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本文据《全宋文》等有关文献辑补《全宋诗》,共得20则,分成补诗和补人两类。  相似文献   

2.
《漳州师院学报》2022,(2):85-91
《秋怀》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一组七律,在意象、结构方面对杜甫的《秋兴八首》明显有所继承。因李梦阳自身遭际、出使边塞的经历及文学创作理念的影响《,秋怀》在继承《秋兴八首》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意象群,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写作结构。与弘正诸子中其他模拟《秋兴八首》进行创作的诗人相比,李梦阳的《秋怀》艺术水平较高,其艺术价值及文学史意义应该得到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3.
《御览诗》和《极玄集》分别编成于宪宗元和后期和宗开成初年。前喜尚轻艳,追摹齐梁;后推崇清雅,回归大历。不同的风格特征、相异的审美追求,清晰地透视出中晚唐之际士人心态的变化及诗风衍变的动态历程,在唐诗发展史上极具座标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型辞书,在解释字词意义利用训估材料是十分必要的,但如何科学地利用训估材料的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科研课题。本文仅以《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为例,从“应注意”的角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供编者和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敏 《松辽学刊》2003,24(4):117-118
本文揭示了《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的内在联系,说明它们合并设课是可行的,必要的,是一次有意义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
《漳州师院学报》2022,(3):71-77
《孔子备问书》内容可划分为天地宇宙、岁时物候、典章名物、历史地理、职官制度、道德伦常六部分,编撰特点为以答语连结问句、围绕主题进行知识扩展、以数字冠名。《孔子备问书》虽与《杂抄》在内容上有重合部分,但二者在编撰思路和编排逻辑上有着根本性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漳州师院学报》2022,(1):69-76
出土文献简、帛《五行》中出现大量引《诗》现象,这些引《诗》现象体现出《诗经》早期流传过程中的发展情况。一方面,通过对简、帛《五行》的引《诗》目的、形式和类别等方面的变化分析,可具体了解《诗经》这部经典在早期社会中的功用和地位变化情况;另一方面,简、帛《五行》展现的《诗》学思想具有“道德化”的显著特征,这种特征是子思从孔子《诗》学思想中继承发展而来,同时子思这种以道德为价值取向的《诗》学观念又影响作用于之后的孟子学派,从而展现出从孔子、子思学派、孟子学派、荀子的儒家“道德化”《诗》学思想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8.
《三一理论》是时间——空间——质量——能量理论的最新发展。文章简介了《三一理论》的发展过程,论述了《狭义三一理论》的结论对只有一个重质量的动力系统(例如太阳系)依然成立,是《狭义三一理论》过渡到《广义三一理论》的第一篇文章。文章虽短,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9.
该文通过讨论了《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初等数学研究》的课程特点,并结合教材特征,提出了这两门课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10.
《易经》是人类摆脱浑沌的一个手段和方法,《易》之“太极”同样包含着对远古宇宙图式的一种拟测,这与神话中的浑沌开辟有着精神上的相通,都体现了古人对世界的认识。《易经》六十四卦的井然有序其实正来源于原初的浑沌——太极。正是对超越浑沌的渴望,才有了《周易》揭示的宇宙秩序。“太极”的宇宙图式体现了整体思维的模式,与“人类生于蛋”的神话母题一脉相承。《易经》、《易传》、《易纬》在传统意义上的义理与象数语言之外,还有一套神话语言,对《易经》、“太极”进行神圣的描述,从而将其神话化。  相似文献   

11.
《史通》的创作对前人的学术思想多有借鉴,其中受刘勰《文心雕龙》的影响尤为明显。刘知几的《史通》在内在思维方式、体例结构、史学观点等方面对刘勰的《文心雕龙》多有借鉴。理清他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进一步认识两部著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是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一次成功实践。以认同理论为视角,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文版开展研究,发现该版本确实实现了海外受众的认同,达到了传播中国制度、中国理念、中国价值的目的,为外宣翻译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清末况澍,字雨人,广西临桂人,为晚清词学大师况周颐的伯父,有《杂体诗钞》24卷。况周颐曾言幼时受其《杂体诗钞》的影响,仿效“自君之出矣”体,写过“自君之出矣,不复画长眉,眉长似远山,山远君归迟”的诗。况周颐1924年在刻《蕙风词话》于《惜荫堂丛书》中之前有《餐樱庑词话》,其中一部分发表于1920年《小说月报》十一卷五号至十二号,为《蕙风词话》的重要基础。近有人将其中发表于《小说月报》而不见于《蕙风词话》的各则,和散见于有关论著所引而不见于《蕙风词话》及《小说月报》的《餐樱庑词话》佚文分别辑出。在刊于《小说月报》而不见…  相似文献   

14.
《诗经》与《楚辞》,以其迥异的地域文化特征、杰出的思想艺术成就、鲜明的创作倾向,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元典,对后世形成无可估量的示范作用。自古迄今,专门研究《诗经》、《楚辞》的著作无代无之,然将双方进行对比研究的专著却令人遗憾地付之缺如。因此,由江西人民出版社新近推出、首次将《诗经》、《楚辞》进行全面深人对比研究的李金坤先生大著《风骚比较新论》,就显得格外引入注目。笔者身为有幸先睹者,窃以为此著特色至少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毛丽 《漳州师院学报》2003,17(4):34-35,55
时代早于《左传》的《国语》,不仅与《左传》有密切联系,而且首开古代史学的历史文学之风,在写语言、写人物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河南科技》2008,(10):39-39
2008年4月1日,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正式实施。本次对《民诉法》的修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在《人间词话》里,王国维反对词中隶事(用典),对代字深恶痛疾;对于化句式的用典,却表现得颇为宽容。在词创作实践上,王氏对事典和代字的使用虽有所节制,但并未达到《词话》所倡“不使隶事之句”与“忌用代字”之高标;大量化用前人诗词之成句,则是《人间词》创作上一大特色。王氏主要基于其以康德、叔本华哲学为根柢的“境界说”理论体系反对用典,其晚年的词作,与这种词学用典观已经完全异趣。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的两部《新水浒》的创作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反映,与同时期的《水浒》批评一样,都具有很强的时代意识。《新水浒》在叙事模式上也表现出转型时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从其朋辈的赞誉及《红楼梦》自身来看,曹雪芹具有深厚的诗学素养,这恰促成了他借小说以“传诗”的创作意识。具体而言,曹雪芹常常借小说人物之口来表达他的诗学见解,并通过他们的诗歌创作来践行其诗歌理论主张,可以说良好的诗学素养已成为曹雪芹小说创作的重要知识资源。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曹雪芹对《沧浪诗话》、《原诗》等诗歌理论著作及《唐诗品汇》、《后村千家诗》及《千家诗》等诗歌选本的深入研读与借鉴。同时,他对唐寅的诗作也不乏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0.
《全宋诗》辑录一代诗歌,程功甚巨,缺漏亦属难免。本文据《永乐大典》本《中兴礼书》及《中兴礼书续编》辑补了《全宋诗》未收之诗159首,为研治宋诗者提供些许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