2C电子商务逐渐萎缩,并促使C2B2C模式的出现。在这个模式下电子商务网站以大的买家和卖家的身份参与到交易中,同时从交易中获利。通过博弈分析可知,在该C2B2C模式下卖家会变的不再欺诈,而买家也变成信任的买家,这就从根本解决了电子商务现有信用管理的缺点。  相似文献   

14.
杨重骏在研究多项式的惟一性时曾提出如下猜测:对于两个次数相同的非常数多项式,若它们在两个不同点值分布相同则这两个多项式相等或者它们的和退化为一个常数(等于这两个数的和).这个猜测不仅是亚纯函数惟一性中的问题,莫宗坚在研究多项式群结构时,也提出过这个问题.本文用代数的方法得到了n次多项式在不同两点的值分布至少有n 1个.根据这些值的重数关系及这两个多项式的部分系数关系得到猜测成立的一些充分条件,同时得到了当n小于或等于3时猜测成立.  相似文献   

15.
对浸涂、刷涂和固化处理的C/C复合材料涂层,经过热震和静态氧化试验,并用扫描电镜(SEM)和光电分析天平(TGA)作对比研究,探讨了涂层的抗氧化和失效机制。结果表明:涂层中的微裂纹是导致其失效的主要原因,刹车盘用C/C复合材料涂层厚度选择0.03mm至0.05mm。  相似文献   

16.
C++Builder和Visual C++是目前比较流行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从应用程序框架、易用性、可移植性、应用前景等方面对C++Builder和Visual C++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针对C++语言与C语言的关系及C++语言的语法规则和编程方法上的特征,着重从传统结构化过程语言方面、面向对象编程语言方面和程序设计三个方面,探讨了C++语言对C语言的扩展.  相似文献   

18.
C/C复合材料的浸涂抗氧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浸渍工艺浸涂C/C复合材料 ,研究了不同浸渍剂浸渍后试样的抗氧化效果 ,以及常压浸渍和抽真空 加压浸渍对C/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材料浸渍磷酸盐后其抗氧化性能可得到明显改善 ,用磷酸盐加压浸渍是提高C/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 ;常压浸渍处理时 ,在所使用的 3种浸渍溶液 (A溶液、Z溶液、M溶液 )中 ,经Z溶液处理的试样其抗氧化性最好 ;浸渍了A溶液、Z溶液的试样的氧化失重曲线 ,其最佳抽真空 加压浸渍压力分别为 0 .8,1.2MPa .  相似文献   

19.
根据C半群与双参数C半群的关系以及C0半群的指数公式,给出了C半群和双参数C半群的指数公式.  相似文献   

20.
高导热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中间相沥青和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为原料, 采用碳布热压法、液相浸渍法制备了二维和三维高导热碳/碳复合材料, 且所制得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分别高达443和340 W/(m·K). 依据碳/碳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模型, 分析了不同结构特征参数对材料热导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基体碳热导率、孔隙率以及界面相厚度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材料的导热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