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在1960年代取得的人工合成胰岛素科学研究成果,曾在改革开放伊始争取过诺贝尔奖,但未能成功。未获诺奖的原因,至今仍封存在诺贝尔奖委员会的档案里。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政府确实只推荐了钮经义1人作为诺贝尔奖候选人,我国因推荐4人而与诺贝尔奖无缘的说法是典型的谎言。当时选择推荐1人的方案而不是推荐3人的方案,也是明智之举,因"摆不平"而"干脆给了钮经义"等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奖项不仅有自然科学奖(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和医学奖),还有人文奖(文学奖、和平奖及后设的经济学奖),表达出诺贝尔奖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更完美地体现在诺贝尔奖获奖者的演讲辞和身体力行中,如爱因斯坦对于真理的渴望、和平的追求,居里夫人对于功利、虚荣的鄙视,李政道、杨振宁对于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大力促进及其爱国情怀。从剑桥大学  相似文献   

3.
随着入世,中国科学界比以往更多地说到的一件事,就是中国科学家何时才能在诺贝尔奖章上刻上自己的名字。 2001年的12月10日,在瑞典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这同时也是诺贝尔奖的百年庆典。那里有中国科学家的梦想和遗憾:100年来,诺贝尔奖已授予全世界473位科  相似文献   

4.
在李政道、杨振宁于1957年10月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前,他们于1956年合作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就已经在中国广泛传播。李、杨二人获诺贝尔奖之后,宇称不守恒理论在中国产生的影响扩散到科学界之外,不仅在社会上产生了"赛因顶峰会李杨"的效应,而且在20世纪60年代初思想界有关实践与真理关系的讨论中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继而又在"文革"中遭到曲解和滥用,直到1978年后才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中得以"正本清源"并发挥积极作用。宇称不守恒理论在中国被赋予其科学价值之外的更多意义和责任担当,并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因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科学在当代中国的曲折遭遇。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世界诺贝尔奖评选是人们熟知的,但是不少人恐怕不太了解诺贝尔奖还有一个“姐妹奖”——伊格诺贝尔奖(IgNobel,又称搞笑诺贝尔奖)。在英文中,“Ig”有“卑贱”的意思,所以这个奖项表示自己无法与正式的诺贝尔奖相比。不过,它的来头也不小,设立这个奖的正是著名的哈佛大学,以及剑桥大学幽默科学杂志《不可思议研究年报》,它与真正的诺贝尔奖几乎同期颁奖。评奖要求是“不寻常、幽默、有想象力”。2004年,伊格诺贝尔奖已经迎来了自己的13岁生日。这次颁奖典礼于9月30日在哈佛大学礼堂内举行,获得本届大奖的是乡村音乐与自杀之间关…  相似文献   

6.
1956年,杨振宁、李政道为解开"θ-τ之谜"提出了质疑宇称守恒在弱相互作用中是否成立的科学假说,吴健雄率先验证了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但在获得实验结果后,她却缺乏"抢先发表"成果的意识,有意延缓成果发表,导致另两个实验小组后来赶上。而首先发表是科学发现优先权归属所依据的准则,依据这一准则,吴健雄丧失了独占实验发现的优先权,从而丧失了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殊荣的良机。这一诺贝尔奖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激烈的全球科学竞技场上,科研人员应当具备科学成果抢先发表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吴健雄1957年未能与杨振宁、李政道共同分享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她工作的原创性不够高,她实验的途径与实验设计的关键思路以及实验的关键测量项都是杨振宁、李政道在获奖论文中提出的;二是与她几乎同时、互相独立对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作出实验证实的有三个实验小组,诺贝尔评委会不可能厚此薄彼,而一项诺贝尔奖按规定每次至多能授予3人。  相似文献   

8.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11):114-118
中国科学家发表的有关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的成果在世界科学界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伦理关注,国际科学界很快对此做出预警性反应,并通过国际会议和联合声明等形式划定相关的研究"底线",禁止用于"生殖"目的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探讨负责任地开展人类胚胎编辑研究的规制框架。  相似文献   

9.
国际上把atomic weight改为relative atomic mass是有道理的:(1)此概念应是mass(质量)不是weight(重量);(2)若改为atomic mass容易误解为一个原子的质量,实际上是NA(阿伏加德罗数)个原子的质量,故加relative 以区别.然而中文"原子量"既未混淆"质量"和"重量",亦无产生"单个原子的质量"误解之虞.一个科学名词不可能尽含其定义,在不会引起误解的情况下愈简短愈好.故我支持科学界早已习惯的用法--原子量."分子量"的问题同此.  相似文献   

10.
美籍华人丘成桐先生是当代国际著名数学家,27岁攻克世界数学难题,33岁获得有世界数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Fields奖,成为华人数学家第一个获得这项大奖的数学家。1994年,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为弥补诺贝尔奖未设数学奖而专门设立的国际大奖Crafoord奖。2003年获中国政府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10年获沃尔夫数学奖(Wolf Prize in Mathematics)和亚裔工程奖。他的成长历程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不少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同时,还为中国的数学发展建言献策,做出了无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察了美国著名情报学家尤金·加菲尔德研究诺贝尔奖的视角,通过研究分析加菲尔德个人网页中关于诺贝尔奖的51篇原文,我们对这位情报学家研究诺贝尔奖的视角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加菲尔德研究引文分析能否预测诺贝尔奖,他们是否都写过引文杰作,获奖项目是否是所在领域的研究前沿,最高被引频次、获得诺贝尔奖和科学承认之间的关系,职业合作伙伴的重要性,关注日本的科学研究环境,运用引文分析确定是否属于早期发现等七个方面来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初多次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提名的日本微生物学家野口英世因梅毒、黄热病等研究著称于世,但人们对他赴美之初的蛇毒研究知之甚少。不过,正是这项研究使其获得了美国免疫学界的认可,并成为首个在洛克菲勒研究所任职的亚洲学者。通过梳理野口早期发表的论文发现,他曾深入研究过蛇毒的凝血与溶血机制、蛇毒与动物血清的作用和抗眼镜蛇毒血清的效用,不仅阐明了蛇毒的毒理、率先研制出抗响尾蛇毒的血清,还论证了动物血清中抗体-补体的作用方式。文章认为,初出茅庐的野口研究蛇毒即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一、抗体-补体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免疫学理论,为动物毒素研究提供了借鉴;二、刚刚问世的免疫学减毒方法为研制抗蛇毒血清奠定了基础;三、西蒙·弗莱克斯纳和塞拉斯·米切尔的悉心指导;四、野口具有攻坚克难的胆识、勤奋好学的品性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相似文献   

13.
康德本人对自然科学的划分,有其深刻的哲学根据。康德所寻求的自然科学中无可置辩的确定性、普遍必然性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越来越明显,而规范场论是最能体现“本义上的自然科学的纯粹部分”的。  相似文献   

14.
Sciences are often regarded as providing the best, or, ideally, exact, knowledge of the world, especially in providing laws of nature. Ilya Prigogine, who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for his theory of non-equilibrium chemical processes—this being also an important attempt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exact and non-exact sciences [mentioned in the Presentation Speech by Professor Stig Claesson (nobelprize.org,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77)]—has had this ideal in mind when trying to formulate a new kind of science. Philosophers of science distinguish theory and reality, examining relations between these two. Nancy Cartwright’s distinction of fundamental and phenomenological laws, Rein Vihalemm’s conception of the peculiarity of the exact sciences, and Ronald Giere’s account of models in science and science as a set of models are deployed in this article to criticise the common view of science and analyse Ilya Prigogine’s view in particular. We will conclude that on a more abstract, philosophical level, Prigogine’s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doesn’t differ from the common understanding.
Piret KuuskEmail:
  相似文献   

15.
战胜瘟疫:从诺贝尔医学奖看20世纪免疫学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类文明进程的各类灾害中,瘟疫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威胁巨大,危害深重。诺贝尔医学奖自1901年设立,在20世纪共颁发91次,其中仅免疫学研究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类传染病防治就获奖26次,占28.57%,足见其比重之高份额之巨。随着艾滋病、疯牛病、埃博拉病毒、猴痘病毒,特别是SARS这一新的传染病毒的出现,人类在确保自身健康,科学预防疾病以及有效治疗顽症的旅途中可谓任重而道远,仍需要团结协作联合攻关。  相似文献   

16.
富兰克林:一位过早凋谢的科学之花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富兰克林是一位著名的女科学家,她的DNA晶体X射线衍射照片对DNA双螺旋的发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她的早逝使其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不能不说是科学史上的一件憾事.本文将简要介绍富兰克林的一生,重点在她对DNA结构的阐明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对这位女科学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期,吴健雄最先开展实验验证杨掁宁、李政道提出的弱作用下宇称可能不守恒的假说,并最早取得突破。然而她却未能因此而获得或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李政道提前透露了吴健雄实验的"初步结果",最终导致她未能独享验证假说的优先权。而吴健雄在实验过程中未能与国家标准局的科学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她难以通过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调查关,这可能也是她未能获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Leibniz’s universal characteristic is a fundamental aspect of his theory of cognition. Without symbols or characters it would be difficult for the human mind to define several concepts and to achieve many demonstrations. In most disciplines, and particularly in mathematics, the mind must then focus on symbols and their combinatorial rules rather than on mental contents. For Leibniz, mental perception is most of the time too confused for attaining distinct notions and valid deductions. In this paper, I argue that the functions of symbolization differ depending upon the kind of concepts that are replaced with characters. In my view, most commentators did not sufficiently underlin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wo main functions of formal substitution in Leibniz’s characteristic: either increasing our knowledge or simply structuring it. In the first case, we complete our knowledge because formal substitution makes sensible and imaginary concepts more distinct. In the second case, symbolization helps to organize contents that are already conceived of by reason. Thus the process of substitution is not always identically applicable, for symbols replace different types of concepts.  相似文献   

19.
This is a response to a claim by Sven Ove Hansson to the effect that Poppers dictum that falsification lies at the heart of all pursuit of science has once and for all been falsified by his study of articles published in Nature during the year 2000. We claim that this is based on a misunderstanding of Poppers philosophy of science interpreting it too literally, and that alternative readings of those papers are fully compliant with falsification. We scrutinize Hansson’s arguments as well as giving an overview of Poppers falsification the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