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逐层(LBL)技术将氧化石墨烯(GO)包封在酵母细胞(Yeast)表面(Yeast@GO),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Zeta电位对其进行了表征。Yeast@GO与Yeast的生长曲线测试结果表明,GO的包封并未对Yeast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将Yeast的延滞期缩短了1/3。不同浓度的Cd2+对Yeast和Yeast@GO细胞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采用单细胞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SC-ICP-MS)技术检测了单个Yeast和Yeast@GO细胞对不同浓度Cd2+的吸附能力,发现两种酵母细胞对Cd2+均有吸附作用,并且随着Cd2+处理浓度的升高,酵母细胞吸附的Cd2+增多;在相同的Cd2+浓度下,Yeast@GO比Yeast吸附更多的Cd2+。  相似文献   

2.
冻融作用对土壤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b2+和Cd2+为目标污染物研究冻融作用对土壤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推断了影响机制, 并分析了温度对冻融土壤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结果表明, 冻融作用降低了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量, 影响了吸附曲线的斜率, 但未改变吸附曲线形状, 这与冻融作用改变土壤理化性质有关: 冻融作用影响了土壤对Pb2+和Cd2+的吸附机制, 引起专性吸附向非专性吸附转变, 利于Pb2+和Cd2+向环境的解吸和释放. 冻融作用未影响土壤对Pb2+和Cd2+的吸附热力学性质, 随着温度的升高, 冻融土壤和未冻融土壤对Pb2+的吸附量逐渐升高, 属于吸热反应; 对Cd2+的吸附量降低, 属于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3.
自然水体生物膜胞外多糖吸附铅和镉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采用长春南湖水中优势菌种胞外多糖分别对Pb2+和Cd2+进行吸附实验, 从离子浓度、 温度、 时间、 pH值、 铅镉共存等方面对其吸附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均可描述自然水体生物膜胞外多糖吸附 Pb2+和Cd2+的热力学过程. 胞外多糖吸附Pb2+和Cd2+的动力学吸附特征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方程的一级反 应模式.Cd2+干扰胞外多糖对Pb2+的吸附, Pb2+也干扰胞外多糖对Cd2+的吸附.  相似文献   

4.
利用柱实验, 考察了向海盐碱湿地土壤草根层吸附Pb2+和Cd2+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流速和pH值对动态吸附有很大影响, 流速加快, 穿透点提前, 穿透点吸附量减小; pH增加, 穿透点滞后, 穿透点吸附量增大; Pb2+与Cd2+在吸附过程中存在竞争吸附, Pb2+对Cd2+的吸附影响较大, 而Cd2+对Pb2+的吸附影响相对较小 . 不同pH值下, Pb2+和Cd2+的动态吸附过程均可用双常数速率方 程和Elovich方程描述, 且双常数速率方程更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水体中Cd2+污染问题, 采用生态安全型火山渣进行吸附低温水体中Cd2+的实验研究, 分析火山渣吸附Cd2+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火山渣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Cd2+吸附剂, 1.00 g火山渣对10 ℃,0.5 mg/L水体中Cd2+的去除率达97.10%; 接近中性环境有利于吸附Cd2+; Ca2+,Mg2+,NO-3对火山渣吸附Cd2+有抑制作用, Fe2+和 Mn2+的抑制作用较小; 当NH+4和NO-2的质量浓度低于50 mg/L时, 对吸附无影响, 当其质量浓度大于50 mg/L时, 对吸附有抑制作用; SO2-4对吸附作用无影响; 质量浓度较大的HCO-3对吸附Cd2+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海泡石对污染土壤镉、锌有效态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土壤原位钝化与等温吸附试验, 研究了海泡石黏土矿物对污染土壤中镉、锌有效态及 pH 对海泡石吸附镉、锌的影响。结果表明: 海泡石黏土矿物加入土壤后, 显著降低了土壤中水溶态镉、锌和可提取态镉、锌含量。在海泡石最大施用量( 土重的4%) 时, 水溶态镉、锌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了57. 3% 和41. 4% ; 而可提取态镉、锌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42. 8% 和24. 7% 。海泡石对 Cd2+ 和 Zn2+ 的吸附过程符合 Langmuir 和 Freundich 等温吸附方程所描述的规律。随着体系 pH 升高, 海泡石对镉、锌的吸附能力增强, 在 pH 为 6, 海泡石对 Cd2+和 Zn2+ 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 12. 3 mg/ g和6. 80 mg/g, 海泡石对2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为 Cd2+ > Zn2+ 。海泡石作为土壤重金属钝化剂,施入土壤后能有效地降低土壤中 Cd2+ 和Zn2+的活性;而pH是控制海泡石的钝化能力强弱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以木屑、米糠、稻杆、玉米秸杆为原料, 在300, 400, 500, 600和700℃下, 氮气保护的无氧气氛中热解制成生物炭, 探讨不同类型生物炭对水溶液中重金属Pb2+和Cd2+的吸附效果。研究发现, 对于4种生物质原料而言, 在700℃下制备的生物炭对水溶液中Pb2+和Cd2+的吸附效果均优于其他制备温度下获得的生物炭, 其中稻杆生物炭(700℃)吸附容量最高, 对Pb2+和Cd2+分别为126.58和60.61 mg/g。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气体吸附仪等方法, 分析700℃下制取的4种生物炭的矿物相元素组成、表面形貌及其比表面积。采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4种生物炭样品在吸附重金属后的矿物相特性, 分析其重金属吸附机理。结果表明, 4种生物炭对Pb2+和Cd2+的吸附均满足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同时XRD分析显示Pb2+和Cd2+在生物炭表面以碳酸盐、磷酸盐、硅酸盐和亚硫酸盐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8.
以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Cu2+、Cd2+和Se4+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单一及联合毒性效应,并采用水生毒理联合毒性相加指数法对其联合毒性效应进行了评价。单一毒性实验结果表明,Cu2+、Cd2+和Se4+对大型溞的毒性大小为:Cu2+>Cd2+>Se4+。联合毒性实验结果表明,Cu2+、Cd2+和Se4+对大型溞的联合毒性比较复杂,在两两共存或三者共存时,随着浓度配比方式的不同,联合毒性效应发生变化,显示出一定的复杂性。值得注意的是,Cu2+Cd2+在毒性1∶1配比时,联合毒性效应随暴露时间的延长由拮抗作用转变为协同作用,与其他几种联合方式相比,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水培试验法研究了Cd2+(0、2、4、8 mg/L和16 mg/L)和Pb2+(0、5、10、15 mg/L和20 mg/L)对烟草(云烟87号)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Pb2+抑制云烟87种子的萌发,其浓度在15 mg/L时烟草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出现明显下降;Cd2+对云烟87种子的萌发无明显抑制作用,并且对云烟87种子的发芽势呈现促进作用.Pb和Cd均抑制云烟87幼苗的生长,且云烟87幼苗的死亡率随Pb2+和Cd2+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在水培条件下,云烟87种子对重金属的耐受性高于云烟87幼苗.  相似文献   

10.
利用改良离心法从好氧颗粒污泥中提取胞外聚合物(EPS), 并研究其对重金属废水中Pb2+和Cd2+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 EPS对Pb2+和Cd2+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式, 拟合得到的最大吸附量分别可达534.76 和478.47 mg/g。Pb2+和Cd2+在EPS上存在竞争吸附, EPS对Pb2+的吸附选择性更强。Cd2+对EPS吸附Pb2+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Pb2+的存在对EPS吸附Cd2+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三维荧光光谱(EEM)测定表明, 实验提取的EPS含有大量疏水和亲水性基团, 因此可通过络合作用、离子交换、螯合等多种作用与重金属发生强结合。对重金属起主要吸附作用的是存在于EPS蛋白质组分中的?COOH, ?NH2, ?CH2?, ?OH及?C=O官能团。研究表明, EPS吸附Pb2+的主要机理为离子交换和络合作用, 而对Cd2+的吸附则主要通过络合作用完成。  相似文献   

11.
锌(Ⅱ)、镉(Ⅱ)在伊利石上的吸附及解吸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Zn2+和Cd2+在伊利石上的吸附、竞争吸附及其解吸特征,以及初始pH、可溶性腐殖酸与温度对吸附的影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随初始pH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可溶性腐殖酸的存在可以增加金属离子的吸附量。腐殖酸的浓度越高,金属离子的吸附量增加越多。无论是单组分吸附还是竞争吸附的的吸附量次序都是: Zn2+Cd2+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Zn2+和Cd2+在伊利石上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吸附速率模型。计算得到Zn2+和Cd2+在伊利石上吸附的Ea分别为4104和3915 kJ/mol,表明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吸附在伊利石上的Cd2+和Cd2+在水、HCl、NaOH和NaCl中的解吸量的关系是:HCl>NaCl>NaOH> H2O。  相似文献   

12.
以不同品种的桑树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培试验法探究Cd2+(0、25、100、400 mg·L-1和1 000 mg·L-1)和Pb2+(0、250、500、1 000 mg·L-1和2 000 mg·L-1)对桑树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筛选出耐重金属胁迫的品种.结果显示:在桑树种子萌发过程中,一定浓度的重金属溶液会影响其生长,总体表现为低促高抑的趋势.当Cd2+浓度≥400 mg·L-1时,桑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明显降低;且不同品种耐重金属胁迫的能力差异较大;不同浓度Pb2+处理对桑树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无明显抑制作用,而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随着Pb2+浓度的升高逐渐降低.不同品种桑树种子的根长对Cd2+和Pb2+胁迫均敏感,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在水培条件下,桑树种子对Pb...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长春市伊通河天然水体中优势菌种非活性细胞对Pb2+和Cd2+吸附规律, 发现非活性细胞对Pb2+和Cd2+的吸附符合Langm uir和Freundlich热力学方程. 非活性细胞吸附Pb2+和Cd2+的动力学过程分为快速阶段和慢速阶段, 其中慢速阶段符合二级吸附速率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4.
以NaOH和CS2为黄原酸化剂,MgSO4为稳定剂,黄原酸化改性凹凸棒原土(N-XAP)制得了黄原酸化凹凸棒土(X-ATP).X-ATP对Pb2+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采用单因素试验得到在其处理含Pb2+模拟废水时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0~25 ℃、起始质量浓度400 mg·L-1、吸附剂质量浓度2.0 g·L-1、pH值5.0~6.0、振荡吸附时间30 min.最高去除率可达99.82%,Pb2+残余质量浓度为0.720 0 mg·L-1,低于国家1级排放标准.对X-ATP及其原料进行了SEM、XRD和粒度分析等结构表征,进一步佐证了其对Pb2+的良好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两种常见的有机物料(杨树凋落物和城市生活污泥堆肥)进入镉(Cd)污染土壤后对该土壤上杨树的生长及生理生化产生的影响。【方法】通过土壤盆栽试验,研究添加有机物料对不同含量Cd2+污染土壤上‘南林895'杨(Populus×euramericana ‘Nanlin 895')生长3个月后植株地上部分生物量、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保护酶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①添加污泥堆肥(CS)处理的杨树地上部分干质量、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均明显高于同等条件下的对照(CK)处理; 添加杨树叶(PL)处理的杨树地上部分干质量在低Cd2+(0、10 mg/kg)污染土壤上高于对照处理,在高Cd2+(50、100、150 mg/kg)污染土壤上则显著低于对照处理; 而与对照相比,除了不添加Cd2+外,PL处理下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都低于CK处理。②随着Cd2+含量升高,3种处理杨树叶片SOD与CAT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S处理杨树叶片SOD及CAT的活性均明显高于同等条件下的对照(CK)处理; PL处理叶片中SOD及CAT的活性在不添加外源Cd2+时均高于CK处理,而Cd2+含量≥50 mg/kg时均低于CK处理。此外,杨树叶片MDA含量受外源物料类型的影响,CS处理的MDA含量均低于同等条件下的CK处理; PL处理的MDA含量则高于同等条件下CK处理的。【结论】镉污染土壤上不同处理间杨树生长的状况总体表现为:添加污泥堆肥处理的杨树生长最好,其次是对照处理,而杨对凋落物处理的相对最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固定化技术将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筛选的吸附重金属能力强的优势细菌固定, 研究其对重金属离子Pb2+的吸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固定化细菌对Pb2+的吸附是动态过程, 180 min吸附达到平衡. 随着Pb2+浓度的增加, 固定化细菌与吸附量呈正相关; 当吸附体系pH=6, 离子强度为0.01 mol/L时吸附量最大;环境温度对固定化细菌吸附Pb2+的影响包括两个阶段; 吸附率随着吸附剂质量增加呈上升趋势, 而单位质量吸附剂吸附Pb2+的量呈下降趋势; 共存离子Cd2+降低了固定化细菌对Pb2+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17.
以大孔吸附树脂SD300为载体, 采用原位高锰酸钾氧化还原法将锰氧化物负载其上, 制备了新型锰氧化物?吸附树脂复合材料Mn-SD300, 并对其吸附水中Cd2+和Cu2+的性能进行了研究。TEM, XRD以及XPS的分析结果表明, 负载的锰氧化物以MnO2的形态存在。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Mn-SD300对Cd2+和Cu2+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行为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R2>0.99)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R2>0.99), 温度为303 K时, Mn-SD300对Cd2+和Cu2+的饱和吸附容量可分别达到76.92 mg/g和142.86 mg/g。在高浓度竞争离子Ca2+, Mg2+和Na+共存的情况下, Mn-SD300对Cd2+和Cu2+的吸附选择性要强于传统阳离子交换树脂D001。  相似文献   

18.
基于油页岩半焦中富含的矿物质和有机质,以KOH为活化剂,联用机械力化学和热解炭化窑街油页岩半焦制备油页岩半焦基矿物/生物炭复合材料,考察了矿物/生物炭复合材料对水溶液中Pb2+和Cd2+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制得的复合材料对Pb2+和Cd2+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77.83和67.48mg·g-1,分别是原油页岩半焦的6.1倍和4.3倍.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拟合数据显示,复合材料对Pb2+和Cd2+的吸附属于化学吸附主导的单层吸附,主要吸附机理涉及官能团吸附、2+Pb-π和Cd2+-π相互作用、静电吸附和矿物沉淀.该研究为从环境矿物材料角度探究油页岩半焦全组分综合利用提供了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利用Shim-Pack阳离子色谱柱分离了Fe2+, Mn2+, Zn 2+, Ca2+, Mg2+和Cd2+等金属阳离子, 优化了色谱分析条件, 建立了离子色谱(IC)分离、 测定二价锰离子的方法, 结果表明, 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 试样加标回收率为98.78%±9.64%, 对Mn2+的检出限为0.69 μmol/L. 此法可用于自然水体生物膜样品中Mn2+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将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改性的系列多级孔硅酸镁纳米材料(FMS)用于吸附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Ni2+,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吸附前后溶液中Ni2+的浓度,对所测定的实验数据用动力学和Langmuir吸附模型进行拟合。根据系列改性材料表征数据和实验数据拟合结果,研究系列改性材料的吸附行为及其对Ni2+的吸附效能与吸附材料比表面积、孔结构等性质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孔径和比表面积更大的5-FMS(FMS中添加5%(质量分数)SDS)对Ni2+的平衡吸附量最大,可达231.62 mg/g;所有材料对Ni2+的吸附行为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化学吸附在吸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同时所有材料对Ni2+的吸附较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即为单分子层均匀吸附,其中5-FMS理论吸附量最大,为280.40 mg/g;该系列材料主要是通过静电吸附、表面金属离子(Mg2+)和酸性基团与溶液中Ni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