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利用控制论中著名的backstepping方法,将发射系统的混沌输出作为目标态,则接收系统在类似的输入控制下,也将收敛到这个混沌轨道上,即实现了一类混沌系统的同步。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可以预先设定收敛速度、实现系统化设计策略、在全局范围同步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三种混沌免疫优化组合算法性能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混沌迭代的遍历性和内在随机性,提出三种混沌免疫优化组合算法,以弥补免疫进化算法收敛性能差的缺陷。这三种算法均综合了免疫进化算法和混沌优化算法各自的空间搜索优势,分别把混沌变量加载于免疫算法的总种群、遗传操作种群和记忆库种群的变量群体中,利用混沌搜索的特点对这些群体进行微小扰动并逐步调整扰动幅度。对三种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实验比较,结果表明算法一具有更好的收敛性能和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正交函数网络的不确定混沌系统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正交函数网络的不确定混沌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利用计算简单、收敛速度快的单隐层正交函数神经网络,构建了一类不确定混沌系统的控制器.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得到了该网络控制器的权值更新规则并保证了权值误差和跟踪误差的有界性.该控制器不仅能够保证混沌系统以有界误差对指定轨迹进行精确跟踪,也能够使有外部扰动的混沌系统快速跟踪一个指定的轨迹.最后,利用陈氏混沌系统和Lorenz系统进行了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器在混沌控制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随机扰动下一类混沌系统的同步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基于工程上广为应用的非线性鲁棒观测器思想,在随机扰动存在的情况下,对一类混沌系统成功地实现了同步。响应系统分两步进行设计,首先利用矩阵理论通过线性变换将受扰混沌系统进行扰动解耦,使系统部分状态与扰动无关,然后针对扰动解耦系统设计非线性观测响应系统。同时结合混沌吸引子有界性这一特点,将观测器存在条件化为求解系统的LMI,最终的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非线性连续混沌系统的混沌控制与同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结合多变量追踪控制的方法,将混沌控制到所给定的任意光滑目标.以Elwakil混沌系统为例设计了一控制器,将Elwakil混沌系统控制到平衡点、周期态,并实现了该控制系统的自同步以及与R ssler混沌系统的异结构同步.这种控制器形式简单,收敛速度快,控制范围宽.Matlab的数值仿真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同时存在周期性干扰和随机测量噪声的一类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基于误差幅值和误差变化率的开环PD型迭代学习非线性增益自适应算法,分别给出了比例和微分的增益调整规则,并对所提算法进行了严格的理论分析,同时推导出收敛条件。结果表明,与传统学习增益固定的开环PD型迭代学习律相比,当非线性系统同时存在周期性扰动和幅值较大测量噪声时,自适应非线性增益学习律能根据误差幅值和误差变化率在线调整比例和微分学习增益,抑制扰动和噪声,使得在学习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得以折中,在学习初始阶段高增益下保证了迭代学习的收敛速度,学习末了阶段小增益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收敛精度,得到的误差跟踪曲线更加平滑。  相似文献   

7.
为了克服常数模算法(CMA)收敛速度慢,收敛后均方误差大的不足,定义了对数正态误差函数和新变步长,提出了基于对数正态误差函数的变步长盲均衡新算法。通过调整对数正态误差函数的均值与方差及变步长特性参数来加快该算法的收敛速度并减小收敛后的均方误差。用深海声道轴信道,对该算法的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收敛速度快、收敛后均方误差小,较好地克服了CMA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异结构混沌与超混沌系统的IFSHPS参数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混沌和超混沌系统的完全状态混合投影同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基于对该类同步问题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在驱动系统中也存在一个常数对角矩阵来实现完全状态混合投影同步,这种方法称为改进的完全状态混合投影同步.基于激活控制的思想和微分方程的不变性原理,设计了一类混沌与超混沌系统的改进的完全状态混合投影同步和参数辨识的方案,数值仿真结果进一步证实所提出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二阶积分器多智能体系统,提出了一类非光滑一致性协议设计方法。首先,基于反步设计方法,将速度看成虚拟控制量,并设计虚拟速度,使得状态一致性可以渐近达到。然后,基于有限时间控制方法设计控制律使得真实速度在有限时间内跟踪上虚拟速度。该控制律使得:当系统不存在外部扰动时,一致性可以渐近达到;当系统存在外部扰动时,任意两个智能体间的稳态误差渐近收敛到原点附近的一个小邻域内。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机动目标拦截问题,设计了基于固定时间收敛扰动观测器(fixed time disturbance observer, FxTDO)的终端角度约束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制导律(nonsingular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guidance law, NFTSMGL)。通过具有固体时间收敛特性的扰动观测器对导弹拦截过程的外部扰动进行快速、精确估计。同时为了抑制抖振影响以及保证制导信号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收敛,设计了NFTSMGL,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FxTDO-NFTSMGL可以使制导信号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收敛至期望状态,并满足对机动目标拦截的要求,相较于无观测器的NFTSMGL收敛速度更快,且避免了抖振现象。  相似文献   

11.
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小型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基于小型导航接收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新优点的同时也面临新的问题。研究分析了导航系统接收传感器网络所面临的攻击特点,传统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干扰检测方法难以准确定位干扰和校正位置,提出了基于改进的到达角度定位机制的攻击检测算法确定受到干扰的点,并进行干扰校正;然后基于导航系统抗欺骗干扰原理,提出了单干扰源双曲线定位算法。最后,利用所提算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攻击检测和校正效率很高,理想条件下干扰源定位效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2.
随机摄动蚁群算法的收敛性及其数值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石立宝  郝晋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11):2421-2424
从随机优化技术出发,针对基本蚁群算法,提出了一种随机摄动蚁群优化算法。并从理论上对该算法的收敛性及一些相关特性进行了探索性分析,指出该算法在有限迭代次数下以概率e-1(e 是一个很小的正数)找到全局或局部最优解(至少一次);而且如果迭代时间足够长,将以概率1收敛于全局或局部最优解。最后,以TSP问题为例,对该算法中若干参数的选取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参数选取方法,并制定出各参数的最佳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3.
抗反辐射导弹雷达诱饵阵防御效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评定一个布置有诱饵的雷达阵地抗反辐射导弹(ARM)攻击的防御效能,提出了采用马尔可夫链的转移概率矩阵进行计算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在多枚ARM的攻击后,雷达诱饵阵地状态的变化,获得雷达阵地在ARM攻击后的毁伤概率矩阵,以及摧毁雷达所需要的ARM的期望数目。给出了应用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并通过仿真实例检验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汽车非线性悬架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文中详细研究了非线性弹簧汽车悬架系统的动态特性,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变刚度弹簧代替定常刚度弹簧后悬架的动态特性,探讨了用小参数动法研究分析非线性系统响应特性的有效性;同时将结果与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用小参数摄动法可以得到系统周期激励了响应的近似解析解,为分析悬架系统动态性提供了一有效的方法,同时也为悬架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息融合的汽车防撞决策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传锦  黄席樾  柴毅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7):1589-1592,1596
研究并提出了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动态目标跟踪算法来实现防撞系统的信息获取,并引入预测残留误差来修正跟踪残留误差不能完全反映不可预测的信息所带来的误差;研究了驾驶过程状态信息的表达方法,建立了汽车一环境状态特征模型,描述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时变动态的驾驶状态。在此基础之上,利用模糊积分方法融合多种相关信息,确定汽车应采用的安全运行模式,实现主动安全防撞决策。  相似文献   

16.
POLYTOPIC PERTURBATION BOUND FOR STABILITY OF POLYNOMIAL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OLYTOPICPERTURBATIONBOUNDFORSTABILITYOFPOLYNOMIALSANSenjian;WANGEnping(InstituteofSystemsScience,AcademiaSinica,Beijing10008...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功率微波(high-power microwave,HPM)武器易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接收机造成毁伤的问题,以高功率微波弹为对象,分析了不同弹体起爆姿态下的攻击范围与效果。在电磁仿真软件CST-MWS(CST microwave studio)中建立GNSS接收机辐照模型,设计了圆极化贴片天线为接收载体,以单脉冲正弦信号调制的平面波模拟高功率微波弹起爆后的辐射场效应。在电磁能量前门耦合的基础上,基于场—路联合仿真方法给出了一种仿真模型,将天线端口感应电压注入电路仿真软件ADS中设计的PIN限幅器,完整模拟了HPM由场到路的耦合过程。仿真给出了以微波源峰值功率为变量的敏感器件毁伤评价曲线,结果表明,GNSS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中的低噪声放大器是HPM武器的主要攻击对象,以ERA-2+型低噪放为例,脉冲峰值功率在27~310 kV的微波源均可造成其晶体管烧毁。同时,HPM也容易引发限幅器在一定功率范围内产生尖峰泄漏现象,其尖峰泄露对电路可能产生的损伤值得重视。研究结论可为下一步开展卫星导航接收机针对性电磁防护设计提供依据与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的信道估计方法中反射系数为随机配置而导致接收端信噪比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配置特定反射系数的渐进式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非完整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计算出当前时刻下的...  相似文献   

19.
反辐射导弹对抗低截获概率雷达和诱饵技术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论述了低截获概率(low intercept probability,LIP)雷达降低反辐射导弹(anti-radiation-missile,ARM)的作用距离和诱饵使ARM失效的原理。用小波理论分析方法在噪声中提取信号和用信道化接收机测频,以减小LIP雷达的影响。提出采用窄波束被动雷达导引头或多模复合制导导引头特别是采用超分辨新体制导引头,以提高角分辨力,分辨出雷达和诱饵从而实施攻击。重点分析了空间谱估计测向分辨雷达与诱饵的原理,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这种体制的导引头的可行性和抗诱饵系统能力。  相似文献   

20.
灰色Verhulst预测模型的病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灰色Verhulst模型的建模精度在原始序列存在微小扰动下的变化规律,采用矩阵谱条件数作为研究工具对该模型系数矩阵谱条件数的取值进行分类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当且仅当系统原始数据序列第一项为大于零的常数,其他所有项数据皆为0时,建立灰色Verhulst模型才会呈现严重病态性,而采用已呈现特定规律的数据序列构建灰色Verhulst预测模型毫无实际意义. 研究结论认为,灰色Verhulst模型并不存在严重病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