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Fe3O4 为核,利用硅烷化的方法合成了氨基硅烷磁性纳米粒子 (A-SMNPs),并将氨基硅烷磁性纳米粒子 (A-SMNPs) 与碳糊按一定比例混合,组成氨基硅烷磁性纳米粒子 (A-SMNPs) 修饰的碳糊电极 (A-SMNPs/CPEs).实验通过电化学阻抗 (EIS),循环伏安和安培检测等方法研究过氧化氢 (H2O2) 在该传感器上的电化学行为.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H2O2的线性检测范围为:8.0×10-5 ~ 14×10-3 mol·L-1,检测限为:4.3×10-5 mol·L-1,此外,该传感器具有响应快、稳定性好和选择性良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SPION),并通过硅烷化在SPION粒子表面引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制得氨基化磁性纳米粒子(Fe3O4-NH2),比较改性前后SPION对于重金属离子Cu2+的吸附,分别考察吸附溶液的pH和Cu2+初始质量浓度(ρ)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量均随溶液pH和ρ的升高而增加,在pH为5时达到最大吸附量,ρ为5 g/L时均达到吸附平衡,Fe3O4和Fe3O4-NH2吸附量分别为12.49和103.41 mg/g.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亚磷酸二乙酯作为α-氨基酸的α-氨基保护试剂用于肽合成的可行性。合成了几种N-(O,O'-二乙基磷酰基)-氨基酸及其甲酯和酰肼,以叠氮法制取了两种二肽。对N-(O,O'-二乙基磷酰基)-氨基酸衍生物在2mol/L氢氧化钠,10%柠檬酸及85%水合肼中的稳定性作了考察,还探讨了用4mol/L HCl和三氟乙酸(TFA)脱除保护基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基于Pb2+对Y2O3Eu纳米颗粒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运用琼脂溶液来固定Y2O3Eu纳米颗粒并用于测定水中微量Pb2+的荧光分析新方法.在pH=3.0的条件下,测定的荧光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20 nm和614 nm,测定Pb2+浓度的线性范围为4.0 ×10-6~7.8 ×10-4 mol/L,回收率为97.0%~102.6%.该方法用于环境水中Pb2+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将金-铂纳米粒子(Au-PtNPs)负载到离子液体功能化的碳纳米管(MWCNTs-IL)表面,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过氧化氢(H2O2)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阻抗法(EIS)对修饰电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电极表面双金属纳米粒子的存在极大地提高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在最优实验条件下,过氧化氢的浓度与电流在1.0×10-9~1.2×10-7 mol·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10-10 mol·L-1.  相似文献   

6.
设计合成了化学传感分子2,2’-二乙酰色氨酸甲酯(bATM),应用吸收光谱考察了其对金属离子(Cu2+,Hg2+,Pb2+,Zn2+,Cd2+和Ni2+)的响应.结果表明,bATM的吸收光谱仅对Cu2+响应显著,光谱红移102nm,溶液由无色转变为黄色,实现了Cu2+的高选择性高灵敏裸眼识别.对Cu2+的响应线性范围为5.0×10-8~1.8×10-5 mol/L,检测限为5.5nmol/L.初步探讨了传感分子与Cu2+的结合模式和光谱传感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钠/ n-C7H16H2O(AOT)微乳液体系中制备出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Cs3PMo12O40·12H2O纳米粒子,由透射电镜照片观察到这种球形纳米粒子的平均尺寸为60 nm.当杂多酸阴离子PMo12O3-40的浓度增大到50 mol/ m3时,粒子直径增加到200 nm.IR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测定结果表明:纳米粒子中的PMo12O3-40阴离子仍然保持Keggin结构,并且这些纳米粒子的固相为结晶态.  相似文献   

8.
以纳米金粒子为载体,将硫普罗宁修饰至其表面形成硫普罗宁修饰的纳米金溶液(MPG-Au NPs),实现对铜离子的比色检测。系统研究了p H和时间等因素对比色检测的影响,考察了该比色传感器检测铜的灵敏度与线性范围,探究了环境中常见离子对体系的干扰。结果表明,在p H5.0时,响应时间为30 min时,纳米粒子MPG-Au NPs对Cu2+的检出限0.97μmol·L-1,K+,Na+,Sr2+,Cs+,Hg2+,Co2+,Ni2+等离子的存在对Cu2+的比色检测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罗丹明B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个Cu2+荧光探针R1.通过其光谱性能和离子选择性测试结果表明,R1在V(乙醇)∶V(水)=10∶90的介质中能高选择性识别Cu2+.其最大发射波长为582 nm,而其它常见离子如Na+,K+,Mg2+,Ca2+,Mn2+,Cd2+,Cr3+,Co2+,Ni2+,Ag+,Pb2+,Zn2+,Fe3+和Hg2+则几乎不引起探针的荧光光谱变化.在1×10-5mol/L范围内Cu2+的荧光滴定结果表明,探针的检测限为8×10-6mol/L.表明R1对Cu2+的识别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此外,R1是一个对pH不敏感的分子探针,通过拟合计算出探针R1的pKa为4.2.表明探针可以在pH 4.5~10的范围内对Cu2+进行有效地检测.  相似文献   

10.
采用液相制备方法获得具有光学活性的手性金纳米粒子,通过吸收光谱和圆二色光谱及高分辨透射电镜对手性金纳米粒子进行表征.利用圆二色光谱法建立手性金纳米粒子对Ag~+选择性识别方法,结果表明手性金纳米粒子对Ag~+响应时间仅需12min,手性金纳米粒子能够从13种常见金属离子中选择性识别Ag~+,并对多种常见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检测灵敏度高并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所建立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2~30μmol/L,线性相关系数R~2=0.995(n=15),Ag+的检测限为0.2μmol/L;为环境水样中Ag~+的识别和检测提供了一种简单、精确、快速、环境友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