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岛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地理空间分区。其目的是明确区域生态安全重要地区,分析区域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脆弱区,为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提供基础和前提。以青岛市域尺度生态系统为对象,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指标评价的基础上,综合了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青岛市生态系统叠加影响,形成了青岛市生态功能分区方案,将青岛分为“三区一线”,24个生态功能亚区,为制定经济技术政策、社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宁夏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GIS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夏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形成了宁夏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将宁夏生态环境划分为3个生态区,10个生态亚区,37个生态功能区.根据不同生态功能区特点,确定了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与生态环境敏感性空间分异规律,提出了保护时策,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针对某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环境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结合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进行科学规划,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好地解决生态环境承载力以及人口、环境、生态和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功能区是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定的重要功能区之一。过去以来黄土高原区内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严重地制约着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21世纪以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生态工程建设对该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发挥重要作用。由此,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对于认识国家生态保护政策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利用2000—2020年MODIS数据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结合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数据,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与分析。研究表明,2000—2020年研究区以生态用地为主,面积占比57.31%。以半生态用地转入生态用地为主,占变化总面积的51.74%,生态用地的转入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2000—2020年研究区RSEI均值由2000年的0.39增至2020年的0.57,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以中等为主,平均面积占比为45.61%,优、良等级面积共增加38.08%,极差、差等级面积减少60.79%。中部区域RSEI增加速率较快,显著增加区域占总面积的11.59%。研究区热量充足,水分是限制植被生长的主要因子,RSEI...  相似文献   

5.
基于SPSS的灌河口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灌河口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区域特定的自然、生态及经济发展状况,从资源承载力、社会影响力、环境承载力及生态弹性力4个方面,构建了研究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域2002—2007年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生态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发现研究区域生态承载力从2002年至2005年间呈快速下降阶段,2005年至2007年呈上升趋势,总体略有下降。分析表明,这与灌河口区域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建立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生态环境比较敏感、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可应用于生态承载力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济南市生态保护与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区划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基本途径之一,根据济南市的生态环境现状,依据生态区划的原则和方法,建立起适应济南市生态保护与建设区划的指标体系,将济南划分为不同的生态区域,并在分析每个生态区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总结16年来翔安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并探讨其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损益。利用从1989年和2005年的遥感影像中获取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估算了不同时期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并分析了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化所引起的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翔安区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变化不大,2005年比1989年下降了1557.65万元,但各类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动较大,特别是城市建设占用其它土地利用类型所带来的生态服务价值损失达到3603万元。这些研究可以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并对于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区域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经济功能区划是生态科学和经济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它对识别区域的生态经济特征,制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文章回顾了我国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分析和评价了生态经济区划的研究方法,并对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景观尺度上的区域生态安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景观尺度上区域生态安全与评价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方法综合分析法。结果景观尺度是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适宜尺度。在景观尺度上,有利于确立区域生态安全与评价研究中的基本参照系、揭示时空动态特征、进行尺度转换和人文因素评价、指导生态恢复。结论在景观尺度上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有利于将区域生态安全的现状与动态评价有机结合,也有利于对人类活动的生态安全影响的动态评价与预测。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以长乐市为例进行福建省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制定了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的工作方案,对长乐的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获得的资料和图件进行整理和分析,确定了与生态功能区划有关的生态环境类型系统及其编码系统;编制长乐市生态功能区划背景图,在背景图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敏感性和主要服务功能,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确定各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主导服务功能,并编制出生态功能区划图.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生态服务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概述了如何在经济发达地区开展城市生态服务功能研究,提出了城市生态服务功能研究的内容及关键环节,分析了研究意义及发展前景,对于指导城市建设与规划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拉萨达孜县为例,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替代工程法等,对山地灌丛草原、青稞农田和北京杨人工林3类典型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达孜县山地灌丛草原、青稞农田和北京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固定CO_2、释放O_2、涵养水源、维持营养物质循环等服务功能总价值分别为265.03×10~4,37139.38×10~4,263.82×10~4元/a.其中,生命支持功能的价值分别是产品服务价值的4.81,1.19,7.85倍,3类典型生态系统生命支持功能的经济价值均大于其产品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之服务功能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体现在3个方面,即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生态功能为系统所固有,是系统维持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功能是影响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生改变的触发点;生活功能主要取决于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的平衡关系和管理状况,体现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充分理解和把握“三生功能”之间的互作关系,对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维系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态系统健康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生态管理和环境保护的新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 生态系统健康的发展历程,并在论述健康生态系统特征的基础上,从其结构、功能和动态三方面提出评 价的若干指标。  相似文献   

15.
将健康概念引入到城市生态系统中研究,从复合生态系统角度评价和辨析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极具现实意义.文章以宁波市生态系统为例,利用主成分投影法评价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结果表明:宁波市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有所上升,但健康改善程度并不显著.主成分投影法从时间上较好地反映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走势,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PSR模型在海岛生态系统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岛是海洋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国防价值,加强海岛的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海岛的管理要以生态系统为基础,进行海岛生态系统评价是开展海岛生态系统管理的前提.目前国内尚未形成完整的海岛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从海岛生态系统特征出发,阐述了“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概念和内容,分析了PSR模型在海岛生态系统评价中的作用,并依据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提出了一套基于PSR模型的海岛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城市生态学、城市地理学为本,在1996-2002年大量基础数据支持的基础上,设置了开封市的四个层次的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按四个层次分别对开封市进行了详细的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最后得出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8.
张家口市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理论研究, 对河北省张家口市1990, 2000和2008年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估算, 探讨土地利用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张家口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草地和林地为主, 草地面积减少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幅度较大。不同土地类型产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耕地、草地、水域、湿地, 其中林地、耕地、草地产生的价值之和约占总价值的90%。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在1990-2008 年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尤其2000-2008年减少幅度显著, 其中草地、湿地的减幅最大。在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 价值结构变化不大, 1990-2000年气候调节的服务价值显著减少, 原材料和水源涵养的服务价值增加幅度较大; 2000-2008年由于湿地和耕地面积的增加, 尤其是湿地面积的增加, 气候调节和食物生产的服务价值随之增加, 其他服务功能价值均减少。  相似文献   

19.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是研究的一个热点.文中回顾和介绍了当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内涵和评价指标,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并着重对其指标评价体系和经济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是研究的一个热点。文中回顾和介绍了当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内涵和评价指标,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并着重对其指标评价体系和经济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