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8 毫秒
1.
肖群 《科技信息》2007,27(18):194-195
传统儒商是儒家文化精神,尤其是其伦理价值观念和商业经营活动相结合的产物。传统儒商在长期的商业经营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具有儒家伦理文化特色的伦理精神,诚信精神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传统儒商的诚信伦理精神的研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道德理想主义和道德决定论倾向,力求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2.
明代凌濛初的"二拍"描写了近20位商人,塑造了文若虚、程宰、王禄、马文卿、潘甲、王生等儒商形象。他们懂得经商之道,精明强干,敢于冒险,尤其是讲究仁义诚信等儒家道德。这些儒商的自我形象定位和经商之道对今人经商颇有启示。  相似文献   

3.
儒商是指商人群体中那些自觉以儒家伦理观念来指导商业经营实践的商人.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明清社会涌现出了大批儒商.儒商形象也开始不断进入文学殿堂,特别是“三言”“二拍”中描写了大量儒商.他们能在商业经营活动中自觉地遵守诚信为本、信守承诺、以义取利、义利并举、贵和尚中、和气生财等文化精神.探讨儒商文化精神,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的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儒家"诚信"特色及其现代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诚信"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伦理形态,与现代"信用"有许多本质差异。要实现其现代转化,必须达到:由适用于"熟人"社会的特定伦理,转变为适用于"陌生人"社会的普遍伦理;由一般人伦伦理,引入经济伦理;由主观"自诚"模式,转变为契约"合意"模式;由从属于封建礼教的次要道德义务,转变为从属于"社会公正"的道德义务,并进而提升为反映现代人本质的基本道德义务。为达此转化,需要创设诸如完善市场机制、推行宪政民主、培养契约文明观念等社会文化条件。这将是一个艰难漫长的自然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企业诚信伦理与市场博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青  贺俊刚 《科技信息》2006,(11):70-71
企业诚信伦理博弈的实质是企业经济行为的"市场合理性"与"伦理合理性"之间的博弈关系.企业经济行为的"市场合理性"是企业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结果,而企业经济行为的"伦理合理性"是社会道德要求,亦即道德终极标准,对企业经济行为进行规范的结果.社会道德的规范作用是通过市场主体对企业经济行为的影响实现的,倡导企业诚信伦理,减少企业失信行为,对构建社会、和谐时常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仁义礼智信"的由来、发展及其基本内涵(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仁"、"义"、"礼"、"智"、"信"为先秦儒家提出并发展成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和价值取向标准."仁"是先秦儒家的最高道德准则,它的内涵在各个时代各有不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的"团结友善"、"敬业奉献"可视为"仁"德在今天的体现与发展."义"德的基本内涵是威仪、友谊、情谊、美善、公平、正义、适宜,目的在于实践"仁"."礼"德的核心是"敬",其根本是"孝",其效果是构建和谐人生、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国家与和谐世界."智"是关于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关心他人、理解他人、明辨是非、分别善恶的智慧."信"德是诚实、有信用,中国近现代的儒商都以诚信为事业之本.<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爱国守法"可视为"义"德在今天的继承,"明礼诚信"中的"明"以及"勤俭自强"可视为"智"德在今天的发展,"诚信"二字则是对传统"信"德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诚信是人类道德文明的果实 ,也是经济伦理与社会伦理体系的基石 ,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资本 ,它的投入 ,能促使投入生产过程的资本实现理性化运作 ,牵引着人们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对促进良好社会风气、道德风尚的形成有着积极而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诚信主要着眼于个人的为人处事、修身养性 ;在诚信的道德建设上 ,重内诚之德的修炼 ,轻外信之德的实践 ;在具体措施上 ,厚诚信道德教化 ,薄诚信制度建设的确保。当前 ,决定诚信存在性质和作用性质的首先是经济规律 ,然后才衍生为伦理原则。市场经济下的诚信 ,主要不是道德境界 ,而是指每一个市场主体、全体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基本义务。因此 ,诚信建设也从社会思想意识层面下移到社会制度层面上来 ,从人们“愿不愿为”提升到“必须为”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历代封建王朝都重农抑商,商人作为四民之末,受到政府的打击、排斥。在道德领域,商人被划入小人的范围,《论语.里仁》里宣扬"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商人几乎成为唯利是图的符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对社会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一些人对商业和商人的认识也有所改变。徽商在其商业活动遍布全国的同时,还积极建宗祠、立会馆、筑书院、培养士子,树立自己的正面形象,体现出贾而好儒的一面,他们也由此被视为明清时期中国儒商的典型。  相似文献   

10.
儒商一般泛指有文化有知识有道德的商人或企业家。他们以诚信为本不取不义之财,重视商业道德和文明经商,有越超功利的道德追求和历史 责任感。东亚金融危机不能归咎于儒家价值观,但东亚经济模式的确存在缺陷,这也说明东亚儒商对中西方文化的优点吸收的远远不够。新世纪儒商要有全球发展眼光和超前意识,保持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吸收西方现代文化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