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建立动力学模型,研究减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薰衣草精油的提取动力学规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测定主要成分芳樟醇、乙酸芳樟酯等在提取过程中的相对含量动态变化,比较不同蒸馏时间获得精油的品质。结果表明,减压水蒸气蒸馏提取薰衣草精油过程的动力学模型y=4.292 5(1-e-0.017 9x),气质联用共解析挥发性成分48 种,芳樟醇、乙酸芳樟酯等为主要挥发性成分,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芳樟醇相对含量由49.51%降至16.78%,下降趋势明显。实验发现该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地模拟薰衣草精油提取过程的规律,并且结合精油品质分析,前120 min的提取率达1.88%,组分基本稳定;120 min后,提取率增长趋势变缓,且主要成分芳樟醇相对含量明显下降,组分种类复杂。研究认为薰衣草精油减压提取最佳时间为120 min,既可保证提取率较高,又可获得品质优良的精油,且节约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2.
采用目测法、香气评定法、仪器测定法、滴定法和气相色谱法等方法对新疆伊犁不同种植区薰衣草精油的色状、香气、相对密度、折光度、旋光度、酸值、溶混度等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中特征组分含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伊犁地区西部种植区薰衣草精油的颜色比东部种植区的浅,气味更接近于真花香,相对密度较小,溶解度好,但折光度、旋光度和酸值都比东部种植区的大。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西部种植区的薰衣草精油乙酸芳樟酯、樟脑和乙酸薰衣草酯含量略小于东部种植区,但芳樟醇含量较大。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柑橘皮精油的提取率,采用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水蒸馏法提取柑橘皮精油,利用响应曲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比较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水蒸馏和直接水蒸馏组分差异,评价了其抗氧化活性和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经响应曲面法优化后柑橘皮精油最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为1∶20、超声功率为300 W、微波功率为310 W和超声-微波时间为120 s,此时的提取率高达3.99%,高于直接水蒸馏法的2.82%;超声-微波辅助水蒸馏法的精油中的D-柠檬烯和月桂醛含量降低,而α-蒎烯、芳樟醇、α-松油醇、癸醛和(Z)-石竹烯等含量增加;超声-微波辅助水蒸馏法精油对DPPH清除率明显增加,但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超声-微波辅助明显提高柑橘皮精油提取率,增强精油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分析研究澳洲坚果花挥发性成分含量,探讨不同提取方法提取坚果花中的挥发性成分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鉴定超临界CO2萃取与同时蒸馏萃取法分别提取的坚果花挥发性成分,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个组分相对含量.从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分离出164个组分,鉴定出58种成分,占化合物检出总量的85.55%.含量最高为亚麻酸(11.88%);从同时蒸馏萃取物中分离出142种成分,鉴定出53种成分,占化合物检出总量的71.06%.最主要成分为环氧芳樟醇(10.89%).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存在明显不同.通过对澳洲坚果花挥发性成分的研究,为澳洲坚果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香紫苏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蒸汽蒸馏香紫苏花序及叶得精油0.7-1.5%。经GC/MS分析,鉴定出46种香气成分,约占出峰面积的97%,其中含量较高的为芳樟醇、α-松油醇、乙酸芳樟酯、乙酸橙花酯、乙酸香叶酯、石竹烯及β-荜澄茄油烯。  相似文献   

6.
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杜香精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杜香精油成分.结果表明:利用蒸馏法提取杜香精油的最佳工艺为温度98℃,时间3 h,料液比1∶4,提取率为2.04%;温度对杜香精油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料液比,提取时间的影响最小.在杜香精油中共鉴定出72种已知化合物,占精油总含量的85.29%,主要为萜烯、酚、酯、醇、芳香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杨晰  杨继涛  赵琦 《甘肃科技》2012,28(15):156-158
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从蕨麻中提取挥发性物质,并且运用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色谱粗分分离出了多种成分,已确定其中35个物质.  相似文献   

8.
用乙醚萃取、常压蒸馏法对柚子皮低沸点混合物组分进行了提取.采用自制简易分段微量蒸馏装置对所得混合物进行分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分馏组分进行测定.分馏得到两种馏分(极易挥发组分和挥发性组分);挥发性组分中检测出9种成分,主要为乙醚,β-月桂烯、D-柠檬烯等;极易挥发组分中检测出4种成分,主要为乙醚;柚子皮挥发性组分中共检测出了22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D-柠檬烯(62.43%)、β-月桂烯(23.16%)、2,6,11,15-四甲基-十六烷-1,6,10,14-四烯(3.08%).实验结果表明,柚子皮挥发性组分为柚子皮精油,柚子皮是提取D-柠檬烯和β-月桂烯单离香料的良好植物资源.通过改进提取方法,可以简化提取并能除去精油中残留的低沸点提取溶剂,提高主要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以阴干的八角茴香果实为原料,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及模型分析得出八角香油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即液固比为12、蒸馏时间为3h、浸泡时间为15h、颗粒粒度为80目.在此条件下进行3次平行实验,结果表明八角香油的提取率高,而且实验的重现性好,此时平均提取率为11.895%.本文对于天然产物中挥发性成分的提取研究具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0.
以扁柏(柏树)树叶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柏树精油.设计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浸泡时间、蒸馏时间、蒸馏温度以及样品粒径对柏树精油提取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柏树精油提取工艺,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所提产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正交试验的优选提取工艺为:浸提时间2h,蒸馏时间3h,加热温度175°C,粒径100目.在该条件下精油得率最高可达0.547%.柏树精油主要成分为5-蒈醇(29.55%)、榄香醇(20.01%)和大根香叶烯(10.86%)等.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桔皮中的挥发油,考察了蒸馏时间、浸泡时间等因素对得油率的影响。实验确定了提取的较佳时间为85 min,浸泡较佳时间为8 h。用GC-MS对提取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共鉴定出32种化合物,占峰面积的89.56%。  相似文献   

12.
花梨木挥发性化学成分GC-MS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加醋酸乙酯从花梨木木屑中提取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确认出其中的30种成分,占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0%以上。结果显示花梨木挥发性主要化学成分为β-桉叶醇,α-乙酸松油酯,2,6-二叔丁基对甲酚,2-甲基苯并呋喃,3-(1-甲酰-3,4-亚甲二氧基)-苯甲酸甲酯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高璇  屈恋  赖芳  马丽 《广西科学》2017,24(4):396-400
【目的】利用GC-MS对窿缘桉叶、果实的挥发性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从窿缘桉叶、果实中提取挥发油,用乙醚作为溶剂从蒸馏残液中萃取水溶性挥发组分。【结果】窿缘桉叶得油率为0.95%(以鲜质量计),其中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桉叶素(38.82%)、α-蒎烯(13.52%)和对伞花烃(12.04%);其蒸馏残液中的水溶性挥发成分主要物质为(1R,2R,3S,5R)-(-)-2,3-蒎烷二醇(14.75%)。果实得油率小于叶,为0.52%(以鲜质量计)。果的挥发油成分主要为β-石竹烯(13.07%),其蒸馏残液中的水溶性挥发成分主要为α-松油醇(25.33%)。【结论】窿缘桉果实挥发油的油相成分中含有大量石竹烯,作为药物原料具有天然优势。  相似文献   

14.
宁夏金银花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宁夏金银花中挥发性成分和含量作了分析鉴定,共鉴定出49种化合物,含量最高的前3种化合物依次是芳樟醇(质量分数13.59%),香芹酚(质量分数7.67%)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质量分数7.54%).  相似文献   

15.
红花香雪兰挥发油提取方法及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有机溶剂萃取以及微波萃取方法提取红花香雪兰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差异较大,共鉴定出9类78种化学成分.其中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挥发油相对含量较高的有沉香醇(30.511%)、二甲基亚砜(24.191%)和α-松油醇(18.701%);有机溶剂萃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成分主要是烃类化合物(68.656%),沉香醇、二甲基亚砜和α-松油醇也具有较高的相对含量;而微波萃取方法获得的挥发油主要成分是脂肪酸(51.369%),亚油酸、棕榈酸和亚麻酸的相对含量分别是18.691%,17.387%和15.291%.这说明不同的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成分各不相同,它们的联合运用可以相对全面地分析香雪兰挥发油的成分.  相似文献   

16.
运用超声提取、回流提取、水蒸汽蒸馏、浸泡提取4种方法对缅甸产钝叶樟植物的挥发油进行了提取,通过气质联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首次分析了缅甸产钝叶樟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别鉴定出42、40、22、36个成分,其中黄樟素(safrole)相对含量最高,达到19.76%~28.47%.比较4种提取方法,得油率分别为3.49%、2.50%、0.85%、1.92%,表明超声提取法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盐析辅助水蒸气蒸馏法(salt out-assisted steam distillation,SOSD)制备红松壳挥发油,探讨无机盐对蒸馏方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蒸馏时间、固液比、无机盐、磷酸氢二钠的质量浓度、萃取剂等因素对红松壳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红松壳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OSD法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蒸馏时间3 h,固液比1:9(g/mL),盐析效果最好的无机盐为4×10-3 g/mL磷酸氢二钠,在此条件下红松壳挥发油提取率为0.9%,是水蒸气蒸馏法(steam distillation,SD)制备红松壳挥发油提取率(0.64%)的1.4倍。红松壳挥发油成分分析表明:SOSD法提取红松壳挥发油共分析出17种可能成分,而SD提取红松壳挥发油共分析出16种可能成分,两种方法提取结果有9种相同可能成分,如反-α反-α,α-5-三甲基-5-乙烯基四氢化-2-呋喃甲醇、苯甲醛、左旋樟脑、2-茨醇、(1R)-(+)-诺蒎酮、2,6,6-三甲基双环[3.1.1]庚-2-烯、2-(4-甲基苯基)丙-2-醇、4,6,6-三甲基二环[3.1.1]庚-3-烯-2-酮、3-甲基-6-(1-甲基亚乙基)-2-环己烯-1-酮等,其相对百分含量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8.
瑞香科假狼毒属(Stelleropsis Pobed.)植物天山假狼毒(Stelleropsis tianschanica)和阿尔泰假狼毒(Stelleropsis altaica)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GC-MS联用技术分析;比较了索氏提取器及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天山假狼毒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同属植物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一种植物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相对含量因提取方法不同而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ree oil samples extracted from Illicium verum Hook. f. by steam distillation (SD), solvent extraction (SE) and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 were compared with one another and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The quality parameters of star anise essential oil from SFE were close to that of those came from SD and SE. Although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star anise by SFE (9.2 %) was close to the value from SE (9.3%), it was yet higher than that came from SD (8.2%). For sensory evaluation, however, three oil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e odor and taste of the products from SFE and SE were generally more natural and vivid than that came from distilled oil. The volatile compound revealed th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composition existed in the distilled oil and the oleoresins prepared by SFE and 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