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尾鳍攻角对机器海豚推进的影响,以绕有限翼展机翼不可压缩流动理论为基础,将机器海豚的尾鳍建模为有限翼展机翼并进行了受力分析,得出了尾鳍攻角变化律与推进力及推进效率之间的关系.将两关节的机器海豚视为一个多刚体系统,给出了在不考虑机器海豚头部垂直晃动情况下的动力学方程.基于尾鳍攻角变化律得到动力学方程的迭代求解形式,通...  相似文献   

2.
仅仅用了不到3年时间,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就出人意料地研制出了我国第一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处理器,并购筑了支持微处理器设计的平台,使我国微处理器研制迈出历史性的第一步,打破了“自行设计微处理器不可为”的神话。  相似文献   

3.
郑定劲 《科技潮》2005,(3):48-49
动物仿生学是我们并不陌生的一门科学,它早已被我们人类应用于一些军事装备当中,比如科学家从从鲸的造型开发出的潜水艇;从海豚头部气囊产生振动发射超声波遇到目标被反射而研制出声纳;从箭鱼像长针状的上领受到启发,用于超音速飞机以刺破高速飞行时产生的音障。其实人类从动物的自然行为中得到的启发远不止于此,一些用于生活中的动物仿生学成果更令人喷喷称奇。  相似文献   

4.
李宏龙 《大自然》2011,(5):76-77
2010年8月16日,一头海豚在辽宁丹东东港搁浅,被当地市民发现时它还活着,但就在人们全力营救的过程中,海豚由于过度惊吓而缠入渔网中窒息死亡。参与营救的当地渔政部门和大连海洋馆的工作人员现场认定这是一头在我国北方海域罕见的糙齿海豚。  相似文献   

5.
海豚这种海洋哺乳动物是非常聪明的,它的脑容量比一般人还大20%。英国剑桥大学阿兰·楚丁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海豚是地球上智力仅次于人类的动物。与人一样具有洞察力楚丁博士的实验表明,海豚具有洞悉他人想法的能力。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只有人类才独有这种能力。实验是在南非德班的一个“海洋世界”进行的。实验中,研究人员首先在一个遮挡海豚视线的屏幕后面放置两只盒子,然后存4只参加实  相似文献   

6.
QQ不倒问     
空气中的“维生素” 为什么我们身处公园、海滨、森林或山谷时,会感到心旷神怡,而处于闹市中则会觉得烦躁不安呢?Q: 老师告诉我们,海豚虽然生活在海洋里,但它却与我们人类一样,也是哺乳动物,仍要靠肺来呼吸。在白天,海豚可以经常到水面上来换气,可它们睡着时怎么办呢?Q: 千万别担心,海豚可有自己的办法。我们人睡觉时,两侧的大脑都进入休息状态,而海豚却只有一侧大脑停止活动,另一侧大脑仍保持清醒状态,只是警觉度较低,何时需要浮上海面呼吸新鲜空气,就要靠它发出指令了。大约2小时后,左右两侧大脑会自动“换岗”,清…  相似文献   

7.
国内新闻     
发现一种新的电子耦合模式,苦瓜中含有能降血糖的天然化学成分,鼠兔对极端压力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获突破,北京大学研制出新型超导材料,北冰洋Gakkel洋脊下方存在古老且不均一的地幔,华东师大发现中草药单体抗癌新机制,新技术阻断转基因水稻“意外传播”,  相似文献   

8.
机器海豚的机构设计与运动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制了一种装配有机械鳍肢的新型仿生机器海豚系统。根据海豚典型的背腹式推进的特点,提出一种工程化的推进模型。机器海豚的运动被建模为三节的摆动运动:刚性头部、弹性软体和摆动的尾叶。用一个串联的、多关节的上下摆动机构来实现背腹式运动,用左右摆动的转弯机构和两自由度运动的鳍肢机构来实现机动运动。在此基础上,开发研制了机器海豚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背腹式游动在推进和机动运动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印度恒河豚、日本海江豚、东海江豚、真海豚和南方宽吻海豚的小肾和肾小球进行了测量和计数,并对小肾结构指数做了测定。结果表明,江豚、真海豚和南方宽吻海豚的相对肾重和小肾数明显大于恒河豚;真海豚和宽吻海豚的肾小球总数远大于江豚和恒河豚,恒河豚最少。但总的肾小球表面积、每克体重的肾小球表面积均低于相当体重的陆生哺乳动物。鲸类肾脏的小肾化虽然增加了肾小球的数量,但并没有增加肾的滤过面积。几种齿鲸的小肾结构指故无一定规律.也没有发现它与环境盐度的对应关系。因此,对于鲸类肾脏如何适应它们旺盛的生理代谢和小肾结构指数与肾浓缩能力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北京大学理论生物学中心是利用北京大学的多学科优势,集中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生物及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力量,从实验与理论两个方向开展关于生物学交叉的理论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工作的跨学科研究中心。近期,该中心网络小组.在以下两个研究方向上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11.
<正>海豚智慧超群,能够在水中通过自己的声呐准确找到猎物的位置。有些海豚会在其捕猎的鱼群周围吹出很多气泡,并使这些鱼群聚在一起,被赶进包围圈。如果海豚没能在泡沫中找到猎物,那么其声呐系统就不会起到效果。英国科学家受此启发,近日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双倒脉冲雷达(TWIPR)装置。这款设备同海豚一样,可以发送两种快速演替的脉冲,定向查找半导体设备,同时消除背景  相似文献   

12.
神奇的海豚     
海豚是鲸类王国中体形较小的种类,体长通常小于5米。世界上共有30多种海豚,它们广泛分布于各地的海洋。丰富的“语言”海豚有着十分完善的通讯本领和丰富的“语汇”,它们的通讯信号是由气囊与气囊相连的结构发出的一系列类似哨音的声音,也包括用于回声定位的反复重复的卡拉声、啸叫声以及咕噜声。在驯化过程中,海豚甚至能模仿人类的语言。科学家发现,海豚发出的叫声共有32种,其中大西洋海豚经  相似文献   

13.
院校新闻     
北京大学研制出新型超导材料日前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获悉,以冯庆荣教授为首的研究组成功制备出了具有超高载流能力的干净极限二硼化镁薄膜样品,以及超高上临界场的碳掺杂二硼化镁薄膜。据介绍,作为"973"计划项目"超导材料科学及应用中的基础问题研究"的子课题,以冯庆荣为首的研究组在甘子钊院士支持下,与国内外科研小组合作,利用改进的  相似文献   

14.
国内     
正中美墨将联手拯救小头鼠海豚:全球仅剩最后30只中美双方决定与墨西哥联手组建高级别外交使团,防止最后30只小头鼠海豚灭绝。据报道,世界最小的鼠海豚的处境看来十分不妙。此前,人们计划捕捉加利福尼亚湾幸存的小头鼠海豚,然后把它们放到海上围栏里保护起来,但是其中一只小头鼠海豚不幸死亡,计划被迫中止。现在,中美墨三国在日内瓦一次重要的国际保护野生动物峰会结束之际出人意料地达成协议,人们寄希望于外交努力能够发挥作用,拯救小头鼠海豚。《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常务委员会会谈行将结束之际,三国同意采取高级别外交行动,解决导致小头鼠海豚灭绝的野生动物犯罪走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海豚不仅是游泳和捕鱼的能手,而且是聪明的动物。希腊神话中有一段关于海豚的故事:海豚是一种神奇的动物,它比人类出现还要早,由于遭到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咒骂才被迫离开陆地到海里去生活。海豚有惊人的记忆力。美国一位生物学家曾用20个问题对一条叫凯的海豚进行智力测验。他把一个物体放入水中,问这条海豚附近是否有东西?是不是圆柱形的?是不是金属的?它都一一作了准确的回答。美国一位驯养海豚的负责人说,海豚一天能学做100个动作,一旦学会就不会忘记。他当场拿一  相似文献   

16.
有4位科学家深入海底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他们身后跟着一群海豚。这些海豚可勤快啦,有的来往于水面船只与海底之间,运送仪器和物品;有的在实验海区的四周巡逻,负责保卫。忽然,远方窜来几条噬人鲨。船上的人被吓得惊叫 起来:   “鲨鱼——危险!”话音未落,只见5只         海豚像飞梭一般冲上前去。鲨鱼看到             海豚,调头就逃,不一会儿就无影                   无 踪了。                                         海中恶魔鲨鱼,凶猛  …  相似文献   

17.
正在野外海洋中的海豚不会轻易举起自己的尾巴,因为可能造成骨骼或内脏伤害,但为了向观众打招呼却不得不这样做。观众在观看时的掌声和喝彩以及过滤器噪音都可能造成海豚的过度紧张。在海洋中生活的白鲸根本不会跳出海面,但为了饱腹和生存,却不得不跳到像海豚能跳的同样高度。2019年2月,野外海豚研究者麦希汶的一则视频《悲伤鲸豚》开始走红网络,海豚在海洋馆的遭遇引发人们普遍关注和评论。美国海豚保护者理查德·奥巴瑞(Richard O'Barry)曾在纪录片《海豚湾》  相似文献   

18.
梁祖霞 《科技潮》2000,(1):48-48
海豚是最聪明的水栖动物,海族馆中海豚出色的表演,始终是最有魅力的节目。世界各地共分布着30多种海豚,宽吻海豚就是其中之一。它们生活在美国  相似文献   

19.
张秋芸  宣夙思 《科技信息》2013,(15):56-56,64
美国作家斯.奥台尔的《蓝色的海豚岛》讲述了一个土著小姑娘卡拉娜独自生活在一个外形近似海豚的孤岛上生活多年,与岛上生物从斗争到共处的生活经历。小说充分展现了作者对万物生灵的生态意识。本文以生态主义理论作为切入点,以人与自然的两种关系为出发点,探讨了小说中所揭示的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敬畏生命,期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20.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23,(22):76-77
<正>“南亚区域研究的交叉学科路径”研讨会在北京举行2023年10月21日,“南亚区域研究的交叉学科路径”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联合主办,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承办。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王丹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陈明教授在致辞中围绕传承、开拓、基础和交叉四个关键词,表达了对发扬传统学科、推动学科互鉴和构建新学科的期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