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提前期成本服从非线性函数和存在顾客流失时,单一需求方和单一生产商一体化库存管理问题.同时决策最优订货量、订货点、提前期和运输批次使供需双方总库存成本最小,并给出有效的迭代算法求解最优解.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了缩短提前期在库存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压缩订购提前期可以提高零售商对随机需求预测的精度, 订购更加合理的产品数量, 从而增加其期望利润. 在压缩提前期将增加供应商的生产成本假设下, 首先分析了集中决策时的最优订购数量和订购时间, 随后在成本参数信息不对称条件下, 研究了只有一个供应商和存在多个供应商竞争供应机会这两种情形下零售商的最优采购策略. 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零售商的期望利润随提前期压缩先增加后递减的结论, 分析了零售商最大期望利润随对随机需求的预测精度与供应商数量等参数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随机提前期下考虑循环取货的最优采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精益化物流小批量、多频次的配送作业运作要求,很多企业在供应物流环节面临着是循环取货还是直接运输的选择.配送过程中各供应商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总提前期的波动,由于在2种配送方式下总提前期的波动不同,因此,提前期的波动直接影响到最优采购策略以及配送方式的选择.以由制造商和多供应商组成的多产品供应链为背景展开研究,考虑到提前期的波动对采购方式和采购策略的影响,基于随机提前期且考虑车载量约束,分别建立了直接运输和循环取货2种配送方式下的库存优化模型,并进一步求解得出了各自的最优采购策略.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了论证,并比较了参数变化对2种配送方式下总成本的影响,给出了2种配送方式的具体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4.
通过新产品的销售模型,建立一个制造商与一个销售商的二级供应链垄断销售模型,研究它们为使自己利润最大,在非合作情况下的斯坦克尔伯格博弈动态最优定价决策,得到了制造商和销售商的动态定价最优策略及一些性质,如制造商的最优定价策略是常数,产品销售累计量是时间的线性函数等,并与实际经验相比较,结果与实际是比较符合的.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预售环境下,存在消费者估值不确定和消费者搜索成本时,销售商的最优定价和配给决策.建立一个两阶段模型,考虑一个销售商出售单一新产品给若干具有战略行为的消费者,消费者根据自身效用最大化原则选择最佳购买时机,销售商则考虑消费者的战略行为,决策最优的两期价格和预售期配给量.研究结果表明,预售期的配给量取决于单位产品的采购成本.当且仅当单位产品的采购成本介于特定范围内时,销售商应采用预售策略,此时折扣预售策略总是销售商的最佳选择.否则销售商应采用正常销售策略.研究还表明,当消费者的风险成本系数较低时,消费者的搜索成本越高,销售商的预售价格和总利润越低.否则,消费者的搜索成本越高,销售商的预售价格和总利润越高.  相似文献   

6.
可控提前期与服务水平联合约束的库存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提前期在库存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提前期可以控制调整与服务水平联合约束的库存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一种算法.利用该算法可以寻找出在一定服务水平下,库存系统总成本最小的最优策略,实例计算表明.谈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顾客在缺货时会根据等待时间、价格折扣等因素决定是否等待.基于此,建立了可控提前期下考虑部分短缺量拖后率随等待时间和价格折扣变化的库存模型,然后分析了提前期决策对总成本、订货批量决策和价格折扣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压缩提前期只有满足一定条件才能降低总成本;提前期决策会通过丢单成本和拖后成本的变动来影响最优订货批量,当减少的拖后成本和丢单成本大于压缩费用时,最优订货批量随提前期的压缩而减少,否则随提前期的压缩而增加;压缩提前期并不直接影响最优价格折扣,最优价格折扣和订货批量随提前期变化的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8.
新鲜产品在分销途中高度易变质的特性给销售商的供需匹配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本文考虑一个销售商采购一批产品, 并依次运送至多个市场销售的情形. 每个市场的需求和分销途中的数量损毁都是随机的. 销售商每抵达一个市场, 都要综合权衡现有库存及未来市场需求和库存损毁情况, 作出卸货量决策. 基于一个多周期的动态规划模型, 我们采用随机建模与优化的方法, 研究了销售商的最优卸货量和最优初始采购量决策及其结构性质. 数值实验进一步对库存合并效果进行了分析: 当产品在途中的变质性高度负相关, 产品更容易变质, 产品变质风险更大, 以及市场需求不确定性更低时, 制定动态卸货量决策是更为有利可图的. 研究结果为多个市场新鲜产品的管理和销售工作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提前期、构建成本和短缺量滞后供给率均可控的EOQ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晖  罗兵  张仁萍 《系统工程》2007,25(10):82-87
经典库存模型通常将提前期和构建成本视为不可控制的,但在现实库存系统中,经常可以通过追加投资来缩短提前期和降低构建成本。当仓库缺货时.为获得更多订单以及补偿顾客因滞后供给遭受的损失.供应商会给予一定价格折扣。考虑短缺量滞后供给率与价格折扣和缺货期间库存水平相关,提出了一种需求为正态分布且提前期和构建成本均可控的EOQ模型,对模型的最优解进行了理论分析。数值算例和灵敏度分析显示,短缺量滞后供给系数和缺货概率对采购批量和年期望库存总成本的影响较大,资本年收益率和投资因子对构建成本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考虑由理性的制造商和过度自信的销售商所构成的供应链,研究制造商如何进行产品的生产决策及定价,并设计合适的激励机制来激励销售商努力工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委托代理模型并从理论上分析了销售商的过度自信程度对其努力程度,制造商的最优期望利润、生产和价格决策以及最优激励合同的影响,进而与销售商完全理性的情形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随着销售商过度自信程度的增加,销售商的努力程度、制造商的最优生产和价格决策以及期望利润会越来越偏离理性时的情形。最后,通过算例对结论进行了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1.
As one of the basic inventory cost models, the (Q, r) inventory cost model of dual suppliers with random procurement lead time is mostly formulated by using the concepts of "effective lead time" and "lead time demand", which may lead to an imprecise inventory cost. Through the real-time statistic of the inventory quantities,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precise (Q, r) inventory cost model of dual supplier procurement by using an infinitesimal dividing method. The traditional modeling method of the inventory cost for dual supplier procurement includes complex procedures. To reduce the complexity effectively, the presented method investigates the statistics properties in real-time of the inventory quantitie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finitesimal dividing method. It is proved that the optimal holding and shortage costs of dual supplier procurement are less than those of single supplier procurement respectively. With the assumption that both suppliers have the same distribution of lead times, the convexity of the cost function per unit time is proved. So the optimal solution can be easily obtained by applying the classical convex optimization methods. The numerical examples are given to verify the main conclusions.  相似文献   

12.
研究的是价格不确定条件下的原材料采购问题.在实际的原材料采购决策中,经常会遇到如下情形:特定时间内某原材料的价格随时间的变动具有不可预期性,同时该原材料具有固定的需求消耗.为了最小化采购费用,我们需要在满足需求的条件下确定在什么时间,以什么价格以及采购多少的决策问题.以往的研究一般都是假设采购价格是随机波动的,而实际情况中价格常常是不可随机观测的.本文从占线理论出发考虑了原材料占线采购问题,设计了一个竞争策略,证明了相应的竞争比,该竞争比结果优于已有结果.  相似文献   

13.
讨论零售商采购决策问题,除要考虑各种成本与收益因素之外,还考虑决策者的风险偏好,假设零售商在出现损失时,以指数衰减最快扭亏,类似决策者具有损失规避。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讨论了最优采购决策的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内生偏好的损失规避零售商的采购行为在一定的条件下和风险中性、风险规避零售商不同。  相似文献   

14.
烟叶采购混合订单分配优化模型与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叶采购混合订单分配问题包括卷烟企业炳叶供应商选择和订单分配优化两个子问题,是卷烟企业资质认证采购和供应链优化的基础.综合考虑供应商选择和订单分配优化,以最小化隐性和显性采购费用为第一优化目标、最小化供应链循环时间为第二优化目标、最小化品质负差为第三优化目标,建立卷烟企业烟叶采购混合订单分配模型;利用组合赋权法确定目标权值,提出基于内置换、内外置换、取舍三种基本操作的烟叶混合订单分配启发式算法.利用该模型与算法即可确定供应商备选集合及其优先顺序和订单分配方案.实例表明所建立的模型与算法行之有效,为卷烟企业供应链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对卷烟行业的资质认证采购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商户广告投资内生化和双边平台特性下,建立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研究网上交易平台的最优定价及利润.研究表明:1)平台定价策略受广告效果和平台固有效果两种作用的影响.广告效果相对平台固有效果较小时,商户实力(与投资预算有关)的相对差距较小,平台定价策略倾向于让所有商户都加入;广告效果相对较大时,平台会根据商户实力的相对差距制定定价策略,差距越小(大),平台希望吸引的商户就越多(少).2)商户价格敏感性较高时,平台定价较低,利润较小.商户外部性较大时,平台应吸引更多的商户.特别地,广告效果相对较小时,商户外部性越大,平台定价越高.  相似文献   

16.
运用应用概率中的随机占优和可变序研究需求不确定性对两类报童问题的影响,一类是经典的最小化成本报童问题,另一类是带有二次订货策略的最大化利润报童问题. 得到对应于两类报童问题的最优成本(最优利润)关于缺货惩罚费用(二次订货费用)的单调性,并从最优化和随机比较两个方面分析两类模型的等价性. 针对最大化利润报童问题,给出在分散序意义下比较系统最优利润的充分条件,并证明当二次订货费用小于或等于零售价格时,随机大需求导致较高的最优利润,但当二次订货费用大于零售价格时此结论不一定成立. 证明对任意二次订货费用,在二阶随机占优意义下系统最优利润随需求可变性增加而减小. 进一步,证明存在一类需求分布,当需求均值相等且二次订货费用大于某一固定值时,系统最优利润随需求可变性的增加而增加. 对最小化成本报童问题给出类似的结果. 数值例子验证了得到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considers a buyer’s procuring strategy where the buyer purchases products from a supplier in order to minimize his total cost. Assume that the customer arrivals follow a Poisson process, a base-stock policy is implemented by the buyer, and the supplier will afford partial operating cost incurred by the buyer; The cost shared by the buyer includes procuring cost and some operating cost; The supplier does not hold the inventory and her production time is exponentially distributed. The objective of the supplier is to maximize her profit. The buyer designs a contract to minimize his total expected cost. Two different cases are considered: One potential supplier and many competing suppliers. The optimal control approaches are used to design the buyer’s optimal mechanism and some simple procurement mechanism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8.
零售商可以在整个计划时段内持续不断的收集市场需求信息,对市场需求进行预测.离销售季节开始越近,市场需求预测越准确,但采购成本会较高.零售商有两次订货机会.在计划时段开始通过正常渠道订货,单位采购成本最低.在计划时段内零售商还有一次紧急渠道订货机会,可以动态地根据市场需求预测更新结果决策是否订货.当市场需求预测更新过程为MMFE (martingale model of forecast evolution),且在各时点存在不同固定订货成本条件下,证明正常渠道和紧急渠道最优订货策略分别为状态相关的basestock和(s,S)策略,最优订货点与当前时点市场需求预测值线性相关.建立了最优订货策略的求解算法.分析了正常渠道和紧急渠道订货对库存管理的不同意义,结合敏感性分析说明零售商如何在正常渠道和紧急渠道,以及市场需求信息和采购成本间进行权衡.通过大量数值算例发现双渠道订货充分地进行了权衡.  相似文献   

19.
Aumann—Shapley定价公式在分配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无原子对策原理,探讨了Aumann-Shapley(A-S)定价公式在分配问题吉的应用,并对其公理性质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详细研究了当得润函数决定于特定数学规划问题时,如何应用A-S定价机制进行联营企业利润的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