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月雪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六月雪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利用波谱等方法鉴定为5-乙酰基-6-羟基-2-异丙烯苯并呋喃(5-Acetyl-6-hydroxy-2-isopropenylbenzofuran,1);5-乙酰基-0-羟基-2-丙酮苯并呋喃(5-Acetyl-6-hydroxy-2-acetonepenylbenzofuran,2);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iethyl Phthalate,3);β-谷甾醇(β-sitosterol,4);豆甾醇(Stigmasterol,5),其中化合物(1),(2),(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相、反相硅胶柱色谱法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藤黄树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纯化,获得了5个化合物,通过NMR谱鉴定其结构分别为2α-羟基-3β-乙酰氧基白桦酯酸(I),2-O-乙酰基-山楂酸(II),邻苯二甲酸二丁酯(III),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IV),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V),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龙胜香茶菜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龙胜香茶菜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分离出4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龙胜香茶菜素E(1)、鲁山冬凌草丙素(2)、β-谷甾醇(3)和十六烷酸(4)。结论: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石油醚部位中活性成分β-谷甾醇含量近5%。  相似文献   

4.
半卧狗娃花中的三萜及甾体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半卧狗娃花(Heteropappus semiprostGriers)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8个三萜及甾体化合物,经红外光谱(IR),质谱(MS),核磁共振谱(NMR)分析及结合标样对照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木栓烷-3β-醇-27-酸(1),木栓酮(2),达玛烷-20,24-二烯-3β-醇(3),达玛烷-20,24-二烯-3β-乙酰基(4),α-波甾醇(5),大戟二烯醇(6),β-谷甾醇(7),豆甾醇(8).除了(2)和(7)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菊科蒲儿根花的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从蒲儿根花的乙醇浸膏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β-谷甾醇(1)、棕榈酸(2)、泽兰素(3)、euparone(4)、金丝桃苷(5)和咖啡酸(6).以上化合物都是从该植物中首次得到,其中化合物3是该植物花部位含量高、且具有苹果香味的芳香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蒌叶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理化及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蒌叶茎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O-十六碳酰基甘油酯(1),1-O-β-D-半乳糖-(6→1)-α-D-半乳糖-2,3-O-十六烷酸甘油二酯(2),poke-weed cerebroside(3).结论: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腺花香茶菜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腺花香茶菜根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17),13-ent-labdadien-15→16-lactone-19-oic acid(1)、腺花素(2)、乌索酸(3)、β-谷甾醇(4)、7α-羟基豆甾醇(5)、3β-羟基-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22-二烯(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的根中获得,化合物5、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水杨梅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柱色谱技术,对水杨梅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从水杨梅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从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根据光谱分析和文献对照的方法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异香草酸(1),七叶内酯(2),咖啡酸(3),5-hydroxy-2-methylchromone-7-O-β-D-xyl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4),东莨菪素(5),7-O-β-D-glucosyl-noreugenin(6),东莨菪苷(7).化合物1、2、3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研究东北岩高兰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东北岩高兰的正己烷萃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羟基-豆甾烷-4-烯-3-酮(1),叶绿醇(2),24-亚甲基环阿尔廷醇(3),β-谷甾醇(4),熊果醇(5),3β-齐墩果醇(6),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酸模属植物戟叶酸模(Rumexhastatus)的非石油醚部位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以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1-O-阿魏酰基-β-D-吡喃葡糖苷(1)、蔗糖(2)、酸模素(3)、酸模素-8-O-β-D-葡萄糖苷(4)、反式白藜芦醇(5)、反式白藜芦醇-3-O-β-D-葡萄糖苷(6)、β-谷甾醇(7).化合物1、2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鹊肾树树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硅胶柱层析、硅胶薄层层析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等方法,对鹊肾树Streblus aspo树叶7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并通过UV、IR、NMR、MS等现代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6个化合物经鉴定为:川芎哚(Ⅰ)、3-羧基川芎哚(Ⅱ)、1-乙酰基-β-咔啉(Ⅲ)、齐墩果酸(Ⅳ)、α-乳香酸(V)和β-乳香酸(Ⅵ).其中化合物Ⅰ、Ⅱ、Ⅲ、Ⅴ和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紫草科紫草属植物内蒙古紫草的化学成分,运用现代分离技术对其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鉴定了其结构.结果表明: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3-乙酰基-齐墩果酸(1)、Jolkinolide E(2)、Clavilactone A(3)、5,8-O-二甲基-11-脱氧阿卡宁(4)、5,4'-二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5)和Glabridin(6),其中化合物1、2、5、6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采用薄层色谱,正相、反相硅胶,葡聚糖凝胶,半制备高效液相柱对土贝母正丁醇部位进行了分离研究.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6-C-葡萄糖-5,7,3′,4′-四羟基黄酮(1),胡萝卜苷(2),胡萝卜苷棕榈酸酯(3),豆甾醇(4),β-谷甾醇(5),β-谷甾醇棕榈酸酯(6),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7),大黄素(8),大黄素甲醚(9),麦芽酚(10).除化合物(8)外,其余化合物都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苗药苦皮藤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结合文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苦皮藤根石油醚部位中分离鉴定得到6个化合物:13,14-dihydroxy-8,11,13-podocarpatrien-7-one(1)、β-香树脂醇(2)、9(11),12-dieneoleana-3β-ol(3)、Friedelin(4)、4-二甲基庚二酸(5)、正十六烷酸(6)。结论:从苦皮藤石油醚部位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包括4个萜类、2个脂肪酸,其中化合物1-6为首次苦皮藤中获得。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硅胶、ODS、MCI和SephadexLH-20等)从微籽龙胆氯仿部位分离得到9个三萜类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和文献数据对比,分别鉴定为:α-香树脂醇(1)、3β,28-二羟基乌苏烷(2)、3β-羟基-12-烯-28-醛乌苏烷(3)、乌苏酸(4)、3β-hydroxy-urs-11-en-13β,28-olide(5)、2α-羟基乌苏酸(6)、obtusalin(7)、桦木酸(8)和2α,3α,24-三羟基齐墩果酸(9)。化合物(7)和(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山土瓜(Ipomoea hungaiensis Lingelsh.et Borza)根茎用甲醇提取,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反相柱层析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根据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鉴定结构为:3β-friedlinol(1)、lupeol3-(3'R-hydroxy)-octadecanoate(2)、6,7-dihydroxycoumarin(3)、octadecyl caffeate(4)、syringic acid(5)、β-sitosterol-β-D-glucopyranoside(6)和β-谷甾醇(7).其中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采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分离方法对苹果树皮正己烷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依据波谱数据分析鉴它们的结构分别为:木栓酮(1),羽扇豆醇(2),3-β-齐墩果醇(3),软脂酸(4),3-β-齐墩果醇-18-烯(5),β-谷甾醇(6)。其中化合物3, 4,5为首次从苹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对产于云南绿春异型南五味子(Kadsura heteroclita(Roxb.)Craib)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分离手段从中分离纯化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常数测定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kadsudilactone(1),长南酸(changnanicacid2),nigranoicacid(3),acetylaleuritolicacid(4),(+)-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alcohol-9-O-β-D-glucopyranoside(5),isolariciresinol-9-O-β-D-xylopyr-anoside(6),β-谷甾醇(β-sitosterol7),胡萝卜苷(daucosterol8).化合物1,5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和6则首次从南五味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成分的分离纯化,以波谱分析法鉴定黄牛奶树的化合物的结构。从黄牛奶树根、茎部位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酸-3-乙酸酯(1),高根二醇-3-乙酸酯(2),豆甾醇(3),α-菠甾醇(4),香草酸(5),蔗糖(6),麦芽糖(7),5,4'-二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8),肌醇(9)。全部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0.
腺花香茶菜地下块茎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腺花香茶菜地下块茎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腺花香茶菜地下块茎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17),13-ent-labdadien-15→16-lactone-19-oic acid(1)、乌索酸(2)、β-谷甾醇(3)、阿魏酸(4)、松柏醛(5)。结论: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地下块茎中获得,化合物1、4、5则为首次由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