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牵挂     
一日中午,儿子在校无事闲游,顺便去电话亭打了个电话,其实没啥事,只是想向母亲问候一声罢了。家里是没有电话的,要接电话,母亲要到邻居家去。儿子把电话打给邻居大伯,问邻居大伯:“我妈在屋里吗?”电话另一头答道:“你妈下地了,早晨出去,这时还没回来吃饭。”儿子“嗯”了一声就放下电话。第二天,儿子意外地看到母亲来了,看上去很是匆忙,脸上一脸焦虑的神色。儿子惊喜地问:“妈,你怎么来了,有事吗?”母亲喘着粗气说:“我倒没事,你昨天打电话,又没说什么事,我不放心,今天就来了。”儿子鼻中一阵酸楚……牵挂  相似文献   

2.
直销热线     
《当代地方科技》2005,(2):76-77
问:直销法规为何迟迟没有出台?它们究竟什么时候能出台?问:只要有经济实力、品牌实力的公司都能挺进直销业,从事多层次直销吗?比如也在生产药品和保健品的海尔集团。问:双轨制是否是国家明令禁止的直销制度?为何传言中的直销法规中没有涉及直销制度方面的文字内容?问:推介我从事直销的朋友说,每个人在直销行业里都可以成功,然而我几个月来一直找不到成功的方向和感觉,我觉得他的话有误导之嫌,请问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从事直销?是不是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成功?问:在当前许多直销公司里,不乏“专家”、“教授”,有的人还自称是“直销科学家”,让人难辨真伪,请问这些人的名衔是自诩自封的还是国家认可的?如何整肃直销界的学术“伪”风?  相似文献   

3.
员工总数不足600人,其中还包括近300席呼叫中心的工作人员; 没有一家实体店,没有厂房和流水线,只有两个小仓库和一小栋办公楼;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小公司,创造了中国衬衫行业的“戴尔式”销售奇迹!每天卖掉上万件男式衬衫,短短1年多时间便跻身衬衫市场三甲,将大名鼎鼎的市场霸主“雅戈尔”挤得灰头土脸…… 人们不禁要问:这个“小毛头”所向披靡的秘诀究竟是什么? 答案简单得令人触目惊心——“呼叫中心+互联网”!  相似文献   

4.
游乐园     
《游乐园》答案谜底:一、电视机同学甲:“张老师的语言水平看来不怎么样。”同学乙:“你怎么知道的!”同学甲:“这很明显嘛,她写的字我认得,我写的字她还不认识呢!”老师不如我新新人类就是另类,另类再另类。穿的要全世界独一无二。说话要一般人听不懂才是最高境界。总之就是和正常人不一样唉!我这套理论大概只有得道高僧才能懂。英雄气短暑假的一天,小明买了两张电影票,和小虎一道去看电影。小虎:“什么片子?”小明:“冷气。”小虎:“冷气?哪有这部电影?”小明:“怎么没有!电影院门口挂的牌子上明明写着‘今日放冷气’五个大字,还会有错?”…  相似文献   

5.
生命的价值     
《少儿科技》2010,(10):1-1
在一次演讲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说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说着,他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大家仍举着手。  相似文献   

6.
“善问者能过高山,不善问者迷于平原”。交谈中不善提问,常使交谈失败,如有人问邻居:“你是什么地方人?”、“你工资多少?”、“你女儿有男朋友吗?”……连珠炮似的发问,问得人难以招架,惹人讨  相似文献   

7.
听的艺术     
《科技智囊》2011,(9):I0046-I0046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做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  相似文献   

8.
在发挥影响力的时候,关键就是你一定要非常热忱。假如今天有一个人出门时遇到楼上的人,他就主动向邻居打招呼,非常热情地对着邻居微笑:“嗨,你好!”刚开始他的邻居感到莫名其妙,很不习惯。第二天他又同样向他打招呼,同样向他微笑:“嗨,你好!”第三天他的邻居也会:“嗨,...  相似文献   

9.
煮蛋风波     
星期天,我嚷着要奶奶给我煮鸡蛋吃。 “奶奶,奶奶,还要等多久啊?鸡蛋什么时候才能煮熟啊?”我按捺不住肚子里的“馋虫”,跑到厨房,跟在奶奶身后不停地问。  相似文献   

10.
 一次乘出租车,和出租司机聊起某一广播节目,出租司机说,他非常欣赏一档节目中的“医生”,因为他回答听众的问题不但通俗易懂,而且非常亲切和耐心。听下来,我明白了那是一档推销保健品的节目,于是问,那你相信“医生”说的吗?驾驶员回答:当然了!还有一次,笔者在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看到我稀疏的头顶,同情之余,热情地向我推荐一种“德国进口”的生发用洗发膏。我请教这种膏含有的成分和原理,理发师答道:“不是那种医学的东西。你到医院,医生还不是没办法?最多开点药,还没有用,白花钱。”我好奇地问:“医生没办法,厂家又有什么办法呢?”“人家厂家做的不是那种医学的东西,不是药。”“那这种洗发膏有什么副作用吗?”“没有啊!不是药怎么会有副作用呢?”镜子里理发师惊讶地看着我。看来他并不是为了推销而言不由衷。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史广有段著名的佳话,叫《孟母三迁》:好像孟子后来之所以能够成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早年搬了三次家。孟母的观点是“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为了让孟子学好,不得不频繁地选择邻居。这一传统流传下来,影响到今天的人在购买住宅房的时候还要问一问邻居的情况…… 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只要有条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意选择邻居,搬多少次家都没有关系。但,一个国家,可就没有这份儿选择邻居的自由了。最近我在网上读到了一篇文章:《中国与美国:非对称型战略伙伴》。它给我的刺激非  相似文献   

12.
视点     
一天晚上,我带着女儿出去散步。在路上,我指着远处的一幢高层建筑问女儿:“你说那幢楼漂亮吗?”满以为女儿会毫不犹豫地说“漂亮”或“不漂亮”,可孩子非但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却反问了一句:“爸爸,哪有房子啊?”我被她问的一愣,随口说:“你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并刻意看她是不是看错了方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张淑艳 《奇闻怪事》2009,(10):33-33
在感恩节前夕的一节品德课上,我问孩子们:“你们在家里经常帮妈妈做家务吗?”“做——”回答是那么肯定。我笑着问:“你们是自愿帮妈妈做,还是有一定的报酬呢?”“自愿。”“有报酬。”回答声此起彼伏。“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小组内先交流讨论一下:我们帮妈妈做家务,该不该向妈妈要报酬?”我话音刚落,热烈的讨论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4.
四我垂头丧气地往回走,当走到入口处大牌子下面时,“豆芽菜”警察伸手拦住了我:“站住,站住……”“怎么啦?”我抬头问。心想,莫非我违反了什么交通规则?“豆芽菜”警察指着牌子说:“这里出不去,你没有看见牌子上写着‘本街无出口’吗?”“我刚才就是从这里进来的,这不就是出入口吗?为什么不让我过?”我有些生气地问。“反正你是出不去了,不然你试试!”说完,“豆芽菜”警察“嘿嘿”冷笑了两声。我听了,不禁打了个哆嗦。“试就试,我就不信从这儿出去会死!”明明可以看见通向我家的巷子,还愁出不去?于是,我大步向街外走…  相似文献   

15.
一.爸爸为什么会变小每天早晨上学之前,妈妈都要问我:“橡皮带好没有?家庭作业带好没有?家长签字的考卷带好没有?红领巾戴好没有?坐电车的月票带好没有……带好没有?……带好没有?……带好没有?……带好没有?……”在一百个“带好没有”之后,妈妈就会问我:“爸爸带好没有?”我从橡皮、家庭作业开始检查,检查到第一百零一件——爸爸,放在我的口袋里了,妈妈这才放心地让我上学去。我的爸爸确实只有拇指那么大,一天到晚坐在我的上衣口袋里,督促(这是妈妈的用词,其实是监视)着我的一举一动。爸爸过去其实和其他人的爸爸一样大一样壮,是个胖子,可…  相似文献   

16.
某市科研所宣布了一项新的科研成果:可以移植记忆。消息传开后,全市、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激动了,兴奋了,许多人跃跃欲试,甚至买好飞机票,惟恐落后。科研所前人山人海,每人脸上都挂满笑容。我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现场采访了一些人,我问他们为什么要来这里进行记忆移植。一名学生答道:“因为我成绩不好,所以常挨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训斥。我要移植一个聪明的脑袋,每次考试都考第一。”一名苦恼者说:“我性格内向,且容易与人闹矛盾。我要移植记忆,和别人一样。”一名科学家说:“我工作了这么多年,却没有一项重要发明与发现。我要移植记忆,变成…  相似文献   

17.
一个根本没有准备改变自己的人怎么可能去改变自己呢?所以,在拥有改变自己的心理准备之前可能要先问一下自己:我会不会愿意改变我自己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母亲问:“为什么?”小孩说:“因为妈妈今天一天都没有生气。”原来要拥有漂亮这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有个牧场主人要他的孩子每天在牧场上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孩子。”原来培养孩子很简单,让他吃点苦头就可以了。住在田边的青蛙对住在路边的青蛙说:“这里太危险,搬来跟我住吧!”路边的青蛙说:“我已经习惯了。”几天后,田边的青蛙去探望路边的青蛙,却发现它已被车子轧死了。原来掌握命运的…  相似文献   

19.
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祥林嫂在濒临死亡的前夕,曾“放低了声音,极秘密的切切的”问“我”:“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这就激发了“我”的感慨,“我”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  相似文献   

20.
(一)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蜗牛妈妈回答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髂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来保护!”小蜗牛又问:“毛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