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组合法似大地水准面精化过程中,传统的分区曲面拟合法存在模型代表性误差和及分区间的平滑连接问题,提出整区拟合似大地水准面的BP神经网络方法.利用某区域的重力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和GPS/水准数据,将BP神经网络似大地水准面整区拟合法与整区曲面拟合法和分区曲面拟合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较大区域和两类似大地水准面差别呈不规则的情况下,BP神经网络方法有效地减小了拟合模型的代表性误差,整区BP神经网络拟合法明显地较整区曲面拟合法和分区曲面拟合法提高了拟合结果的内、外符合精度.为区域高精度、高分辨率似大地水准面精化过程中似大地水准面整区拟合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GPS高程测量是建立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城市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的关键技术,分别介绍了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半参数估计、BP神经网络等算法,并基于华东地区某城市GPS控制网的测量数据,验证了几种算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结果证明半参数方法求解结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苗龙 《科技咨询导报》2009,(15):105-105
我院承担完成的昌吉准东煤化1:10000地形图基础测绘项目,采用了GPS单点定位辅助摄影技术,运用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计算出摄站中心的正常高,具体方法是利用地面已有的基础控制点,用GPS/水准法确定该区域内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然后运用该模型解算出航摄像片摄站中心的正常高,并且通过数据分析了本区域内所建立GPS水准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GPS技术由于能独立、快速地确定地球表面空间任意点的位置,并且其相对定位精度较高,因此从军事和导航的目的迅速被扩展应用于控制网建设,利用GPS技术建立的控制网称为GPS空间大地控制网。由于采用GPS测得的大地高精度不够以及采用不同方法确定的大地水准面差距或高程异常的精度的制约,GPS水准的精度不高,故采用常规水准仪进行测量,配合开展高程拟合。阐述了D级GPS三维空间大地控制网的测量数据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蒋强  胡润强 《甘肃科技》2006,22(10):110-112,166
GPS虽然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并已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三维测量工具,然而测高问题仍然是GPS领域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在GPS高程拟合中,利用数学方法,通过已知高程异常的约束,采用曲面二次多项式函数模拟似大地水准面,使采用曲面模拟GPS测区内的似大地水准面成为可能。在平坦地区,大地水准面相对规则,构造的大地水准面模型更容易接近真实的大地水准面,拟合高程精度可达到等外水准精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从由GPS观测的高程信息中获得GPS观测点的正常高,利用某区域平均分辨率优于5.0′×5.0′的重力数据和GPS/水准数据,EGM96全球重力场模型以及该区域30″×30″数字高程模型并采用移去-恢复技术计算了该区域2.5′×2.5′分辨率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该模型内、外符合精度均优于0.060 m,与GPS观测数据相结合可以得到四等及四等以下几何水准精度要求的正常高,真正实现GPS技术在几何和物理意义上的三维定位功能.最后对似大地水准面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GPS平面与高程一体工程控制网为水利工程水准施测困难区域高程测量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地球物理、大地测量等学科中都对大地水准面精化有过深入地研究与分析。而且,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测绘项目。在当今大地测量学研究中,确定厘米级的局部似大地水准面已经成为了其中的热点,它可以将充分地测绘服务为气象预报、交通、水利、海洋科学、国防建设、放在减灾等学科的研究提供出来。为了能够将测量准确性进一步提升,文章通过对重力与GPS水准组合法相结合的大地水准面精华测量技术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基于重力与GPS水准组合法的大地水准面精化分析法的探究背景进行了分析,然后着重地分析了相关的精华分析方法。那么,通过文章的分析,希望为有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一定的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根据包头市的现实情况,详细介绍了高精度GPS网的建立及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实施的有关情况,通过对成果精度进行分析,可满足包头市今后基准测绘不同层次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大地水准面精化的意义和精化大地水准面的3种方法,用GPS/水准重合点的高程异常,建立了区域大地水准面的几种数学模型并做了实验和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0.
高程拟合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在GPS网中联测一些水准点(要求这些点分布均匀、密度充分),再利用这些点上的正常高和大地拟合高求出它们的高程异常值,再据这些点上的高程异常值与坐标的关系,用最小二乘方法拟合测区的似大地水准面,利用拟合的似大地水准面内插入其它GPS点的高程异常,从而求出各个未知点的正常高。  相似文献   

11.
应用GPS技术已成为计量领域中极其重要的内容.本文介绍了GPS高精度定位和授时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GPS用于大地计量、工程计量的方法并通过美国FLUKE公司的两款GPS接收机论证了把GPS作为精确的时间和频率标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用EGM96(大地水准面模型)计算的大地水准面差距之差,将GPS大地高差转换为正常高差,进而实现GPS高程的转换。通过实例验证,这种方法在平坦、丘陵地区可以达到普通几何水准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南海高分辨率大地水准面及海底地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洋 《自然科学进展》2002,12(7):767-770
利用高分辨率的海洋卫星测高资料,构制中国南海及邻近海域完整到3600阶次的甚高阶大地水准面数值模型,使其表示大地水准面起伏的空间分辨率好于5.5km;对大地水准面进行滤波和平滑,滤除相关的波长,得到了中国南海及邻近海域高分辨率的海底地形图像,清晰地勾画出中国南海及邻近海域海底地貌、构造特征及动力学事件,可作为海洋测深预报和构造的重新构成等之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重力位模型和GPS/水准数据确定区域似大地水准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有效的利用GPS观测的高程信息,实现GPS观测值中的椭球高向正常高转化,采用EGM96和EIGEN-CG01C重力位模型和某区域的GPS/水准观测数据,应用几何方法确定了该区域1.5'×1.5'分辨率的似大地水准面格网数值模型.该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内插高程异常与实测GPS/水准点的高程异常进行比较,内符合精度和外符合精度均优于0.040米.表明在地形平坦地区,用平均点间距为10KM的GPS/水准点成果,可以确定厘米级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结合GPS观测成果可以取代四等及以下几何水准测量.  相似文献   

15.
卓斌 《广东科技》2011,20(22):188+190-188,190
GPS卫星定位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测绘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在大地测量方面,GPS定位技术以其精度高、速度快、费用省、操作简便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大地控制测量中。下文中,将分析如何更好地运用GPS定位技术建立城区的基本控制网,对旧控制网进行扩展、改造,为建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实时、现势、高效、准确地提供高精度数字化测绘资料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最高精度的省级大地水面-海南高精度高分辨率大地水准面建立中所采取的数学模型和数据处理方法,重点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确定大地水准面的严密理论和最新最严密算法。利用海南GPS控制网和水准联测成果,通过对十二种不同方案分析和比较,确定了最终方案,模型建立以后,利用外业水准测量的实际检测,确认该模型的达到了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GPS测高的制约因素,包括GPS测量、大地水准面和高程基准面问题.并从变形监测、实时GPS测量和机器监测与导引三个方面论述了GPS测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BP神经网络法在GPS高程拟合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BP神经网络算法在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阐述了神经网络的结构及其算法,根据河南省某市D级GPS网控制点的数据,利用MATLAB进行编程计算,拟合得到厘米级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并得到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GPS高程的精度问题仍然是GPS领域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讨论了GPS测高的制约因素,包括GPS测量、大地水准面和高程基准面问题,并从变形监测、RTK测量等方面论述了GPS测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洪科  郭庶 《科技信息》2010,(27):63-64
在采用传统的地面观测技术确定地面点的位置时,平面和高程通常是分别独立确定的,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平面位置和高程分别基于不同的参考基准,确定平面位置时,通常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而确定高程位置时,则以大地水准面或似大地水准面为基准;另一个是确定平面位置和高程所采用的观测方法不同,水平位置通常通过测水平角、测边的方法来确定,而高程则是通过水准测量或测竖直角和测边点的方法来确定,由于观测方法不尽相同,因而进行观测所要求的观测条件也不相同。采用包括GPS在内的空间技术,虽可以同时确定点的三维位置,但令人遗憾的是,所确定的高程是一个相对于一个特定参考椭球的,即所谓的大地高,而不是在实际应用中广泛采用的与地球重力位密切相关的正高或正常高。不过,如果能够设法获得相应点上的大地水准面差距或高程异常,就可以进行相应的高程系统转换,将大地高转换为正高或正常高。随着GPS的出现,可以采用GPS技术测定点的正高和正常高,这样GPS水准就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