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不同伴生树种人工林木荷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组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伴生树种马尾松、杉木可提高人工林木荷木材密度、干缩系数和力学强度及其波动性,且马尾松的影响大于杉木;马尾松使木荷的差异干缩降低,而杉木使其差异干缩提高;伴生树种马尾松和杉木对人工林木荷木材绝大部分物理性质指标影响不显著马尾松对人工林木荷木材绝大部分力学强度指标的影响极显著或显著而杉木对人工林木荷木材的力学强度除弦面抗劈力外,其余指标影响不显著;马尾松使人工林木荷木材抽出物含量、纤维素含量和木素含量降低,使人工林木荷木材戊聚糖含量提高,而杉木对木荷的影响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伴生树种人工林木荷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组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伴生树种马尾松、杉木可提高人工林木荷木材密度、干缩系数和力学强度及其波动性,且马尾松的影响大于杉木;马尾松使木荷的差异干缩降低,而杉木使其差异干缩提高;伴生树种马尾松和杉木对人工林木荷木材绝大部分物理性质指标影响不显著,马尾松对人工林木荷木材绝大部分力学强度指标的影响极显著或显著,而杉木对人工林木荷木材的力学强度除弦面抗劈力外,其余指标影响不显著;马尾松使人工林木荷木材抽出物含量、纤维素含量和木素含量降低,使人工林木荷木材戊聚糖含量提高,而杉木对木荷的影响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3.
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生产力与改土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0年,在杉木采伐迹地上开展了杉木火力楠混交林(1:1和1:2)和杉木纯林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火力楠1:1和1:2混交林生长快于杉木纯林.经方差分析可知,混交林与纯林之间杉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差异达显著水平;1:1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单位面积生物量高于1:2混交林,1:2混交林生物量又高于杉木纯林.林木各器官生物量大小顺序表现出干>枝>叶>根>根桩,而枝叶生物量总和大于主干生物量;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土壤密度低于杉木纯林林地土壤,而持水量、孔隙度、通气度均高于纯林林地土壤;混交林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高于纯林土壤.  相似文献   

4.
通过桉树二代萌芽林补植降香黄檀后林地N,P养分、酶活性及酚类物质含量的关系,分析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桉树纯林林间和根区土壤N含量与混交林均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纯林桉树根区比混交林的N含量高87.7%,而P含量差异不明显;2)桉树纯林林间土壤脲酶活性是混交林的2.2倍,酸性磷酸酶活性以混交林为高.在根区土中,磷酸酶活性与脲酶的变化趋势相同,即混交林桉树根区显著低于桉树纯林桉树根区、混交林降香黄檀根区;3)桉树纯林根区土壤总酚和复合酚含量均比混交林桉树和降香黄檀根区高,林间土水溶酚含量低于混交林.降香黄檀根区土壤的水溶酚含量极显著高于两个林分的桉树根区,差异幅度达到32.40%,43.86%;4)两个林分桉树根区土N/P无显著差异,但纯林林间土比混交林高238.8%;土壤N/P与P含量存在极显著关系,与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负相关,而与酚类含量关系不显著;水溶酚与复合酚为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人工针叶纯林生产力下降的原因。并通过对人工针叶纯林与天然的或人工的针阔、阔叶混交林在物种间相互作用、资源利用、营养元素循环规律和生产力方面的比较,探讨出了优质阔叶材混交林可持续经营的理论基础。认为加速发展优质阔叶材混交林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杉木人工林连栽地力下降的原因及保持地力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理兴 《广东科技》2011,(24):76-77
杉木是南方主栽速生用材树种。南方由于营造大量杉木人工纯林,导致了杉木人工林林分质量下降,林地地力衰退,尤其是在多代连载杉木林地上,林地地力衰退问题就更加严重。针对杉木人工林连栽地力下降的原因及保持地力途径作出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煤矿复垦下不同树种的成活率、保存率及生长情况,得出人工造林的最佳种植模式为刺槐和榆树混交、山桃和杏树混交,其次为杏树纯林、刺槐纯林和榆树纯林。建议采煤区土地复垦使用刺槐和榆树混交、山桃和杏树混交。  相似文献   

8.
比较研究了井冈山自然保护区毛竹纯林及竹杉混交林的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结果表明:(1)毛竹纯林与毛竹混交林土壤容重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纯林各层土壤容重比混交林大。竹毛纯林0~20 cm土层非毛管孔隙、毛管孔隙、总孔隙度均比混交林要大;20~40 cm土层,纯林的土壤容重比混交林要小;40~60cm土层,纯林与混交林的...  相似文献   

9.
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多样性、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宁夏西部六盘山林区人工营造的华北落叶松林典型样地的抽样调查,分析了3种不同类型的华北落叶松林群落中的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纯林多样性最小.而落叶松阔叶混交林多样性较大.华北落叶松纯林内的植物种数仅为混交林的53%~60%,植物总数量也只有混交林的16%~38%.落叶松-阔叶混交林总生物量为华北落叶松纯林的152.71%;落叶松-油松-阔叶混交林总生物量为华北落叶松纯林的72.14%.落叶松-油松-阔叶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占其总生物量的比例最大,而华北落叶松纯林最小.3种林型中,草本层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小.伴生树种是阔叶树,其林地生产力比伴生种有油松等针叶树种的生产力高.在3种不同的落叶松林中,多样性与生产力均表现为正的幂指数函数关系,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之间的相关关系达到了显著水平.本文所研究的多样性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与许多学者的研究结论所认可的单峰关系不一致,也许只是在单峰关系的左半边,即处于上升阶段.  相似文献   

10.
连线编辑部     
<正>编辑:我们是一个木材加工企业,对这类企业,其最基本的防火要求有哪些?陈宏波陈宏波:木材加工企业其基本的防火要求有:1、木材加工。除胶料配制、油漆等工艺属甲、乙类生产外,大部分工艺都属于丙类生产,但与其他丙类生产相比较,木材加工的火灾危险性较大。因此,木材加工生产厂房的耐火等级、占地面积和防火间距均应符合GB50016-5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人工纯林结构简单,生态系统极不稳定,容易引起一系列生态问题。随着功能定位的转变,需要对马尾松纯林结构进行相应改造,而松材线虫病对松林造成的毁灭性危害毫无疑问地加剧了马尾松纯林改造的紧迫性。本文综述松材线虫病及其防治方法、马尾松混交林、马尾松与桉树挥发性物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营造马尾松-桉树混交林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认为营造马尾松-桉树混交林防治松材线虫病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弄清桂西北种植光皮桦(Betula luminfera)的生长量,于1997年4月在广西林朵林场营造光皮桦人工纯林,与马尾松纯林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5年生光皮桦林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蓄积量分别为7.42 m、7.50 cm和30.06 m3·hm-2,分别比同龄马尾松林分的平均高(4.58m)、平均胸径(4.96cm)、平均蓄积(18.193m3/hm2)提高62.0%、51.2%和65.3%。说明该区营造光皮桦人工幼林的生长量较大,建议在相似立地条件下局部推广营造光皮桦人工林。  相似文献   

13.
毛竹林渗滤水养分的淋溶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夏季采集的毛竹林下土壤渗滤水样进行分析,以揭示不同毛竹林养分淋溶特征。结果表明:渗滤水阳离子浓度分布模式因深度和林分而异,未垦复毛竹纯林与毛竹木荷混交林渗滤水离子浓度分布模式相似而与垦复毛竹纯林不同。未垦复毛竹纯林中,40 cm处土壤K 和Na 浓度较20 cm处的大,而垦复毛竹纯林中状况相反;垦复毛竹纯林Ca2 和Mg2 淋失显著增强。毛竹木荷混交林土壤40 cm深度处各阳离子浓度较20 cm处高。毛竹纯林土壤20 cm处NH4 -N浓度较40 cm处高,而毛竹木荷混交林与之相反。阳离子总淋失强度均以垦复毛竹纯林最大,未垦复毛竹纯林小于常绿阔叶林,毛竹木荷混交林最小。渗滤水养分在20~40 cm土层内留存量以毛竹木荷混交林最高,常绿阔叶林次之,毛竹纯林呈现养分输出大于输入。因此,毛竹木荷混交林养分淋失量低于未垦复毛竹纯林,垦复毛竹纯林养分淋失量最多。  相似文献   

14.
森林重建对退化红壤结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江西省泰和县严重退化红壤为研究对象。于1991年采取不同模式重建森林,2001年调查7种不同重建模式的土壤团聚结构及孔隙状况指标,研究森林重建对退化红壤土壤结构特性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模式重建森林对0~40cm土层内团聚结构产生显著影响,阔叶纯林模式的土壤团聚结构优于针阔混交林模式,并且都优于针叶纯林模式;(2)重建森林对土壤孔隙状况也有一定影响,孔隙状况最好的是枫香与湿地松行间混交林地,最差的是湿地松纯林林地;(3)对不同模式重建森林土壤结构稳定性(0~40cm)的综合评价,优劣顺序为:木荷纯林模式>枫香纯林>马尾松×枫香株间混交模式>湿地松×枫香行间混交模式>中等栽植密度晚松纯林模式>湿地松纯林模式>高栽植密度晚松纯林模式。因而可以得出,对于严重退化红壤,在10a内能改善土壤结构的优良森林重建模式是阔叶纯林。  相似文献   

15.
恢复植被,人工造林。本文人工造林的实践出发,通过林冠下人工天然混交林较人工纯林的比较,分析天然混交林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如何进行培育和培育措施。  相似文献   

16.
桂西北光皮桦和马尾松人工幼林生长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进一步弄清桂西北种植光皮桦 (Betula luminf era)的生长量 ,于 1 997年 4月在广西林朵林场营造光皮桦人工纯林 ,与马尾松纯林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 :3.5年生光皮桦林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蓄积量分别为 7.42 m、 7.50 cm和 30 .0 6 m3· hm-2 ,分别比同龄马尾松林分的平均高 (4.58m)、平均胸径 (4.96cm)、平均蓄积 (1 8.1 93m3/hm2 )提高 62 .0 %、 51 .2 %和 65.3%。说明该区营造光皮桦人工幼林的生长量较大 ,建议在相似立地条件下局部推广营造光皮桦人工林。  相似文献   

17.
在三明林区 ,杉木病害有 2 2种 ,病原 2 9种 ,真菌性病害占主导地位。人工杉木纯林发病率高且重于混交林 ,以叶部病害和枝干病害为两大主要病害类群。杉木炭疽病危害最大 ,远远超过其余种类病害。近期 ,病害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上升幅度主要取决于人工杉木纯林的增加幅度和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林相改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是在1958年建场的国有张家界林场基础上设立的,除核心景区的溪谷峰麓保存较好的天然林外,人工杉木纯林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一。2001年国家实施全面禁伐后,单一化的过成熟人工杉木纯林生态效益逐步衰减,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因此探讨其林相改造对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森林生态防护功能,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不同类型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土壤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壤微生物、土壤持水性、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方面探讨了不同类型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土壤质量状况,得出针阔混交林比针叶纯林土壤质量高的结论.松杨混交林、松枫混交林林下微生物细菌、真茵数量分别比樟子松纯林高1~3倍,表层枯枝落叶量比纯林高8.54%~10.02%,0~20 cm最大持水量提高了4%~5%.不同林分类型间土壤差异不大,混交林有降低趋势;养分状况表层有较明显差异,但深层土壤中除速效N之外,其他各项养分含量差异不明显,表明林木对土壤的改良作用是一个长期的持续过程  相似文献   

20.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信息,今后几年内我国木材市场总的发展趋势是: 一、国内木材资源进一步减少,今年国内木材资源调整产量将比去年减少3.1%。据预测,我国木材需求量升幅将明显大于资源可供量的升幅。1992—1993年木材供求缺口分别达到1071万立方米和1365万立方米。由于国内森林资源趋乏。今后几年内我国木材资源将逐年减少,尤其是松木,需求大,供求矛盾将更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