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翊 《科学大观园》2010,(14):17-19
沉睡千年的“地下长城” 众所周知,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的巍峨雄伟、气势磅礴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但至今却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国冀中平原顶端的燕南大地还筑有一条可与其相媲美的“地下长城”——宋辽地下古战道。  相似文献   

2.
宋元数学与珠算的比较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数学是一种算器型的算法体系,是一种技艺型的价值取向,中国古代数学在经历宋元时期的特定历史阶段之后走向明代实用的珠算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目前的研究评价多是暗用了西方古代数学的欧几里得模式的评价准则,因而过低地评价了珠算在中国古代数学中的历史地位。中国古代数学的研究评价应从中国文化系统的特定氛围出发,运用没有西方古代数学价值观念的评价准则,给予珠算客观的历史评判。  相似文献   

3.
任天 《科学大观园》2013,(24):59-59
生活住哥斯达黎加的草莓箭毒蛙在繁殖后代时,会给新生的蝌蚪提供内置“防御武器”:生物碱。这些生物碱是天然的苦味化合物,许多动植物都用其来作为防御敌害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明代数学有其特殊性,算盘的发明和珠算的发展是中算的一场革命。该文对明代数学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与应用性,以算为主、算理合一的机械化算法体系以及吸收西洋数学、开中西数学合流之先河诸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明代数学处于所谓“沉寂”、“倒退”之说提出了商榷。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物理”一词的由来与词义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认为,就目前所知,中国古代“物理”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物理”在中国的广泛运用情况表明,其基本含义是泛指事理、道理、情理;通常是指万物之理,或称“大物理”,有时寓有自然规律之义。这种含义与西方古代“物理”一词的含义基本相同。该文还认为,日文“物理学”一词的翻译受到中国古代“物理”一词的深刻影响,且由西文PHYSICA或PHYSICS一词译成中文“物理学”的时间可能早于译成日文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网络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安全威胁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高级持续性威胁(简称APT)有愈演愈烈之势,使得传统的安全防御工具已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防御。自2010年Google承认遭受严重黑客攻击之后,APT高级持续性威胁便成为信息安全圈子人尽皆知的“时髦名词”,当然对于像Google、RSA、Comodo等深受其害的公司而言APT无疑是一场噩梦,噩梦的结果便是对现有安全防御体系的深入思考。而“棱镜”事件警示我们,我国在信息安全领域急需自主可控,对付APT攻击同样如此。本文作者将从所从事的信息安全领域工作出发,通过大量的APT产品测试和分析,阐述针对APT攻击如何进行有效检测和防御。  相似文献   

7.
评《中国古星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陈美东先生主编的《中国古星图》一书,是最近出版的中国天文学史重要著作。该书不但对中国古代星图的诞生、发展、品种、成就和在世界星图史上的地位作了综合论述,而且对以前很少开展专门研究的明代星图,作了全面、系统的专题研究,从而使该书成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全面研究中国古星图的传世之作。过去概略研究过的明代星图有6种,这次以《天文节候躔次全图》为重点,增加了新发现的7种明代星图,比较全面展现了明代星图发展、演变的概貌。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物理”一词原由来与词义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认为,就目前所知,中国古代“物理”一词厚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物理”在中国的广泛运用情况表明,其基本含义是泛指事理、道理、情理;通常是指万物之理,或称“大物理”,有时寓有自然规律之义。这种含义与西方古代“物理”一词的含义基本相同,该文还认为,日文“物理学”一词的翻译受到中国古代“物理”一词的深刻影响,且由西文PHYSICA或PHYSICS一词译成中文“物理学”的时间可能早于译成日文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嘉善县干窑镇是历史上有名的“窑乡”,其出产的京砖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型砖,每块价格高达一两黄金,而且有“金砖”之说,在古代专用于铺设皇宫和皇室园林的地面。如此昂贵的砖到底有何不同,又是如何烧制的呢?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古代的村落规划思想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该文认为,中国古代村落与古代城市一样,也存在着着规划思想,具体表现在:(1)原始聚落中已有明显的功能分区;(2)村落形态和空间布局普遍受到宗族礼制、宗教信仰、风水观念、防御意识、诗画境界等人文理论的支配;(3)各地村落的均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文章最后对古代村落与古代城市的规划思想作了系统的比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自然规律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无明确的自然规律观念,是衡量古代一个民族科学认识水平的基本标志之一。中国古代有无自然规律观念?学术界对此尚无明确的认识。本通过对古代“常”、“道”、“理”、“数”、“则”等基本概念的内涵及其运用情况的系统考察得出结论:虽然中国古人对一些自然规律的具体内容了解并不深刻,但他们很早即认识到自然万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具有明确的自然规律观念,并且深刻认识到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所谓多用水轮,就是用同一水轮,带动多个工作机同时工作。该文首先对中国古代所用的动力作了分析,指出水轮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并强调在古代的多用水轮系统中当有离合性能。该文又引用古藉中的有关记载论证了中国古代多用水轮发展过程,它大约出现于元代,至明代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文章最后还说明同济大学中国古代科技制作室对《天工开物》所记多用水轮的复原方案及其制作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万历野获编》是明沈德符撰写的一部史料性笔记。卷二十涉及明代天文历法等内容,常被天文学史的著述征引。本文以明代有关史料为依据,对卷二十“历学”一条进行了逐句分析,认为这条文献或不够准确,或与史实出入。因此,在引用沈氏笔记亦或其它笔记史料的科技史文献时应该慎重。  相似文献   

14.
宝应县是全国著名的水生蔬菜产区,水生蔬菜种植历史悠久。特别是莲藕种植更为有名,人工植藕始于隋而盛于唐,到明代已成为当地大宗土特产品。在清代,宝应藕粉就被誉为“鹅毛雪片”,成为朝庭贡品,而宝应藕则成为全国闻名的“贡藕”。宝应县水生蔬菜种植面积达25万亩,其中县内莲藕15万亩,县外承包10万亩。因此,宝应是全国著名的“中国荷藕之乡”。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越南在南沙群岛西部控制了29处岛礁,并以此为依托,形成与本土相衔接的“大纵深防御体系”。别看越占岛礁在地图上只是一个个小墨点,但越军却是按照“能攻能守,持久作战”的标准加以经营的。  相似文献   

16.
古历“金水二星日行一度”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中国古代历法中关于“金水二星日行一度”的说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同时对西方古代天文学关于金水二星运动的描述也加以比较分析。指出:“金水二星日行一度”是古代中外天文学家的一种普遍观点,这是与当时认识水平相适应的必然结果,我们并不能将其简单地归结为一种错误。  相似文献   

17.
《万历野获编》是明沈德符撰写的一部史料性笔记。卷二十涉及明代天历法等内容,常被天学史的述征引。本以明代有关史料为依据,对卷二十“历学”一条进行了逐句分析,认为这条献或不够准确,或与史实出入。因此,在引用沈氏笔记亦或其它笔记史料的科技史献时应该慎重。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从分析“元嘉历”作者何承天的天文学知识结构入手,讨论了何承天在“元嘉历”中所进行的五项改革,指出何承天在“天嘉历”中的改革是印度天文学首次比较明显地影响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志书地图绘制准则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古代地方志书中的雕版刊印或手摹地图,本文命之为“志书地图”,在中国古代地区国占有很大的比例,除极少数外,都不采用“制图六体”和“计里画方”法则,而是成功地运用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某些绘画法则,形成了绘制志书地图的“经营位置”准则。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水流挟沙运动规律在西汉末年已有明确表述。北宋年间在治黄和治汁中,河流泥沙动力学获显著进展。明代后期潘季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应用于指导黄河的治理实践,其理论成就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