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指针和引用的用法是C/C++语言教学中的难点,在列举指针与引用的基本用法和用作函数参数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编译得到的汇编语言代码,说明引用本质上还是指针,并给出在C++中使用引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μC/OS-Ⅱ操作系统支持多种芯片.针对ARM的编译器大多采用的是ARM公司提供的ADS,一些提供ARM芯片的厂家常用自己提供的编译器,导致在ADS中编译的代码不能在该厂家提供的编译器中编译.通过μC/OS-Ⅱ在OMAP5910中ARM核端的成功移植,阐述了在CCS编译器下移植和ADS1.2编译器下移植的异同点,介绍了通过TI公司的CCS编译器来编译μC/OS-Ⅱ,移植到OMAP5910的3个要点:系统启动代码、与操作系统移植相关代码及系统时钟定时器驱动.为通过CCS编译器进行编译把μC/OS-Ⅱ移植到TI公司的其它芯片提供了很好的样例.  相似文献   

3.
针对MATLAB不能实现端口操作、实时控制和Visual C++处理复杂数值运算效率低的问题,利用VisualC++与MATLAB进行混合编程,实现功能互补,为材料介电性能的复杂计算及计算结果的可视化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MATLAB将材料介电模型文件转化成Visual C++的代码,并将代码用Visual C++编译器编译连接成独立应用程序。结合Visual C++强大友好的软件制作功能及MATLAB功能极强的科学计算及图形绘制显示特性,MATLAB编译器将不同的介电性能的计算模块分别编译成动态链接库文件,并在Visual C++编写的可视化交互操作界面中对其进行调用,实现计算及绘图功能。  相似文献   

4.
MATLAB与Visual C++混合编程在计算材料介电性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MATLAB不能实现端口操作、实时控制和Visual C++处理复杂数值运算效率低的问题,利用VisualC++与MATLAB进行混合编程,实现功能互补,为材料介电性能的复杂计算及计算结果的可视化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MATLAB将材料介电模型文件转化成Visual C++的代码,并将代码用Visual C++编译器编译连接成独立应用程序.结合Visual C++强大友好的软件制作功能及MATLAB功能极强的科学计算及图形绘制显示特性,MATLAB编译器将不同的介电性能的计算模块分别编译成动态链接库文件,并在Visual C++编写的可视化交互操作界面中对其进行调用,实现计算及绘图功能.  相似文献   

5.
《C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或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必选课程,但是我们的学校教学却始终使用着课本中推荐的传统的编译开发环境——TC++3.0,不利于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为了使上机教学环节更具实战性,上机教学中除了安排TC++3.0编译器的调试使用外,还应结合当今软件发展趋势,讲授和安排用gcc编译器、DOTNET编译器和VC++编译器编译运行纯C程序的上机实验内容,并在实际上机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其它编译器,如Boalnd C++等,这些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C55x DSP C语言和汇编混合编程中的关键要点,主要包括:名称转换与变量定义、编译模式、参数传递与返回和和寄存器的使用与保存。  相似文献   

7.
μC/OS-Ⅱ是专门为嵌入式应用而设计的实时操作系统,移植难度主要体现在所采用的编译器的不同.该文着重介绍了μC/OS-Ⅱ在嵌入式ARM微处理器上的移植方法和过程.采用自由软件Linux下C语言编译器ann-elf-gcc作为开发工具来编译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并利用开源软件SkyEye进行测试,证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运算符是C/C++语言中使用比较灵活的运算符之一,根据使用功能和在上下文中的含义详细阐述其用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TMS320C2xx系列DSP的C编译器未提供程序存储器数据操作的C运行库函数的问题,介绍了该项技术的解决方法.通过介绍函数功能实现所用汇编指令以及TI的C编译环境软堆栈结构和C语言调用规范,详细描述了C可调用DSP程序存储空间访问技术的程序实现方法.该技术可用于具有大量数据常量的工程应用中,以解决其数据存储单元资源紧缺问题.利用该技术还可以在程序存储空间上开辟一段空间用作非易失性存储空间存储用户掉电保护数据,这样有利于简化系统并提高系统性能.实践证明,该技术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学生在理解与内存"绑定"有关的概念内容时存在很大的困难,这种理解上的困难成为学生形成编程能力的障碍。将支架理论引入C语言的概念教学中,利用编译原理中有关程序运行时存储分配的知识作为支架,帮助学生掌握"变量的生命周期和可视性"、"函数参数传递方式"等难以理解的重要知识,突破教学难点,为C语言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程建  廖正和 《科技信息》2009,(33):95-95,110
针对MATLAB与C语言混合编程的接口问题,提出了采用MAT文件、MEX文件和MATLAB引擎三种接口方法。通过MAT文件实现与其它编程环境的数据交换;通过MEX文件实现在MATLAB环境中调用其它语言编写的程序;通过MATLAB引擎实现在其它编程环境中使用MATLAB的计算功能。在详细阐述了三种方法原理的过程中,说明了三种接口方法的使用特点、调用方法、编译过程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通过混合编程,利用了C语言高效的特点,在发挥MATLAB强大的计算功能的同时,又弥补其执行速度慢的缺点。  相似文献   

12.
在使用C语言开发软件时,为了编译时尽量减少出错的机会,提高编程效率,良好的开发环境是编程时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文章介绍了C语言开发环境的有关设置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了环境参数的设置对程序运行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介绍C编译器对函数调用的编译及由此产生的一个应用,设计格式输出函数。  相似文献   

14.
应用YACC实现Micro C编译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Micro C语言的文法特点,并以该语言为处理对象,用YACC实现了该语言的编译器.本文主要从编译技术的角度对Micro C语言的语法分析、目标代码及其解释执行过程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相似文献   

15.
溶胶-凝胶法制备锆先驱体改性C/C复合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锆先驱体,进一步制备了ZrC改性C/C复合材料,研究了锆凝胶在热处理过程中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锆凝胶在N2条件下的热分解过程主要为结合水的脱除和羧酸盐的分解;900℃下锆凝胶的失重率为43.88%,灰分组成为ZrO2和C。C/C-ZrO2复合材料经1600℃处理得到C/C-ZrC,ZrC颗粒在材料中分散均匀且呈梯度分布,平均粒径约为28nm,锆元素质量分数(以ZrO2计)约为10%;C/C-ZrC复合材料经1000℃氧化,表面出现能够阻止氧扩散的白色ZrO2氧化膜;C/C-ZrC复合材料的氧化速率比C/C复合材料降低了40.03%,起始氧化温度比C/C复合材料提高了约300℃,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对C/C复合材料在弯曲载荷下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试验中,沿两个加载方向分别测试了C/C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绘制了试验件的载荷位移曲线并给出了损坏试验件的微观照片。在有限元模拟中,采用了Linde失效准则来进行模拟,预测了C/C复合材料在垂直于纤维方向上的弯曲强度。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误差为3.56%。最后分析了C/C复合材料在弯曲载荷作用下的损伤破坏机理。C/C复合材料受到弯曲载荷时,发生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轴向纤维在拉伸应力下达到强度极限而破坏。纤维损伤主要出现于0度纤维层的中间部分,而基体的损伤分布情况范围较广,主要集中于上表面和试件的中间部分。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利用S3C2410X丰富的外围资源,实现多任务同时进行,需要嵌入一个小的操作系统.介绍了移植Linux操作系统到S3C2410X的过程,包括建立交叉编译环境、裁减和编译启动代码(Boot Loader)、Linux内核、制作文件系统.  相似文献   

18.
以编译原理理论为基础,详细介绍了80C51汇编语言的词法分析器的设计与实现中几项关键技术:正则表达式,状态转换图,符号表,词法分析器和语法分析器的交互等,提出了80C51汇编语言词法分析器的设计方法,实现了词法分析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为了精密测量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C/A(Coarse/Acquisition)信号发射通道时延,提出了一种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标定算法.对GPS卫星输出的C/A导航信号和时间保持系统的Z计数脉冲进行双通道同步采样,在数字域完成C/A信号预处理后,进行多速率数字信号处理,获取C/A信号中伪随机码起始点;结合Z计数脉冲信号样本数据的处理结果,计算得到C/A信号发射通道的绝对时延.采样率为10 GHz时算法标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低于0.2 ns.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介绍μC/OS-Ⅱ在三星S3C44B0X上的移植,分析移植所必需的C函数和汇编函数的功能特点;详细阐述μC/OS-Ⅱ的主程序和中断服务子程序的编写方法、内核裁剪方法以及任务堆栈容量大小的确定方法;最后总结了μC/OS-Ⅱ的一些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