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在不同溫度測定鉻离子和谷氨酸根离子反应的初速。結果証明取代鉻离子的水分子是依两种机制进行,即S_N1和S_N2,故谷氨酸的反应級数为分数。反应对鉻离子为一級,但由於水合鉻离子有水介而形成碱式离子的作用,故氫离子濃度对於反应速度有显著的影响,这是因为各式的鉻离子有不同的反应速度常数。在25℃时簡单鉻离子、一碱式和二碱式鉻离子的反应比速常数依次为7.8×10~(-2),0.2和115克分子/分。根据在不同溫度的比速常数,求得这三种离子取代反应的活化能依次为30.8,12.9,和20.7千卡。  相似文献   

2.
在水溶液中鈷和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形成紅色的1:1絡离子。由光密度及pH的测定,計算了在离子强度0.5,pH05—6,钴离子和配位体浓度比1:1到1:7的范围內鈷和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的絡合平衡常数K_1分別为12±1,13±1,及23±1各配位体的絡合常数的对数与共和氢离子締合常数的对数成正比关系,logK_1/logK_B=0.20。  相似文献   

3.
1.在沒食子酸稀溶液中加入Fe~(+++)观察到溶液的顏色随pH值的改变而变化;在pH=7.0以下,溶液呈現紫色。測定了在pH2-7,波長400-650mμ范圍內的光吸收曲綫,指出有一种络合物形成,其最大吸收在550mμ,克分子消光系数为4.13×10~3。研究了溶液的pH值对絡合物形成的影响,指出pH在5.0-7.0絡合物达到稳定。 2.用連續变化法和克分子比法測定了溶液中络合物的組成,得到沒食子酸:铁=1:1。测得絡合物的稳定常数为3.96×10~5。电迁移实驗証明络合物在溶液中是携带正电荷。志謝:本工作是在蔡镏生教授亲切指导下进行的,特此表示衷心感謝。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乙二胺四乙酸简称EDTA. 作为一个絡合剂,有其独特的性質。一方面,生成的絡离子稳定度特别高,而且和所有的金屬几乎都能絡合。这是因为在EDTA絡合剂中既含有N又含有O,而且还形成五原子环螯合物。另一方面,它所形成的絡合物都是很簡單的,通常仅1:1的絡合物是重要的,因此在滴定中的計算亦极簡單。乙二胺四乙酸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常数,及其与二价金屬离子所生成螯合物的稳  相似文献   

5.
絡合滴定鋁的方法已有十余种,但不外分为直接法、回滴法、置換法三大类:直接法应用不多,主要由于选擇性不高和鋁的良好指示剂尚少,且在热溶液中易被破坏,使終点不明显。回滴法較常用,有以1-(2-吡偶氮)-2-萘酚(PAN)做指示剂,在pH4.5用銅(Ⅱ)溶液回滴,多用于原材料、熔渣、矿渣中鋁的测定,但結果要引入校正因素(1.02),否則偏低;且此类方法对于能与EDTA絡合的元素如鉄、钛、錳、锆、钴、鉻等均需預先分离,比不上置换法优越。采用氟化物的  相似文献   

6.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銨(CTMAB)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生成胶体,能增强酸性染料在水中的溶解度。与金属离子和显色剂共同存在时,可以形成离子締合型胶溶三元絡合物.但文献[1]認为表面活性剂的絡合比較难确定。文献[2]是通过推測确定RE:XO:CPB的絡合比值的(CPB为溴化十六烷基吡啶)。  相似文献   

7.
(1)本文研究了二硫代乙二酰胺合铜螯聚物的电阻率,电阻温度关系,热稳定性和磁化率。結果表明不同条件制备的固体絡合物的电阻率(ρ)和电导活化能(E_α)是不同的。在水与乙醇混合溶剂中制备的产物(RCu—W)为ρ_(30°)=5×10~6Ωcm;E_α=0.44ev,。而在无水乙醇中制备的产物(RCu—A)为ρ_(30°)=3×10~8Ωcm:E_α=0.65ev。 (2)热重量分析和x射綫粉末衍射測定的結果表明固体絡合物(RCu—W)是微晶体。它在加热到160℃以后分解,第一个分解产物是α—Cu_(1.8)S,随着进一步加热又轉变成CuO。 (3)磁化率的測定結果表明固体絡合物(RCu—W)的比磁化率为x_g=0.7359×10~(-6)(21℃),計算成磁矩为0.70波尔磁子,较Cu~(2+)(d~9)的理論值(1.73波尔磁子)要低很多,这可能由於螯聚物中銅原子与配体生成π鍵而使整个螯聚物形成共轭体系,使磁矩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8.
三价鉍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可以形成棕黄色的硫氰絡合物,这一反应可应用于鉍的比色测定。但是有关这个絡合反应的研究工作并不多。W.D.Kingery和D.N.Hume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了研究;和用光密度法以及不久前和用浓差电池  相似文献   

9.
以乙二胺四乙酸(EDTA)为代表的氨羧型絡合剂在分析化学上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大多数金属离子可以直接地或間接地进行氨羧絡合滴定(或称絡量滴定)。应用EDTA为滴定剂时,pH的选擇很为重要。例如滴定Mg~#时,pH值应在10左右,当然pH的选择并不是孤立的,与采用的指示剂亦有关系。茲先就选擇pH值的  相似文献   

10.
1.絡合物在空气中可以热稳定到190℃,>190℃时就逐漸被空气所氧化,最后生成V_2O_5。絡合物在真空或N_2气中可以热稳定到240℃,>240℃时就逐漸热分解而有8-羟基喹啉及棕紅色物升华出来。 2.根据实驗結果,作者假定了絡合物在空气中的氧化过程並討論了前人在热解方面所提出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稀土元素与偶氮氯膦Ⅲ在乙醇—水介质中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偶氮氯膦Ⅲ(ChlorophsphonazoⅢ)(C. P. Ⅲ)为稀土元素的显色剂之一。今村介召了稀土元素的克分子吸光系数(λ_(max)=665nm)为(2.15~4.3)×10~4l·mol~(-1)·cm~(-1)。武汉大学报告了重稀土的克分子吸光系数为(5.4~7.4)×10~4l·mol.(-1)·cm~(-1)。竹田津指出,偶氮氯膦Ⅲ与輕重稀土的显色反应有所不同,在一定条件下,重稀土的絡合物可由α型轉变成β型。我們研究了在乙醇——水介質中形成RE—C.P.Ⅲ絡合物的适宜条件,得出稀土克分子吸光系数(λ_(max)=675nm)为(1.26~1.59)×10~5l·mol~(-1)·cm~(-1),是文献值的2~3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建議一种从两个試样的GPC譜图和特性粘数[η]测試数据,再結合普适标定曲綫的截距和斜率,按(8)和(7)式来訂定粘度方程K和α参数值,以及按(9)式来标定GPC标定曲綫的簡易方法。該法簡便易行,只需测定两个試样的GPC譜图和[η]。一、K和α参数的确定从普适标定曲綫方程式(1)和粘度方程式(2)出发,log[η]M=A-BV_c,(1)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pH电位法研究了Cu~(2 )与5-磺基水杨酸(H_3L)溶液形成的络合物CuL_2的水解反应,证明有碱式络合物生成,并在25°±0.5℃及离子强度μ=0.10M(KNO_3)时测得CuL_2的水解平衡常数以及碱式络合物Cu(OH)L_2的稳定常数K_(Cu(OH)L_2)~(OH)和二聚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14.
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碲酸合铜(Ⅲ)(DTC)氧化天冬氨酸(Asp)和谷氨酸(Glu)的反应动力学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DTC为准一级,对氨基酸均为分数级;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OH-]和[TeO42-]的增大均减小,且有负盐效应.据此提出了包括配离子和氨基酸形成络合物的前期快速平衡的反应机理,由假设反应机理推出的速率方程能解释全部实验现象,进一步求得速控步的速率常数和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15.
为模拟研究天然氧载体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活性部位,合成了四种具有不同空间位阻的“栅栏”型铁(Ⅱ)卟啉络合物:中位-四-(α,α,α,α-邻-苯甲酰胺苯基)卟啉合铁(Ⅱ)、中位-四-(α,α,α,α-邻-苯乙酰胺苯基)卟啉合铁(Ⅱ)、中位-四-[α,α,α,α-邻-(3,5-二甲氧基)苯甲酰胺苯基]卟啉合铁(Ⅱ)和中位-四-[α,α,α,α-邻-(3,4,5-三甲氧基)苯甲酰胺苯基]卟啉合铁(Ⅱ)。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在25℃,μ=1.0的氯化锂—乙醇介质中测定了四氯合钯(Ⅱ)离子与二正辛基亚砜(DOSO)、二(二乙基基)亚矾(DEHSO)的取代反应平衡常数。并比较了DOSO与OEHSO的结构对反应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氯合钯(Ⅱ)离子的亚砜取代反应对配体的空间效应是敏感的。  相似文献   

17.
稀土四元增敏型络合物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稀土-铬天青S(CAS)-5-硝基邻菲啰啉(5-N-phen)-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体系的显色反应之后,发现其它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SF)如氯化十二烷基吡啶(DPC)有更强的增敏效果,因此本文对比了不同主碳链的烷基吡啶和烷基三甲铵两个系列不同表面活性剂对Nd-CAS-5-N-phen-CSF体系的增敏行为,进而对RE-CAS-5-N-phen-DPC体系络合显色反应做了系统研究,测定了络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并拟定了测定稀土总量和钇组稀土的分光光度法。  相似文献   

18.
一、在PH2-7,波長300-500mμ范圍內,测得没食子酸-氧鈾溶液在不同PH值的吸收光譜,指出在320-340mμ呈現特別的吸收,表明有絡合物形成。初步确定該絡合物在PH=4.5-5.5比较稳定。二、用等克分子連續变化法和克分子比法測定了络合物的組成,其中沒食子酸与氧鈾之此为1:1;在醋酸阴离子存在下,絡合物的组成比仍为1:1。三、測得絡合物的近似的稳定常数为1.45×10~5,克分子消光系数为1.24×10~4。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紹苹果酸和甘油酸作为螯合滴定的新隐蔽剂,能隐敝錫(Ⅳ)、钛和锑(錫(Ⅱ)只能部分隐蔽)。在pH5.5間,用10毫升10%苹果酸能隐蔽150毫克以下的錫,对鉛的滴定无影响。同量的甘油酸亦能隐敝50毫克以內的錫。二者均可认为鍚(Ⅳ)的良好隐蔽剂。在有锡、鉛、鋅、鎘、鉍、銅、鎳、钻和銻的溶液中,以适量EDTA将所有阳离子絡合后,苹果酸或甘油酸能只将与鍚絡合的EDTA置换出来。用过量的标准鉛溶液絡合置換出的EDTA并放置15—20分钟后,可用EDTA滴定剩余的鉛。从实际置换出的EDTA便可計算錫的含量。应用此法以滴定锡基合金或鉛基合金中的錫,得滿意結果。这提供既有高选擇性又快速滴定锡的方法。附注:本实驗由李文义和陈兴錦二同学于]963年上进行毕业論文时所作。李研究苹果酸,陈研究甘油酸,将二者研究結果合并写成此文。  相似文献   

20.
金属鋁制件以鉻酸和磷酸盐溶液处理在表面上就生成一层絕緣薄层,可作塗料的底子。薄层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磷酸鉻。磷酸鉻的制备和多形現象已經多人研究,但所报結果不少与用X-射綫方法研究所得的不相符合。据記载将等当量的鉻矾和磷酸二鈉的溶液相混合,則得淡紫色磷酸鉻沉淀,为无定形,靜置若干时卽转变为深紫色晶体,属三斜晶系。实际上,在常溫时混和相等当量的鉻盐和磷酸二鈉的溶液所得粉状沉淀并非无定形,而是含水晶体,显明确的特性X-射线衍射图。只在先将两溶煮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