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海水入侵含水层中水一岩间阳离子交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黄河营海水入侵区水-岩间的阳离子交换进行了一系列的室内实验研究,实验包括对研究区所取土样进行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及交换盐基分量的测定、利用研究区所取土样与当地洗涤 地下淡水按不同比例配成的交换液进行的阳离交换实验、以及利用所取土样与海水进行的淋滤实验。  相似文献   

2.
在汉中盆地的山前丘陵及汉江河流Ⅱ、Ⅲ级阶地,分布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膨胀性粘性土层.选取建筑在膨胀土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建筑物-石灰窑,对其变形特征进行勘察和评价.根据现场地形地物测量结果以及勘察钻孔所提取的原状土样、扰动土样,进行室内膨胀土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共获得各类岩土测试数据243个.据此结合现场地形地貌及石灰窑变形特征,对膨胀土地区石灰窑变形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姚首龙 《创新科技》2014,(18):90-91
本文应用最小二乘法对南海莺歌海区域地质钻孔获得的黏性土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了分析,线性模拟了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列出了它们之间的线性方程,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黄土的湿陷性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其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黄土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与其湿陷性就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对陇东庆阳西峰地区某场地布置的探井所揭露的地层条件进行了概述,然后选取部分探井内扰动黄土样做了矿化成分试验。结果发现研究区黄土中易溶盐总含量很少,对研究区黄土湿陷性基本无影响。接着通过对研究区多组原状黄土样的室内试验数据进行大规模的统计分析,总结了研究区黄土的不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随黄土埋藏深度的变化规律;并根据所取土样的湿陷性试验结果对该区黄土进行了湿陷性评价。最后在此基础上对该区黄土湿陷系数与其不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间的关系作了探讨,认为这些指标反映了黄土的物质成分、结构特征和当前的赋存状态等属性,对研究区黄土湿陷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也为该区黄土场地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黄河营海水入侵区水一岩间的阳离子交换进行了一系列的室内实验研究,实验包括对研究区所取土样进行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及交换盐基分量(K+、Na+、Ca2+、Mg2+)的测定、利用研究区所取土样与当地海水和地下淡水按不同比例配成的交换液进行的阳离交换实验、以及利用所取土样与海水进行的淋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海水入侵过程中一岩间发生了阳离子交换反应,且以Na+—Ca2+间的交换为主,其次是及Mg2+—Ca2+间的交换,而K+—Ca2+间的交换量很少。含水介质对K+则表现为强烈的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6.
针对粉土类取样和制样难度较大的土层,文章利用静力触探(cone penetration test, CPT)比贯入阻力ps数据,结合地区经验确定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通过收集整理安徽省淮北平原200余份工程勘察资料,统计计算淮北平原地区粉土ps值的算术平均值、厚度加权平均值和最小平均值,分析ps值3种统计平均值与各常用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统计学特征和相关性,并逐一进行回归拟合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安徽淮北平原粉土ps值3种统计平均值的统计学特征无显著差异,而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统计学特征各异;相应地,3种统计平均值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拟合回归效果也差异明显;除含水率等含水状态指标外,3种统计平均值与其余各常用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具有高度相关性,回归拟合效果良好;ps值最小平均值与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相关性最高,回归拟合效果最优。经显著性检验后,文中建议对于淮北平原粉土,可采用比贯入阻力最小平均值,按照文中建立的回归方程确定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相似文献   

7.
李林  王龙 《攀枝花科技》1996,(2):24-26,38
本文通过对钻孔岩芯的XRF值测量及岩芯的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工作,探讨了岩石XRF值与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的方法,对受两种碱溶液NaOH和NH3.H2O质量分数分别为4.5%,9%,13.5%,18%侵蚀的粉土进行了物理力学指标的测定,总结了各项指标与侵蚀介质的类型、含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污染后土样的基本物理性质和压缩性都发生了变化。比较了NaOH和NH3.H2O溶液侵蚀下土样的各项指标,NaOH对于土样的影响要强于NH3.H2O。通过微观分析表明,孔隙面积占图像总面积的比例在中孔时达到峰值,并以中孔为分界值,前半段曲线呈升高趋势,后半段呈降低趋势;同等条件下NH3.H2O污染土较NaOH污染土具有更多的颗粒内孔隙;最后结合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微观结构研究结果,阐述引起土性发生改变的原因,揭示了污染土的侵蚀机理。  相似文献   

9.
水-土化学作用的力学效应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通过水 土反应物理力学效应的实验 ,探讨了水 土反应的正力学效应和负力学效应 .结果表明 ,同一种土在不同水溶液或不同的状态浸泡下 ,其水 土化学反应后的液限和塑限不同 ,并存在着正负两个方向的力学效应 :纯水或KNO3溶液使土的液塑限及塑性指数增大 ,而Ca(OH) 2 和K2 CO3溶液交替浸泡会使土的液塑限及塑性指数较大幅度的减小 .进而对水 土反应的力学效应机理进行了分析 ,认为具有力学效应的水化学反应主要有溶蚀作用、沉淀或结晶作用和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 3种 ,并分别对其进行了探讨 .最后认为通过水与土的化学反应可以调整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从而改良土质 ,防治环境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山西省晋中地区的湿陷性黄土进行的钻孔、探井对此勘察试验,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得到了钻孔、探井土样天然重度的回归方程,解决了钻孔天然重度资料的合理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11.
略论岩土化学力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岩土化学力学学科及化学环境—岩土介质动态系统的新概念 ,指出岩土力学研究应回归到岩土介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研究上来 ,因为岩土物性决定其力学性质。岩土的物性的变化不仅来源于机械作用 ,更重要的是来源于化学环境—岩土介质动态系统中化学作用的改变。因此 ,传统的岩土力学应对化学作用导致物性的变化加以深入研究。还就岩土化学力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若干要点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为了补充西安市黄土塬区利用标贯击数预测土的物理力学参数的方法,以西安市长安区黄土塬地基土为例,通过现场标贯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对地基土的标贯击数值与物理力学参数进行了一元和多元相关性分析,给出了拟合关系式及其相关系数;并利用电镜扫描及PCAS图像处理技术,从黄土微观结构角度对研究结果做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黄土塬地基土的含水率、干密度、孔隙比、液限、黏聚力、内摩擦角、压缩系数均与标贯击数N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地基土的湿陷系数与标贯击数N的线性相关性良好,可用N值对地基土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预测。研究成果可为西安黄土塬区岩土工程勘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岩土化学作用的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水-岩土化学作用的环境效应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实例分析。针对水-岩土化学作用所存在的正负两方面的环境效应,强调指出,在重视研究其负效应的同时,还应更多地通过分析水-岩土化学作用的过程,综合利用地质环境中水-岩土化学作用的规律来达到调控和防治环境地质灾害的目的。分析了水-岩土化学作用环境效应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并认为这是环境地质研究中值得开拓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4.
基于目前的地基处理技术和施工设备,研究海相淤泥特性水泥土搅拌桩的物理力学性质。通过对海相淤泥特性水泥土搅拌桩桩身强度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找出各种影响因素与桩身强度存在的影响规律,并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出本次实验用土场地的海相淤泥特性水泥土搅拌桩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公式。这些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公式,无论对海相淤泥特性水泥土搅拌桩设计理论,还是对海相淤泥特性水泥土搅拌桩工程设计及施工指导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秦玉禹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24(12):5076-5087
为实现工程弃土的资源化利用和降低工程投资,以苍南县安澜工程(南片海塘)护塘河开挖产生的淤泥质土为研究对象,将附近绿能小镇三澳核电站工程弃土作为粒径改良用土,并采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不固结不排水(UU)三轴剪切试验研究水泥与粗颗粒工程弃土复合改良淤泥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并得到即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又具较好经济性的改良土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改良土物理力学性能因素主要为粗颗粒弃土占比、水泥掺量、养护龄期,其中水泥掺量与养护龄期影响最为显著;单掺改良时,粗颗粒掺量对改良土的力学影响较小,改良效果不佳。淤泥土、粗颗粒土、水泥掺量分别为40%、60%、15%,养护龄期为56 d时淤泥质土的改良效果最佳,最大偏应力和粘聚力分别为2897.87 kPa、567.63 kPa。改良后的土作为海塘闭气土方用土能够满足工程设计要求。该研究能够为海塘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原状土和冻融土的物理、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得知土冻结融化后其物理、力学性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孔隙比、压缩系数、渗透性明显增大 ,单轴和三轴抗剪强度等明显降低。并对这些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 ,以探讨冻融土的沉降机理及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井壁失稳风险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井壁几何参数、力学性能参数和地层压力存在的随机性特点,对传统井壁稳定性系数评价方法的不足进行分析。根据可靠性理论,从力学角度建立井壁失稳风险评价方法。利用Monte-Carlo随机抽样法,计算井壁失稳的风险概率数值解,分析井壁围岩失稳风险概率分布规律,并与传统井壁稳定性系数进行对比,建立全井段井壁失稳风险评价方法。结果表明:井壁失稳风险评价方法和程序能够满足井壁失稳评价的需要;基于可靠性理论建立的井壁失稳风险评价方法,可对井壁的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井壁失稳风险概率评价指标,可为传统井壁稳定性系数的选取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井壁稳定性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长沙市某一实际工程的双U型垂直埋管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利用TRNSYS建立了地埋管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模型及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夏季影响埋管周围土壤平均温度的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钻井深度、钻井间距、钻井数量及回填材料导热系数对土壤平均温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钻井间距的影响尤为明显.最佳钻井间距应为4~5m,回填材料最佳导热系数为1.7~2.1 W/(m·K),钻井最佳深度为60~100m.  相似文献   

19.
含建筑垃圾土是一种包含有建筑垃圾的地基土体,其主要成分为土、碎石、碎砖、玻璃以及少量塑料,这些建筑垃圾成分使得该土体具有新的物理力学性质.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力学试验研究,发现含建筑垃圾土属于非均质级配良好土,具有较高的抗剪强度指标,这主要是由其中的碎石等大颗粒在荷载作用下的咬合力所起到的抗剪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沉积年代较短,浅层含建筑垃圾土结构松散,固结试验结果表明,该土体具有较高的压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