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根据九曲湾地热矿水的分析测试结果,按照《天然矿泉水地质勘探规范》GB/T 13727-92和《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 11615-89中关于医疗热矿水水质标准要求综合评价九曲湾地热矿水水质,再根据九曲湾地热井抽水试验结果,经地热井热矿水储量计算开采量。九曲湾地热矿水为重碳酸钠型温热级含氡、偏硅酸的氟医疗热矿水,井口水温为53.5℃,可开采量为1009.06 m3/d。  相似文献   

2.
泸县玉蟾山地区地处川南地区,地下热矿水埋藏深度在1 700m左右,且周边地区未见热储层出露地表。从泸县地区地质背景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热矿水赋存条件等方面,简要分析了玉蟾山地区热矿水深循环模式,为川南地区地下深层热矿水的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峨眉山高1井位于峨眉山市高桥镇。热矿水含水岩层埋深1 600 m左右,属于地压型地热资源,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水,Cl-、Na+浓度高,与区域水化学类型有明显的差异。该文分析了岩性、构造等热储藏条件,论述了热矿水成矿模式,并估算了补给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及高1井径流水资源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1井热矿水Cl-、Na+高浓度成因。  相似文献   

4.
论文研讨了四川卧龙热矿水中SiO_2的形成及化学反应进展模式。对热矿水活度积的计算结果,认为CaCO_3已达平衡状态。通过对热矿水稳定同位素的研究,指出热矿水的补给来源、形成时问,并对热储的温度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5.
为了具体说明化学温标中的阳离子温标在地热评价中的应用,以锦州市区地下热矿水为例,根据其有关化学组成,在进行了水-岩平衡的判断后,应用Na/K、Na-K-Ca、K/Mg等阳离子温标估算了这些热矿水的温度,并根据这些温标的原理和锦州热矿水的实际,重点讨论了化学温标适用性和估算结果的可靠性,推算了锦州市热矿水的热储温度.这将为地热的开发利用提供一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阳离子温标在中低温地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具体说明化学温标中的阳离子温标在地热评价中的应用,以锦州市区地下热矿水为例,根据其有关化学组成,在进行了水-岩平衡的判断后,应用Na/K、Na-K-Ca、K/Mg等阳离子温标估算了这些热矿水的温度,并根据这些温标的原理和锦州热矿水的实际,重点讨论了化学温标适用性和估算结果的可靠性,推算了锦州市热矿水的热储温度。这将为地热的开发利用提供一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超深井钻井过程中钻具失效事故频繁发生,钻柱动力学特性研究对增加钻具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考虑真实井眼轨迹、钻头与地层相互作用、钻柱与井壁接触及钻井液黏滞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全井钻柱动力学特性仿真模型,模拟了不同钻压及转速下钻柱不同截面轴向力、扭矩、位移及等效应力等随时间的变化,采用第四强度理论计算了井口钻具的安全系数,校核了超深水平井钻具强度。分析结果表明,井口轴向力和等效应力表现为低频变化,MWD处等效应力和加速度表现为高频振动且其横向振动比轴向振动更加剧烈;在钻压和转速较小的情况下,钻压和转速对井口轴向载荷、井口扭矩、井口等效应力及井口安全系数影响不大;MWD处等效应力随钻压的增加而增大,其横向加速度随转速的增加幅值显著增大;对于井深超过8 000 m、井眼尺寸φ120.65 mm及φ114.3 mm的G105钻杆,动力学分析得到的井口安全系数大部分时间内在1.2附近波动,钻具总体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热井的保温增效问题,根据地热井井身结构特点,建立井筒温度计算模型,并利用A 地热井现场测试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应用该模型对地热井热损失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有效洗井等措施,将局部井段产水转化为全井段产水,可使井口产液温度由61.2℃增加至65.7℃;井口产液温度随着日产量的增加而增高,但增幅逐渐减少;改变井身结构能显著提高井口产液温度,但需要进行系统的井身结构优化;采用保温材料的泵管带泵下深400 m 时,井口产液温度达到70.9℃,比常规泵管提高2.7℃。分析结果为地热井保温增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波致、涡激和浮式钻井装置运动引起的疲劳是深水水下井口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井口动力分析方法的选取直接影响水下井口疲劳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针对采用局部精细模型对井口进行动态响应分析时的耗时和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局部等效方法的深水水下井口半解耦分析模型,研究隔水管-井口整体分析模型中的井口局部等效方法,考虑管土作用建立水下井口局部有限元模型,建立梁和弹簧组合的井口局部等效数学模型,推导梁单元和弹簧单元参数计算公式。采用该半解耦模型进行南海深水水下井口分析,将静力分析结果与精细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并将动力分析结果与解耦、全耦合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井口等效模型计算精度高、效率高,可为开展水下井口系统动态响应分析和疲劳评估提供一种高效算法。  相似文献   

10.
太原市地热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原市位于汾渭地堑地热带,地热资源丰富。文章对太原市热矿水分布状况、地热地质背景、热储模型、地热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前景等进行初步分析,为今后太原市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减少风险提供了水文地质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反滤回灌井口过流时的局部井损,研制了实验装置并进行井损实验,总结了井损的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反滤回灌井口局部井损主要包括土工布、井口井壁和井口内部水流转向所产生的井损;井口井壁产生的局部井损与流速成正比,圆形井口井壁产生的局部井损小于方形井口井壁产生的局部井损;井口井壁产生的局部井损与开孔率成反比;土工布产生的局部井损与水流流速成正比,与开孔率成反比;井口内部水流转向产生的局部井损与回灌水头成正比,与井口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12.
针对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双管热采井口装置内冲蚀磨损严重问题,研究冲蚀磨损的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SAGD井口装置进行流体动力学模拟和优化设计,应用ANSYS软件中FSI(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单向流固耦合模块,对正交优化设计试验进行轴向速度、径向速度、全域最大磨损率及壁面剪切应力模拟,判定井口装置中冲蚀破坏的危险区域。结果表明:入口端速度为0.1 m/s,颗粒粒度为0.125 mm,过渡圆角半径为8 mm,管壁壁厚为21.8 mm,管材种类取35Cr Mo基体与WC-12Co涂层。优化方案使多相流体减轻了对井口管壁的冲蚀磨损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伟  刘德平  张霆  魏明静 《甘肃科技》2005,21(6):74-77,130
涩北一号气田已进入全面开发阶段,其采气管线是否会形成水合物,是否可以取消井口注醇(防冻)?本文从理论上计算了气田不同开发层系气井在不同工况下进站的热力成果,论证了一、二开发层系气井采用40mm厚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埋深1.2m可以确保进站不生成水合物:三、四开发层系气井在1.8m的埋深下光管进站即可满足要求,可以全面取消井口注醇工艺,这有利于降低气田的运行费用,有利于一线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环境保护,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4.
井口抬升高度对高温气井管柱设计、固井设计以及地面管线设计等至关重要,但套管性能、自由段长度等因素对井口抬升高度影响显著。为阐明井口抬升机理,分析套管性能对井口抬升高度的影响,充分考虑温度对套管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多因素作用下井口抬升高度预测模型,并分析受温度变化影响抬升高度的关键因素。利用文昌气田X井测试管柱实测数据分析不同情况下套管热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对抬升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时考虑热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共同作用的预测模型对井口抬升高度影响最大,与现场实际最为接近,应作为工程分析的首选。研究结果对井口抬升高度预测及油气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三塘湖油田单井原油集输模式并分析了井口高回压原因,介绍井口电磁加热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安装方式和使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丁辉  兰晓冬  李震  邢承军 《天津科技》2015,(4):33-34,37
为了检测海洋井口采油树在承压过程中裂纹的产生和扩展,保证井口采油树本体的本质安全,开展了声发射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从声发射检测技术的原理、海洋井口采油树声发射检测方案设计及声发射检测技术的应用等3个方面开展研究。现场应用情况表明,声发射检测技术在海洋井口采油树运维上的应用方案可行,效果显著,但声发射检测技术对环境噪声的要求十分敏感,因此仍需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7.
矮陂镇黄沙洞温泉是一处围绕一山包出露的地热田,出露的地热田热矿水水量不大且出露点并非热源中心,寻找矮陂镇黄沙洞温泉热源中心是且能提高地热田热矿水的水量继续进行勘探的前提,利用前人成果资料和本次勘探一起研究探讨地热田热源中心位置,是本次勘查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且对地热田水文地质详查工作的决策与设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考虑相界面雷诺应力、拖拽力、虚拟质量力、气液物性差异等参数,创建井筒多相压力波速及压力响应数学模型,基于超深井环空多相压力波响应图版唯一性,提出压力波响应图版识别超深井气侵位置的新方法;考虑井口气体溢流量、回压、钻井液密度等边界参数,结合差分数学方法对其求解,该方法在超深井YS1井(8 680 m)验证,压力响应误差小于等于1.703 s,计算与实测误差小于等于6.15%。结果表明:随回压增大,井筒流体可压缩性减小,井筒压力波速增大,压力响应时间减小;随井口气体溢流量增大,环空空隙率增大,压力波速减小,井筒压力响应时间延长,井口气体溢流量从0.83 L/min变化至38.33 L/min,井底8 680 m处压力响应时间从10.127 s增至36.643 s,增大了261.83%;气侵位置识别结果不仅取决于井口压力及流量传感器准确度,也与压力波响应图版计算准确性有关;实践证明借助压力波响应图版识别超深井气侵溢流位置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9.
压裂作业是改进油气层渗透率、提高油气井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压裂管柱在压裂施工中,地层温度及压裂液温度随井深发生线性或非线性变化,压裂液压力也随井深发生非线性变化。本文选取管内流动的压裂液、管外环空静止井液和压裂管柱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温度场、流场和应力场耦合分析的多物理场模型。利用ANSYS软件,计算得到1000m压裂管柱以及压裂液在井口处的温度均为20℃,管柱内外壁在井底处的温度分别为36.99℃、50.55℃,压裂液在井底处温度达到35.47℃。仍选取1000m压裂管柱模型,计算得出管柱在多物理场和应力场中,井口和井底处的等效应力相对误差分别为3.73%、5.97%。可见,采用应力场对压裂管柱强度评价影响不大,但对管柱的轴向应力、环向应力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埕岛油田已建成的水下基盘结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依据API RP 2A-WSD规范对井口基盘海洋环境荷载进行分析计算,基于SACS程序建立了9口井、12口井形式基盘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对水下基盘的适应水深进行静力分析,计算出了相应水深下结构的强度,确定水深变化对井口结构安全性的影响,得出了所研究井口基盘的极限水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