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14年10月底到2015年3月初,采用瞬时观察法对河南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中越冬的大天鹅的行为进行观察,并统计各个行为所占比例.结果表明:在越冬初期(11月份、12月份)大天鹅的游动行为占所有行为的49%,且受人为影响较大;在越冬中期(1月份)因受禽流感影响,没有人工投食,大天鹅食物匮乏,游动减小到25%,睡眠行为增加到49%;越冬末期(2月份、3月份),公园解除戒严,在3月1日开始投食,大天鹅取食、理羽行为增加,睡眠行为减少.  相似文献   

2.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MaxEnt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在2013年~2014年水禽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丹顶鹤(Grus japonensis)、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大天鹅(Cygnus cygnus)作为指示物种,开展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水禽生境适宜性模糊综合评价.MaxEnt模型结果表明:到翅碱蓬滩涂距离、到柽柳-翅碱蓬滩涂距离是影响丹顶鹤越冬生境选择的主要环境变量,其综合贡献率分别为63.5%和23.3%;到芦苇沼泽距离、到黄河距离是影响东方白鹳繁殖生境选择的主要环境变量,其综合贡献率分别为68.8%和18.0%;到水源距离、到盐田-虾池距离、到芦苇沼泽距离3个环境变量对大天鹅越冬生境选择有重要影响,其综合贡献率分别为48.4%、21.1%和15.6%.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禽生境"适宜"面积为20 291hm2,"较适宜"面积为6 103hm2,分别占保护区陆域面积的17.8%和5.3%,主要集中分布在保护区南部的大汶流管理站和黄河口管理站.空缺分析表明:保护区内存在2个比较明显的保护空缺,即大汶流管理站人工湿地恢复区域、黄河口管理站东南部区域.为有效保护水禽生境,建议加强保护区湿地生境监测、评价和规划,以及对人为干扰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选用游禽、涉禽及保护物种3类评价指标,量化分析拉市海湿地恢复区2010—2012年生态恢复期间越冬水鸟栖息地的适宜性状况,并对拉市海湿地恢复效益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①2010年湿地恢复区越冬水鸟的栖息地适宜性较差,但经过1 a时间的生态恢复,适宜性指数由0.471上升为0.840,生态恢复初期应是湿地恢复管理的重点阶段;②恢复后期涉禽和保护物种的种类与数量均有一定幅度的增长,适宜性指数稳步上升,在此阶段应着重加强日常管护水平;③2011、2012年越冬水鸟栖息地的适宜性状况远好于2010年,水鸟生境改善显著,湿地恢复效果明显;④采用水鸟栖息地适应性指数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评判湿地生态恢复效益,具有简便、可行的优点,可为湿地区生态恢复效益分析提供一种基于鸟类生态学的快捷、有效的监测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洞庭湖小天鹅生活习性、食性、迁徙、数量、主要栖息地的景观格局等方面走访和调研,得出以下结果:通过景观生态学方法获得了小天鹅的生境适宜性,运用3S技术绘制出了小天鹅分布图以及水域、植被覆盖、食物、道路、居民地对洞庭湖小天鹅越冬生境影响分级分布图,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生境影响因子的权重值,并建立其生境适宜性评价模型(HSI),从而更好地对洞庭湖小天鹅越冬生境进行了现状分析,并作为生态预警的依据;同时,结合洞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为开展小天鹅栖息地的有效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的动物性食物为3种昆虫幼虫.大山包湿地具有丰富的昆虫幼虫,是越冬黑颈鹤的重要动物食物来源地.保护好湿地,不仅保护了越冬黑颈鹤的夜宿地、栖息地,也保护了黑颈鹤动物性食物的来源地.  相似文献   

6.
采用定时定点调查方法,于2005年~ 2011年对黄河三门峡库区的雁鸭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雁鸭类32种,其中候鸟30种,包括旅鸟18种,冬候鸟12种,占总种数的93.8%.数量最多的是大天鹅、红头潜鸭、绿头鸭、绿翅鸭、豆雁等.最引人瞩目的是大天鹅,每年10月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大天鹅在本区越冬.本区是雁鸭类重要的越冬地和迁徒停歇地,应加强对本区湿地生态的科学保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2018年和2019年春季,借助于野外红外触发相机技术,在浙江省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对红腹锦鸡逃逸种群的栖息地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逃逸的红腹锦鸡倾向选择中坡位、坡度中等(31.57±2.78°)的阔叶林与针叶林栖息,其乔木盖度较低(50±7%)和倒木数量较少(每10 m2根数为4.71±0.86)而落叶盖度较大(90±4%),并具有优良的避风性和中等湿润度的土壤(p〈0.05或0.01);而海拔、乔木数量、乔木均高、坡向、灌木盖度和均高、草本盖度、离水源距离及干扰距离等生态因子对其栖息地选择的影响不显著(p〉0.05).分析表明,逃逸的红腹锦鸡种群主要在食物资源丰富、视野较为开阔的林地栖息繁衍和建群,其栖息地选择能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和选择可塑性.综上所述,逃逸红腹锦鸡的栖息地选择可能受食物、隐蔽性、气候、地理条件和障碍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盐城沿海丹顶鹤种群动态与湿地环境变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盐城沿海滩涂即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越冬分布和数量调查,探讨了数量动态变化与湿地环境变迁间的关系.丹顶鹤在本区的越冬种群数量在1982年到2000年间曾有显著的增长,最多时达1 128只,但近几年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分析表明近期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下降与保护区湿地类型的变迁有关.对丹顶鹤种群动态分布分析认为,未来于本区越冬的丹顶鹤种群在核心区的栖息仍然保持稳定及增加趋势,另有部分群体也有继续向异地迁移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云南会泽自然保护区黑颈鹤可利用食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冬栖息地的食物可利用性对黑颈鹤具有重要影响.2009年2月用样方法研究了云南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生境储存食物的数量、构成和可利用性.结果表明:食物构成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占65.8%;黑颈鹤可利用食物储存丰富度依次为泥泞湿地>耕地>草地>沼泽草甸>裸地;黑颈鹤集中在泥泞湿地和耕地取食是因为这两类生境的土壤比草地、裸地、沼泽草甸的松软,食物可利用性高.耕地是该区越冬黑颈鹤最主要的觅食地,建议扶持和补偿农民以便为黑颈鹤越冬提供足够的食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存在的注重生态保护功能、忽视功能布局形式以及功能性体现不足的现象,探寻有助于完善城市湿地公园理论体系及解决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5个分布在苏南水网地区,区位优势明显的长广溪、沙家浜、固城湖、昆山、绿水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借助风景园林学和社会学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考察各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的现状,结合用户满意度,选取反映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适宜性的相关指标,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江苏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的适宜性。【结果】专业评价指标包括整体功能布局完整性和适宜性,以及分区功能布局完整性;用户满意度指标包括生态环境、科普展示、游览活动和管理服务满意度几个方面。综合评价认为:江苏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中,沙家浜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为适宜,固城湖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不适宜,其他为一般适宜。【结论】现阶段江苏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生态保护区和生态缓冲区的建设,以及生态保护功能与游览活动功能关系不合理。因此,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和建设时,不能只关注公园的社会经济效益,还应在重视湿地生态环境优化的同时更重视生态效益,从游客需求角度出发,完善公园内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以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同时,结合公园的规划设计定位,统筹考虑并综合规划,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规划设计方案,使城市湿地公园内的各功能区之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如何协调国家公园中传统用地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成为当前国家公园建设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从传统用地的空间分布出发,尝试根据不同地域发展对资源和自然环境条件的需求,及其与土地现状的匹配关系,运用生态位理论最大熵模型MAXENT,进行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各个环境变量中,高程、道路距离、坡度是影响传统用地分布的主要因素,其中高程的重要性最高;神农架国家公园传统用地生态适宜开发性整体水平不高,用地量的压力主要在木鱼、坪堑两处,红花坪可作为木鱼镇的预留区域,板桥下谷为坪堑-大九湖预留区域.为定量分析国家公园传统用地的生态适宜性提供依据,为民生用地的开发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兰州市银滩湿地2011年3—10月沉积物中硅藻群落结构以及演变特征.每月中旬在湿地样点采集8个沉积物样,同时测定样点水体温度、电导率和pH值.共鉴定出27属,126种及变种硅藻,Navicula和Nitzschia两个属出现的频率最高.各个月份的硅藻优势种、个体形态、种群数量及结构有较大的差异.其中,3月份以Navicula pupula为优势种,4月份以Navicula simplex为优势种,5,8,10三个月Navicula veneta在表层沉积物中含量最高,6月份Cymbella pusilla丰度最高,7,9两个月的优势种为Navicula viridula var.rostellata.而从7月以后湿地硅藻属种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Nitzschia palea,Cymbella affinis,Cymbellaventricosa,Navicula veneta,Navicula viridula var.rostellata等成为了主要硅藻属种.受黄河7月以后水位上升的影响,外源污水可能大量进入湿地水体,湿地大部分处于弱有机污染状态.通过对硅藻属种及pH、电导率、总有机质质量分数和温度环境变量之间的去趋势对应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pH是影响硅藻属种分布最主要的环境变量,能解释较多的硅藻属种分布特征;次要的环境变量是电导率、有机质质量分数受水体的影响,表明湿地水体有机污染物有外源输入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污染对海洋生物栖息地的影响,以2006—2007年中华白海豚在广西钦州三娘湾及其邻近海域的出现数据为基础,结合Google海洋地形数据、卫星遥感数据和2012年度海洋环境调查数据,构建干、湿季节海豚分布预测的最大熵模型,发现与主要河口的距离是决定海豚栖息地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比较基于不同环境变量的模型预测结果,发现海豚分布范围还受到水体营养盐和持久性污染物质的限制性影响,在干旱季节和湿润季节都出现预测栖息地面积缩小的现象。根据模型预测和比较结果,得到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选择策略:选择河口海域生活以获得丰富的鱼类食物,同时趋向于回避高污染风险的区域。研究结论对海洋保护区的选址及管理策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干旱半干旱区湿地的植物群落特征以及生态需水量,在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以4个主要湿地(哈巴湖、花马湖、八子洼和南海子湿地)为研究对象,调查湿地内的植物种类、数量、生物量等指标,计算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同时,计算4个湿地的植物需水量、栖息地需水量和补给地下水需水量,得到湿地的总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不同湿地的植物种类组成差异较大,哈巴湖湿地的优势植物为苜蓿、沙打旺和芦苇,花马湖湿地的优势植物为芦苇、赖草和披针叶黄华,八子洼和南海子湿地的优势植物为细枝盐爪爪.调查样地距湖边距离不同,植物组成也不相同,越靠近湖边,植物优势种的优势度越大,越呈集群分布. 4个湿地的植物多样性相对贫乏,从湖边趋远,物种多样性不断增大.在湿地的生态需水量中,4个湿地的植物需水量所占比例较大,而栖息地需水量和补给地下水需水量所占比例较小. 4个湿地的总生态需水量的最小值为1 205.3×10~4 m~3,这是维持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功能的最小需水量;总生态需水量的最大值为4 772.1×10~4 m~3,这是维持湿地最佳状态的需水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江苏南部沿海不仅是鸟类迁徙路线上鸻鹬类重要的停歇地,还是众多雁鸭类等水鸟重要的越冬地。对江苏南部沿海越冬鸟类的种群动态及其生境利用状况进行调查,为越冬鸟类及其越冬地的生境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样点法结合样线法对江苏南部包括东台条子泥、如东小洋口、通州湾、吕四港、启东黄金海滩的沿海滩涂、河口、围湖、高潮栖息地等区域进行调查,依据调查区域内水鸟栖息地分布及活动特点,对越冬水鸟群落结构和各调查区域越冬水鸟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记录江苏南部沿海越冬水鸟41种35 353只鸟类个体,隶属于6目10科;雁形目占总个体数的52.50%,鸻形目占总个体数的33.02%;人工鱼塘和泥质滩涂生境内越冬水鸟个体数均超过1万只,高于米草滩涂、滩涂围湖和芦苇塘等生境;从物种数来看,江苏南部沿海越冬的雁鸭类物种数高于越冬的鸻鹬类;在多样性指数上,东台条子泥越冬的水鸟物种多样性最高,其次为吕四港、黄金海滩、小洋口、通州湾。【结论】 在自然湿地退化的背景下,人工湿地作为鸟类越冬的替代生境,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合理调控的人工生境为越冬水鸟提供了栖息地;互花米草的入侵对江苏南部越冬水鸟产生了复杂的生态影响,芦苇群落生境破碎化以及侵占泥质滩涂等都将使雁鸭类和鸻鹬类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不断减少,互花米草的快速扩增,对沿海鸟类群落数量及分布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6.
基于概率潜在语义分析的中文文本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率潜在语义模型使用统计的方法描述"文档—潜在语义—词"之间的概率分布关系,其实质是模拟了潜在的概率语义空间,并将文档和词映射到同一个语义空间.该文将概率潜在语义分析模型用于中文文本分类,一方面较好地处理了自然语言中的同义、多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计算概率潜在语义空间中向量的距离来获得文档间的类别信息从而达到文本分类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分类器具有良好的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17.
调查了湖北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濒危水生植物粗梗水蕨的分布,分析了其分布与水质的关系;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粗梗水蕨种群的基本特征用布朗-布朗喀提出的6个多度级别以及目视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粗梗水蕨主要分布在该湿地公园的沙径村、施家塘、下庙村和苏圩村4个区域的湖汊、池塘和水沟中。4个粗梗水蕨种群面积、数量及盖度均呈现差异,但多度均较小。与粗梗水蕨相伴生的物种主要有12科11属13种。赤龙湖主要湖泊(恒丰湖)水中的硝酸盐氮(NO3--N)和总磷(P)分别为0. 4 mg/L和0. 2 mg/L,表明赤龙湖的主要湖泊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了解吉林珲春东北虎豹分布区国道(G331)对东北虎豹迁移的影响,运用电路理论及ArcGIS软件,根据东北虎豹栖息的生境类型划分生态源地,根据迁移特征选取土地利用、有蹄类距离和道路分布等8个主要阻力因子,通过专家打分法构建综合阻力面,利用廊道设计模型(Linkage Mapper),研究了东北虎豹核心栖息地间潜在的生态廊道情况.结果表明:珲春东北虎豹分布区内,东北虎豹潜在生境廊道12条、夹点6个、障碍点7个.在8个主要阻力因子中,土地利用类型、森林郁闭度、有蹄类距离和坡度对综合阻力面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利用光学遥感和雷达遥感数据进行湖泊湿地水生植被信息提取方法。【方法】以洪泽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1的SAR影像和Sentinel-2的MSI影像,利用面向对象影像分析技术,结合EVSI、NDVI、SR特征指数和对象之间的上下文特征,以及挺水植被高度的差异所对应SAR影像上的后向散射系数,在对象级的基础上建立决策树模型对湿地水生植被进行分类,分析洪泽湖国家湿地公园水生植被以及挺水植被的分布状况。【结果】研究区水生植被类群分类精度为89%,Kappa系数为0.85;挺水植被种群分类精度为85.2%,Kappa系数为0.76。与基于像元分析方法的结果相比,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湿地水生植被以沉水植被和挺水植被为主,其中挺水植被中以荷叶和芦苇为主。【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湖泊湿地水生植被信息提取方法具可行性,可为湿地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物种分布模型与变量相异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边界函数法、最大熵算法以及基于规则集的遗传算法,选取坡向、海拔、多年平均温度和多年平均降水量4个环境变量,对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青海云杉进行分布预测.提出一种新的物种分布模型性能评价方法,通过提取分布区上各变量的特征,比较现实分布区和潜在分布区上环境变量的差别,来评价模型在性能上的表现.该方法以计算环境变量的边界相异指数和总体相异指数实现.应用两种指数对各模型的性能评价表明:GARP模型获得4组MDIV的最小值,BF和Maxen分别获得3,2组最小MDIV,表明GARP模型性能的优越性;GARP,Maxent和BF模型的DIV分别为10.9965,15.1455和18.8747,同样表现出GARP模型优于其他两种模型的物种分布预测性能.青海云杉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包括肃南、民乐、山丹县存在大面积的适宜分布区.研究区南部天祝县的潜在分布区也大于现实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