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彩铃用户数量的增多以及用户对管理业务属性丰富性需求的增长,原有彩铃业务管理平台在逐渐增多的彩铃功能需求中也逐渐暴露出弊端,其中对数据库访问的效率和性能问题是整个系统性能提升的关键.基于轻量级J2EE开发框架,采用Hibernate持久化技术,使用Bridge模式对彩铃服务的数据库访问层重新设计,从而与业务逻辑分开,最大限度地提高数据库访问层的代码可靠性及复用性,达到管理业务逻辑对管理接入方式的透明,并降低维护阶段对业务及管理业务修改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UMTS R4网络中的彩铃业务的实现方案,研究了彩铃平台的体系架构,并给出了彩铃业务的信令流程。  相似文献   

3.
基于智能网实现彩铃业务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用户的需求更趋于多样化、个性化,彩铃业务就成为市场兴起的一种颇具有 个性化特色的业务,分析了彩铃业务的技术难点,基于智能网技术设计了2种彩铃业务的实现方式:IP方 案和CAMEL4方案-详细分析和研究了2种方案的技术特点,指出了基于CAMEL4方案是彩铃业务的最 优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4.
基于智能网实现彩铃业务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用户的需求更趋于多样化、个性化,彩铃业务就成为市场兴起的一种颇具有个性化特色的业务,分析了彩铃业务的技术难点,基于智能网技术设计了2种彩铃业务的实现方式:IP方案和CAMEL4方案,详细分析和研究了2种方案的技术特点,指出了基于CAMEL4方案是彩铃业务的最优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5.
陈榕 《海峡科学》2006,(3):34-36
本文分析了小灵通彩铃业务的产生背景,重点介绍了小灵通彩铃业务的特点及其三种不同的实现方式,分析了三种不同方式的优缺点,并详细描述了现网彩铃业务所采取的实现方案及其相应的业务流程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各大运营商彩铃业务已开展多年且运行良好,晋煤专网面对企业内用户同样的需求,需建设自有彩铃业务平台,该文就该平台的设计和建设进行了研究,主要利用原有客服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新增加了彩铃模块实现固网的彩铃功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彩铃业务实现的流程设计,更好的完成彩铃业务的实现。本文讨论了相关的信令流程进一步描述了彩铃目标网改造方案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针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控制,分析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中应用模糊集理论,建立毕业设计(论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增加评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出了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识别业务流程中关键业务系统并评估其对业务流程造成的安全风险,提出一种关键业务系统识别模型.首先,通过建立业务流程关联模型得到评价属性矩阵和系统关联度矩阵;然后,改进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中的加权方法和相对接近度计算方法,利用TOPSIS的改进方法识别关键业务系统;最后,评估业务系统发生信息安全事件时业务流程面临的损失.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可以准确地识别业务流程中关键业务系统,并能有效地评估业务系统对业务流程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彩铃的语音搜索功能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彩铃业务的迅猛发展,彩铃平台中业务的人性化程度显得日趋重要.研究提出了一种在彩铃平台上实现语音搜索功能的方案.该方案结合ASR语音识别技术和搜索引擎索引技术,支持可配置的铃音排序策略,并可针对不同用户的喜好对搜索结果进行调整,是对彩铃业务的有力增强.  相似文献   

11.
针对虹膜图像质量评价过程中存在的如何选取适量的评价因子、 如何降低评价因子的计算量、 如何对评价因子进行有效融合等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支持向量机(GA-SVM)模型和多测度评价指标的虹膜图像质量评估方法. 首先对虹膜图像进行清晰度质量评价, 粗略筛除模糊图像; 然后选用4个评价指标, 利用GA-SVM模型对评价指标值进行有效融合, 以综合评价虹膜图像质量; 最后将该方法在吉林大学第六代虹膜库中进行验证, 并与其他经典评价方法进行对比.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提高可用虹膜存活率, 并达到较好的识别精度, 同时提升系统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评估公务用车管理系统的服务质量,提出了基于Servqual的公务用车管理系统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构建了相应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模糊分析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和工具,提出了一种模糊层次分析的评价方法。成立了由专家、管理者和用户代表组成的评价团,通过收集大量用户感知和满意度评价数据,对所构建的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践验证。结果显示,评价团中3组人员对该模型各指标的权重评价值的相对误差低于1%,用户对公务用车管理系统服务的总体评价值与通过模型计算的评价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低于2%。实践表明,构建的模型指标体系合理,适用于公务用车管理系统服务质量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针对管制中心系统效能评估模型,开发了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的管制中心效能评估系统.首先给出了管制中心效能评估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然后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实现过程以及其用到的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效能评估实例.实践表明,该系统能较客观准确地评估管制中心系统效能,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为合理分配智能汽车人机协同共驾驾驶权,提高智能车辆的驾乘安全性和舒适性,本文提出驾驶人纵侧向驾驶能力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对驾驶人的驾驶能力进行了定义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纵向跟车激励工况和侧向移动双移线激励工况,在搭建的驾驶人在环智能仿真平台上进行数据采集.建立了基于Hammerstein辨识过程的驾驶能力辨识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驾驶能力辨识模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解耦和降维处理;通过客观蚁群聚类和主观量表分析相结合的分类方式,实现驾驶能力的分类;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驾驶能力评价方程.结果表明,纵侧向驾驶能力辨识模型平均辨识及拟合精度均大于90%,经主成分分析及主客观分类处理后的纵侧向驾驶能力评价方程满足统计检验指标,具有良好的拟合及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5.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对地观测和军事侦察的重要手段,但SAR非常容易受电子干扰的影响.SAR干扰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抗干扰技术的发展,现代SAR系统往往采用多种抗干扰技术.干扰抑制效果的评估是衡量一种抗干扰方法有效性以及SAR系统抗干扰性能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本文针对有源压制干扰,将干扰抑制效果评估方法划分为主观评估方法和客观评估方法.对于主观评估方法,引入了图像质量等级改善因子的概念,提出了基于图像质量等级评估标准的主观评估法,该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主观评估结果的随机性和主观性.对于客观评估方法,研究了基于回波能量的评估方法和基于图像质量指标的评估方法,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可以客观、定量的对干扰抑制效果进行评估.最后分别采用点目标和面目标对客观评估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城乡公交服务质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解析城乡公交特性,建立城乡公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对指标体系进行量化与分级的基础上,分别应用面向乘客需求的城乡公交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和基于集对分析法(SPA)的城乡公交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研究城乡公交服务质量.以慈溪市城乡公交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果,表明集对分析法在评价城乡公交服务质量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灰关联理论的流域生态环境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灰关联理论 ,建立流域生态环境评价模型 ,以巢湖流域为个案 ,构建流域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并提出了评价标准的级别划分 ,利用所建模型对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研究表明 ,灰关联评价模型能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各评价要素及流域环境质量状况 ,可用于不同条件下的区域环境质量比较 ,是一种较理想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细颗粒物PM2.5浓度预测精度,提出一种主元成分分析与在线序列极限学习机相结合(PCA-OS-ELM)的PM2.5浓度预测方法. 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PCA)提取高维大气数据中影响空气质量的关键变量,并去除不必要的冗余变量;其次,利用提取的关键变量建立在线序列极限学习机(OS-ELM)网络预测模型,将批处理和逐次迭代相结合,不断更新训练数据和网络参数实现大气PM2.5浓度快速预测.研究结果表明,PCA-OS-ELM预测方法采用不同批次训练数据更新模型的方式,能够快速实现大气PM2.5浓度预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预测误差小,预测精度高,具有更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自适应多速率(AMR)语音编码器的时延,提出了一种去除其前瞻时延的方法. 此方法采用协方差算法计算线性预测系数,然后用线性预测系数外推得到新样点. 用新推得的样点取代原来的前瞻样点,从而去除了编码器的前瞻时延. 进一步对重建语音质量分别进行了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并且计算了算法复杂度.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去除前瞻时延的同时,重建语音质量接近原始AMR的重建语音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