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葡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个葡萄品种茎尖愈伤组织诱导苗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结果是存在的品种间及其与诱导苗间差异,分别表现为3个类型的无性系变异,为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品种改良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零上低温对巴西橡胶树无性系两种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不同抗冷性的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试验结果表明:不论在常温或低温下,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各无性系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抗冷性强的无性系比抗冷性弱的无性系多2~3条酶区带;酯酶同工酶在各无性系间也有显著差异,抗冷性强的无性系比抗冷性弱的无性系多2~7条酶区带,经低温作用后抗冷性强的无性系同工酶区带保持较稳定,而抗冷性弱的无性系3~4条酶区带消失。  相似文献   

3.
实验选取了具优良性状的高粱(Sorghumbicolor)4品种、两细胞雄性不育系,采用改进的高盐低PH值法对其叶绿体DNA进行提取,纯化、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高盐低PH值法无论在DNA的得主及质量上都有一定的提高,足以满足RFLP或其他酶切方法的需要;高粱栽培品种间的叶绿体DNA变异很少,反映了各族间极其相近的亲缘关系,在可育胞质品种与胞雄性不育系的叶绿体DNA之间明显存在两类  相似文献   

4.
实验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来源于不同地域的四个蚕豆品种同一时期不同器官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蚕豆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明显地分为慢带区和快带区;不同品种同一器官以及同一品种不同器官间的同工酶酶谱间翥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蚕豆品种间的同工酶酶谱能够真实地反映它们在遗传基础上的差异程度。这对于蚕豆的亲缘关系分析、蚕豆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品种鉴定等理论研究、遗传育  相似文献   

5.
10个品种向日葵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对10个品种的向日葵进行同工酶分析.依据不同品种间酶带特征的不同,并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向日葵品种间的亲源关系.结果表明:这些品种共出现52条酶带,除了第六个品种外所有供试品种间都有一条共同特征的谱带,同时不同品种间也存在差异.POD酶谱聚类分析将10个品种向日葵分为三大类.  相似文献   

6.
利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抗虫棉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别对种子萌发过程和幼苗生长中的10个棉花品种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个棉花品种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进POD同工酶谱带的差异逐渐增大: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品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近缘关系。  相似文献   

7.
不同板栗品种(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分析比较(简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垂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对48个不同板栗品种(系)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8个品种(系)的POD同工酶酶谱在酶带数、迁移率、酶量(酶带宽窄)及酶活性(酶带深浅)等方面均存在相似性,但也有一定的差异。依酶带条数的多少,初步将48个品种(系)划分为8大类,并对其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几个亲缘关系最近的品种(系)。  相似文献   

8.
小麦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小麦几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同核保持系的萌动胚、单核早期花药、二核——三核期花药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与保持系之间的酶谱差异以萌动胚最小,二核——三核期花药最大,同时,不同细胞质类型及同一细胞质类型的不育系间,酶谱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笔者将欧美杨基因库内17个无性系引进了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并通过引育试验对其生长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生长在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综合评价N-63、N-2为优良无性系,抗病虫害能力及树高、胸径生长均大于当地推广品种晚花杨。通过对各无性系生长分析,将各无性系划分为速生型、中庸型、缓慢型三种生长类型。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水稻体细胞无性系与供体亲本、体细胞无性系杂种F1与供体亲本杂种F1在8个谷粒性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体细胞无性系除千粒重及谷粒厚2性状显著小于亲本外,其余性状与亲本差异不显著;体细胞无性系杂种F1的长厚比显著大于亲本杂种F1,而谷粒厚则相反.聚类分析将53个体细胞无性系及53个相应的杂种F1分别聚为4类 ,R3及R1F2各类别间8个谷粒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R3与R1F2谷粒性状间的相关性表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冕宁县苹果多是六、七十年代栽植的,其品种多是过时的老品种,存在着品质差、售价低的问题。我们从1995年起陆续引进了新红星、首红、宫崎短技红富士、阿斯矮生、红津轻、富士2001等几个新品种进行观察试验,其中新红星、首红、宫崎短枝红富士、阿斯矮生等品种表现优异.完全可替代原有老品种。红津轻和富士2001正在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12.
克拉玛依地区引进美味、亚蔬6号、圣女、铃球、樱桃红、铃太郎、小皇后、串珠8个不同的樱桃番茄品种,进行大棚栽培试验,运用灰色关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美味>铃太郎>串珠>樱桃红>圣女>铃球>小皇后>亚蔬6号,即美味樱桃番茄在植株长势,果实品质,产量方面普遍好于其它品种,具有引进和推广价值;小皇后、亚蔬6号综合性状较差,不适宜于本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以陕西延川县分布的22个常见枣树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凝胶电泳系统对其POD酶同工酶做了研究。结果表明,22个枣树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差异很大,其中辣椒枣、磨盘枣、延川冬瓜枣、小团枣和延川脆枣酶谱带条数较少,各有一条;延川葫芦枣、中阳木枣和扁圆团枣酶谱带条数较多各有三条。聚类结果表明这22个枣树品种亲缘关系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普通花生品种过多和原料过剩、专用加工品种和原料缺乏”的问题,本研究对26个品种花生的感官特性、理化与营养特性、加工特性与其花生酱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原料特性与花生酱品质间的关系模型。以26个品种花生制备的花生酱为原料,分析各品种花生特性与花生酱品质间的关系,采用20个品种的原料特性数据构建评价模型,另外6个品种品质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花生原料的百仁重、粗蛋白、粗脂肪、总维生素E、油酸/亚油酸等5个指标与花生酱品质在0.05水平上关系显著,采用统计学分析建立花生酱用花生原料特性评价模型,验证模型的R2为0.788。研究结果表明,花生的原料特性显著影响花生酱品质,粗蛋白、总维生素E与油酸/亚油酸等指标的含量越高,花生酱品质越好。该方法可为不同花生品种的加工利用和专用品种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斑蝥体内金属成分与产地及品种的关系,分别以产自11个地区2个品种的斑蝥为实验材料,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比研究了斑蝥体内7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相对组成. 结果表明:斑蝥中含有丰富的钙、铁、镁、钾、钠元素以及微量的铜、锰元素;在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的斑蝥体内,同种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差异明显,表明同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存在品种差异性和产地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可以成为判断产地与品种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云南烤烟香气物质含量状况、不同烟区间差异及其生态生理学原因,在选定的云南12个植烟州市,对5个主栽烤烟品种烟叶石油醚提取物质量分数与品种和区域生态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石油醚提取物质量分数在各产区之间存在差异,变幅为3.370%~7.340%,昭通烟叶质量分数最高,达5.971%,曲靖烟叶质量分数最少,仅为4.888%;②各品种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中以K326最高,云烟97最低,品种间差异不显著;③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与区域生态因子如大田期总日照时数、土壤pH值、氯离子含量等有关,拟合曲线方程的决定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根据川南和渝南主栽品种抗瘟性变化历史资料,分析了1992年和1998年稻瘟病菌不同致病种群变化与品种组成关系.首次提出了利用菌株回接毒力频率与其平均毒力频率差数相比较,确定品种感病化程度,作为调整品种群体结构的科学依据,以达到宏观控制稻瘟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万寿菊资源观赏性状的遗传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1个万寿菊资源的主要观赏性状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综合分析表明:214.03,36-3,214.06,214.04,12-1可作为优良品种(系)推广应用,71份万寿菊资源可分为五大类群和三个独立类群。45-1与41-1、26-3与25-3、52-1与50-1、52-2与37-3、49-1与16-1、214.04与12-1、214.07与17-1、36-2与6-1、214.08与32-1、53-1与46-1和37-1之间的遗传亲缘关系较近,45-1、41-1与其他品系间的系统聚类遗传距离差异很大,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扁桃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在分子水平上对扁桃资源进行研究的成果,包括利用分子标记进行品种的准确鉴定和辅助育种、遗传图谱构建、分离和克隆编码重要性状的基因和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不同浓度臭氧水处理对红富士苹果在两种贮藏温度下的贮藏品质和生理的影响.分别采用0.3,0.6,0.9,1.2 mg/L的臭氧水处理红富士苹果,然后分别贮藏于13℃和0℃,定期测定贮藏温度下的果实的生理和品质指标.臭氧处理对苹果果实呼吸强度及乙烯的释放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延缓苹果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硬度的下降,减少果实水分的损失;0℃贮藏的保鲜效果普遍优于13℃贮藏条件.臭氧处理对红富士苹果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0.9 mg/L臭氧水处理的效果优于其他各组,且0.9 mg/L臭氧水结合低温的贮藏方式更有利于红富士苹果贮藏品质的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