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授人以鱼"是直接把"鱼"(教学结果)给别人."授人以渔"是直接把"怎样捕鱼"(学习方法)教给别人."授人以池"是间接给人养鱼的原始材料,让别人通过"组料养鱼-学会养鱼-收获捕鱼"这个过程实践,从而获得知识和能力.笔者分析三种教学模式,学到一些教学之法.  相似文献   

2.
"人的觉醒"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反对封建旧文化的一个重要收获.这一思想成果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这便是"人的文学"的诞生.但是,时代、个人与作为参照的西方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人的觉醒"问题的复杂性,从而决定了"人的文学"的复杂面貌.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罗马文化同古希伯来-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学创作的两大源头。在古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中,《嘉莉妹妹》中嘉莉的形象是会受到批判的。该小说自出版以来,嘉利它一直是颇有争议的人物形象。本文借助古希腊神话中的形象,从古希腊-罗马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阐释了嘉莉形象的合理性,并分析了造成她强烈欲望形成的原因,指出嘉莉人生追求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五四新文学潮流"经历了兴起(1917-1927)、发展(1927-1937)和延续(1937-1949)三个阶段,但都统一于"五四新文学潮流"的整体之中,具有"五四新文学潮流"的整体性和发展的阶段性.更加深刻地认识和发扬"五四新文学"传统的革命意义,将深化我们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在新石器时代,"大汶口"人利用优越的地理环境,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发展了以种植粟为主要粮食作物的旱地农业。"大汶口"原始农业的产生,引发了"大汶口"人原始宗教的萌芽,促进了社会大分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汶口"农业的发展,为海岱文明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寻根文学"是一种文化导根--站在现代意识的角度,重新审视民族文化形态,着眼于民族素质现代化的重铸.梳理"寻根文学"的兴起与嬗变轨迹,对其中的代表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思想界是一个大动荡的时期。民族危机的加深和西学东渐的加强,以及中国资产阶级的分化,导致西方各种学术思潮纷至沓来。其中古希腊罗马文化成为思想界介绍西方文化的大宗。辛亥革命前中国思想界对古希腊罗马的评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评述;对古希腊罗马政治法律的评述;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比较。其中,希腊文化是被评述的主流,而粱启超先生则为评述的主要角色。  相似文献   

8.
发生在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内部的"礼仪之争",最初是从文化层面展开的,它表明的是中西两种不同文化如何相互理解、相互阐释的沟通问题.但随着罗马教廷和康熙皇帝的先后介入,"礼仪之争"成为他们争夺中国教会控制权和受教信徒的工具."礼仪之争"最终导致了康熙晚年的禁教.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浪漫派的性爱小说,注重对人性本质的探求,对人物性心理的描摹,对人的本能欲望的揭示,肯定人的情欲的合理性,在尊重人的全面本性、追求生命的圆满中,向扼杀人性的社会提出控诉,因而有其进步性、民主性与现代性,也更逼近"人的文学"的本身.  相似文献   

10.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最高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指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呈现出鲜明的人本价值取向,丰富、完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相似文献   

11.
理欲之辨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核心论题.在王船山看来,宋明儒学的"存天理、去人欲"这个传统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理论困境1.从理性中彻底分离欲求的愿望只是人为设置的神话,因为其本身就包含着一种特殊的抽象使用理性的欲求.欲求与理性不可分割.2.感性活动本身并不妨碍存理的实践.当实践指向物欲的排除时,反而遮蔽了存理的实践.3.存理与去欲意味着两种不同的实践方式,通过去除欲求的方式并不能导致理性的开显.  相似文献   

12.
城市是人类的有意识创造,是人情感与欲望的物化形式。不同文化体系中的城市在空间布局和城市精神上表现出根本的差异。宗教中心与世俗政权中心是中西方古代城市的根本差异,这种差异一直延续到现代。  相似文献   

13.
人性文化是对人性的反映和认识,是以某种观点、意愿、意识等社会思想形态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人性文化是人性需要、情感、意愿和意志的张扬和外化,是以某种风尚、习俗、制度等社会规范形态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人性文化是人性思想和人性价值的重塑和升华,是以人性理想和人性价值的再生文化为载体而表现出来的文化现象。人性文化是人类理想人格的追求,是实现社会人性化和文明化的重要保证,是其他一切人类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14.
稼轩词中多有涉意归隐之篇章 ,此与辛稼轩仕途之得失密切相关。由此入手 ,便可体察辛氏的实际心理 ,即他在功名、归隐、入世、出世间的取舍及其标准和原因。为进一步说明辛氏的强烈用世之心 ,把辛词与陶 (渊明 )诗作了比较 ,试图通过这种考论比析 ,揭示出稼轩归隐时期较为真实的心态 ,并认为这种心态实际上正是中国传统士人的一类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守成小说呈现出明显的“民间”价值追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书写民间的风俗礼仪和美好人性,对抗工具理性对人性的扭曲和压抑;认同“不规范”的民间文化,质疑和反思现代主流启蒙话语;表现民间神秘文化和原始信仰,挑战理性思维和科学万能。文化守成小说的这种民间价值倾向,是作家极力以审美现代性来为工具理性现代性进行纠偏的努力,也是对建构朴素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渴望和追求。  相似文献   

16.
对-氨基苯磺酰胺同型物的红外和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对-氨基苯磺酰胺同型物的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激光拉曼光谱,对其谱线归属作了指认,并初步了该类同型物对人体子宫颈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与分子光谱结构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中的人文成分逐渐继景点观光之后成为了人们旅游的另一个主要需求。旅游纪念品成为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旅游纪念品不仅是某个地方历史和文化的象征与载体,是该地区向外部展示的一个窗口,更是这个地方与别的地方不同的符号特征。所以,想要凸显出某个地域的旅游产品的独有特色,就一定要在尊重其独有的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在引起游客购买欲的前提下,将本地的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作为设计师的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18.
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 (即科学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信息素质教育 )势在必行 ,强化人文教育尤为必要。新时代呼唤通才 ,加强素质教育应有得力措施 :学习传统文化、正确对待专业与非专业的关系、及配置合理的教学课程。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新儒学运动中,马一浮具有一种独特的风格。他比熊十力、梁漱溟等更多地远离现实,不甚关心外在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建设,这使他超脱了世俗的存在,在哲学、宗教、诗歌和书法上到达了更加深远的万物一体的境界,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阐发和领悟上到达更高的成就。这种境界在他的哲学和教育中就是对人性复归的要求,在现代世界中也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49年之后中国文学中的都市叙事作品经历了从沉寂到复兴的曲折发展历程。对20世纪90年代后欲望主题在都市文学中的凸现作重点分析,可以揭示它与当今时代意识形态思潮变化与乌托邦思想终结之间错综纠结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