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6 毫秒
1.
介绍了由Flash单片机AT89C51及数码语音芯片ISD2560组成的语音系统,设计出了系统的硬件电路.实现了语音的分段录取、组合回放,通过软件的修改还可以实现整段录取,循环播放,而且不必使用专门的ISD语音开发设备.ISD2560不需要A/D和D/A转换,并且集成度高.能实现复杂的信息处理功能,真实的再现语音.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基于单片机实现的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原理与软件结构.以单片机AT89s52为核心部件,由供电电源、键盘、麦克风、前置放大器、A/D、D/A、后置带通滤波器、后置放大器、喇叭等组成.设计的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具有录制方便、回放灵活、无磨损、可靠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基AT89C51多路信号检测和语音报警器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AT89C51为核心,采用单片语音录放芯片ISD1420和A/D转换器ADC0809,设计了多路信号检测和语音报警器,包括信号放大、处理电路,A/D转换电路,语音报警模块、显示模块、键盘输入模块等.  相似文献   

4.
以两片 TMS32 0 C31DSP和两路 A/D,D/A通道为核心 ,构成一个高速语音信号分析处理系统 ,为运行、调试和实现 ITU-TG.72 8标准的 DSP算法语言 ,提供一个方便而有效的语音数字信号处理开发环境 .在此基础上实现 G.72 8标准算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5.
基于单片机的语音信息采集及处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单片机AT89C52控制ISD4004语音芯片来实现语音的录制和播放.ISD4004语音芯片无须A/D转换和压缩就可以直接储存,没有转换误差,具有可多次重复录放、存储时间长的功能.使用时不需扩充存储器,所需外围电路简单.本文在简单分析ISD4004单片语音芯片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功能模块各部分的连接及软硬件设计,实现了数字化语音的存储和回放.通过外部设备的扩展,可以提高产品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6.
贾强 《天津科技》2009,36(1):36-38
介绍了由Flash单片机AT89C51及数码语音芯片ISD2560组成的语音系统,设计出了系统的硬件电路。实现了语音的分段录取、组合回放,通过软件的修改还可以实现整段录取,循环播放,而且不必使用专门的ISD语音开发设备。ISD2560不需要A/D和D/A转换,并且集成度高,能实现复杂的信息处理功能,真实的再现语音。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当前煤矿井下广播系统的弊端,提出了一种基于DSP的CAN总线矿用语音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利用DSP芯片TMS320F2812作为处理器的核心器件,利用器件本身的A/D通道采集语音数据,CAN总线发送语音数据,外接D/A转换芯片DAC7724输出语音信号,实现语音对讲功能,完成了该系统软硬件的设计,并在测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数据采集系统芯片ADμC(Microconverter )将模数转换器A/D、数模转换器D/A与单片机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大大简化了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本文介绍了美国ADI公司ADμC824的原理、功能和应用,采用ADμC824设计并实现了高精度的A/D转换采集板,有效分辨率达到稳定18位.阐述了在系统实现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探讨了提高A/D转换精度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和需要注意的环节.  相似文献   

9.
给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高速并行A/D采样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该电路能与各种单片机系统进行友好连接,能够实现高速A/D采集转换和转换后的数据存取.文中以ADC0809为例,详细介绍了含有FIFO存储器的A/D采样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A/D采样控制电路的VHDL源程序和整个采样存储的顶层电路原理图.  相似文献   

10.
在许多自动化系统中,人们不仅需要用文字来显示信息,而且希望把这种信息用语言直接输出.用语言输出测量结果,会使人们感到十分方便,而且能提高效率和准确性,目前,语音合成主要有两种方式,即频域和时域两种.时域法即是对语音信号直接采样,通过A/D转换把采样值存人存贮器,然后按照输出语言的需要,适当地选取各种样本存贮,通过D/A变换来重建时域信号,则语音就被放出来了.存贮数据量的多少,取决于采样速率及量化的级数,总的来说数据量是很大的.频域法则是对语音信号进行频域变换后,再进行A/D采样存贮,经D/A转换放音,由于经过变换后的信号变化缓慢.所以数据率较低,存贮器需要量少.然而当合成单词数较少时,使用时域法将是最为有效,也是最省时间的方法.因此,作者针对现有语音电路情况,采用时域合成单词法,即满足了单词量不大的仪器仪表报讯需要,而且电路设计简单,具有新颖实用的特点.其基本原理是将所要录的语音进行译码,变成数字信号后,送入语音分配控制电路,该电路发出一控制信号,控制语音放音电路,使得语音放音电路能够正确地从语音存贮器中取出有用的语音并放出来,而对于无用的语音,则语音放音电路被控制信号屏蔽并进行快速检索.这样做是由人的耳杂的特点决定的,只有对语音按一般速度放音人才能听到声音.进  相似文献   

11.
郭强 《科技信息》2010,(11):112-113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一种基于FPGA的信号发生器的软硬升实现方案。利用FPGA接口灵活、编程简单的特点,采用Altera的飓风系列cyclone可编程门阵列芯片和AD公司的AD7847(D/A转换器),实现了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并针对工程设计容易出现的问题,给出了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基于TMS320C5402 DSP芯片的压缩语音录放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该系统通过对语音进行压缩以实现高效率数字录音,可应用于电话留言、语声应答等场合.其中电话留言是本系统的一个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电力系统谐波测试仪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以 AT89C51为控制核心、TMS320VC5402为数据处理芯片的便携式电力系统谐波测试仪, 详细描述了该仪表的工作原理和软、 硬件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4.
DSP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快速数字处理系统,它处理的必须是数字信号,这就需要通过前向通道和后向通道使DSP芯片能用于实际系统,模数转换差不多是DSP的必需的外围电路.介绍了高性能定点DSP芯片TMS320VC5402和ADC芯片AD1674的主要特点,设计了基于TMS320VC5402与AD1674的接口电路并利用C语言进行了硬件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15.
现在生产的DSP芯片一般都集成了同步串行接口,在实际的DSP应用系统中,为了实现UART功能,必须通过外电路的扩展来完成.介绍了用一片TL16C750来实现PC机和DSP之间的高速串行通信.介绍了TLl6C750的性能及与通信有关的寄存器,给出了TL16C750在TMS320VC5402与PC机通信系统中的硬件应用电路及TMS320VC5402初始化TL16C750的软件编程 .  相似文献   

16.
TMS320C5402是美国TI公司推出的TMS320系列中新一代定点数字信号处理器。它以独有的高性能、低功耗及低价位等优势,一经推出便受到业界人士的青睐。该文介绍了该芯片的中断资源,并以定时器中断为例对TMS320C5402中断的实现方法进行了说明,给出了汇编源程序代码。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给出一种基于TMS320C5402的高速数据采集方案。以DSP作为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的核心控制器。通过TMS320C5402的McBSP接口与ADC芯片DSP102无缝连接,实现大容量数据的采集,克服了单片机系统运算能力有限、数据处理速度慢的缺点。用DAC芯片程控信号调理电路的放大倍数,提高了系统的测量范围。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设计思想,证明了系统具有实时高速、精度高及可靠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芯片TMS320VC5402的HPI(Hostportinterface)主机接口原理.以一个简单的通信程序作为例子,详细说明通过HPI口实现5402芯片内部的16kB双端口RAM与AT89C51单片机的通信过程.采用C语言与汇编语言混合编程的方式,实现了双端口通信。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的采用单片机来处理光栅信号的方法存在的不足,构建了一种基于TMS320VC5402的光栅信号处理实验平台.设计中DSP主要完成光栅信号的采集、滤波、细分、辨向和光栅信号的频谱分析,DSP处理的结果通过TL16C750实现的TMS320VC5402与PC机的串行通信来观察.采用DSP处理器构建的光栅信号处理实验平台解决了以往的光栅信号处理系统只能处理输入信号频率较低或者静态的光栅位移测量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基于DSP处理器的光栅信号处理平台,提高了信号的处理速度,进一步提升了光栅位移测量的应用范围,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TMS320VC5402引导装载过程,给出了2种基于FLASH的TMS320VC5402引导表建立方法.针对后一种方法,以SST39VF800A为例介绍闪存的主要特点和烧写方法,讨论了用TMS320VC5402对FLASH进行在线编程实现16位并行引导.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