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平 《海峡科学》2011,(5):27-28
福州电信IP城域网原来采用OSPF路由协议作为域内网络路由协议,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OSPF协议自身存在的缺陷也暴露出来,如:协议自身可靠性不高、容量有限,不能支持大规模网络等。为了避免OSPF协议存在的问题,福州电信公司网络维护部门采用高可用性路由协议ISIS对网络进行了改造,域内路由协议采用ISIS替换OSPF,用户路由采用BGP协议承载。经过改造,优化了路由承载方式,细分了城域网的不同业务流量,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ENSP中路由协议ISIS和RIP的多边界路由引入,通过对引入的路由打上特定的标签,并结合路由策略适当地修改其优先级,再合理地设置被引入路由的cost值,较好地解决了该过程中产生的次优路由和路由环路问题.该方法为路由引入过程中类似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可靠经验,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认知 Ad-Hoc 网络中一种基于稳定性和时延的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未来的认知 Ad-Hoc 网络中,授权用户的活动将对认知用户之间的多跳路由的稳定性造成很大影响,为了保证认知用户之间路由的稳定性并降低路由的端到端时延,提出了一种基于稳定性和时延的路由协议。该协议引入稳定性因子,只有满足了稳定性约束条件的路由才可以作为候选路由,然后将传输时延作为度量对候选路由进行筛选。通过一个简单拓扑模型验证了该路由选择策略的优越性;并针对认知无线 Ad-Hoc 网络的网络环境,分析了其时延和稳定性的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 AODV(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 routing)路由协议,实现了提出的综合信道和路径选择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路由协议无论在不同的源、目的节点距离,还是在不同的授权用户活跃程度下都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端到端时延表现。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经由Internet连接的两个私有网络之间能够利用隧道技术以私有IP地址的方式相互访问其内部资源,并且可以在隧道中传递动态路由协议信息,在基于Cisco路由器的配置过程中,通过利用GRE与IPSec两种技术共同构建Site—to—Site VPN,即首先使用GRE协议对用户数据和路由协议报文进行隧道封装。然后通过IPSec提供的数据机密性、数据完整性验证以及数据源认证功能保护在GRE隧道中传送的敏感数据,以实现GRE隧道的安全传输。通过结合GRE可支持承载IP组播流量与IPSec提供的安全特性创建Site-to-Site VPN,既解决动态路由协议在IPSec VPN隧道内正常通告的问题,又可以保护敏感数据穿越不安全通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OSPF是一个典型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能够解决许多距离矢量型路由协议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目前在移动网络逐渐IP化进程中,已广泛应用于软件交换的IP承载网、GPRS接入CMNET骨干网、DCN骨干网的IP网络上。本文从OSPF的路由算法和路由维护等方面来解释OSPF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在实际应用中的城域网骨干流量引导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佑建 《科技资讯》2015,13(4):9-10
用户接入网络通过CE双归属组网,虽然提高了网络可靠性,但对于PE和CE间运行动态路由协议进行路由交换时会引入路由环路的问题。该文借助路由反射器的做法,由归属地PE从其他PE接收并需要将其发送给归属用户接入设备CE的VPN路由信息时,先将其反射发送给归属地的其他PE;而归属地的其他PE确定从其归属CE接收的VPN路由信息,与原归属PE反射发送的VPN路由信息相同时,则不对从其归属CE接收的VPN路由信息进行路由转发处理。该方案由PE对分发CE的路由进行过滤处理,从而使环路问题在PE上就可以避免,而且对CE设备要求低。  相似文献   

7.
针对MANET路由协议测试方法主要采用软件仿真而导致结论不准确的问题,以大规模MANET路由协议SPDSR为例,提出基于Linux系统的MANET路由协议实现方案,为构建MANET路由协议的真实物理测试方法奠定基础。在分析Linux路由体系结构基础上,应用Netfilter框架技术和TUN/TAP隧道技术,实现数据分组的拦截和用户空间缓存功能,启动SPDSR路由协议。通过建立路由检查模块,将路由使用情况传至用户空间,更新路由表定时器,避免因路由过期导致的误删除操作,最终在Linux中成功加入SPDSR协议。实际组网测试结果表明:SPDSR协议基于Linux的实现方案能够在移动无线自组网中进行正常路由建立和维护,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8.
针对海洋生物与传感器节点共用水声信道、生物占用信道使传统水下路由机制失效的问题,提出了水声网络跨层认知决策机制,设计了生物友好的认知水声网络路由协议。该协议将海洋生物作为主用户,确定生物-节点干扰区域,支持信号定向发送并且采用绕路策略避免对海洋生物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与经典的矢量转发路由、多跳矢量转发路由等水下路由协议相比,新协议下的数据包投递率分别提高了52.6%和22.5%,节点的能量消耗分别降低了40.4%和56.8%,端到端的延时性能有了较大改善,解决了传统路由机制中仅通过传感器节点间的优化实现最短路由路径而没有考虑生物使建立的路由路径失效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高效安全地保护移动代理路由,针对移动代理的选择式路由结构,利用基本加密签字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安全选择式路由协议,并对该协议的安全性和计算复杂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协议不仅满足移动代理选择式路由的所有安全性质,而且与已有的基于嵌套加密技术的惟一方案相比,计算复杂度得到了显著的降低,用户和路由主机的计算复杂度均从原来的O(n2)变为O(n);同时,新协议还具有很好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的路由协议不适合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使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道容量估计的路由算法—CRNRA(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routing algorithm),该算法综合考虑了主用户可容忍的干扰以及主用户对感知无线( cognitive radio,CR)用户的干扰,对节点间的信道容量进...  相似文献   

11.
Ad hoc无线网络是一组无线移动主机组成的一个没有任何基础设施或集中管理设备的临时网络。文中介绍了Ad hoc无线网络的路由协议,并利用网络仿真软件NS,对两种典型的路由协议AODV(Ad hoc on Demand Distance Vector Routing,Ad hoc网络的距离矢量路由算法)和DSR(Dynamic Source Routing,动态源路由协议)进行了仿真实验,并给出了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与传统的无线多跳网络不同,多radio无线mesh网络的路由器是固定的,节点具有异构性。提出一种协作的异构多radio无线mesh系统路由设计模型,该路由协议模型按路由发现过程,分4个子模块,分别为半同步式邻居发现机制r、adio异构刻画的路由metric、分层的信息发布模型、满足业务需求的路由算法。该路由协议模型对多radio的异构性进行了刻画,采用分层协作方式共享网络拓扑信息。实验证明这种适应异构无线环境的跨层路由设计方案比传统方案更符合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几种典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进行了研究,将它们分为传统路由协议、基于数据为中心的路由协议、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协议、基于服务质量的路由协议、单层路由协议和多层路由协议六类.阐述了这些协议的特点,对每种路由协议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对它们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业务选择网关(SSG)中的协议分析模块要求在用户与服务器建立连接之前即可将用户请求数据包解析成URL,并且根据用户权限进行访问控制,路由选择等。文中在对SSG的协议分析模块的需求进行分析之后,讨论了已有的TCP粘合技术,并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和讨论了序列号空间的影射问题。最后将该方案运用在应用层协议分析模块上,实践证明此方案可行、高效。  相似文献   

15.
国家电网调度数据网第二平面建设方案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电力调度数据网承载的主要业务及其特点,对网络技术体制、网络路由协议及策略、网络安全控制方案、网络管理系统配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国家电网调度数据网第二平面组网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6.
郭鹏程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8):5207-5213
针对在军事通信、地震或水灾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应急通信等特殊场合,移动自组织网络中路由协议不够完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ODV协议的改进路由协议B-AODV,弥补了在AODV协议中路由发现过程延迟时间较长和路由维护过程路由重建几率较小的不足。在B-AODV中,首先使用了反向路由发现:广播控制消息反向路由请求代替控制消息路由回复,这样减少了路由发现的次数;其次,在路径重建过程中,采用了控制消息以及路由表中都记录相邻两跳节点地址的技术,减少了发现路由的时间,增加了路由修复的概率,提高了网络的性能。在NS2的环境下实现了AODV协议及改进后B-AODV协议的仿真,对其从分组传送率、平均端到端延时和路由开销这三种性能指标作了定量的分析,验证了改进后的路由协议优于原有的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AODV。  相似文献   

17.
刘辉 《科技信息》2007,(33):192
随着宽带业务的迅速发展,传统IP技术和路由协议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网络可靠性的需要。在IP城域网的MPLS域中,使用流量分担和网络备份、MPLS快速重路由方法,加快了网络故障恢复的时间,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高可靠性的骨干网平台。  相似文献   

18.
将位置辅助路由协议应用于海上无线Mesh网络中,并通过海上节点地理位置信息来限制路由请求的广播范围,从而减少了网络路由开销;同时,通过在LAR协议中加入路由修复,提高了路由链路的稳定性及减少了丢包率.仿真实验表明:M-LAR协议的路由丢包率、路由开销及分组时延均较AODV协议与LAR协议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9.
多链路接入的流量管理及其在城域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采用先进成熟的流量管理设备L inkProof实现多链路接入的解决方案,并和传统的多链路接入方案进行了对比。L inkProof使用专有的智能地址转换技术、优化的内容路由技术和灵活的就近性计算方法,消除了传统方案中路由选择协议和不确定流量类型所带来的复杂性,确保用户能够通过最佳链路访问特定内容,并对流入或流出的数据进行动态均衡的管理。最后提供了该方案在城域网用户中的一种应用模式,并对测试及运行结果进行了分析,此方案在真正实现链路不间断服务的基础上,不仅减小了链路的租用成本,而且使用户享受到更优质的网络服务。  相似文献   

20.
低功耗是设计和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目前提出6LoWPAN动态路由协议大多属于Ad-hoc路由协议的简化版,若要很好地满足低功耗的要求,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低功耗的路由协议,并且已在实际设备中试用,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