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家长普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很重视,其中儿童绘画是最能显示儿童创造能力的活动,因此幼儿的美术活动受到了许多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力上,美术活动除了可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以外,还可以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动手能力和初步的审美能力,幼儿一旦形成了这种能力,就可以促进其他方面的学习,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闫蕾 《科技信息》2009,(34):269-269
幼儿音乐和美术都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艺术教育主要是通过音乐、美术教育来实现的。将音乐运用到幼儿美术活动中,注重加强音乐、美术两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利用两者间的相同融合之处教育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敏感性,同时把美的感受与体验通过美术活动的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在提高幼儿音乐能力的同时,大力发展幼儿的美术创造力,从而也促进了幼儿的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结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为从幼儿的认知方式出发,以探索素质教育为主线,针对传统幼儿美术教学中存在的忽视幼儿的主动学习和创造力的培养的弊端,凭借作者幼教实践经验提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进幼儿美术教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刘燕敏 《科技信息》2009,(15):243-243
本文通过阐述美术活动是幼儿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开发幼儿心智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对体、智、德、等多方面的启蒙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揭示了要培养幼儿创造力,美术活动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5.
幼儿期是个体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着好奇和疑惑,但同时又缺乏对人类已有文化知识和经验的掌握。幼儿在理解他所接触的世界时,有其独特的视角,而这正是创造力的表现。因此:我们要保护和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善待幼儿的好奇心;确立幼儿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幼儿主动操作和积极探索;在实践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通过美术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幼儿丰富的艺术素养,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稳定幼儿学习兴趣、及时评价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范画一直被视为是幼儿美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关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在幼儿绘画过程中不宜出示范画,这引发了一线教师的困惑。离开范画的美术创作过程活动将如何组织?带着这个问题,笔者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对幼儿美术创作过程进行深入剖析,并通过提供支持来帮助幼儿从“依赖范画”转向“自主创作”,以期给广大幼儿美术工作者以借鉴。  相似文献   

8.
魏华 《当代地方科技》2012,(1):156-156,161
陕西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对培养幼儿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本文通过对这种价值的分析和培养途径的提出,使幼儿在材料和造型表现的过程中萌发创造性思维,产生创造力,亲身体验劳动者创造生活的乐趣,从而萌发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9.
游戏有利幼儿的智力开发,改善他们的情绪,培养他们的协调能力。通过在游戏中的锻炼,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促进幼儿的感觉、语言、动作和各种技能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都非常强调艺术对培养幼儿创新学习能力的价值,他们认为幼儿艺术活动是创新潜能的最佳载体,它为幼儿创新学习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广阔的空间。美术活动对于幼儿来讲既是学习,也是一种思维创造的实践活动,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引发了幼儿的审美情感,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并能通过"儿童画"这一特殊的语言,展现幼儿的内心世界,奏出创新的主旋律。因此,利用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有效途径。那么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如何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呢?  相似文献   

11.
同伴交往对幼儿的社会化进程及发展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同伴交往利于幼儿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保持积极情绪和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家庭教育、幼儿自身特征、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对幼儿同伴交往都有影响。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父母需要给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交往环境、教给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技能、鼓励孩子独立解决同伴冲突,并且注意扩大幼儿的交往范围。  相似文献   

12.
葛吉文 《奇闻怪事》2010,(11):22-23
陈鹤琴说:儿童本性中潜藏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要我们在教育中注意诱导,并放手让几童实践探索,就会培养出创造能力,使儿童最终成为出类拔萃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对于家长和教育者来讲,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孩子的创造力,是提高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幼儿画是一颗纯真童心的自然流露与展现,是孩子们对外部世界的感应、触摸和探索。美术活动是孩子们较喜欢的活动,也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遣力的有效手段,早期绘画对培养幼儿创造力有着独特的作用。丰富孩子的生活,多观察、勤思考、多看、多想,不但能增长知识,还能丰富孩子们的生活,为绘画创作提供源泉。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要保护他们描绘这个多彩世界的积极性,更应在教育的同时发展潜能智力,并因材施教,通过美术活动培养二十一世纪创造型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陈鹤琴是中国近代第一位立足国情和实践的幼儿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在长期的研究中提出了幼儿好游戏、好奇、好群、好模仿,喜欢野外生活、喜欢成功、喜欢被夸赞等发展特点,并构成了其独到的儿童观。在立足于陈鹤琴儿童观和幼儿创造力发展特点,即创造目的的特殊性、创造发生发展的关键性和创造过程的自发性,从多个维度提出了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路径:一要重视幼儿创造力培养的载体——游戏;二要保护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催化剂——好奇心;三要开放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天地——自然与社会;四要调和幼儿模仿与创造的关系;五要发挥群体组织形式和科学评价在幼儿创造力培养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幼儿美术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现在的幼儿美术教育仍存在着什么问题?美术活动中是重视美术技能的培养,还是注重幼儿的自我表达?如何使幼儿绘画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画?对幼儿绘画评价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王燕 《科技信息》2012,(22):307-307
以母语为基础,英语为特色的双语教育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能力。合理的分配双语教育的比例,以习得为主、学得为辅的方法实施英语教学。小班,侧重于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及听力,激发幼儿参与英语活动的积极性;中班着重培养幼儿正确发音,掌握常用单词,进行简单对话的能力;大班注重培养幼儿学习和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和技能,掌握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最基本的英语表达能力。通过学习,使幼儿掌握丰富的词汇和日常英语,了解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感受两种语言的文化特点,从而形成多元化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张艳 《科技信息》2012,(15):342-342
幼儿美术活动是幼儿教育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让枯燥无味、冷漠缺乏情感体验的以知识技能传授为本位的美术活动回到真实、鲜活、丰富的儿童生活世界中来,是让儿童美术活动绽放光彩,释放儿童生命活力,实现儿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是幼儿美术活动的最好教科书,也只有回归儿童生活世界才能更好的激发幼儿学习美术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诗画教学给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浓厚的绘画兴趣,还使绘画教学由难变易,最重要的是促进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发展,真正做到了手口脑并用、教学玩合一。  相似文献   

19.
几乎每个幼儿对绘画都有一种喜欢的情感,幼儿较为喜爱的艺术活动之一,对幼儿的个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创意美术可以引导幼儿通过多种美术形式、视觉形式传达自身情感,与他人分享自身成果。在分享的快乐中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从思考中开始探索、创造。幼儿进行绘画也是在进行一种表达,只是没有我们用言语表达那样直接。而且幼儿通过绘画相应地提升他们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如果能够给幼儿更加丰富多元的材料以及绘画形式等,幼儿的发展空间也会越来越大。除此以外,幼儿的健康成长与环境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对于幼儿园如何才能展开有意义的美术创意活动,让幼儿获得更好的成长,应考虑创设环境的方式。该文正是对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探讨,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陈敏仪 《科技信息》2013,(20):338-339
染纸画起源于我国民间,正因为它变化无穷,所以最能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能使幼儿体验到无穷的乐趣。因此,是幼儿园进行美术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依据《纲要》的要求和结合大班幼儿染纸画的特点以及幼儿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大班染纸画活动的指导:通过精心创设染纸环境来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并采取不同的有效导入来调动幼儿创作欲望;从选取不同的折叠方法、染色技法、以创意游戏的方式学习;并运用多种指导策略来指导幼儿掌握相应的技能来提升幼儿的艺术表现力,从融合各种观察评价的方式来提升幼儿评价能力和审美意识,从而使幼儿各方面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